• 当前位置:首页 战争片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评分:
    0.0很差

    分类:战争片美国2016

    主演:乔·阿尔文 

    导演:李安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猜你喜欢

    • 更新HD

      萧华挺进冀鲁边

    • 更新HD

      杨成武强攻东团堡

    • HD中字

      西线无战事

    • HD中字

      无耻混蛋

    • HD中字

      智取华山

    • HD

      风声

    • HD中字

      集结号

    • HD中字

      我的战争

     剧照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剧照 NO.1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剧照 NO.2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剧照 NO.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剧照 NO.4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剧照 NO.5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剧照 NO.6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剧照 NO.16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剧照 NO.17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剧照 NO.18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剧照 NO.19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普通话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伊拉克战争时期,来自美国德州的19岁技术兵比利·林恩(乔·阿尔文JoeAlwyn饰)因为一段偶然拍摄的视频而家喻户晓那是一次规模不大却激烈非常的遭遇战,战斗中林恩所在的B班班长(范·迪塞尔VinDiesel饰)遭到当地武装分子的伏击和劫持,而林恩为了营救班长不惜铤而走险冲锋陷阵。视频公布于世让他成为全美民众所崇拜的英雄,然而却鲜有人理解他和战友们所经历的一切。为了安葬班长,B班得到了短暂的休假,因此他们得以受邀参加一场在德州举行的橄榄球比赛。林恩的姐姐因某事件深感愧疚,她希望弟弟能借此机缘回归普通生活。而周围的经纪人、球迷、大老板、普通民众则对战争、卫国、士兵有着各种各样想当然的理解。球场上的庆典盛大开幕,林恩和战友们的心却愈加沉重与焦躁…… 本片根据作家本·方丹(BenFountain)的同名小说改编。

     长篇影评

     1 ) 比利·林恩的初体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玩儿电影
    本文仅代表个人想法
    本文避开所有关键剧情剧透
    ————————————————————————————————————

      在不断放出各种前期消息之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终于被本届纽约电影节列为特别展映单元的加场。正当所有人都在期待抢票的时候,官方却开启抽奖制度——只有获得中奖邮件的人才能购买本次展映的票。本以为早就没有希望的我,却在前一天收到了这个邮件,当时的心情真的是激动的无法形容。
      除去下午不面对观众的官方首映,晚上9点这场成为了本次电影节面对观众的首场。完全没有任何前期的媒体评价的情况下,我们这一场所有的观众对影片的内容都一无所知,所以个个都是十分激动。影片开始前,李安导演本人来到了现场,为大家献上一小段演讲。这位已经在电影领域取得这么大成功的人,却依旧能够保持谦虚与和蔼,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虽然影院最大的银幕还在装修,本次所有的展映都在一间小影厅内举行。但是放映的配置完全是达标的,4K的超清画面,RealD3D的超级3D技术,以及本片最大的噱头120帧,都能在这里看到。有小伙伴问到我门票的问题,在这里说一下,本片的公众售卖价格是45美金,学生和会员则是35美金的优惠票。去年纽约电影节的头牌展映,《乔布斯》则是50美金一张门票。所以还是很良心的了。
      本片最让人关心的,就是它的效果。RealD3D真的是完爆之前我看过的所有3D电影。片名出现在屏幕时,感觉并不是在银幕之内,而是完全浮现在你和银幕之间。子弹、爆炸、烟火、尘土,都跨越屏幕,朝你眼前飞来。一颗大树,你能看清楚,不同层次的树枝之间彼此分层,这点就让我震惊了很久。所以你会觉得,银幕不再是那块小小方方的幕布,而是将你本人完全包住,让你置身于现场一般。
      120帧的效果,将成为本片最为争议的一点。画面运动过于流畅,反而让人觉得并不是在看电影,而是置身于现场。这样一来,这到底还是不是电影,成为了一个争议点。同样,4K的超清,放大每一处细节,反而更让观众有一种分不清现实与电影的错觉。RealD3D带来的分层效果,让你觉得远景和近景彼此分离,不再单独处于一个屏幕之上。所有上述几点的综合,使得本片是视觉效果站在一个崭新的制高点之上,但是同样带来的,是对整个电影行业的革新。
      除去新颖的效果,剧情也是值得讨论的,注意,在本文中不会有大量剧透,大家可以放心往下看。《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改编自同名小说,是两年前李安导演的一位同僚推荐给他的。影片围绕比利·林恩这名普通的美国士兵,因为在伊拉克战场立功而返回国内接受嘉奖。影片将重点放在比利和他的战友参加橄榄球赛中场演出这一天展开,同时穿插他在伊拉克战场的点点画面,对比地球两侧截然不同的样子。
      李安导演对原著做了一定的改编,在这里便不多说。其实抛开技术层面来说,本片的剧情在李安的电影中算较弱。可能本身也和原著有脱不开的关系。 尽管这个短暂的中场休息表演只有二十多分钟,整个故事也只是一天的时间。但在这一天里,他真正理解了爱情、友情、亲情。在战争的残酷回忆,与美国社会的点点滴滴,他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更深一层的认识。
      李安用这段中场战事去见证这个男孩的成长,以小见大去折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反思与问题。与今年同样火爆的《萨利机长》不同,本片没有在强调英雄这两个字,而是更多去探讨他们常人的一面,他们凡人的一面。
      影片有个画面令我印象深刻。在伊拉克时,执行任务之前,长官总会对每个手下都说一声“我爱你”。大家多半是不以为然,或是不屑一顾。但在影片最后之时,比利终于理解长官这么做的用意。此时他含着热泪对所有战友说“我爱你”时,大家也都同样报以回应。所谓的成长,不过是如此吧。
      在片中饰演男主的乔·阿尔文是一名新人,此前没有出演过任何影片。能在第一部影片就出演李安的大片,让我觉得他肯定有非同常人的地方。就我个人的感觉来说,我很喜欢这个演员,而且他也有种别样的气质(我就是觉得他帅~~)。而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在本片中不再演她自己——一个酷酷的女孩,而是真正融入她的角色,真的让人眼前一亮。李安导演的儿子李淳也参演了本片,表现也很出彩。
      这部影片,是对整个电影行业的挑战。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听到了很多媒体都给出了恶评和差评。这点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李安是常识这个领域的第一人。这么多最前沿的技术交织在一起,没有些争议和讨论,也是不可能。
      无论最后媒体评价如何,这样一个保持着谦逊的影人,怀着最为真诚的心,去制作自己想要的电影。同时又能保持一颗探索的心,去尝试最为先进的技术。就凭着这两点,我要给李安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满星五星。
      毕竟,看电影是很私人的事情。能让你感动,本身就足够了。


    CharlesFRen
    写于观影结束后的夜晚
    10/15/2016

     2 ) 我真的没法像你们一样笃定地评论这部电影

    0、电影上映一个多月前,我在台湾采访了导演李安。稿子见http://ent.qq.com/a/20161017/033103.htm?t=1476949334260

    1、采访的时候,李安说这个电影的主题在拍摄过程中改了好多次,像打乒乓球一样,你发球过去,它又打了回来,所以改了很多次。很可惜采访他的时候我还没看电影,没法就内容提问。我一直在想最后李安确定了自己要拍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呢?毕竟,这是一部本身就很好看的小说,也是蛮清晰的小说。我不知道在拍摄过程中,电影是怎么把球打回来的。后来其他媒体关于李安的采访一直没有涉足这点,很遗憾。

    2、我一直都说,这部电影很像塞林格的故事。但其实小说像《麦田的守望者》,而李安的电影则像《九故事》。经由李安的过滤,这其实是变成了一个更加纯净又更加伤感的故事。

    李安的比利更加有少年感。

    有兴趣的观众可以去对比原著里比利和拉拉队队员在后台亲热的那段对话,和电影的对比,就知道李安是如何在这个故事减去了尖锐、刻薄、世故,而放进了青涩,温柔、宽容。

    李安是如何让自己回到了19岁来理解一个少年的世界?

    李安是如何来理解少年?

    李安其实从来没有真正拍过少年。在我眼里《少年派》不太算。为什么他在62岁的时候,想要回到一个少年的世界里?

    3、这当然不是关于“反战”的电影。李安事先自己知道这部电影大约会被扣上“反战”的帽子,然而他也说,这场战争左派右派都不讨好,没有人说这场战争的好话,他实在并没有必要去拍一个“反战”的电影。

    其实李安很怕这部电影被理解成“反战”,但这还是发生了。

    因为观众实在太需要从一部电影里寻找“立意”,“立意”让我们达成共识,“立意”让我们完成对社会的认知和对自我的认知,找不到“立意”会让我们不安。

    4、在我眼里,这就是关于一个人的故事。“成长太痛了”,这是我所能感受到的层面。而“军人就是军人”这个层面我不太感受得到,我对成长有体验,对战争没有体验。但我猜,“军人就是军人”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什么“比利天生就是战争机器”,而是,我们如今所呈现的所有面貌,都由我们过去的经历塑造。战场塑造了军人,这是一个不可逆的改变。你经历过战场,你成为过军人,那就是你生命里永恒的一部分,你必须拖着这阴影前行。战争把人们分成两种:一种上过战场,一种没有上过战场。你从此永远无法完整的理解那一半人。

    5、我不知道你们注意过没有,这部电影是没有关于他人的镜头的,这是一部纯主观的电影:所有的镜头,要么在拍比利·林恩,要么就是在拍比利·林恩看到的世界。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的镜头——李安用情绪来传达情绪,所以既不对“渴了”做出解释,也不对“哭了”做出解释。但实际上,他放弃得更多,他放弃了所有解释的技巧——导演们都是有很多技巧的,比如他们经常拍一大片天空,一只鸟寂寥得飞过天边,然后镜头转移到主人公,于是你就明白了,主人公很孤独。

    但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几乎没有任何这样的镜头。

    6、李安一定是刻意没有这些镜头的。然而我不知道,这是他对120帧的理解所致,是他对结果已经胸有成竹。还是他也并不清楚,这只是他的一次实验?

    7、但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明显的:因为导演没有解释,你只能自行代入理解。它非常考验观众的“敏感度”。而每个人的敏感和李安的敏感都肯定不是同步的,每个人从不同的镜头里感受到的情感浓度也不一样。所以你被这幕镜头打动,他被那幕镜头打动,或者他无动于衷,情绪是很难同步。

    情绪是一种无法解释的东西。

    8、比利对着两位班长说自己追打姐姐未婚夫的段落,和比利对着姐姐说一群在巴格达发了财的厨子和自己以及蘑菇的尸体同机回美国,都没有用闪回画面来交代,而只是让比利——说出来而已。闪回画面是讲故事,而让镜头一直对着陈述这件事的比利林恩,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的看见这个人。

    9、不过有些镜头拍成这样,仅仅是因为技术上做不到:120帧的摄像机有一个冰箱那么大,使用的时候肯定很多是受限的。这部电影有些部分,肯定是属于“不得不拍成这样”范畴,这方面,没必要急着歌颂每一个镜头的正确。

    10、这部电影非常非常让我困惑。我不知道未来电影是不是都应该这么“不解释”,我不知道“解释”是会带来伤害吗?是会带来什么伤害呢?作为一部电影的观众,我们是真的完全不需要达成共识吗?

    在更多的120帧电影出现之前,我真的不知道答案。

     3 ) 革新,还是倒退?

    虽然60帧/120帧比24帧显著增大了影像的清晰度,但两者以相同的摄制方式完成:剪辑。镜头清晰度的增加使得观众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注于画面细节,这样也就导致了前者的剪辑以更加断裂的形态呈现。这不是剪辑发生了什么变化,而是分列于这个间隙两侧的镜头形成了落差。就好比原本观众在两个镜头间只要以惯常的步伐便可轻松跨过,而现在得以一种蹦跳的方式完成。

    这便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产生观影不适的原因。尤其是李安仍然用传统的电影制作模式(也即依赖蒙太奇讲故事),更加放大了这种不适。如果李安能够提前发现帧数变化随身带来的这个陷阱,那么他很可以借某些方式(比如减少剪辑频率)掩盖这一缺陷。但事实是,为了突出高帧技术能够带来的观影革命,李安非但没有让剪辑的频率降低,反而增多了。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要让观众更清晰地观察到画面的全部细节,全景与远景便失去了实际的效用,近景与特写应当尽可能地多一些。因而,我们看到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从头至尾展示的脸部特写,再加之场景对话以直接又机械的正反打完成,便产生了一种时间的停滞感跟场景的平面化,而这与电影本身追求的叙事性和3D影像的立体感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观众停滞于每一个镜头中,总是不经意地被人物脸部的细微表情所吸引,但还没等他们适度地沉浸其中,便立马被快速的剪辑运动推入下一组镜头。这种被卷入、抛出,再次卷入、抛出的反复遭遇构成了观众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部电影中获得的观影体验。与此同时,近景和特写不断瓦解了对话的场景感,变成平面化的呈示,这与影片所采用的3D拍摄理念背道而驰。

    这是整部电影的两个内在矛盾,来自于传统的叙事方式已经不再能适应新技术提出的要求。为了保护高帧技术带来的清晰优势,李安按着时间线亦步亦趋地安排整个故事的讲述,然后在关键节点通过闪回不断回溯。这不是电影的未来,反而有一种退化在其中。闪回这种极为机械的叙述方式虽然是默片惯常采用的手法,但出现在这两类电影中有本质区别。比如《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的特写 /表情未能产生《圣女贞德蒙难记》中特写 /表情具有的动情力量的原因就在于前者的影像以现实为衡量准则,而后者通过一种表现的方式获致更高级的真实。

    但同时,《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似乎也以一个反面教训为我们指出了电影的某条未来之路。高帧技术当然值得称颂,不应当放弃任何技术变化可能对观影体验带来的革命。但它似乎更加适用于一种长镜头的塑造,而不是蒙太奇的讲诉。长镜头保证了影像时间的绵延,这样能更强力地为观影给予浸透式体验,同时长镜头的使用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削减剪辑的频率与数量,这样便能让高帧技术本身固有的(不可克服的)剪辑断裂不那么明显地被感知到。

    更清晰并不意味着更真实,艺术的真实总是重构的。正如佩索阿所言:“诗人是造假者/假造得如此彻底/以致能假造/真切感受到的痛/那些读他作品的人/充分感受到的痛/不是他有过的两种痛/而仅是他们所没有的”。这里的诗人同样可以是其他艺术家:虚假往往比照搬现实能产生更大的强力。

     4 ) 用120帧靠近角色的灵魂

    星级:★★★★

    我并没有感觉到4K 120帧3D版本和普通的24帧2D版本在本质上有太大的不一样,我前后看过这两版,真正让我记住的都只是故事本身。

    对于120帧的版本,眼睛所能察觉到的不一样,只是它更亮,更立体,多了一层泛蓝的光(应该是特制眼镜的缘故吧)。反正第一感觉是一切从未如此清晰过,眼睛很快适应了之后,看电影就像你以前看过了DVD,一下子给你换上了蓝光碟,可以看到了更多的细节,眼睛也不累了。从观看的角度,它是有益的,但不会给你一种从未见过的奇观式的差异,你甚至最后感觉不到有什么差别。

    李安导演一直在提这个120帧的新技术,新技术不是问题,问题是为了这个新技术,他在电影拍摄上的调整。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它的优点和缺点都要靠李安自己探索。

    这不是《阿凡达》《奇异博士》那类奇观式的电影,我们不知道它拍起大片是什么感觉,不过这项技术让银幕上的细节异常清晰,演员脸上的毛孔、斑点,眼睛里的血丝都看的清清楚楚。从细节来讲,那些烧钱做特效的片子,很难想象真做120帧时需要多花多少钱。像DC的《蝙蝠侠大战超人》那类黑漆漆的电影,电影高潮时的夜戏大战根本就看不到细节,省不少钱。

    因为120帧的画面实在太清晰,所以演员基本上就是素颜,因为皮肤的一丁点瑕疵都会被镜头捕捉放大。所以片中的灯光都尽可能的模拟自然光,看不到具有电影感的打光,整个画面非常的明亮,这让一切显得异常真实,不知道用这样的技术,打很戏剧化的光,片子的观感会不会变得很假。

    不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灯光足以提名奥斯卡,它的难度就像格斯·范·桑特当年拍《哈维·米克》,看着没有打光,其实大家都知道,真正到了片场,实际的光都不能用,都需要模拟自然光,看着还要像没打光。

    有些人可能觉得不打光的问题就是容易感觉像纪录片,缺少所谓的电影感,像高清电视,其实这个观点纯粹是瞎扯淡。

    为了这项新技术,片子用了很多固定镜头,就连阿富汗战场也是很稳定很流畅的摄影,没有手提或者肩扛镜头。120帧的流畅画面,眼睛已经察觉不到脱帧和卡顿的现象,这时候太晃动的画面容易让人产生眩晕的感觉。

    想象一下,你在万里无云的大白天,乘坐电梯快速爬升到828米的迪拜的哈利法塔顶端,如果你的眼睛从透明玻璃往外看,估计大部分人都会双腿发软。当电影清晰逼真到这种情况,就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摄影上还用了大量的近景和特效镜头,画面的景深很深,可能是为了画面足够的曝光,摄影机的光圈开的太大。这也是所谓电影感变弱的原因,不过在我看来,这些相应的技术调整都不是问题,这样一个中场表演的故事,就是一场大型的直播秀,120帧的画面刚好足够有现场感,让人有如临现场的感觉,和全景VR直播有的一拼。

    用3D 120帧拍演员的表演,就像把你放到一个话剧表演的舞台上,你隐形于演员之间,他们在卖力的表演,你可以近距离,甚至趴到他们脸上观看。对于表演,这样的距离有点近的可怕,想象一把刀子刺入一个人的脖子,你看到他在挣扎,看到的眼睛圆睁,白眼球在慢慢充血,一丝丝的从白变红。

    这样的技术一旦遇到坏品味的导演,绝对可以让人做恶梦。好在李安在新技术面前相对保守,选择了很安全的做法,它在细节的呈现和临场感上逼真到可怕。

    这个新技术之外,这是一部非常李安化的电影,以前你可能觉得李安并没有鲜明的作者化的导演风格。直到这一部,你会突然发现,其实李安的导演风格不像其他人一样,在灯光、美术、摄影或者音乐上辨识度很高,李安的风格在于他看待故事的方式。比如片子的配乐用了云淡风轻感的吉他,配乐非常的克制,和《断背山》如出一辙。

    以前大家开玩笑套用李安那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断背山”“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把青冥剑”“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绿巨人”等等,其实这就是李安的执迷和套路,他每次讲故事的套路。就连他在文化上融汇东方和西方,会在表达上如何走钢丝,满足东西方观众,都是同一种套路。

    如今这些在《比利·林恩》之后,你突然能摸清李安的套路了,我觉得在这部电影之后,李安也是我心目中作者化风格极强的大师了。李安讲故事,每次都是个体的选择,也不是理智上最正确的选择,每个故事到了李安那里,都有他看待世界,都有他思考的方式。

    李安对这个故事的看法还是他那套要靠个人去领悟的讲法,他用120帧的新技术,让你离男主角比利·林恩足够的近,让你尽可能的去站在他的角度,去感同身受。

    它提到牛仔、石油、战争、反恐、爱国和个人自由,但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的反战电影,更不是《美国狙击手》《拯救大兵瑞恩》《父辈的旗帜》那类的美式主旋律。它对美国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提出了质疑,但并没有给出答案,最后他聪明的选择回归到比利·林恩这个个体,给这个普通的个体指出方向,但当个体的悟性扩大到群体,你会发现方向好像就不管用了。所以李安这次的钢丝走的不够稳,美国主流观众可能不太买账,但对反恐战争没什么经验的海外观众,特别是东方观众应该更很容易接受。

    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比利·林恩最后终于主动选择了,但战争和爱国这事,终究还是属于大众的。身为士兵,他只能回到战场,拿起枪,去尽自己的职责。在这个故事里,比利·林恩周围的人不能了解他,他的家人不能,一见钟情的拉拉队女孩不能,他最亲密的姐姐也不能。人们对待战争,都有自己的理解,这一次李安用120帧的高清画面让你近距离的观看战争,认识比利·林恩,你也同样很难理解战争是什么,只有像比利·林恩一样,亲自上了战争,你才能真正明白,这就是电影真正想说的。

    最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男孩的成长,用去参加橄榄球比赛中场秀的时间,看这个男孩在人生的重要节点上,学会主动的选择,走一条自己认为正确的路,其中透着的不是爱国,不是军人的职责,不是英雄主义,是一个出身社会底层的美国小镇青年在生活面前的无奈。他需要归宿感,他需要在生活中找到一个比自我更大的东西,最后他觉得他找到了。

     5 ) 120-FPS 大斧,和你的小木门

    “从来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电影感”

    “一切剥离感受谈故事都是耍流氓,反之则不”



    1、120 FPS大幅改变了运动镜头的意指。
    看到资料说,人眼平均采样率在45 FPS左右,少数人可以到60+。但考虑到人眼应该是个不均匀采样,120 FPS相比24 F,甚至60 F,仍能带来更多的信息量。
    由是,一些常规帧率电影里过快的运动在《比利》中却速度正好,如球赛开始前的一场新闻发布会,有一个较快速的摇动镜头。它基本上完成了“环视”的动作,在24 F电影里,完成相同功能需要两倍以上时间。(这个镜头在24 F里应该是个“业余的”灾难。)24 F电影中的快速移动通常用于表达“晕眩”,“惊诧”等感觉,在120 F电影则需要更快的速度来达成抒情功能。如比利幻想与啦啦队女孩在家中进行性爱,有一组进入房间的镜头,速度已经很快,但仍然不够快,导致冲击力不够。(这组镜头在24 F里或许恰好)与此近似的瑕疵镜头,是在队员们用餐的一场。有一个餐食的摇动+移焦镜头,那个镜头在120 F条件下显然过慢了,无法还原“注意力转移”的动作,显得很机械。
    与此同时,一些运动镜头的轻微颤动也更为明显,放大了轨道镜头中的瑕疵。

    2、“动物”的春天?
    与上一点同样的原因,任何演员的轻微运动都更容易感知。一颦一蹙都更加易见,这让比利传达情感的能力大大增强。数个比利的特写镜头让人动容。摇动的树叶,飞鸟也更加具有感染力。与此相对,一些“死物”就显得了无生气,室内场景甚至有点让人窒息。(或许是恐怖片的新方向。)看来大体上,120 F会是个“动物”,“动作”占优的世界。
    损失是,人物的象征性基本没了。由于人类运动速率不可能大幅浮动(与镜头运动不同),即:人不能慢速眨眼,也不能超速皱眉,所以难以达成超日常的效果。例:以往通过控制演员肢体以获得“雕塑感”的做法基本失效了,《圣女贞德受难记》在120 F下是不可能的。

    3、李安没有浪费120 F。
    从某些角度,李安已经走到了120 F的尽头。
    电影早期的基本范式是24 F+固定镜头,24 F让我们损失了一些细节,而固定镜头是一种强制性注视,这让我们看得更清楚。两相抵消,我们获得了一个与自然感受相去不太远的世界。早期电影的运动镜头也以稳定性的运动为主。随后,手持摄影兴起,帧率仍然保持24,因为人的视觉自带稳定系统,所以手持镜头基本上让我们看得“更少”。这类电影构成了“次视觉”,当然数码影像的锐利性做出了部分补偿。(由此看来,手持浪潮跟数码机器兴起基本同步可能不是巧合,跟机器便携性相关度反而没那么大,不然难以解释五十年代手持摄影机出现后,固定镜头仍然占据主流很久)李安使用120 F让画面更逼真,同时通过固定/稳定运动镜头让我们看得更清,最终效果或可称为“超视觉”,再加上相对现实主义的表演,那就是“超超视觉”了。
    而且李安在片中用超视觉拍摄了“不忍看”的场面——战场杀敌,也拍摄了“无法看”的场面——几万人的体育场。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李安已经去到很尽了。所以整个片都有些过量的感觉,像是一部120 F exploitation film.
    由此做出预测,120 F+手持镜头,两相抵消下视觉感受可能会自然一点,期待Andrea Arnold来部120 F。《比利》片中有个很惊艳的镜头,360环绕比利转。在24 F下这么转视觉很容易丢失焦点,但现在刚好。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感受到环绕镜头传达出“注视”的效果,与之相比以往的环绕镜头都是跛子。相信这样可供开垦的荒地还有很多。
    或者120 F+象征化的表演?期待蔡明亮拍一部120 F。其实,他在《行者》《西游》里面做的事情已经在朝这个方向走了。
    另,电影会朝“超视觉”还是“次视觉”走呢?还是保持不偏不倚?

    4、问题和讨论
    为什么影片的光打得这么平均,这么难看?跟120 F有关系?
    如果120 F有点过采样,那么随之上升的快门速度对于视觉接受有什么影响?

     6 ) 能进入比利·林恩视角,60帧也能进入;进入不了,这只是一部特别清晰的纪录片

    双十一除了要清空购物车,对很多人来说,还要第一时间去影院看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这两天,李安在中国内地为这部电影做宣传。李安为它革命性地运用了120帧/4K/3D技术拍摄,内地就北京和上海两家影城可以放映此版本。11月6日,北京媒体场提前观影,11月8日,上海提前观影。 上海场在上海影城一号厅。上次李安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做演讲,就在隔壁的酒店。 其实李安也来影厅戴着3D眼镜站着看了电影,看完之后,觉得“稍微有点红”,于是后来还去调试了机器。 先说下观感。 可能之前宣传120帧/4K/3D这种全新技术说得太多了,过于邪乎。我坐在13排最边上(当然,也许你们可以买更前面,更中间的票感受一下),要说感知到新技术,那就是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值得强调四遍)清楚。 画面清晰到什么程度呢?就是现在所有网上的剧照都没有120帧银幕呈现的那么清楚。就是有一场戏是比利·林恩回家,镜头在前门,观众可以一直看到他家后院…… 但是李安又不是卡梅隆,《比利·林恩》也不是《阿凡达》,没有那么多炫技的镜头,带着观众如坐过山车的体验。 以至于下午的发布会上,李安甚至这样讲:“技术,可能不需要再说了,大家就去影院看吧”。 那他为什么要做120帧/4K/3D呢? 就像当年用3D技术是为《少年派》服务一样。李安说这次用120帧/4K/3D也完全是为了拍《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如果不是这个技术,可能选别的书。” 有必要先来了解下《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故事。19岁的美国大兵比利·林恩因为在伊拉克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和他的战友都成为美国英雄的代表。这一天他要在感恩节橄榄球公开赛的中场和战友们一起做表演。 然后同时,不停闪回他脑海中的画面:有战场上的战事;有回家与家人的团聚,姐姐劝他不要再去伊拉克了;有战争带给他的恐慌、成长与失去…… 有一张海报特别有意思,远处是中场表演的烟火,近处是比利·林恩独自倚在墙角,墙上的影子是他举枪在战场上的姿势。 本·芳汀这个小说是一部很意识流的小说,几乎没什么故事性,事情就发生在一天内,很多情节都是比利·林恩的主观想法。 李安说:“我如果不是钻研这个新技术,不会想拍这个小说,因为这个小说都是内在的观察,一般技术很难做到第一人称的表达。” 他说:“年轻的男孩第一次打仗,他的感官是全开的,非常敏感,非常尖锐。你把这样一个感官突然放到回到美国虚假的一场活动里面的时候,对他来讲是过度的刺激,所以有这样的反差。” 他说:“我当然希望大家看了一些新的东西以后你根本没有注意,你就看它的故事,沉浸在那个故事里面最好。但我不用这个技术就没办法拍这个思绪性的故事。” 李安希望的是通过120帧/4K/3D这样更清晰,更浸入的新技术,让观众可以更好地进入到比利·林恩的视角。从他的视角去看战事,去看中场,去看战友,去看家人,去看那些想要利用他们的人,去看那些嘴上对他说着“我爱你”的人…… 如果你能进入到比利·林恩的视角,你就会了解到李安的苦心。 他当然不是要拍一个简单的歌颂英雄主义的故事,也不是要拍一个粗暴的反战的主题。 电影有“对英雄的投射,主流的价值,体育场里面像一大锅主流在里面,它在里面搅合。我觉得这个反主流的思索,一方面要跟着它,一方面又要反它,这个反反复复不太顺畅的这么一个程序”。然而就是这么复杂与矛盾,才是真实人生的写照。 电影有些情节很讽刺,比如比利·林恩对着国旗敬礼,看台上的大银幕对着他,他泪流满面。现场观众一定被他的爱国情怀所感染了。可实际上,李安的镜头一转,还是处男的比利·林恩脑海中正在想象和刚刚认识的啦啦队女孩在自家的床上翻云覆雨。 电影有些情节很无奈,比如比利·林恩说:“有人来表扬你这辈子最惨的一天”。他成为英雄是因为一段战场上舍身救队长的视频。那一天他为了救队长与敌人近身肉搏,终于把敌人杀了。然后一回头,早已中枪的队长也已经咽气。没有什么胜利可言,大家都一败涂地。 电影有些情节很伤感,比如比利·林恩对那个主动投怀送抱,对他表现出各种不舍的啦啦队女孩佐恩深情地说:“我差点带着你跑掉!” 结果佐恩的反应是:“你怎么可以说这种话?怎么可以说不回伊拉克,你是英雄啊!” 于是比利·林恩只能表示自己其实是开的一个玩笑。佐恩这才心满意足离去。 哪怕是对你说“我爱你”的人,有可能爱的也只是他们想要的那个你。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甚至几乎没有设置悬念,不走大片惯有的逻辑。就像李安说的:“观众一开始就知道他不可能不回去(伊拉克)的,可是我们还是要思索这个问题,想知道他发生了什么。基本上他的决定不是决定,而是一个了解,对他命运本身的了解。” 比利·林恩最后对开车来想接他去找心理医生努力让他留在美国的姐姐说:“我想这就是我的命运”。 所以这就是一部非常李安的电影。 我们当然知道高伟同最后会办喜宴,李安想要拍出的是他发生了什么。 我们当然知道王佳芝一定会放了易先生,李安想要拍出的是她发生了什么。 我们当然知道比利·林恩还是要回到战场……李安从来拍的不只是故事,而是情绪,而是一个个鲜活饱满,甚至矛盾重重,但却是真实的人。 是他们的选择,和他们的别无选择。 可是如果你对此并不感兴趣,并不想探讨以上,也并不会为比利·林恩最后的走向(是的,不是选择,只是走向)动容,那么确实不建议花高票价甚至昂贵的路费去看120帧。 因为可能对你来说就是一部特别清晰的纪录片而已。 而且贴心的李安其实为每个版本都费了心力。60帧/2K/3D,24帧/3D…… “我想一个影院能够供应什么,我就再重新创造一次,以那个媒体的特色来做它的艺术的表达。所以这个片子我做的非常辛苦,最后有两三个月我就光做这件事情。” 每一个版本都有它每一个版本的命运。 只是,120帧/4K/3D的技术革新,到底拓展了电影的可能性,“我可以做更大的空间,我的伸缩性大了”,从此不是可以拍第一人称电影了,而是可以从第三人称到第一人称,“这个中间的伸缩力我觉得大了很多”。这是一个电影人的战事。 然后电影上映,面对市场,面对受众。有人眼晴盯在横空出世的新技术;有人希望看到刺激的视效呈现;有人以为可以看到一部身临其境激烈的战争片;有人挖空心思为营销出更高票房;有人想拿它再得一樽奥斯卡……当然也有人欣喜还是那个熟悉的李安,还是熟悉的味道。这是他和比利·林恩一样也都要面对的中场。 李安的话说得十分诚恳:“我已经62岁了,等不及了,我可能一步走了好几步,因为我自己也不年轻了。我希望在我还在服役的这段时间能够见到它(电影)发展到某一个程度。”

    (我们的小小花园,你要不要来转转?)

     7 ) 被宣扬的技术和被损害的故事

    (文/杨时旸)
        自从120帧4k技术被大张旗鼓地宣扬,李安的这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就注定会引发一场争议。在海外上映后口碑扑街似乎更加引发了中国观众的兴趣。不知道其他“低配”版本的观影感受如何,标准的120帧4k画面给人的感受很诡异。这部电影充斥着大量面部特写,原本只需中景的镜头都被义无反顾地推得极近,几乎每个角色都顶着红鼻头以及泛着血丝的面颊和眼睛。这是启用这种技术的初衷或者副作用——李安企图在这部作品中把一切变得纤毫毕见。所以,没有什么比毛细血管破裂带来的红晕更能表现这一点。当男主角林恩和拉拉队员在帷幔后偷偷亲热完毕,尴尬地走回座位时,班长问他,为什么像刚打了炮一样?(中文翻译故意回避地改成了‘像刚刚睡醒一样’),那种羞涩、掩饰和努力回归清醒的微妙红晕,只有这样的细微的技术才能得以呈现。但是,这样的“真实”恐怕不是现实意义中的“真实”,它更像是显微镜下的“真实”,一种“超真实”。
        这种技术剔除了电影独有的某种质感,这也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都觉得这更像是在看高清电视。它或许更加适合表现足球比赛或者现场演出之类的内容,色彩艳丽,对比强烈,近处的毛孔与皱纹都可以被凝视,远处的不同风景也都层次分明。怎么说呢,这有点像图像范畴中的“恐怖谷”理论,一旦真实度超过某个上限,它就有点古怪了。
        不知道擅长故事叙述的李安把多少精力放在了研究技术之上,至少从故事本身的层面来讲,《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还有更好的叙述方式。这种在热闹现实和残酷战场之间闪回衔接的方式十分老旧,更何况在很多时候,它的转折做得过于生硬,比如庆典的焰火声、琐碎生活中敲击桌子的声音都成为了触发记忆的扳机,引爆对战场炮火的恐惧,这种做法,次数多了就显得了无新意。其实,这个故事也并非在表达对于战争的态度,更多的是在向人们展示,现实生活有时猛于炮火。
        在真实的战火中被当做英雄的人,一旦回到俗常,就必须被纳入一场表演。而林恩和他的战友们所经历的一切一旦进入影像、解释、传颂与报道,就都被娱乐化了。他们的恐惧、自豪和悲伤都化成一种象征和固定格式,进而被消费。林恩和自卑的姐姐与疲惫的家人重逢,和想用他们赚钱的二流经纪人周旋,与充满算计的球队老板对峙,更何况还有一群把他们当做异类的吃瓜群众需要应付,自以为是的能源公司老总,没完没了询问他们各种枪械功能和杀人感受的橄榄球队队员,日常场景俨然突变成为战场,人们的语言、观点和审视态度都像是子弹,林恩和战友们像无辜的动物,被一群人环伺。林恩对只肯出五千五百美金的球队老板说,“你还不如那些圣战分子懂得对我们尊敬。”那些圣战者至少还是以命相搏,但这个衣着体面的富人,不过给出了打发乞丐的价码,就企图买断这几个战士的叙述权。某种意义上说,这群现实中的人们更危险。
        一群穿越生死的士兵,远离战火之后,发现自己必须被纳入一部电影才能把生死变现,被世人铭记,但很快就没人愿意投拍这样一部电影,他们成为了一种用后即抛型装饰物,用来短暂地被别人拿来装点自己的情操,他们最终拒绝了这种娱乐化的状态,宁愿选择回到生死未卜但真真切切的战场。这个故事中植入了有关拍摄电影的桥段,充满小小的自嘲和幽默,电影成为了一个象征,有关资本、有关娱乐化、有关对于留存记忆的需要。这其中有李安自己作为电影导演的一些隐秘又有趣的心绪和况味。
       这一群有着战争心理创伤后遗症的人们还是要选择回去,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战场。回到那里,对于他们自己来说更像回家,对于旁人来说,只有在那里,这群人才真正维系了英雄的模样,这一点才最残忍。但是每条情感线索,在这部电影中都没有被更深入地呈现。
       其实,这个故事,以李安对人物心理细腻的把握和故事讲述节奏的精到,足以可以呈现出另外的方式,但现在更多的时候为了呈现技术上的先进更损失了太多其他的韵味。目前看来,这种技术不太能代表着未来电影发展的方向,至少不适用于这一类故事。电影的发展方向绝不是线性的愈发清晰,相比于技术,它存在的价值还是基于情感。

     短评

    从未离电影中的角色这么近,都能看到演员眼睛里的血丝,这不是一部主旋律,也不是一部反战片,这就是一个男孩的成长,在人生的一个节点,学会主动的做出自己的选择,走自己的路。对于战争的看法,片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终究不是士兵们眼里的战争,士兵们的战争,只有上过战场的他们才会懂。

    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我晕帧

    9分钟前
    • 陀思妥曼妥思
    • 推荐

    不管技术怎么样,李安始终是李安,除了几个太过于匠气的镜头,故事全程平滑流利又抓人耳目。中场表演那一段戏真是震撼到头皮发麻,几场文戏也是一如既往的高水准。女孩爱的不是男孩,只是英雄,群众爱英雄,然而只是自我满足的爱慕,他确实没得选择,人间地狱好像才是容身之处。

    13分钟前
    • 夏目的丑猫猫
    • 力荐

    都嗷嗷什么鬼120帧啊,有几个真的在看电影啊,为毛没人说这个电影就是没什么故事,或者说讲了个特别土的故事,从事件人物到价值观都土,李安以往最会的那种,在有限的电影空间里传达无限暧昧可能性的神手笔几乎没用上。四星给稳定的制作水平和眼珠子美得想攒在手里偷走的鲜肉男主

    15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人们忘性大,在好莱坞过两周就像过了两年” 120帧初体验,文戏部分无直观差别,每个人的脸都清晰如潮红,纤毫毕现,太挑战演员的皮肤。最明显的是5分钟战场戏,枪林弹雨,身临其境,但太短了…开头战争时间“2004.10.23”植入了安叔生日,儿子李淳相对酱油。“我的每一刻都是你的”

    20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和想象中的不一样,一种慢慢浸透的真实感,在战争戏和Half time show这种需要现场感的场景非常有效。李安说自己抛砖引玉,每次看李安的电影都是种享受,不论从拍摄方面还是人生方面都会学到很多。能看这种导演的电影实在是荣幸

    22分钟前
    • 引歌
    • 力荐

    2.5。安叔也有能力拍奥运开幕式。像第一次看真人秀像家里大人带着第一次去逛大中电器的液晶电视区。高帧率的愿望也许是身临其境却依然用浅景深拍摄。清晰的前景与虚化的背景让高清画面显得更假。技术更新了新的电影语言也应该配套升级。探索可敬余勇可贾。

    24分钟前
    • 好样的
    • 较差

    李安要说的一直以来都是选择!高伟同选择顺从父母,还是举行了喜宴;王佳芝选择还是放走了易先生;比利·林恩选择依旧回到伊拉克……其实李安一直想说的是人生的别无选择啊!我想,没有比天秤座更知道选择的重要,和选择的痛苦,以及选择的无奈了。#可能因为我不是技术控,120帧不影响我的观感。#

    27分钟前
    • 惘然
    • 力荐

    很多人说李安是用东方人的情感,表达西方人的故事;用西方人的技术,拍东方人的哲学。其实在人性深处,哪有什么东方西方,我们的焦虑,我们的恐惧,我们的困惑,我们的愤怒,以及我们的爱,都是一样的。痛苦是个人的,痛苦也是全人类的。

    32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美国人对战争的态度几十年来一直在倒退,当年批判越战的电影可不是这样。一边回放残酷的血淋淋的战争画面,一边又和战友们打趣说笑,“战友情义”就能让一切的怀疑消解吗?那怀疑的意义在哪里。不知男主的姐姐有未被说服,反正我没有。另外一味批评高帧率有什么意义,换成正常帧率内容也不变啊

    35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比利林恩们的痛苦被大众无耻无情地消费 家人不理解 制片商利用 还有各种猥琐的讥讽和挑衅 就连喜欢的姑娘也只是爱自己英雄的头衔 没人在乎他们在战场上到底经历了什么 再漫长的中场休息也只是孤独的煎熬 一旦入了军营 就再也出不来了 也许只有战死才是归宿 感谢安叔亲身经历般的120帧4K体验 电影的未来

    36分钟前
    • t0psh1t
    • 力荐

    开场前李安一直说,我们做得还不够好,我反倒觉得,技术已经够好了,情节反而大大削弱。

    38分钟前
    • 大 蜹 蜹
    • 还行

    最触动我的是结尾处林恩对拉拉队女孩只透露出一点离开军队的念头,女孩就瞬间变脸,全然不似刚才甜美的模样。我想起大学时我最喜欢的电影“她比烟花寂寞”,大提琴家杜普蕾患上绝症后用难以听清的口音艰难说出“When you play,everyone loves you;when you stop,you are alone.”

    41分钟前
    • 天腐之国🌈
    • 力荐

    这部电影让我想在结束前冲出影院大哭一场,很久没看到这么沉重的电影了。那场show里的真命天女组合从头到尾都是背影,主角站在大屏幕前,头脑里浮现出伊拉克的战争画面,而此时此刻,周围是明星、焰火、欢呼的美国人,那一刻,我真想大哭一场。李安把人更深的孤独(想不出更好的词)拍得那么好!

    44分钟前
    • 席幕瞳
    • 力荐

    3D电影的未来一定是高帧数的天下。这部电影就算没打开未来的大门,也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45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看到中间差点悲愤得夺门而出。有人为了6000刀的补贴赌上性命奔赴沙场,有人随便花几万刀就为了抢一场球赛的前排座位。军人在战场每日面对生死和炸弹,而你所保卫的国家的人,他们只关心你们是不是搞同性恋。

    48分钟前
    • 卡卡森
    • 力荐

    4K 120帧 RealD3D 将观众瞬间拉近电影里 开启电影的新纪元 字符子弹烟花全都飞出屏幕 浮现在眼前 这不是关于战争的电影 更是一个男孩在地球另一侧的成长 短暂的中场休息 却让他意识到更为远大的人生和目标 这才是其真正的含义吧

    50分钟前
    • MR.Charles
    • 推荐

    120帧+4K+3D,摄影机每秒都很诚实,1秒120次。剧情和技术是交互的,拍法有代入,主观镜头和碎碎念不像电影,更像一种生活体验。两个空间的平行剪辑,混淆了战场与生活,大众看到的战争不过是被媒体“包装”出来的,唯有士兵自己才知道战争的真正意义。相比中场,战场似乎更安全,很讽刺。

    54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三星半,120帧的确是非常不同,非常独特的体验,亮度,清晰度,立体感都是前所未有的,感觉之前看的3D大多是垃圾。不过,我的问题还是无法入戏,过度关注视觉,而在情感共鸣不多。反而是看24帧的渣版,在剧情和情绪有了更多收获

    5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时间会证明这是电影史的一座里程碑。

    60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