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海外剧 王冠第三季

    王冠第三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海外剧美国,英国2019

    主演:奥利维娅·科尔曼,托比亚斯·门基斯,海伦娜·伯翰·卡特,乔什·奥康纳,本·丹尼尔斯,查尔斯·丹斯,科林·摩根,德里克·雅各比,杰拉丁·卓别林,埃默拉尔德·芬内尔,杰森·沃特金斯,查尔斯·爱德华兹,玛丽昂·贝利,哈里·崔德威,米哈伊尔高里沃,皮普·托伦斯,萨克·霍兰,史蒂芬·萨姆森,约翰·霍林沃思 

    导演:本·卡隆,克里斯蒂安·施沃霍夫,杰西卡·霍布斯,塞缪尔·多诺万 

    猜你喜欢

    • 全07集

      毒帮家族

    • 更新至07集

      尝试第四季

    • 更新至06集

      昆妮

    • 更新第05集

      科塔工厂第三季

    • 危险罗曼史

    • 男校风云

    • 全4集

      探长薇拉第一季

     剧照

    王冠第三季 剧照 NO.1王冠第三季 剧照 NO.2王冠第三季 剧照 NO.3王冠第三季 剧照 NO.4王冠第三季 剧照 NO.5王冠第三季 剧照 NO.6王冠第三季 剧照 NO.16王冠第三季 剧照 NO.17王冠第三季 剧照 NO.18王冠第三季 剧照 NO.19王冠第三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奥利维娅·科尔曼将在Netflix大热剧集《王冠》第三、四季中饰演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王冠》由皮特·摩根担任编剧及执行制片,共六季,故事线从二战后女王的早期执政生涯一直延至现在。

     长篇影评

     1 ) 老一辈和新一辈的故事

    依旧精彩。

    电视剧中途换卡司其实风险很大,当然这里也是迫于无奈,但《王冠》几乎把风险都规避了。前两季的主角们不再年轻,他们的故事不再那么夺目,而与此同时,年轻一代浮出水面。虽然换了演员面孔,但角色根骨犹在,灵魂犹在,本人认为这就已经很好。

    先说年轻一辈。是真的同情查尔斯。一个生来敏感的孩子,从小就背负着“未来的国王”这个沉重的包袱,父母常不在身边,感受到众人看他那种不同的眼神,你怎么能指望他好好长大?他想得虽有些偏激,但也有道理,一直被教导以大局为重,渐渐失去自己的每个部分,只有演戏时才在角色的面具裂缝中以真实的自己而活。第六集结尾编剧借戏说话真的是点睛之笔。正因以上种种,他才会转向唯一一个在他看来支持他的温莎公爵和夫人,也才会在明知卡米拉情况复杂的情况下仍不愿放手——他太需要被关心了。不是大部分人对他角色的关心,而是穿透皮囊,对他个人本质的关心。

    然后是我们的老主角。亲王在美国登月那段真的打动到我。当他说出因为我选择了现在的身份,所以有些冒险我一辈子也不能去体验时,我仿佛能触碰到他那个向往远方的灵魂。记得他不管不顾把飞机开到最高,说我们也真正地活过,也记得当他发现那些他以为的神只是一群庸人他眼中的失望。他也许永远不会变得圆滑老道,但我觉得这样也很好。当他和女王在最后一集相视一笑,我便知道他心里还活着当年的那个男孩。

    再说说玛格丽特公主。说句实话,我并不认为她在Peter之后真正那样爱过任何人,就像Tony也并没有那么深爱过她,但他们的确是彼此欣赏,倾心的。但婚姻最终还是回归到繁琐小事,回归到平淡普通,这对这样的两人都是无法忍受的。最终他们其实都在麻痹自己,用酒精,情人,说服自己现在的声色犬马就是从前的生机自由。但事实是,当我们开始在旁人身上寻找青春时,我们就真的老了。就像玛格丽特公主再也不是那个和父亲一起弹钢琴时会落下眼泪的女孩了。在最后一集回想起她的从前——还记得那时的自己么?那么骄傲,青涩,被众人反对,但却会爱另一个人爱得发狂。 现在想起来,那仿佛是另一个人生。

    王室身份使他们每个人都几乎不可能在外寻找真正交心的朋友。就像女王最后说的,姐妹真的就是最重要的一切了。想起彼时乔治六世对她们两个说的,从此以后你们一定要相互扶持,因为你们唯一确定的就是彼此了。

    好了,终于把前三季补完了,要开始最新季的旅程了。

    P.S.Charles Dance老先生气质也太好了吧!

     2 ) 八卦解密:现实世界的皇室成员们会看《王冠》吗?

    Olivia Colman 饰演女王

    Tobias Menzies 饰演菲利普亲王

    Josh O’Connor 饰演查尔斯王子

    Netflix的《王冠》在商业和口碑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很多剧粉都在翘首以盼第四季的上线。不同于之前BBC的一些历史剧,这部剧里出现的大部分皇室成员及其直系亲属依然活跃在现实世界的各个领域,那他们会对讲自己家族史的电视剧好奇吗?会跟我们一样追剧吗?女王本人又对这部剧怎么看呢?

    1. 玛格丽特公主的外孙 Arthur Chatto是唯一本人公开承认过自己看这部剧的皇室成员。这个20岁的小伙在接受《每日电讯报》采访时说:“是的,我看过这部剧。我觉得它仅仅只是一个解读版本吧。而我记得他们在生活中真实的样子,所以并不会让那些电视形象影响我对他们每一个人的判断。”

    (小伙本人长这样,是玛格丽特公主和摄影师老公的女儿Lady Sarah Chatto的小儿子)

    照片出自小伙 ins

    2. 女王本人当然不可能站出来说她有看过这部剧,不过也有一些直接或间接的证据证实了这一点。比如在一次《名利场》的采访中,在一二季里饰演玛格丽特公主的演员Vanessa Kirby分享说:“有次我朋友参加一个派对,在那个派对上他谁都不认识,于是随便加入了一群人聊天。当时那些人正好说到《王冠》,其中有个女孩说‘我奶奶看了,她真的很喜欢’。我朋友觉得女孩面熟,之后才突然想起她就是尤金妮公主(女王二儿子安德鲁王子的女儿)”。

    公主不仅透露了女王追剧的事情,她本人也评价说,故事好, 音乐美,(看这部剧时)还觉得还挺自豪的。另外,也有剧粉考证,女王在2017和2019年的圣诞演讲中都有隐隐提及到《王冠》。

    出生于1990年的尤金妮公主Princess Eugenie

    3. 2019年11月,在第三季上线之前,卡米拉的侄儿Ben Elliot 接受《名利场》采访时证实说,他的阿姨很喜欢看《王冠》,但公爵夫人并不期待接下来有自己的那部分(虽然她和查尔斯王子是真爱,但毕竟戴妃太受民众喜爱了,估计好多观众看到“人民王妃”在婚姻里苦苦挣扎全过程再现还是会心疼,当然也有可能对查尔斯和卡米拉多几分同情和理解

    左:年轻时的卡米拉;右:S3扮演她的演员Emerald Fennell

    4. 约克公爵夫人Sarah Ferguson(安德鲁王子的前妻,尤金妮公主的妈妈)也是这部剧的粉丝,据称,她甚至还介入了谁将在接下来的剧集中扮演她的选角,她个人心水的名单是由Eleanor Tomlinson 和Julianne Moore扮演不同时期的自己(后图大家可以自行对比)。

    年轻的约克公爵夫人Sarah Ferguson

    年长的约克公爵夫人

    英国女演员Eleanor Tomlinson

    年长也迷人的 Julianne Moore

    5. 安妮公主(女王的大女儿)的女婿Mike Tindall透露,他老婆,也就是女王的外孙女Zara Tindall也在追剧。他补充说,女王演得太赞了(这里说的是一二季的女主Claire Foy),我认为他们诠释这部剧的方式很棒!

    Zara and Mike Tindall

    6. 虽然这部剧还没演到哈里王子的年代(也不确定是否会演到),作家Katie Nicholl在她2018年出版的哈里王子个人传记中称梅根和哈利都看过这部剧:“作为一名厨艺精湛的厨师,梅根喜欢给哈利做丰盛大餐。然后两人喜欢待在家里,吃着她做的家常菜,一起看电影、或者像《王冠》这样的电视剧”。

    --引自《哈里,生活,失去与爱》

    本文Source: Insider 29 January 2020

     3 ) 一部温莎王朝八卦史

    看完了全部三季,无比期待第四季,虽然对第三季换演员这件事耿耿于怀,但也许是为了化妆师不用每一集把年轻的演员们画成中年人吧,或者因为前两集的优秀,想启用老戏骨们让这部剧再上个台阶。

    我不喜欢八卦,但这部剧绝不是低劣的皇室八卦,他让百年来出现在英国皇室里的一个个成员生动的呈现在眼前,由历史课本里的封号和功绩变成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伊丽莎白女王从刚刚即位时的无知天真少女一步步努力成长为一代君王。第一次见首相,她面对的是一生功绩显赫的丘吉尔,丘吉尔给予她建议。直到后来,女王第一次学会说服首相,她找出了少年时代的宪政笔记,这是只有王位继承人才可以学习的课程,她给她对面的老人上了关于信任的一课,从这里开始Lilibet终于成为了queen Elizeberth。伊丽莎白的使命从她父亲被迫即位那一天起就已经被定义了,从那天起不管她是否愿意,是否适合,她都要成为未来的女王,她不同于皇室的其他成员甚至是其他继承人,从不任性,在女王这一人生角色里隐藏了自我,尽忠职守地为国家奉献着自己的一生。

    玛格丽特公主是我的新晋女神,但她和查尔斯还有维多利亚女皇的女儿louisa一样都爱上了被皇室认为不该爱的人。玛格丽塔公主的汤森不断被派往国外,直到公主收到汤森订婚的信函之后自己也嫁给了花心摄影师,这是她一生的悲剧。查尔斯把卡米拉视为这一生的真爱坚决不能失去的人,哪怕失去一次都不行。可卡米拉嫁给了安德鲁,查尔斯同样是被派到海外。Louisa爱上了自己的老师,老师被解雇,后来Louisa在维多利亚女皇的安排下嫁给了一个男同性恋。

    生在皇家,好像含着金汤匙长大,可这照片背后的人有着好多普通人没有的无奈。若干年后人到中年的玛格丽特公主和摄影师丈夫访问美国,用她后半生最擅长的轰趴搞定了美国总统,那个比赛说黄段子的片段和片头汤森和玛格丽特父亲比赛说黄段子的片段呼应,竟让人感叹,我们最终还是活成了我们爱过的人的样子。

    许多好像含着金汤匙长大的人却历经苦难,菲利普亲王的母亲患有精神疾病,他的姐姐在他少年时死于空难,他被送到苏格兰一间类似魔鬼集训营的学校接受训练,正因为这一段经历使他自己觉得受益良多,他也决定将查尔斯送往这个学校,而不是让查尔斯穿着考究的西装到离家几步远的伊顿公学上学。

    被人诟病的退位国王爱德华八世,在这部剧里却看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他爱情的忠贞不渝。

    虽然对卡斯再无期待,可是无比期待第四季关于黛安娜的故事。黛安娜死于1997年发生在巴黎的车祸,起因是狗仔队追她的车。在她死后伦敦市民不约而同的来到白金汉宫,在门前摆放花束,花束多到警卫没办法正常换班。为她举行葬礼的那天,同样是英国民众自发的走出家门静默的站立在她棺木经过的街道两旁为她送行,从威斯敏斯特教堂到Spenser家族私宅的距离有124公里,可人们还是自发的出现在道路两旁向送葬的车辆扔鲜花,希望给她最后的祝福。甚至在今天的白金汉宫门前地面上,当年曾经堆摆满花束的地方,我仍然发现了一个铜牌,无数到访的游客趴在地上拍这块牌子,看到上面写的话,心在那一刻沉了一下。这一切让我好奇,我很想知道是什么让这样一位出身不甚显赫,离婚了的王妃拥有如此高的社会声望。希望在第四季里能够得到答案。

     4 ) 关于菲利普亲王的妈妈

    转述: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17日消息,每当人们仔细观察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仪式的新闻短片时,总能在王室成员中发现一位孤独站立着的修女。她带着灰色头巾,小心翼翼地走在队伍后面。等到所有人坐下之后,她的形象才能稍微清晰一些。然而,世间没有多少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其实,她就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婆婆(即菲利普亲王的母亲)、希腊巴腾堡(Battenberg)的爱丽丝公主,同时也是维多利亚女王的曾孙女。

    根据爱丽丝公主的传记作者雨果·维克尔斯(Hugo Vickers)所述,爱丽丝的一生既饱含苦难,也充满了正义色彩。她在国家的政变中幸存,历经逃亡、因病被囚禁、宗教信仰遭人质疑等磨难,还致力于救赎难民。

    1885年,爱丽丝公主出生在英国的温莎城堡(Windsor),尽管双亲都是德国人,但爱丽丝一直被当作英国的公主抚养着。爱丽丝公主天生丽质,但患有先天性耳聋。1902年,在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上,爱丽丝认识了希腊的安德鲁王子,仅此一面,爱丽丝便深爱上了这位风度翩翩的外国王子,二人很快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截至1914年,爱丽丝陆续为安德鲁诞下4位公主。1921年,适逢希腊革命爆发,菲利普王子出生。自此以后,希腊的王室家族开始四处逃亡。18个月后,他们搭乘一艘英国战舰逃至法国巴黎,在那里他们只能依靠亲人的救济,过着难民般的生活。

    渐渐地,他们的生活出现了矛盾:整个家族开始使用爱丽丝的通行税,而她个人的宗教信仰也变得越来越古怪:1930年,当爱丽丝的耳朵恢复了疑似微弱听力的时候,她竟然相信自己和耶稣以及其他基督教徒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在柏林接受子宫恢复手术失败之后,爱丽丝又被确诊患有精神分裂症。最终,她被遣送到瑞士一所疗养院,在那里她度过了两年半与世隔绝的岁月。

    雨果·维克尔斯说道,爱丽丝公主被送走的那晚,年仅9岁的菲利普王子一直由祖母照看着。当菲利普返回的时候,他只看到一辆远去的汽车和一群穿着白大褂的陌生人的背影。

    遭遇了骨肉的被迫分离的痛苦,爱丽丝又不得不默默承受丈夫安德鲁的背叛和无情的抛弃。

    虽然爱丽丝一直没有和丈夫安德鲁王子离婚,但是安德鲁却已经和情妇在法国的里维埃拉(Riviera)同居。

    菲利普王子瞬间变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依靠亲戚们的救济,他在寄宿学校度过了大半时期的少年生活。有一年圣诞节,菲利普在礼物上留下的地址名称也是“无家可归”。

    1932年,爱丽丝终于离开了疗养院。而后她却成了一名孤独的流浪者。

    一位孩童时见过爱丽丝的德国人回忆说,她总是蜷缩在台阶上,仰望着天空。每当他躺在爱丽丝的怀抱时,爱丽丝嘴里就会开始念叨“菲利普”。

    1937年,这对被迫分离的母子终于重聚,那是在女儿的葬礼上。重逢后的爱丽丝想带着16岁的儿子前往雅典安静地生活,但儿子的未来已经注定与皇家部队紧密相连。

    然而,尽管历经了太多的人生苦难,爱丽丝公主仍然心怀仁慈。

    1941年,希腊被德国纳粹党占领。爱丽丝的生活再一次陷入了窘境,但她时常把家人送来的食物转送给别人。在这样的非常时期,爱丽丝公主仍然涉险收留了一家犹太人。她让这家人藏在自家顶楼上,即使房子距离纳粹党总部很近。

    面对纳粹党后来的怀疑,爱丽丝利用自己的失聪冒险逃过一劫。

    为了感激和纪念爱丽丝,以色列的犹太人特授予她“正义之士”的荣誉称号--以色列民族对外籍救命恩人最高的赞扬。

    另外,基于虔诚的宗教信仰,生前的爱丽丝公主把自己的大量珠宝首饰捐献出来,在雅典建造基督教教堂、修道院、福利院等等。

    1967年,希腊军队发动政变。而爱丽丝打算坚守在雅典。直到儿子菲利普亲王和儿媳伊丽莎白女王共商后派遣飞机前去,她才离开希腊。来到英国的爱丽丝被安置在白金汉宫。

    当然,爱丽丝对于儿子菲利普的爱也十分深厚,且令人羡慕。1969年,爱丽丝公主逝世前,曾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亲爱的菲利普,妈妈从来没有离开过你,一定要勇敢的活下去。只要你需要,妈妈随时都会出现,给你我所有的爱。

     5 ) 飞利浦的信仰之路

    #《王冠》第三季第三集第四集# 大概这个年代已经很少有编剧敢像这个编剧一样探讨基督教信仰的问题了吧。前两季那个荷尔蒙爆裂,天天给女王戴绿帽的飞利浦亲王似乎终于青春期结束了。对比飞利浦和爱德华八世可以得出结论,男人没有好色不好色之分,只有会选老婆和不会选老婆之分。选对了老婆,即使做不了国王,他还是白金汉宫的男主人。看到老婆15年没有涨工资,飞利浦那个着急啊,上蹿下跳暗示人民,我都打不了马球啦,我家得节约开支啦……揭不开锅的人民一顿暴笑。然后聪明的飞利浦另辟蹊径,找了BBC来拍皇室纪录片,要人民知道你们供养的皇室绝对是提供了物超所值的服务。结果,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把皇室的神秘感全部破坏。没想到在这个故事里编剧竟然夹带了另一条线索,就是飞利浦的母亲,爱丽丝公主的故事线。第三集开场就是在战火纷飞的希腊,一个揭不开锅的修道院,手指夹着一只烟的修女跟珠宝商讨价还价,为的是一块巨大的锡兰蓝宝石。珠宝商报了警,说修女可能是珠宝大盗,没想到警察却说,“她是一位真正的公主,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女,她的儿子是英国女王的丈夫!” 没错,这就是女王婆婆的开场,霸气开挂!因为战乱,伊丽莎白接婆婆来白金汉宫,飞利浦激烈反对,因为他知道妈妈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爱丽丝公主穿着道袍,被接到白金汉宫,没有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俗,也没有没落贵族的装,她有的只是神儿女的尊贵—-对女王的好意表示感谢,对从未谋面的安妮公主只有祖母的亲昵,对迟迟不肯露面的亲儿子只有理解和包容。挽救皇室颜面的人最后竟然是这位被飞利浦亲王避之不及的精神病母亲。卫报记者采访了偶遇的爱丽丝公主,得知她年轻时候因为耳聋被误以为精神病,在进行过电击等各种残忍的治疗后,还能用宽容原谅了整个世界,在战火纷飞的希腊做一个平凡的修女,救助穷人后,不禁感慨,这才是皇室的至宝!飞利浦看完报纸,后悔万分,跑到母亲的卧室请求原谅,母亲问他,“你的信仰如何?你还是要有信仰啊,这样对你好!”即使看着自己宛如天使的母亲,飞利浦都还没有理解信仰的力量。即使有一个信仰强大的母亲,飞利浦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信仰。他和女王每周去教会,他问女王为什么要做这种重复无聊的事情?女王说,检讨一个星期的过失,预备下一个星期的挑战。是的,这是一句实话,教堂就是加油站。可是,油箱的门不开,上帝也没有办法给你加油。痛苦的飞利浦一直觉得老牧师太无趣,贴心的老婆就给他换了一位与他年纪相仿的新牧师。新牧师上任,提出想用一处王室的空城堡做职业瓶颈期的牧师的聚会所。飞利浦非常不屑,但是也同意了,可也免不了去莅临指导的时候大大地讽刺了一下卡壳牧师们“你们就是做得太少,想得太多!多出去干干活儿就好了!”体育狂人飞利浦此时正经历了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月,他看着电视转播,羡慕不已,觉得这些去过月球的人一定就是他信仰问题的答案,于是利用自己的身份跟来白金汉宫出访的宇航员约了15分钟的私聊。当飞利浦内心澎湃地准备了个把问题企图从宇航员口中听到答案时,他却失望的发现,这些宇航员人虽然去过月球,但是心依然没有离开过胸腔。登月,一件人类历史上那么重大的事情,在宇航员心里只有“按照清单打勾”这一个印象,月球的美根本不能平复吵闹的水冷却机发出的噪音对他们的搅扰。飞利浦想知道去过月球什么滋味,宇航员只好奇住在白金汉宫什么感受。无尽的失望终于让骄傲的飞利浦放下了“自推式努力”,他来到牧师们中间,谦卑地坦白了自己的空虚和迷茫,想起来母亲问他信仰如何了,坦诚地向上帝祈求,“Help!I need Help!”

     6 ) 只要掩盖的好,没人会发现我们正在崩溃

    出于感情还是要给五星,虽然还有一点小失望但无论是节奏视角还是摄影配乐都太合口味了,之前担心的换演员问题也完全没有影响本季的观感,科尔曼在与前两季的女王外型差距极大的条件下毫无违和感,神态甚至还能看到点克莱尔·芙伊的影子,不愧是奥斯卡影后。

    菲利普亲王也没马特史密斯那么招人烦了(本人并不讨厌马特史密斯,毕竟是演过十一任博士),除了面相温和了以外也和这一时期的人物转变有关。《德雷尔一家》的大哥演查尔斯实在太招人疼了,对爱德华八世和查尔斯产生了强烈的同情可能是本剧对我最大的荼毒。

    为每集故事做一点笔记,希望第四季不要等太久。


    E01 ★★★ 政治导师丘吉尔去世,工党领袖哈罗德·威尔逊上台,美苏冷战下间谍风波四起,整个英国在相对无趣的六七十年代开始转向温吞的颓败。随着女王的藏画鉴定师安东尼·布朗特KGB身份败露,有间谍传闻的首相也与女王误会消除。

    时间推移,真理终会显现,安东尼·布朗特可以大摇大摆地讲解《金匠的三面肖像画》和《真理和时间的寓言》疯狂暗示自己身份,甚至可以在女王家里住到退休,更有趣的是他与另外三人组成的剑桥谍帮,四个人最终都暴露了身份,但没有一个因此被捕,Samuel West在16年前的《剑桥风云》中扮演同一角色。

    E02 ★★★ 玛格丽特公主大出风头,靠喝酒和黄段子完成了一次天秀外交但邀功失败。前两季频繁出现的头尾闪回呼应叙事,穿插起了玛格丽特与伊丽莎白从姐妹情深到又一次被无情伤害。

    “每个维多利亚都会有个爱德华七世,每个乔治五世都会有个艾迪王子,每个乔治六世都会有个爱德华八世,每个莉莉贝特,都会有个玛格丽特。”历史每一次都把没有准备好的人推上王位,战战兢兢地维持着一滩死水,同时付出透支亲情的代价,而那些危险的、大胆的、极富创造力的,却连规则的一毫也无法撼动。

    结尾出现了老汤米,好希望乔治六世也能在回忆里再打一次酱油啊!

    E03 ★★★ 1966年威尔士艾伯凡矿难,116名儿童遇难。逐日叙事方式讲述灾后惨状甚至令王室两个男成员都现场落泪,女王却迟迟无动于衷,以影响抢救为由拒绝到现场慰问,面对政府甩锅最终选择作秀。

    女王理直气壮地对威尔逊说我就是天生缺乏悲悯,威尔逊回应了更惊人的秘密:作为工党领袖,我一天体力活也没干过,我是牛津学者,喜欢雪茄远胜过烟斗,但雪茄是资本主义特权象征,所以在电视上我叼着烟斗,这样显得更亲民,这是我们的工作。

    科尔曼贡献了最后考验演技的一幕,反省的眼泪,后来的历史也显示女王将这份工作做得远超过其他人。

    E04 ★★★★ 菲利普为维系形象找来BBC拍摄皇家纪录片,在苦心经营面子工程之际最“见不得人”的母亲——流亡在希腊的爱丽丝公主被接进白金汉宫,亲王迟迟拒绝与母亲照面,甚至在暗中阻止她出现在公共视野,然而努力割裂的童年伤疤越埋藏越反噬。

    纪录片的播出将王室拉下神坛,变成了一步何不食肉糜的臭棋,皇权就像一个拔掉呼吸管的将死病人,做越多错越多,菲利普救助于女儿,没想到却被母亲的采访救场,两人互相道歉,最终达成和解。

    菲利普喜欢给家人起外号,满屋喊“甜心”和“椰菜头”,也许是因为曾经也有人叫他“Bubbikins”。

    E05 ★★★ 英国经济崩盘,国民反王室情绪高涨,首相带领内阁独自抵挡媒体的压力时女王却带着赛马经理出国参观马场,开始了一段完全出于私人爱好的假期,饭桌上的中年危机还没讲完就接到首相打来的求救电话。蒙巴顿爵士研究了一切发动政变的可能性,可堂堂海军大元帅最后却“被一个小女孩教训了”。

    70岁一到,可能会不想退休,也可能会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是一个参与者。

    ps.亲王人到中年还在吃赛马经理的醋是不是有点失真了,还不如吃马的醋

    E06 ★★★★★ 民族主义抬头,查尔斯擅自修改演讲稿并夹带私货以谋求威尔士民众的同情和认可,最终被女王发现后引发两人争吵,诞生本季最经典的一段对话:什么也不说是最困难的工作,它要求你不偏不倚,这不符合人性。人们总是要求你同意或否定,一旦你说了,你就有了立场。

    “没有人想听你表达想法。”

    “你是在说我的国家还是我的家庭?”

    “没有人。”

    查尔斯可能是最有底气的一段自白对峙在duty之下早已经放弃human nature的女王,微弱的火焰被完全浇灭,最后以舞台上的《理查三世》结尾,懦弱一生埋下伏笔。

    E07 ★★★★★ 1969年登月大事件背景下,人们从宗教神学的慰藉中走出,转而为理性和科技狂热。菲利普沉迷登月英雄,却在与宇航员的尬聊中被击溃,从对唯心的不屑(放弃去教堂)到发现唯物的崩塌(航天梦碎),最终回归信仰,通过宗教得到自我释怀,亲王完成了一次“登月”,但只找到了尘土与虚无,最后仍要向上帝求助。

    中间穿插爱丽丝公主去世,呼应了E04母亲对他关于信仰缺失的忠告,像是一次对本我探索的续写。

    本季个人最喜欢的一集,视角太独特了

    E08 ★★★★ 温莎公爵临终前与女王和解,上一代的最后一个传奇也迎来落幕,爱德华八世到底是王室背叛者还是牺牲品边界实在太模糊,身在不同立场会有完全不同的判断,想起第一季那个最后身在法国对着远方家乡吹风笛的老者,画面一转是张泪流满面脸,仅用一个镜头四两拨千斤地让人忘掉此人的可憎。

    本季把温莎和查尔斯这两个人串联在一起就更巧妙了,命运的相似之处就像神奇的隔代遗传,女王看到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儿子在温莎公爵的身上找到了自己,成为了危险的、大胆的、极富创造力的一方,女王对温莎公爵是同情和谅解,而查尔斯对他却是狂热和崇拜,这之间的微妙差别或许已经冥冥之中让查尔斯不再适合做君主,永远成为一枚废子,更糟糕的是还将得不到自己选择的婚姻。

    E09 ★★★★ 煤矿罢工的政治角力隐喻本集婚姻与家庭的主题。

    菲利普亲王看到厚厚一沓“反矿工计划书”的时候吐槽:作战计划都没这么复杂。

    来自普通家庭的保守党首相对罢工代表说:我们的背景差不多,小时候我家里也买不起钢琴,你我之间的阶级分歧是虚假的,但我选择了民主,必须维护它。

    另一边即便是身在同一屋檐下,查尔斯与家庭也到了无法对话的地步,在婚姻上不得不做出的妥协似乎已经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将他完全地推到了至高体系的对面。

    两种完全无法调和的纠葛,最后都已惨败收场。

    女王25周年结婚纪念演讲说:我们婚姻的成功源自家庭,亲情和信任将我们维系。

    台下坐满了一群为王权牺牲到遍体鳞伤的人,讽刺至极。

    E10 ★★★ 威尔逊再度上台又卸任,流水的首相铁打的女王,把一个工党领袖都熬成了保皇派。

    玛格丽特婚姻破裂自杀未遂。没有恳求没有讥讽没有程序,经历了三季的互相伤害后这对姐妹终于有了一次最真诚的对话。温斯顿说伊丽莎白二世的时代在我看来真的不怎么样,玛格丽特却说只要掩盖的好没人会发现我们正在崩溃。

    (最后发现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姐妹情啊)

     7 ) 因为颜值弃剧的,实在不识货

    今天我要为一部剧抱不平。

    演技、剧情、视听构图皆上乘,随便截一帧均是油画,都有表意。

    如此质量,如此精致,如此迷人,居然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度。

    少有剧集走到第三季了还能保持无论是剧作、视听,还是表演上的高水准,《王冠》做到了。

    第三季之所以没能掀起水花,换卡司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不少人弃剧的原因居然是——颜值下降了。

    的确,《王冠》作为一部聚焦女王一生的剧集,总共分六季,每个两季就会换一拨演员,分别饰演女王的青年、中年和老年。

    第一季的青年女王由Claire饰演,她那优雅中透露出坚毅的气质尤为契合女王的角色,一二季在她的演绎之下使得作为一个“人”的女王被立起来了。

    但当来到第三季,剧集对准的是灰色平庸的60年代,也正对准了女王的中年。

    一个已经开始习惯王冠、但仍时刻被它压迫的中年女人,她正遭遇的不仅是自己的中年危机,更是整个国家的危机。

    彼时,正值英国最伟大的政治人物丘吉尔去世,也正值美国雄姿勃发意欲为世界展示自己,英国这个老牌的帝国开始呈现出一幅衰败之气,摇摇欲坠。

    因而,此时的女王该是怎样的?

    我认为曾经凭借在《宠儿》中饰演女王而一举拿下奥斯卡影后的奥利维娅·科尔曼,做出了完美的诠释。

    回顾女王的青年时代,对她影响最大的是三个男人。

    第一个男人,是她的父亲,乔治六世。

    一个因哥哥为爱退位而被迫成为一国之主的男人,一个有着严重口吃却不得不担起国王担子在全国人民面前发表演讲的男人。

    他沉甸甸的王冠被戴到她的头上,教会她什么是责任。

    第二个男人,是她的丈夫,菲利普亲王。

    他有抱负、有梦想,他成为世上最具权势的女人的丈夫,却一生都要隐匿于这个女人的阴影之下。

    当他们在婚礼上将双手重叠时,爱情和权力在那一刻缠绕到了一起。

    第三个男人,是英国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丘吉尔。

    他们坐在一起,相处同一个战场,时而对视,然后对峙,时而相望着又忽地笑了,四下周旋,相互掣肘。

    但这三种关系里都存在着太多关系的对调与暗潮。

    父与女,父亲给女儿带来更多的不是关爱,而是责任与束缚。

    受宠的小女儿成为王室里最叛逆与自由的闪亮明星,而女王被责任与重担层层包裹,成为一个轻易不敢袒露自我的无趣女士。

    夫与妻,妻子被推往台前,曝光在层层追光下,而丈夫隐居幕后,将自己所有的野心、抱负与尚未完成的行动让渡给他的妻子。

    在只属于他们两人的寝室里,她要卸去自己的妆容,摘下自己的王冠,由最不凡的女王回归一个最平凡的女人,回归最正常的男女关系。

    她既需是神又需是人,谈何容易。

    君与臣,实际上臣掌握着实权,而君主戴着顶空王冠。

    所有的关系都遭到改变,都被倒置,它们的不正常都指向一样东西——王冠。

    《王冠》的一二季都在讲年轻的女王如何接过王冠,如何戴上王冠,这是一个成人的过程,由女孩长成女王。

    而从第三季开始,女王进入中年,王冠的重负开始日渐显现。

    扮演女王的奥利维娅·科尔曼,典型的天赋型演员。

    《宠儿》中的女王,易怒、暴躁、多疑,完全是个缺爱的巨婴。

    而《王冠》中的女王是一个卷心菜,她的情绪、她的感情、她的态度,里里外外被严实地包裹,几不外露。

    但奥利维娅知道,她不在塑造一个神,而是一个人,一个被摆在神坛上的人。

    因而,她剥去层层外衣去了解女王的欲望、女王的恐惧、女王所有微小的情感,然后,凭直觉演戏,演一个头戴沉重王冠的失落的中年女人。

    第三季聚焦的是60-70年代,这段历史在很多女王的传记片中都不会出现,因为过于无趣与沉闷。

    但《王冠》有底气拍,用它独特的视角造就一整季的精彩。

    第一集开头,我就禁不住赞叹这部剧集仍然精致到如此地步,摄像机映出一个倒转的大英帝国——灰色六十年代的开端。

    六十年代看起来是灰暗、阴潮和平庸,但《王冠》仍能抓住涌动的暗流。

    其中最大的冲击,来自正在崛起的美国。

    60年代,美国人做了一件会永远被铭记在人类历史上的壮举——登月

    人类史上第一次登月,当以阿姆斯特朗为代表的三个宇航员第一次在另一个星球上留下我们的脚印时,全球五亿双眼睛紧盯电视屏幕。

    《王冠》把焦点推近,对准菲利普亲王。

    这个被困在王室中,被推到妻子背后的男人,可以说是王室中一个不那么显眼的异类。

    他曾经是剑桥大学的高材生,是希腊王室的王储,风流倜傥,雄心勃勃。

    当所有的王室成员在教堂中做着无聊的礼拜,昏昏欲睡。

    他起身,在旷野里喘着冷气奔跑。

    在这个曾经诞生过哈姆雷特的国度,思考永远大于行动,头脑领先于身体。

    这位曾经的希腊王储对此保持质疑,当美国朝气蓬勃地向月球进发时,苍老的日不落帝国仍然在为那些古老的冶金术陶醉不已。

    在他看来,这是耻辱。

    但他越将自己的眼睛睁大试图去探向月球的灰尘,他就越深陷在现实中无法自拔:纺织厂、牙齿医院、混凝土。

    这些古老的技术仍然缠绕大英帝国最深的根,每天遍布在他周遭,使他从早到晚运行到晚。

    他唯一感受过“活着”的片刻,是他不顾随从阻挠,突破飞机的飞翔上限不断试图穿破云层的一刻。

    菲利普亲王渴望在云端,渴望飞翔,渴望探往另一个星球。

    而现实呢?

    他是被禁锢在王室的飞鸟,宫殿里有再多用油彩勾勒出的云层,都无法令他振起翅膀拥有自己一片天空。

    他渴望成为伟人,如同阿姆斯特朗那般,在太空中体验到背离人类的孤独一刻。

    而现实中,他被置上虚假的云端,躲在一顶空王冠背后,所有的野心都无法付诸。

    他要拒绝一群人坐在屋内那无意义的庸碌思考,他要奔向行动。

    于是,菲利普亲王会见了那三位会被永久载在史册上的宇航员,他们以一场永恒的行动被永远地铭记。

    《王冠》太聪明了,它将一个充满朝气的国度与彼时缓慢滑坡的英国放置在一起,让先进与古老、宏大与个人、沉思与行动并置在一起。

    极大的张力由此诞生了。

    一场历史性的会面:一只被禁锢的飞鸟即将面对自己触不可及的飞翔梦想。

    在会面之前,菲利普亲王在纸上写满了问号,他要问在太空孤独翱翔是什么感觉,他要问脱离人类是什么感觉。

    他要问:人类有地球之外的宿命吗?

    全是沉思,全是哲学,他要把这些统统抛给那几个行动者,他以为世上唯有他们能解答。

    但结果是什么?

    跃跃欲试妄图攀上高空的飞鸟,未飞便以被大风刮得羽毛尽散。

    当行动者们真的来到他面前时,他发现对面坐着的,是三个掖着鼻涕、视所有浩大为空洞的孩子。

    一场巨大的失望——怎么可能,这三个伟人怎么可能如此平庸?

    他们的快乐,与其说是因为扑向行动,莫若说是欠缺思考。

    于是思考与行动的锁链被重新展开,亲王把脚踏进又抽出,重新审视这个支撑着自己一半灵魂的大英帝国。

    一部剧集能抓到这个视点,多了不起。

    单这一集,我们就能知道《王冠》为什么成功。

    一方面,它满足了人们对于王室贵族的窥探欲;另一方面,又成功抓准了复杂隐秘的英国王室与当时风云诡谲的政局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此之前,是女王和政客们的缠斗,这个女人总是化危机于无形中。

    而这一季,更将英国放到世界版图上,与新兴的美国作对比。

    蓬勃的美国,他们的最高领袖是手握实权的,因而构图总是饱满。

    而看看女王,即使同样位于画面中心,永远被一股苍凉与空洞围绕,被层层的门廊框柱。

    《王冠》的好看,在于它通过塑造鲜活群像、重塑历史细节满足了观众的八卦心的同时,又并不把王室从世界地图中抽离出来,流于俗艳秘闻,而是让家族和国家相互制掣,带起大英帝国的阵阵风起云涌。

    而这一集,更是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去探讨这顶空王冠背后承载着什么。

    不单是一个女王,要被抽掉灵魂与情感,将自己活成一个稳定无生气的“象征。

    还是一个不羁的公主,她的一生都郁结在一个不合理的身份上:一个事事争第一第一的人,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国家的配角。

    还是那个本有一腔抱负、意欲追求自由却最终妄自菲薄的查尔斯王子。

    他一生顶着空王冠,将自己的野心和壮志一点点掏空,但那本应该落在他头上的重量,却迟迟悬在空中。

    说白了,《王冠》讲的是一个史上最特殊的家庭。

    这个家庭之所以特殊,不仅因为他们真正拥有一顶镶满着历史与荣誉的王冠,更在于这个家庭中的每个人,头顶都悬着一顶空王冠。

    这顶空王冠,是他们的荣誉,是他们的责任,更是他们的痛苦,他们的宿命,他们所有虚无的源头。

    而或许正如女王所说——

    “最难的正是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那需要我们付出所有的能量。”

     8 ) 第三季分集笔记(完结)

    第一季1-4集: //www.douban.com/note/776267910/

    第一季5-7集://www.douban.com/note/776379910/

    第一季8-10集://www.douban.com/note/776499794/

    第二季1-2集://www.douban.com/note/789247829/

    第二季第3集://www.douban.com/note/789233790/

    第二季4-5集://www.douban.com/note/789335206/

    第二季6-7集://www.douban.com/note/789688369/

    第二季8-10集://www.douban.com/note/790100773/

    第四季1-2集://www.douban.com/note/784157363/

    第四季3-4集://www.douban.com/note/784273232/

    第四季5-7集://www.douban.com/note/784289626/

    第四季8-10集://www.douban.com/note/784409293/

    第一集 Olding

    好棒的新一季开始。

    昨天刚看了本剧编剧Peter Morgan2006年的作品《女王》。一些台词在本集中重现,比如女王称中年的自己为“old bat”,给人的感觉是从容应对老去,有自嘲的成分。而在《女王》中这句台词出自当时的首相布莱尔的一个跟班,相当恶毒,不过片中布莱尔听到后对跟班一顿臭骂,挺解气的。

    还有威尔逊首相觐见女王之前受到的一番礼仪教导:第一次称她老人家your majesty,之后为Ma'am,不要发音成ham。同《女王》中布莱尔听到的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布莱尔被告知不要发音成farm。

    很高兴看到女王和亲王两个人秀恩爱。当亲王告知藏画鉴定师回避时,还不知道他是要去亲吻老婆。两个人很甜很温馨。这可能预示着本季不会像前两季那样把两人的关系当成剧情的一个重点,而是会更侧重于社会变迁和政治上遭遇的一些困境。

    作为导师一般存在的丘吉尔去世。

    而人民的代表哈罗德-威尔逊上台。女王从各种渠道听到这位首相的传闻:亲王说这个人当选会把我们枭首;丘吉尔说从威尔逊年轻时就特别注意他,因为他曾要求去俄罗斯,是第一批走到铁幕那边的西方政客之一;丘吉尔的葬礼上女王亲眼看到威尔逊与俄罗斯代表亲切交谈。

    种种一切,造成了女王的错误印象。所以当军情五处前来汇报时,闹出了不大不小的误会。

    藏画鉴定师安东尼-布朗特对两幅画的解说暗含了自己的间谍身份:安尼巴莱-卡拉奇的《真理和时间的寓言》里,“时间”从“黑暗”中拯救自己的女儿“真理”,而“真理”将“欺骗”踩在脚下——所要传递的信息就是,要有耐心,真理终会显现;伦勃朗《穿军装的男人》,是一幅肖像上面覆盖了另一肖像,布朗特说这是“一个人的两个不同版本”。

    为了脸面不得不吞下的又一只苍蝇。女王在仪式前说:

    I would choke on my words.

    若是译成“我会被自己的话噎死”更戏剧化些,官方字幕说是“语塞”。

    两首爵士风格的歌曲:From a Jack to a King / Ned Miller,Just One of Those Things / Frank Sinatra。


    第二集 Margaretology

    两姐妹从小性格就迥然不同。用亲王的话,每个乔治六世,搭配一个爱德华八世;而每个莉莉贝特,则有一个玛格丽特。做自己,可能会一次两次偶然赢得胜利,但是责任和担当却更要求稳定和持重。

    新一季玛格丽特公主的扮演者是Helena Bonham Carter,上周刚看过她参演的音乐剧电影《悲惨世界》。本剧也充分利用了她的演唱才华,第一集和第二集都有公主高歌一曲的情节。的确不同凡响。

    女王也有凡人的一面。看着妹妹在美国大出风头,极受欢迎。女王的心里也不是滋味。

    I'm a queen, not a saint.

    姐妹之间又亲密又有暗暗角力的那种感觉,演得非常到位。

    林登-约翰逊做了肯尼迪三年的副手,最后当上总统是顺位上台,而不是普选(后面连任是大选)。意外地与玛格丽特公主的阴影不谋而合,一生只能处于配角的位置,永远协助,永远支持。所以尽管女王千叮咛万嘱咐,玛格丽特还是把不应该做的事情一一做全:直抒胸臆,把肯尼迪形容为一个无趣的人;狂喝酒,说段子(off courlor),且歌且舞。美国人喜欢这样自由奔放的人,“看着她,就像从黑白影像进入到彩色的世界”。

    有的时候,做自己的效果远胜过循规蹈矩。

    公主与驸马之间的裂痕也越来越不可调和。为下面的离婚埋下伏笔。

    两首歌:Astral Cloud / Chris Pauline,When You're Smiling (The Whole World Smiles With You) / Billie Holiday,后者与玛格丽特的美国风光荣耀之旅,真是相得益彰,太扣题了。还有一段纯乐器的"Comin' Home Baby",仿佛在呼唤玛格丽特回英格兰似的。

    前两集都有的一个细节:女王接见首相时两人的坐姿,贵族在坐下时后背与椅子背是不能接触的,平民首相则坐得非常舒服。


    第三集 Aberfan

    伴随着庄严美妙的宗教合唱歌曲“Jesu, Lover of My Soul”,女王终于流下了眼泪。这个镜头太考验演技,但显然Olivia Coleman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应对危机”这个主题和故事的day-by-day讲述方式几乎是完全照搬2006年电影《女王》。但两个故事的背景所产生的震撼力完全不同。在《女王》中,戴安娜因为八卦不幸离世,我反而更同情那里被大众消费的女王。而本集因为有116名孩子死去,所以对女王开始表现出的冷漠,更多地感到这样做不应该。

    当然女王也许并不是冷漠,不只一次,因为君主的到来,反而影响现场人们的工作。而这次又恰好是大难之后紧急的救援。这样说自然有道理。但作为吉祥物般存在的英国王室,在那里和不在那里,传递的信息是完全不一样。

    本集先以玛格丽特丈夫和菲利普亲王的角度描述现场的惨烈。这样写更多的还是想造成女王在情感反应上的与众不同,使两个男子泪下的场景,女王却毫无反应。而她最后居然是对首相承认的这一点:

    I dabbed a bone dry eye and luckily no one noticed.

    震惊的首相也说了实话:作为工党领袖的他,一天体力劳动都没做过,不喜欢啤酒,喜欢雪茄多过烟斗,而前者恰是资产阶级的象征。但竞选时他会表现出亲民的一面。

    As leaders, we have to make ourselves more approachable.

    另一方面,首相觉得女王的“情感障碍”好处多于坏处,“没人需要一个歇斯底里的领袖”。

    两人的关系进入了比较和谐的阶段。

    根据最后的信息,女王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在灾后多次到访Aberfan。一个知错就改的女王。


    第四集 Bubbikins

    开始得相当欢乐。白金汉宫的许多工作人员都听到菲利普亲王在到处喊甜心。

    女王秘书前来询问示下,女王很明确:我不是甜心,我是“椰菜头”。这个外号在电影《女王》和前几集都出现过,据说来自真实生活。细想一想,这个外号还挺贴切的,从形象上。

    而且挺可爱的,不管是起外号的人,还是被叫“椰菜头”的那个人。

    然后话题就开始沉重起来。

    爱丽丝公主本人的故事就可以拍一个系列了,她的出生,成长,希腊实现共和之后被驱逐出境,她的信仰和虔诚。

    菲利普亲王一直以为女儿是挽救王室的法宝,没想到自己的母亲更是天使。

    在他向母亲道歉时,爱丽丝公主反过来为菲利普从小没有得到足够的母爱而悲伤。

    纪录片其实不是个坏主意,将王室拉下神坛,他们也都是普通人,在镜头前木讷,不知道说些什么。非常真实。随着时代前进,王室的观念也会慢慢发生变化。

    记者约翰-阿姆斯特朗就像在网上到处攻击别人的黑子。不过攻击那些地位比你高、比你有钱有权的人,需要相当的勇气。如果是攻击正常发言的普通人,就没那么可爱了。

    还以为他会和安妮公主发展一段小儿女之间的感情呢。


    第五集 Coup

    蒙巴顿爵士登场,由权游迷们熟悉的泰温-兰尼斯特扮演。

    蒙巴顿是菲利普亲王的舅舅,上集出场的爱丽丝公主的弟弟。蒙巴顿对菲利普是父亲一样的形象,是菲利普和查尔斯王子的精神导师。在温莎家族中是很重要的人物。

    也是传奇了,能独自撑起一个系列。

    这场军事政变的企图,在历史上也确实存在过,只是被扼杀在了萌芽之中。女王总是化危机于无形,举重若轻。虽然研究赛马,每天在牧场忙活,再带着她的狗狗们,更适合她的天性。

    波切上一季就成功引起过亲王殿下的嫉妒,这一集更是两人感情的催化剂。结尾女王芳心大悦。

    作为军事家,发动政变与银行家确有不同。先观察了其他诸国发生政变的军力和结果,配合大英国情。得出结论不可能。一线希望在女王身上。

    可是堂堂海军元帅,国防参谋长,“被一个小女孩儿给训斥了”。

    最后回归家庭,本集结尾不错。

    历史上的蒙巴顿死于北爱尔兰武装组织的炸弹刺杀,虽然得到了继丘吉尔以来的第二豪华国葬,仍是一声叹息。


    第六集 Tywysog Cymru

    分集标题是威尔士语,意为“威尔士王子”。聚焦查尔斯王子在加冕为威尔士王子之前,学习威尔士语的一段时间。

    如片中所言,查尔斯王子的处境就像大不列颠的威尔士一样,不被重视,不被听到。

    查尔斯王子一直以来都是负面的存在,因为戴安娜的缘故。生在帝王家,他可以算是全世界最特殊的小孩子了,看到教授和夫人一起哄孩子去睡觉,他那个表情,是羡慕,还是震惊?教授夫人说他快要崩溃了。所以结束了威尔士的四天访问后,回到家想在睡前见一见自己的母亲吧。然而又以争吵结束。

    根本没有人想听你说的话。没有人。

    女王本身克制,感情不外露,菲利普亲王小时候也没有家庭的温暖,可能他自己也不知道有爱的父母是什么样子的。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孤独是难免的。虽然妹妹安妮公主和他一样,但毕竟是女孩子,没有继承大统的重担。

    不是替他洗白,总觉得他和戴安娜之间根本没有共同语言,年龄差异,地位上的不同,查尔斯王子喜欢乡村生活,远足骑马打猎钓鱼;而戴安娜是个城市女子(city girl)。这两个人根本没有共同生活的基础。

    物质富足,精神孤独,查尔斯需要的就是一个灵魂伴侣。这是题外话了。

    这一集听到很稀奇古怪的威尔士语,稍微了解了一点点威尔士历史。为了给利物浦提供饮用水淹没了最后一个完全说威尔士语的村庄,让人震惊。民族独立的问题在彼国也有,但文艺作品中并没有避讳。

    结束时查尔斯演的戏剧是莎士比亚的《理查三世》第三场第二幕。这段台词说的特别悲伤。

    即使身为王子,其实和别的灵魂一样,渴望关爱。

    两首歌都说出了查尔斯王子的心声:Hallelujah / Deep Purple和Rescue Me / Fontella Bass。

    (一天狂追十几集的年龄真的过去了,今天到此为止)


    (睡饱饱充好电的我又来了,现在是北美太平洋时间11月18日早上9点5分,刚看完第七集。今天更新的《无耻之徒》和《菜鸟老警》只得先靠后了。)

    第七集 Moondust

    现在看,我七月写的《王冠》第三季小预测有三分之二都预测到了。只是想不到,威尔士王子加冕那一集写得那样悲情。而关于阿波罗登月的这集与菲利普亲王的信仰危机,把科学与宗教联系了起来。这集中菲利普亲王用到了perspective(视角)这个词,我感觉《王冠》编剧的视角很独特,剧本写得很棒。

    菲利普亲王以一个普通的影迷或歌迷的心情那样,激动又紧张地等着见宇航员们,airman to airman, pilot to pilot。

    没想到一见之下,发现他们也不过是最普通不过的人:他们去了月球,完好无损地回到地球,然而访问伦敦,却都得了感冒;你以为他们站到了月球之上,会有什么了不起的感慨和见解,然而他们只是严格按照程序和步骤操作;你以 为他们是巨人,他们却像普通人一样对神秘的英国王宫有无数的问题;他们像小孩子一样在王宫的楼梯上比赛,像普通游客一样留影,感觉不好时还要“再来一张”。

    月亮上面没有迷人的风景,只是尘土(dust)。

    还是女王看得更透彻些,正是这样的品质,他们才能完成如此巨大的任务,他们的内在可以让他们从容应对危机。其实从本质上,女王本人其实与宇航员们是同样的人,内敛、严格遵守程序、不招摇、加倍地注意安全,不会突发奇想突然去做一些奇怪的事。

    比如这一集的亲王,驾驶飞机时硬要突破飞行高度,向着月亮的方向前进,只是为了到云层上面去看一看那美丽的风景,“Live a moment”。

    性格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有些能做到彼此互补、相濡以沫,而有些只能鱼死网破。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普亲王,即使不是王室贵族,他们的人生也可以作为榜样来思考,他们的存在就是一种奇迹或指引。这一季特别喜欢两位老人家之间的互动。

    女王要说宇航员来访的事情,亲王在抱怨又吃鹿肉吃得头上要长出鹿角了。

    女王嗔怪:你听没听我说话啊?

    亲王:听着呢听着呢,竖着我又小又棕毛茸茸的耳朵呢(with my little, brown, furry ears)。

    还有开场处的教堂,牧师在上面大讲,亲王在下面小声发牢骚,女王不断地shhh他。有点像小谢尔顿一家人在教堂时的样子。

    最后亲王与新牧师成了一生的好朋友。

    人与人之间的火花,完全可以超越物质或肉体,达到某种境界。而很多所谓的危机,完全可以从自己的内心去体察,去解决。

    女王看着亲王欣慰地微笑,这一集的两人,更多的是亲情。


    第八集 Dangling Man

    Alex Jennings退下,温莎公爵也换演员了。一代帝王终归尘土,在这个过程中穿插了查尔斯王子与卡米拉的初相见。

    查尔斯王子和温莎公爵,确实在某些地方挺像的,尤其是查尔斯对卡米拉的痴迷。基因的强大啊。

    对温莎公爵,一方面,完全可以认为他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爱美人不爱江山,为了辛普森夫人不顾一切,甩手一走改变了其他人的命运;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他是真正地活过了一生,为爱痴狂,一生只爱一个人。

    就像裕仁与温莎见面之后,裕仁说:你能想象这样的生活吗?一辈子流亡海外,还不如自杀。

    而身后的辛普森夫人看着离开的天皇则说:你能想象一生都困在一个岛(日本)上吗?

    对很多事、很多人都可以这样从两方面去看。

    温莎接着辛普森夫人的话很伤感:那个岛(英格兰)是他的故乡。此处忽然想起上一季温莎对着家乡的方向吹风笛的样子,泪流满面。

    卡米拉与前男友Andrew,后来结婚了;一度分手时,安妮公主和Andrew有过一段;查尔斯与卡米拉初见面时,两人还都是单身。反正这段看得有点震惊,尤其是一直不声不响的安妮公主如此豪放。贵圈多少有点乱啊。不过查尔斯与卡米拉的相处还是蛮舒服的,卡米拉在恶作剧后并不气恼,也没害怕,而是哈哈大笑,换作戴安娜不知如何反应。而且卡米拉比较擅长聊天,一直注意倾听,并不断地提问题。甚至把索尔-贝娄说成索洛-贝尔也不尴尬,并不会把天聊死,谈话总能进行下去。很多事情都是有原因的。

    卡米拉来王宫见查尔斯,是一首欢快的Beggin',by Madcon。

    分集标题原来是索尔-贝娄的一部书,Dangling Man,用来形容温莎公爵和查尔斯王子,都挺适合的。

    Existing in a timeless and slightly ridiculous abyss.

    女王与温莎冰释前嫌,并称他为自己最喜欢的uncle。温莎拼尽最后一口气换上正装迎接女王,挺让人心疼。不过如他所说,两人换个位置,女王也会有同样的举动。

    查尔斯写的信到了女王的手里。迟迟不能放心让位,信里的话也是原因之一吧,我猜。


    第九集 Imbroglio

    这一集有两个人说了同样的台词:当菲利普谈到卡米拉时,说这样的女孩不适合结婚,只适合玩,for a little bit of fun;他的女儿Anne向几们长辈坦白与安德鲁的关系时,也用了fun。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蒙巴顿更损,说卡米拉这样的女人就是给处男去去火。不知道现实中的卡米拉听到这话会有什么感想。

    安妮公主独自开车时随着音响哼唱的歌儿是著名的David Bowie:Starman。

    若是只写这个故事,未免流于香艳。于是编剧加入了煤矿工人罢工的情节。分集标题Imbroglio,意大利语,意为“纠葛”。不但指情感上的,也有政治上的。

    点了蜡烛的王宫一刹那穿越回了维多利亚时代。女王也不得不穿着皮袄办公。

    强硬的首相也是来自不那么富裕的人家。但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两件事都是。

    查尔斯痛苦难当,卡米拉似乎也不是无情之人,但事情就走成了这个样子。

    首相承诺了八周的煤炭储存量,最后输给了自己的傲慢自负。

    本集结束于女王25周年婚庆的演讲,结合本集剧情,听上去多少有些讽刺。

    以女王的声音为背景,卡米拉与安德鲁结婚,查尔斯一人在加勒比海的军事基地黯然神伤。


    第十集 Cri de Coeur

    与首相Wilson的关系首尾响应。最初是紧张的,因为Wilson是工党领袖,代表人民。菲利普甚至说过他会把我们送上绞刑台之类的话。

    结尾时Wilson说,是啊!你以为我会对你很粗暴。看看我,现在成了一个婆婆妈妈的老保皇派。

    女王因为他胜过希思,还发出过不符合宪法的欢呼——unconstitutional cheer,因为女王在政治上必须保持中立。最后女王给了Wilson仅有丘吉尔才有过的荣耀,这也是一种肯定吧。但不得不承认,女王也得到了首相的喜爱和尊敬。

    玛格丽特问姐姐她有过多少任首相了。

    “我们都是过眼烟云,只有她,goes on and on。”

    终于还是走到了离婚,上集女王发表结婚25周年演讲时就特意给了玛格丽特夫妇一个特写镜头。自从亨利八世与第二个安妮王后,还没有王室成员离过婚呢。就连爱德华八世也没有。即使是找了另一个男人,也还是丈夫的替代品,苍白、红发、威尔士人。可见爱还在的。这个Roddy,没找到演员名字,他是不是权游里的西恩啊?

    王太后反应激烈,不过女王本人倒是很镇定,有一种阅尽千帆的感觉,可以接受,而且似乎也有信心可以处理得很好。

    No shock lasts longer than 48 hours.

    尤其是玛格丽特自杀未遂之后,女王说她不能没有这个妹妹。这一季第二次看到女王的泪水。

    整季看来水准依旧,感觉最后两集有点稍弱。可能是我更喜欢看世事,不喜欢看艳情故事的缘故。

     短评

    剧本与演技都妥妥五星,对攻击选角理解无能。家庭成员间既是互相捆绑的利益统一体,又是王冠阴影下明争暗斗的角力方,他们以崇高名义彼此伤害,为免泄真心而故意高傲,在前两季的铺陈基础上继续相爱相杀;细腻家庭戏结合宏观大事件,一集一事的结构设置和节奏掌控均相当精彩,虽无大起大落的政治戏码,但冷战期的国际风云、国内党派纷争、劳资双方牵扯、威尔士呼吁自治,每集都足够吸睛且能自洽圆满落幕,剧本真是太赞了!E3矿难和E4爱丽丝公主(极出彩的配角)好催泪,人物弧光真实而完满;E6结尾对话刻骨冰冷,切肤痛感——“根本没有人想听你说的话。没有人。”E7Moondust超五星,信仰危机是全人类的困境,月亮作为蒙昧时代的圣物,登月的祛魅让人类顿生幻灭死寂,科学与宗教的冲突,让人类看待万物的“视角”从此殊异。

    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就像少年变成中年人,少了浪漫与趣味,多了厚重与责任感。God I miss Claire Foy and Vanessa Kirby.

    3分钟前
    • freelorn
    • 力荐

    仅仅因为不适应新卡司就给低分的人在干嘛啊…

    6分钟前
    • Regardez
    • 力荐

    目前看了三集,根本停不下来。神剧无脑满分,每回都不枉我心心念念等了两年。偏见与释然,放纵与积郁,荣光与隐忍。成为无数沉重历史的见证者甚至书写者,是非幸与?

    10分钟前
    • 解压
    • 力荐

    原来前三季完全是《女王召见》的扩写,再一次被“请我到唐宁街吃午饭”这一丘吉尔才有过的待遇感动,电视剧细节铺垫更充分,哈罗德首相见女王时一脸怕被骂的小表情和两度“please”简直被萌到;每一集都是精彩的小型电影,相对独立成片,勾勒起二战后以来重大事件簿,哈罗德说的一点不错,女王骨子里确实偏左,矿难遗憾,“泰温”的野心,坚定做一个称职的象征性君主,捍卫民众作出的选择,“王冠自己会选择最适合戴它的人”;写历史与写人混合拍法编剧匠心独运,月球上的荒凉风景与女王丈夫内心深处,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前国王与查尔斯卡米拉,王冠与王冠周边的人都只能在背后最寂静之处呼救,“信仰是一切”,82岁的不属于任何国度属于上帝的真正的公主,她才是王冠之下活得最清醒最明白的人;以科尔曼为首的一众英国老演员们演技都太可怕了

    14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力荐

    祝女王千岁千岁千千岁,让这剧能拍到下个世纪🙈

    15分钟前
    • 蔓鱼蒲烧
    • 力荐

    这个剧我发现了,只要是玛格丽特回必是神回

    16分钟前
    • 2ba3
    • 力荐

    最大惊喜竟然是查尔斯!!为什么找的演员那么帅??完了。。他在我这里已经洗白白了。。但剧集总体来说不是那么惊喜。。虽然制作水平还是远超其他。。影后饰演的中年女王有些搞笑。。很平易近人。。第三集最后那个慢镜头眼泪真的是高光。。可其他很多地方真的不及Claire Foy。。后者的表演是精细到了极致!!玛格丽特公主变化最大。。有点失望。。爱德华八世这个人物不论在哪一季都是最精彩的存在。。贡献了最大泪点。。亲王母亲爱丽丝公主这一集也写的非常好。。安妮公主很亮眼。。政坛上拍的有点乱。。不过莫名喜欢威尔逊。。再说回查尔斯。。演员真的太帅了。。高大的个子。。宽厚的肩膀。。雕塑般的五官。。加上微微前倾的走路姿态。。45°低垂的头。。双手害羞的插袋。。听到卡米拉结婚时委屈的流泪。。唉。。跟真人天差地别啊啊啊!!!

    17分钟前
    • 草莓公主
    • 力荐

    难得有个剧能把每个角色都写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孤独,脆弱,无助,天真,疲惫,愚蠢。我一直很喜欢英国的……的一切,在理性和隐忍之下,他们把人性的微光守护得很好。

    20分钟前
    • phoebe
    • 力荐

    看过《王冠》第三季★★★★★ 10集一次性放出,一口气刷完。1964-1977 ,制作水准相当精良,全体换了中年演员,演技全程高能在线,只是“颜值”降了一档。女王就不说了,玛格丽特公主总是容易让人跳戏哈利波特

    21分钟前
    • 四处游荡的Lily
    • 力荐

    如果说前二季还停留于着重描绘二十世纪上半叶少女承袭王位后身着华服的独幕舞蹈,那么第三季则轻轻拢上了一层华格纳式的Gesamtkunstwerk:中年危机下是否庸碌无为的担忧、亲人间难以和解的分歧、身处阶层居高临下的孤独,摇摇欲坠走向衰落的君主立宪制——宗教与神学的泉眼几近干涸,伊西斯的面纱已然揭开,人们热切地向象征着理性与进步的思想家们寻找慰藉。君权不再被人们看作需虔诚供奉的神龛,王冠所及之处也成为一道道无足轻重的印痕,却也正是它们构成了这个时代的主导动机,支配着这部作品的戏剧走向。

    24分钟前
    • StundeNull
    • 力荐

    早上没吹完继续。这季大多数集依然是双线叙事 但叙事的交叉剪辑想要探讨的都是比较难的话题 7是信仰(科学v.宗教)6是身份(王子v.威尔士的身份)查尔斯在舞台上念理查二世独白的时候 真是让人嫉妒死了:知道你们腐国有诗人了好嘛 然鹅我朝拍电视也会念诗 不过 不是掉书袋就是水剧情 #港真ep6一集顶一整剧鹤唳华亭好吗# #🚫netflix绝对是贸易保护主义#

    25分钟前
    • 来不及了快闭嘴
    • 推荐

    在第一季和第二季着重塑造女王作为一个人之后,第三季开始探讨女王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复杂性,尤其是在一个风云变换的时代中。第一集便以丘吉尔逝世威尔逊上台拉开序幕,联想到如今混乱的英国政坛,主创借古讽今的意图很难不让人发觉,但是看历史剧的人很容易沉湎在于旧日的辉煌,但愿走到第三季已是中年的「女王」能带来一点不一样的启示。

    28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第七集,神作。

    29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我也不知道这剧有啥毒 一个镜头一个背影就是五星 我死了

    33分钟前
    • xicaaalove22
    • 力荐

    个人认为关于女王婆婆那一集是本季最精彩的一集。真正的贵族是不需要珠宝华富点缀的,而且无论富裕与否,心永远与有需要帮助的民众在一起。爱丽丝公主真的是一位值得敬佩的女性。

    38分钟前
    • KW15
    • 推荐

    个人v王冠的故事。在个人情感与皇权重叠矛盾之时,结论依然只有the Crown这一个答案。近代史,家庭事,继续交错重叠。上一波演员提拔出新人,这一波更为成熟的演员则完善故事和情绪。王冠之下的人,要能够承受其力量,却又不能遮盖过其位的光芒。外人所看到的神秘,内人所看到的牢笼。Moondust那集表达再到位不过了,全世界人所观望的那一刻,对他们来说,是死寂的尘埃。

    40分钟前
    • MR.Charles
    • 力荐

    从青年过渡到中年,即使是波澜不惊的六七十年代也没有丧失任何暗涌和质感,不太理解说到中年就无趣了的人。最爱第三集矿难和第七集登月,一顶hollow crown下的空虚和悲哀被拍得淋漓尽致。全员演技都很在线,but still,Olivia Colman牛逼这句话我已经说倦了。伴随我大学四年的剧,这下binge完又要等一年,好绝望。

    42分钟前
    • wbullet
    • 力荐

    第七集菲利普亲王寻找自己,无意成就圣乔治馆的内容,无论是剧本表演拍摄和哲学思考,都几乎是神作。

    44分钟前
    • 喵爷。
    • 力荐

    每一集都能被感动,关键还是这个题材,真的太棒了。

    47分钟前
    • WilliamOsborne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