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爱情片 帕特森

    帕特森

    评分:
    0.0很差

    分类:爱情片美国/法国/德国2016

    主演:亚当·德赖弗,格什菲·法拉哈尼,内利,里兹万·曼吉,巴里·沙巴卡·亨利,特雷弗·帕勒姆,特洛伊·T·帕勒姆,布莱恩·麦卡锡,弗兰克·哈茨,小路易斯·达·席尔瓦,琪森·哈蒙,威廉·杰克森·哈珀,马索·曼恩,卡拉·海沃德,杰瑞德·吉尔曼,斯特林·杰里斯,欧文·艾斯特罗斯,永濑正敏 

    导演:吉姆·贾木许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中字

      梦境

    • 更新HD

      真情七日

    • 更新HD

      小医仙

    • HD

      三千年的思念

    • 更新HD

      攻略陛下100次

    • HD中字

      灰姑娘之舞动奇迹

    • HD中字版

      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 HD中字

      杀人者唐斩

     剧照

    帕特森 剧照 NO.1帕特森 剧照 NO.2帕特森 剧照 NO.3帕特森 剧照 NO.4帕特森 剧照 NO.5帕特森 剧照 NO.6帕特森 剧照 NO.16帕特森 剧照 NO.17帕特森 剧照 NO.18帕特森 剧照 NO.19帕特森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帕特森(亚当·德赖弗AdamDriver饰)居住在新泽西州帕特森市,这个和故乡有着相同名字的男人是一名巴士司机,和女友劳拉(歌什菲·法拉哈尼GolshiftehFarahani饰)以及一只...

     长篇影评

     1 ) 帕特森:精分宅男 or 溫馨日常?

    今天跟朋友看完之後,進行了慣例的劇情討論,才發現我們兩個的看法居然有如此大的差異.......

    朋友:這是一個如詩如歌,如泣如訴,根植在小鎮生活的平穩小情詩。
    我覺得:女朋友蘿拉其實是帕特森腦內的妄想,從來就沒存在過。這是一個宅男如何擁抱他的孤獨的故事。

    劇透有雷之論述如下:

    看電影最重要的常識,在於『每一個鏡頭,都一定有意義』。
    每個道具,每個走位,每個神情,每個場景,都一定經過慎密的推敲與設計。

    所以每一幕,其實都是深深的埋梗。

    帕特森的日復一日的重複行動,直白的小詩,都是為了證實自己並不孤獨,並不寂寞,其實有人深愛著自己,並試著不斷地自圓其說,防止自己的妄想被揭穿。

    整理一些矛盾片段與背後的含義:

    1. 每天都去酒吧,然後都是喝完酒後,black out,失去意識來到第二天清晨。
    酒吧其實是所有男女感情戲的衝突場景。
    酒吧根本就不存在,這是帕特森自己的腦內劇場。
    酒吧裡的所有人,都是帕特森他自己。
    老闆偷了老闆娘撲滿裡面的錢,後來變成了蘿拉帶帕特森去吃飯看電影的286元。
    沒有電視的酒吧,現實世界也很少有,畢竟是熱愛邊看比賽邊喝酒的美國民族。
    喝完酒失去意識之後,可以自己在家裡進行藝術創作,繼續扮演蘿拉的存在。
    根本就是一個人自己在家喝得爛醉,好可憐……

    2. 蘿拉可以說出當天帕特森在不同的場景與其他人的對話,例如water fall的照片。
    很明顯,因為蘿拉就是帕特森自己。
    酒吧老闆也可以剛好說出蘿拉說過的話(公車有可能變成一團燃燒的火球還是什麼鳥之類的),畢竟大家都是帕特森。

    3. 蘿拉買了一把吉他,叫做哈莉·奎茵(Harley Quinn)
    自殺小隊那個小丑女,眾所週知她是個為愛而狂的神經病。
    而且剛買了教學DVD就能彈唱兩個段落,會彈吉他的人應該知道這個機率非常的低,除非是少有的天才。

    4. 老闆自己跟自己下棋
    就是個暗喻

    5. 公車上兩個黑人兄弟一直在幻想有正妹會愛他們
    也是個暗喻

    6. 馬文汪汪
    每次帕特森跟蘿拉在秀恩愛的時候,都會接一個馬文怒吠的特寫鏡頭。
    蘿拉每天都閒閒在家,可是一定是帕特森帶馬文去散步上廁所。
    蘿拉不帶馬文去週末市集,因為蘿拉根本就不能帶。

    7. 雙胞胎
    本片總共出現6對雙胞胎。加上蘿拉與週六恐怖電影中的獵豹女,馬文說她們兩個長得一模一樣簡直是雙胞胎,就是7對。
    就是精分,自己太孤單了,所以需要另一個自己的陪伴。

    8. 酒吧裡的黑人羅密歐小哥說自己是個演員
    就是個隱喻,畢竟所有的人都是帕特森自己演的。

    9. 洗衣店的rap男
    帕特森說他很棒,畢竟rap男也是孤獨一個人,不斷的表演,想要別人愛他。

    10. 秘密筆記本
    蘿拉能說出某某名詩人也有一本秘密筆記,還說是隨便看看就知道這件事,帕特森非常很驚訝。這個嘛,雖然帕特森說他不知道這件事,由蘿拉幫他補充,精分的兩個人互相補足對方的對話也是挺正常的嘛。
    本來說好週末一定會拿去影印,結果帕特森故意在星期六從地下室拿出來放在沙發上(導演多安排了一個帶筆記的鏡頭),“不小心”讓馬文咬碎了。這樣就可以不必履行影印筆記的承諾,把對蘿拉的愛和自己的孤單永遠隱藏下去。

    11. 帕特森沒有手機
    能容忍男朋友沒有手機的女朋友根本就不存在好嗎!!!
    而且還是個有手機有ipad每天閒閒在家沒事的女朋友!!!
    畢竟沒有手機就可以不必與他人交流,不必公開蘿拉的存在,不必圓謊。

    12. 日本大叔
    其實也不存在,也是帕特森自己腦補的。
    日本大叔的手受傷了,有個特寫鏡頭,這個意思我不是很肯定,有可能是代指之前破碎的秘密筆記本一代目,化為人形給他一本秘密筆記二代目,可以繼續妄想(這個我真的是亂猜的,但是其他幾項我都是認真的)

    13. Would you rather to be a fish?
    有這麼多種動物,為什麼想要當魚?
    因為魚是唯一比較沒有智商,沒有熱血,沒有辦法互相擁抱,本來就孤獨,無法體會寂寞的生物。

    14. 開槍
    這一段我恍神了,但是我猜應該有意義,歡迎來腦補。

    15. 夜班司機
    夜班司機大概是全片最苦逼的人了吧。帕特森身為同樣職位的日班司機,具有雷同的社經地位,應該也會有經濟上的苦惱,結果他還養得起一個整天閒閒沒事的大美女!!!!!!

    16. 午餐盒的橘子被畫滿了眼睛
    就是精分的徵兆

    17. 全家都是黑白色的線條,圈圈,和眼睛
    也是個神經病很常見的徵兆

    18. 帕特森常常在開車的時候陷入恍惚
    每次都是眼前的鏡頭變得一片模糊,疊加很多景象,然後疊一個蘿拉的臉,在回歸正常。就是精分。因為精分,所以精分。

    19. 火柴盒
    易燃易爆炸。從片頭就開始了,這個岌岌可危的故事,虛幻易碎的愛戀。

    20. 蘿拉愛著帕特森
    來來來,我們大家用世俗的眼光看一下,這其實就是一個不太可能的事情兒。
    熱情,美豔,追求變化的蘿拉,愛著樸素,安靜,一成不變的帕特森。
    蘿拉不打電話,蘿拉沒有朋友。

    21. 週六恐怖電影
    帕特森看了一下隔壁的觀眾,是一對男同志情侶。
    嗯,因為他其實也算是跟自己出來看電影嘛。

    大概如此,其他細節也都差不多。
    但是,很美很美,是一個對著這個寧靜的小鎮,對著樸實無華的自己,所獻上的,至高無上的情詩。自己其實也可以活得熱情洋溢,可以歌詠生命,可以說著孩子氣的話,相信自己會突然成名,突然變有錢,都是帕特森渴求而不敢說出口的夢想。
    五星好評。

     2 ) Poem

    Love Poem

    We have plenty of matches in our house
    We keep them on hand always
    Currently our favorite brand is Ohio Blue Tip
    though we used to prefer Diamond brand
    That was before we discovered Ohio Blue Tip matches
    They are excellently packaged, sturdy
    little boxes with dark and light blue and white labels
    with words lettered in the shape of a megaphone
    as if to say even louder to the world
    "Here is the most beautiful match in the world,
    its one-and-a-half-inch soft pine stem capped
    by a grainy dark purple head, so sober and furious
    and stubbornly ready to burst into flame
    lighting , perhaps, the cigarette of the woman you love,
    for the first time, and it was never really the same after that
    All this will we give you."
    That is what you gave me,I
    become the cigarette and you the match , or I
    the match and you the cigarette, blazing
    with kisses that smoulder toward heaven.

    Poem
    I'm in the house.
    It's nice out:warm
    sun on cold snow.
    First day of spring
    or last of winter.
    My legs run up
    the stairs and out
    the door, my top
    half here writing.

    Glow
    When i wake up earlier than you and you
    are turned to face me, face
    on the pillow and hair spread around,
    I take a chance and stare at you,
    amazed in love and afraid
    that you might open your eyes and have
    the daylights scared out of you.
    But maybe with the daylights gone
    you'd see how much my chest and head
    implode for you, their voices trapped
    inside like unborn children fearing
    they will never see the light of day.
    The opening in the wall now dimly glows
    its rainy blue and gray. I tie my shoes
    and go downstairs to put the coffee on.

    The Run
    I go through
    trillions of molecules
    that move aside
    to make way for me
    while on both sides
    trillions more
    stay where they are.
    The windshield wiper blade starts to squeak.
    The rain has stopped.
    I stop.
    On the corner
    a boy
    in a yellow raincoat
    holding his mother;s hand.

    Pumpkin
    My little pumpkin,
    I like to think about other girls sometimes,
    but the truth is
    if you ever left me
    I'd tear my heart out
    and never put it back.
    There'll never be anyone like you.
    How embarrassing.

    The Line
    There's an old song
    my grandfather used to sing
    that has the question,
    "Or would you rather be a fish?"
    In the same song
    is the same question
    but with a mule and a pig,
    but the one I hear sometimes
    in my head is the fish one.
    Just that one line
    Would you rather be a fish?
    As if the rest of the song
    didn't have to be there.


    Another One
    When you’re a child you learn there are three dimensions
    Height, width and depth
    Like a shoebox
    Then later you hear there’s a fourth dimension
    Time
    Hmm
    Then some say there can be five, six, seven…I knock off work
    Have a beer at the bar
    I look down at the glass and feel glad

     3 ) 真正的诗意不具备被表演的可能

    (文/杨时旸)

    诗歌是个暧昧的存在,它一方面可以供人附庸风雅,比如电视银幕上那些背诵狂人像辩论一样互相向对方扔出几百年前的诗句,总能引发很多人摇头晃脑的赞许,而另一方面,诗歌又像个笑话,因为你一旦在现实中说你自己平时写诗,一定会引来讪笑和鄙夷。诗人和诗歌被高度象征化了,它意味着不切实际、矫情、贫穷和神经质。

    其实,诗人是一种精神身份,而不是一种职业身份。一位诗人可以从事着任何一种职业,可以是律师、医生或者农民,“诗人”更多的是来自自我内心的认同或者至多是小圈子内部的相互认同,在电影《帕特森》之中,这位诗人的职业身份是一位公交车司机。这是著名导演贾木许的新作,他嫁接了最俗常的生活场景和最虚幻的精神世界,用各种象征、映射、对照呈现出了一种几乎不可拍摄的诗意。

    作为一名公交车司机,帕特森每天的生活几乎就是无聊的重复,但他在工作之余,经常会写诗。他在一个本子上随手记下诗句,然后放置一边,写诗对于帕特森来说,只是一种心理和生理需求,近似于每天的吃饭喝水,他从未想过发表或者出版。他有一个同居女友劳拉,一个性格和他截然相反的女人,热情、乐于尝试、追求一切哪怕不切实际的东西。她一直鼓励帕特森整理诗稿,让更多的人看到。

    听起来,这是个令人生厌的故事,一个热爱诗歌的公交车司机——这会是怎样的一种矫情的状态呢?但是,贾木许对于这个角色的安排却让人感到非常舒服。帕特森自己完全消解了“写诗”这件事的仪式感和意义,每天早晨,等待发车之前的那一小段时间,他坐在驾驶位上,拿出本子,趴在方向盘上写下几个句子,老板来做登记,他不觉得这是被打断,也不需要有什么角色和心里转换,就可以从那些诗句中进入世俗,和老板聊聊家常,听听抱怨,然后发动汽车,开始一站又一站的循环。中午吃饭,他坐在水边的长椅上,再写下几个句子,然后啃一口女友亲手做的造型俗丽的小蛋糕。他从没觉得写诗有什么超然于俗常的价值,就像他从未觉得作为公交车司机就必须把自己变得粗俗又市侩。从这些日常细节之中,你会看到一个真实的“人”脱颖而出,而不会只陷于“身份”的困扰。写诗对于帕特森来说,毫无做作感。

    《帕特森》充满了隐喻、象征和各种如梦似幻但又如此真实的场景。故事开场的时候,清晨,刚刚醒来的劳拉对帕特森说,“我做了个梦,梦见我们有了孩子,是双胞胎。”从此之后,双胞胎的意象就多次往复出现在帕特森真实的生活中。一对双胞胎男人,一对双胞胎的小姑娘,一对双胞胎老太太,他们出现在家门口,出现在自己的公交车上,其中一个小姑娘竟然也热爱写诗,还和帕特森讨论了几句自己的诗歌。对照着女友的梦境,你就会产生某种疑惑,这一切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说也是帕特森某种内心诗意的投影和想象?这个意向让现实和梦境之间的分野微妙地抖动了起来,但似乎分清现实和虚幻或许也没那么重要——这成为了一种诗人心理景观的绝妙外显。

    帕特森的生活被明显地成为两部分,刻板的世俗日常生活以及灵动的内心世界。他每天在差不多的时间醒来,穿着同样的衣服,驾驶同样一辆老旧的汽车,一圈圈行驶过同样的路线,坐在同一个地方吃午饭,晚上在同一个时间出门遛狗,在同一个酒吧的同一个座位上喝下一杯啤酒。每天早晨醒来,帕特森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自己的手表,他开车时,时钟一圈圈旋转的画面以蒙太奇的方式被叠加,这成为了对于他日常生活的概括。但正是那些周而复始的一切,如此程式化之后,却达成了一种哲学般的永恒。这些旁人看来无聊的生活也开始具备了某种独特的诗意。

    这个故事之所以令人喜欢,是因为诗人的内省,他不仰视诗歌也不俯视生活,而他的女友却成为了一种对照——毫无才华,空有热情,令人厌恶的文艺青年。而帕特森则不。他微笑着、宽容地听着车上乘客们的牢骚和吹牛,从这一切之中,他可以感受到诗意,从更抽象的精神世界之中也同样能感受到诗意。

    这个故事中到处都是微妙的闪光,被狗撕碎的诗稿,那个前来探访诗人故里的日本人赠送的空白笔记本,都在应和着帕特森对于诗歌的态度——暂时的、自我的、易消逝的、不可分享又像偶遇般被点拨的才适合于诗歌的本质。

    短暂的失落和悲伤之后,帕特森重整旗鼓继续开始写诗,进入又一次寻常往复,这一切才是现实的诗意,一种真正意义的诗人,而不是一种陷于表演的身份。

     4 ) 贾木许的二观

    分两个角度来谈,一是贾木许的电影观,一是他的诗歌观。

    如果把《帕特森》看作一首诗,那整部电影则可视为导演向他喜爱的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的致敬之作,理由如下:1、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与帕特森的关系恰如影片中男主角和帕特森的关系。贾木许将片名,男主角名字和他生活的城市都命名为帕特森,这种互文关系放在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身上同样契合,现实中这位诗人也是生于斯,长于斯,并为其创作过同名长诗,同时那也是他的代表作。2、片中不仅直接提到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的名字(大巴司机表示自己最喜欢的诗人就是他),剧情部分还直接安插了丈夫为妻子读诗的桥段,那首诗就是诗人的名作《便条》,全诗如下:我吃了/放在/冰箱里的/梅子/它们/大概是你/留着/早餐吃的/请原谅/它们太可口了/那么甜/又那么凉。3、片中男主角所写的诗,均来自现实中的美国作家罗恩·帕特,作为纽约派诗人的一员,罗恩·帕特和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自然也是渊源不浅。

    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一个重要的诗歌主张是“要事物,不要概念”。通俗点概括,他的创作特点包括有:坚持使用口语,把写诗当成说话,惯用松散短句,意象描述简明清晰,反对繁冗复杂的用词,抵制晦涩的象征体系。正是因为贾导对诗人的推崇备至,这部诗电影自然也会不可避免地沾染到类似气质,比如对日常的高度关注,冷眼旁观而又自得其乐的姿态等。

    有意思的是,我发现不少人提及本片,惯用“平凡的大巴司机,写着平凡的乃至蹩脚的诗”来概括剧情,这样的出入来自哪里?除了人云亦云之外,个人觉得还有两个因素值得玩味:一是观念,也即对“诗歌是什么”的理解问题。如果观众不认可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的诗歌观,估计也就很难会对罗恩·帕特那些诗作产生共鸣,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比如上文提及的那首《便条》,应该就是很好的试金石。第二个原因则和翻译有关,也就是日本诗人在电影里谈到的:“诗的译本看起来就像是穿着衣服洗澡”。这个当然也好理解,因为语言本身的差异性,对原作的翻译其实已经相当于二度创作,诗歌因其格式和美学追求,对文字的要求尤其讲究,诗歌的翻译自然也就更加考验译者水平,冯唐翻译《飞鸟集》激起公愤即是佐证。更进一步讲,还可以拿《路边野餐》《长江图》这类所谓的诗电影来作个比较,毕赣的诗就是典型的翻译体,我们知道,中国新诗在发韧之初,深受国外各种诗歌流派的影响,这些外国诗作经典流到国内多半经由译者改头换面,即为翻译体,它几乎就构成了中国现代诗的源头。很遗憾,这种本末倒置的美学标准至今还在众多诗歌读者当中大行其道,所以说到底,翻译问题最终还是理念问题。

    再说电影观。贾木许曾坦承自己喜欢小津和布列松那样完全“不戏剧化”的电影,在戛纳的领奖台上更是喊出“感谢侯孝贤,我是你的学生”。由此对照观之,《帕特森》确实算得上是一部平淡素简的电影,当然,冷漠疏离而又自有趣味差不多也是其一以贯之的风格延续,迷影情怀和双胞胎设置乃至日本诗人缠着胶布的手指,更可算是其个性化影像标签。但我不得不说,相比于独立先锋的诗歌观,贾木许这次的影像理念还是略显规矩中庸了。

    具体问题出在哪里呢?影片以一个星期为周期展开章节,是一种类似于《都灵之马》的设置,周一到周日最终回到周一,则又好比《春夏秋冬又一春》,这样的结构无疑极具概括性,表现生活同时也提炼生活,但它工整有序的形式感,难免就和诗歌观念上的随性灵动构成了冲突,特别是当时间来到星期六,制造出影片最大的矛盾:小狗马文撕碎了大巴司机的诗集本后,周日的解决矛盾也因此变得必要而又集中,“啊哈”当然也算得上轻巧微妙的解决之道,但遗憾的是,为了这一声轻巧,它的铺垫过于蓄意且痕迹明显了,一咏三叹的强调更是迫使这种不可言说的“余味”生成了非此不可的“硬道理”。这点可以和侯孝贤比比看,《恋恋风尘》《悲情城市》《戏梦人生》《刺客聂隐娘》片尾的配乐为什么那么吸引人?曲子本身优秀之外,它更应该是和侯导克制隐忍的抒情策略有关:情绪出口始终被堵着,不到配乐响起不松手。换言之,没有影片内容的催化,那些曲子也仅仅只是好听的曲子而已。

    据此下个结论,贾木许写诗,画画,组乐队,拍电影,做的这一切与其说是特立独行,还不如说是本身的文青气质使然,而且在这看似自由叛逆的背后,隐藏着的还是一枚闷骚老派的灵魂。可以说,他所有的创作源泉都深深扎根于此,而且就目前来看,也依然没有超脱于此。

     5 ) 日本诗人的三句“Aha”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特写他的手?

    直接说结论吧:日本诗人的“Aha”,是希望帕特森不要妄自菲薄,是鼓励他继续创作。

    不要妄自菲薄,请继续坚持你的热爱。这也是《帕特森》所传达的核心信息。

    电影行将结束时,帕特森的笔记本被狗咬得粉碎,所有作品如粉笔字般,被一抹而去。心情抑郁的他坐在长凳上发呆,碰巧遇上了远道而来的日本诗人。他坐下,与帕特森聊天。

    “Aha”,是英文语气词,可以解释为恍然大悟。交谈中,日本诗人一共说了三次“Aha”。

    日本诗人问帕特森是不是诗人,他犹豫了一下,回答没有,但他又熟知日本诗人提到的几位名家和作品,此时日本诗人说了第一次“Aha”,表达的是他的发现:帕特森其实也爱诗。

    提到帕特森最爱的威廉姆•卡洛斯•威廉姆时,他告诉日本诗人,威廉姆曾经是医生。日本诗人说了第二次“Aha”,因为他又发现,帕特森不仅热爱诗歌,对名家们的生平也都了解。

    互道告别后,日本诗人迈出几步,回头说了第三次“Aha”,这一句更像禅语。联系起前面帕特森不断强调自己只是个公交车司机,笑爷判断日本诗人想表达的,就是希望帕特森不要妄自菲薄,应该继续创作。


    那么,为什么要给日本诗人绑着止血贴的手指特写呢?

    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手指会有一定的显性特征。比如说,外科医生的手掌经常被缝合线划破,因此会留下伤痕,而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手掌会起老茧。所以,笑爷认为手指特写是个暗示:日本人还不是职业诗人。他和帕特森一样,一边干着平凡普通的工作,一边坚持艺术创作。千里迢迢而来,看一眼偶像诗中的小城,可能是为了充值信仰,坚定信念。而那三声“Aha”和送笔记本的行为,则是对同好的惺惺相惜。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影片最后,鸟瞰镜头下,帕特森醒来,查看时间,戴上手表,亲吻劳拉,起身下床。新的一周,如白纸摆在面前。不要害怕重新开始,因为空白意味着更多可能;不要妄自菲薄,因为没有人生来就是诗人。

     6 ) 关于真实的Paterson, NJ

    和电影没有什么关系。我在那里的county college工作过一年,说下我对那里的印象。 说是个城市,实际上规模特别小。比较破败,所谓run down,电影里好像看不太出。这个地方名声不好--当时的室友(NJ本地人)听我说要在那里工作,他说你注意安全。我觉得比我大晚上开车经过纽瓦克感觉好些。我只大白天在Paterson市中心街上走过,感觉还好?偶尔那么几次晚上听讲座,天黑了我都是走天桥去车库。教学楼要刷卡才能进。总是收到学校给的安全警告。电影中的公交站我去过。居民低收入家庭居多(基于学生背景)。主要是拉美裔,非裔,阿拉伯人和少数东南亚(缅甸之类的)。有很多不错的中东餐馆。那边有个大瀑布比较出名。 影片里公交开过的街道我都很熟悉。 现在还没看完电影,不过想说,电影把Paterson诗意化其实没关系,不是说“生活不缺美,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么?不过了解一下真实的也好。没有去过就想象不到那里的生活。可能对于当地居民而言,都是正常的吧。从学生口里听到的他们的生活经历,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

    2021年10月19日更新:没想到这个影评还有人留言。那补一下瀑布,一七年五月中旬去的。

    远看

    水从这里掉下去

    走到上一张的对门

     7 ) 你喜欢狄金森的什么呢?

    在一个摇滚诗人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年份,拍诗人和诗歌的电影突然多了起来。相较于帕博罗·拉雷恩在《聂鲁达》里面的一派胡闹,“老文青”贾木许的《帕特森》算是一缕清风。故事聚焦在新泽西州的小镇帕特森,讲述一个同样名叫帕特森的公车司机在一周零一天里的日常。影片用极其工整的格式(每一天几乎分得同样的篇幅),“播放”着帕特森一天中从早上睁眼之后的种种细节。帕特森活在自己和诗歌的世界里,几乎每天都会在小本子上写下(在我们看来)并不怎么动人的诗句。平淡的生活中大多是重复但也有出其不意的小精彩(或者小意外),偶遇一个喜欢艾米丽·狄金森的小女孩,得知 waterfall 其实可以分开来拼,趁主人出门看电影的工夫在家里无法无天的宠物斗牛犬,晚间遛狗路上不经意撞见的陌生人,还有每天都打照面的酒吧老板,和他嘴里永不重复的俏皮话和老故事。

    在这些导演精心“编织”的生活点滴面前,我们的主角帕特森却异常沉默和冷淡。温和的脾气,嘴角善意的微笑,以及口中总是应承的“好啊,挺好的”这些,却难以让我们读出他内心真正的情感与激情。一位对诗人和诗歌有着难以割舍的爱的年轻人,在荧幕前的具体轮廓却是这样平凡,不露声色,毫无戏剧性,我明白这是贾木许想要描摹出的效果,不过,正如“公车司机-诗人”这一双重身份一样,看上去很美,不过贾导演的呈现方式却难以捕获人心。如果在开始我们还会疑惑这个帕特森背后是不是有什么故事或秘密,影片深入之后,多半该打消这个念头了。

    这部电影让我觉得略感失望的地方也在这里。“公车司机”和“诗人”之间并没有像俄亥俄州的火柴一样擦出火花。如果在贾导演眼中,“公车司机”是帕特森的真正内核,一位路人,一位平凡人,一位“反英雄”式的英雄,而诗歌只是象征每个人心底那份珍视并加以严肃对待的爱好,那么这部电影未免过于“高冷”了,因为它把帕特森的工作生活刻画得太过诗意。如果,“诗人”是这部电影的内核,贾导实质想借帕特森这个形象拍一部“诗人是什么?诗歌从哪里来?”的电影,而“公车司机”只是代表诗人背后的职业(也可以像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一样,一位医生;或者华莱士·史蒂文斯,一位保险公司经理),那么不客气地说,这部电影,至少贾木许笔下的帕特森这个形象,并没有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说点严肃的。影片里提到了不少诗人,彼得拉克,艾米丽·狄金森,艾伦·金斯堡,但都没有一个人来得重要,威廉·卡洛斯·威廉斯(1883-1963)。这位曾经出版了五卷以《帕特森》命名的诗集的美国诗人,是整部电影背后的“精神支柱”。他所代表的意象主义,在二十世纪初期曾短暂引领了现代诗歌的潮流。意象,不同于象征,重在描述和记录事物本身,而非有意去赋予其涵义,在这里,作诗和读诗不再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好比“谜底就在谜面上”,你读到的是什么,作者想让你看到的就是什么。意象主义的先驱者们从中国古代诗歌和日本俳句中借鉴了不少经验,(这也是为什么片尾忽然乱入了一位日本人),因为东方的古诗词里有太多这些“意象”的堆叠,并且诗人在堆叠过程中,是很少加入其主观评价的。

    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把这首词默诵一遍你就明白什么是意象主义。然而,《帕特森》里的这位帕特森,却似乎没太搞明白。或者说,贾木许放在电影里的诗篇(并不全是威廉斯所作),以及帕特森这个人物给人的感觉,我们不会一下子就联想到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相似的意境。说到底,意象的堆叠是诗人主观情感在客观世界的投射,而电影中的这位“冷面”帕特森,这位我们摸不清真实感情的帕特森,想要借此理解他笔下的诗句,或者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实在是有些难。

    其实这剧本本该会更讨人喜欢,帕特森,艾伦金斯堡的家乡纽瓦克,威廉斯的出生地卢瑟福,彼此相隔不远,而这一片新泽西区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的“花园之州(Garden State)”新泽西,曾经的繁荣工业在二战后逐渐凋敝,如今的帕特森,想必不再是威廉斯写她时的那个模样。然而,贾木许在大量街景空镜头和乘客的言谈中并没有为我们生动地展示出这个地区的风貌和气质,反倒由于为剧情服务的关系,多了几分强加的诗意和精巧。我觉得导演的文艺和品质用错了地方。

    影片里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偶遇的小女孩临走时那句“你喜欢狄金森吗”?那位离群索居,但又精力出奇旺盛,想象力天马行空,如雷鸣如闪电的艾米丽·狄金森。且不说那段 Water Falls 与狄金森有多少关联,回顾全片,想想你脑海里的这位帕特森,怕是也要多嘴问一句,你喜欢狄金森的什么呢?

     短评

    在星期六的夜晚拾起记事本碎片的两人,一阵突如其来的,值得被隆重对待的失落,和星期日的午后那声A-ha引人发笑的神启时刻组成了最完美的起伏对比。零星分布于日常中的双胞胎们和那些被不断重复的台词构成的宇宙回声带着千万文青去歌颂他人无心深究的生活庸常,我愿为这样的贾木许挡枪子儿。

    9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那些诗,除了最后一首,以及waterfall,好像并没有很好。但也可能是这样,才表明不是只有写出完美的诗歌,才有权利诗意的生活。另一处有意思的是:豆瓣女友不停倒腾文艺,恰是生活的苟且,帕特森日复一日开车做生活,才有真正的诗意。

    14分钟前
    • 顿河
    • 推荐

    特别老派文青,特别骚的一部电影。好处还是程度恰到好处,用各种生活日常来对应诗的瞬间,才不会那么矫情。平凡中的诗意,以自己的爱好对抗生活的平庸,这差不多是每位电影文艺青年的内心独白。只不过,我们经常羞于承认罢了。反而会用一句“傻逼”自嘲。

    1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住Paterson的Paterson,演Driver的Driver,贾木许写给所有文艺青年的一首行吟诗。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看似枯燥的日常就像男主的职业,都是化平凡为小诗。生活原来有着这么多的尴尬和冷幽默,八天就像看到了男主的未来一生。这才是我想要的诗无尽头啊,抢镜狗!

    1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没有才华的诗人 被戏谑的宠物 妻子天真无知 丈夫淡漠无言 一对“同床异梦”的夫妻。如果小狗是生活一部分,那么黑白音乐诗歌和宠物其实位置等同-沉闷生活的调味剂解闷的花生米罢了。不过他们的确用一种坚定执拗的情感热爱着生活,一个人在生活的时候 也许没有时间思考生活本身,所以这样就很好。

    21分钟前
    • 好巫婆行不改名
    • 还行

    过最普通的日子,写最优美的诗。“文艺”不是对庸常生活的点缀,也不是补充或者调剂,而是平行于肉身的超然的自己。明日复明日,能饮一杯无?

    24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Paterson市的公車司機Paterson的七天,規律中富含各種細微變化,從日常提煉詩意,隨著遇到不同人事物。感受有時淡雅有時濃烈。賈木許將整部電影寫成他的迷人長詩。另外非常同意「看翻譯詩就像穿著雨衣洗澡」總是有隔一層的遺憾...Adam Driver細膩帶冷幽默。演樂天派妻子的Golshifteh Farahani也很可愛

    26分钟前
    • 裘笛
    • 力荐

    看到热评我特么就想爆粗口,写诗怎么了,公交车司机写诗就骚柔了?黑叔在洗衣房练说唱就人生理想了?小姑娘喜欢艾米莉·狄金森就早熟了?女友弹着吉他抱着狗就文青了?关洪尚秀什么事?你特么看不惯就说别人做作,是,人生不止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你估计只看到“狗”和“且”了

    29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记下来的生活只是重复,说出来的孤独更是孤独。

    33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有如此做作女友的人诗根本写不过小女孩

    35分钟前
    • XU
    • 还行

    Laura 绝对是Paterson 幻想出来的了

    40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整部片拍得像一首诗,重复的日常细节,是诗句的韵脚。诗行与诗行之间,又有小小的变奏。诗人静好的生活背后,是他温柔注视和默默吟味人世的双眼。与他淡然内向、安稳无争的态度相反,可爱的妻子却日日求鲜求变、企图心斐然,但两人之间又爱意契合、彼此成全。最后永濑正敏的那句A-ha是生活永恒的诗题。

    45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1.诗句、影像、生活、时间的重复,贾木许经典老片的复刻双生子;2.没有电视的酒吧,没有手机的司机,失去了诗作的诗人;3. 贾木许在彩色镜头下拍了一部黑白片。

    49分钟前
    • Meng
    • 力荐

    上班途中我也寻思,公车司机在想毛。每天重过同样的景会看到我辈不注意的事么?幸福么?怎样的幸福?大人物大故事大动机,吸睛易立。用最寻常最普通最平白的,让大家一起发笑一道惊叹一并幸福,是天赋。我不是总能get到贾木许的,而每当get到,就觉这货迷人得不讲道理。撸完片感到自己都能看懂些诗了

    51分钟前
    • 小斑
    • 力荐

    主角是巴士司机,很有意思:每天一样的上班时间,行车路线,工作制服,午餐盒,晚饭后来一杯。在这些生活细节方面不需要太多思考,反而让他对人物对话和表情的洞察更加细微,从而从小事中投射出温柔的情感。贾木许仿佛在说,走慢一些,同样的沿途风景也会发光。被一部电影击中就是这么简单

    52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贾木许也是60岁了拒绝成长,以及美国文艺青年诗写的真差劲呀......

    53分钟前
    • 舒农
    • 还行

    1.我想要每天在床上以不同的睡姿醒来,身边都躺着一位她;2.我准备空闲的时候写点儿什么,指不定还能有点儿诗意;3.我要买一箱啤酒放在自己的房间的桌子旁边,每天晚上看电影的时候喝上一瓶;4.我不想要乏味的工作;5.综上,我觉得我还是做做白日梦就好了。

    58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4 七天七节诗,routine是诗的韵脚,相同的台词与元素是诗的重复句。在单调普通的生活中写诗,又把诗写成普通单调的生活。贾木许是拍法国电影的美国导演,司机演起诗人司机来真是再适合不过,不费吹灰之力。

    59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贾导又玩小清新,巴士诗人的七天,不是那种一眼就觉得牛逼的电影,却会让你深深记住好多意象: 火柴,瀑布,黑白,双胞胎,笔记本,斗牛犬,信箱。最后的日本人有点突兀,其他都很好。

    1小时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还是贾木许的老味道,让两个相爱的人,且爱且孤独。生活如同流水账,唯有诗歌能指水为油;爱情仿佛变色龙,少许孤独可画龙点睛。心中有诗的人,处处有诗。A-ha!

    1小时前
    • 芦哲峰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