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手术两百年

    手术两百年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大陆2019

    主演:郎景和,戴尅戎,孙颖浩,李汉忠,廖康雄,董家鸿,赵继宗 

    导演:陈子隽 

    猜你喜欢

     剧照

    手术两百年 剧照 NO.1手术两百年 剧照 NO.2手术两百年 剧照 NO.3手术两百年 剧照 NO.4手术两百年 剧照 NO.5手术两百年 剧照 NO.6手术两百年 剧照 NO.16手术两百年 剧照 NO.17手术两百年 剧照 NO.18手术两百年 剧照 NO.19手术两百年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该纪录片是中国第一部全景展现人类与疾病抗争的科学纪录片,力求记录科技历史变化,展现人道主义光辉。内容集中体现:解剖学发展、麻醉消毒止血、打开腹部、攻入头颅、打开心脏、移植置换、癌症、手术未来。  剧组历时3年,前往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匈牙利、土耳其、印度等国家,拍摄到重要的医学博物馆、医院和医疗研究机构70余家,采访50多位国际顶级专家,以此呈现手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

     长篇影评

     1 ) 放几张片头美丽截图及理解

    弹幕说“柳叶刀,顶尖论文的发源地”,本来以为是一个妙喻,跟学临床的朋友说起才知道《柳叶刀》是本权威医学杂志……
    维萨里《人体的构造》,里面的人体经常摆着讽喻的姿势。
    众所周知,这是双凹碟圆形的红细胞
    骨小梁
    这我不知道是啥,蹲一个高手
    通过评论区的豆友了解到,这个大玻璃泡是早期的麻醉工具
    帕多瓦大学的医学解刨室,学生们拿着蜡烛一层层转下来围观

    ————————————

    以下为正片截图

    《人体的构造》发表同年:1543年

    随性更新

     2 ) 记录一些片中的医学大咖的名字

    更新于20200224

    2020年新出的一套书“医学大神”系列详细介绍了很多纪录片中提到的医生。有兴趣可以深入阅读。

    原文

    如果连杨幂黄晓明这种明星的名字我们都能够记住,我们没有理由不记住这些改变医学史的大咖的名字。哪怕记住一个两个也好。

    以下是我在看纪录片的时候做的笔记,包括科学家的名字,和其它一些手术史的知识点。不全,是按照自己的知识空白点来记的。众病之王这一集其实知识点比较多,但是因为看过. “癌症新知/真相”两本书,所以这里记得很简略。希望我们看完每个纪录片都有所收获。

    这个片子最大的收获就是感恩和庆幸吧。庆幸我们生在这个有史以来医学最发达的年代,待遇远远好过过去的皇亲国戚们。

    笔记原文

    手术两百年 1理性之光 维萨里 人体构造 威廉哈维 血液循环 虚拟人体 虚拟手术 2手术基石 止血 麻醉 消毒 理查德巴奈特 医学史 早期野蛮手术史 智能止血钳 电能转化为热能 灼烧止血 止血 源于欧洲中世纪战争 安不列斯帕雷 外科学之父 烙铁改为鸭嘴钳和针线 做手术时在圆形剧场,可卖票供人观摩 带倒刺的手术缝合线不再需要打结 英国 圣托马斯教堂 老手术室博物馆 威廉莫顿 第一个使用乙醚麻醉的医生 波士顿城市公园 布达佩斯 匈牙利妇产科医生 赛麦尔维斯 被手术刀划破手指居然就不幸去世 与死于产褥热的产妇症状极其相似 47岁的他维也纳疯人院中孤独死去。 手术器械消毒 自动化 3长驱直入 x光 自体回输血液技术 过滤清洗后输回自身体内 北京协和医院 巴尔的摩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 住院医师制度 威廉奥斯勒 决定成立一所真正的医学院 德国人 席姆 腹腔镜手术之父 微创机器人 明尼苏达大学医院 心脏外科 4攻入颅腔 哈维库欣 神经外科 亚萨基尔 土耳其显微神经外科医生 耶拿光学博物馆 脑深部电刺激术 治疗帕金森 微米级别的电极 5打开心脏 外科手术原则 器官静止, 视野清晰无血 比奇洛 低温麻醉 最长6分钟 心内直视手术先驱 克拉伦斯李拉海 心脏之王 活体交叉循环技术 人工心肺机 1958年发明 介入治疗 无需全麻 第二个里程碑式的发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心血管病治疗中心 心律失常治疗手术 心血管梗死 导线末端隐藏球囊打开 零下80度的氧化亚氮 异常放电的心肌细胞被冷冻消融 福斯曼 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他从马手术得到启发 直接切开自己的静脉,把泌尿导管从静脉伸到心脏,他很清楚危险性。做出了第一张心导管影像。 人工心脏 心肌肥厚 心脏衰竭 安装人工心脏作为心脏移植的过渡 一年一度的全球英雄长跑比赛 慢性病患者体育赛事 他们体内植入了各种不同医疗器械 6生死器约 意大利鼻再造手术 胳膊上的皮肤切下缝合到鼻子上,等到形成了新的血液循环再切断胳膊上的皮肤。 器官移植 最基础重要的一步就是接血管,但是,平面皮肤的缝合技术不适用于血管缝合,容易导致血管狭窄或漏血,致死风险高。 成年人切下五分之一的肝脏三个月后就能长回来。 上海 顶尖的全仿真高级临床培训中心 三点吻合法 卡雷尔 诺贝尔奖 困难:排异反应,抗排异反应药物的副作用 环孢素 罗伊卡恩 解决供体短缺的新方法:自体干细胞再造各种组织和器官 7 众病之王 海拉细胞 8手术未来 复制器官 心脏 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学 再生医学 再造组织器官 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学院 史蒂夫莱文 3d虚拟手术 腹腔镜手术 智能吻合器 切割 止血 缝合更快恢复

     3 ) 笔记

    第一集 医学曙光(上)

    萨满教用巫术祛病

    吐鲁番盆地的干尸,剖宫产缝合痕迹

    外科是医学最早涉及的领域,帮助族人存活下来

    北京急救中心,急救,现代医学核心力量的体现,定期演习。抢救伤者黄金时间:4~6分钟。

    土耳其帕加马古城,世界上第一个医疗中心,盖伦的理论影响了《曼殊尔解剖学》(波斯语),盖伦是第一个明确提出通过解剖认识人体,用动物身体推理人体。

    印度:放血法,现在仍在进行。

    解剖学使医生在光明中进行手术

    第二集 医学曙光(下)

    英国,古老墓穴防偷尸体,死刑犯的尸体是唯一合法来源;威廉·伯克、威廉·黑尔,连环杀手15人,医学的第一原则是不可伤害。

    帕多瓦大学(里面有解剖剧场),维萨里推翻盖伦理论(盖伦解剖的是动物,与人体器官有出入)《人体构造》,是现代解剖学的奠基之作。同一年,《天体运行论》哥白尼

    威廉·哈维(也是帕多瓦大学的学生)血液循环理论。撰写《论人体心脏和血液》,生理学基础,有助于外科医生进行手术。人体血液循环仿真模型、特殊眼镜、器官虚拟模型(为真实手术进行测试,从而得到最佳方案)

    第三、四集 手术起源

    脊柱三维重现诊疗,脊柱侧弯矫正手术

    现代手术三大基石:止血、麻醉和消毒,再加上医生高超技术和现代医疗设备。

    一、止血

    古代,神职人员不可见血,理发师成为外科治疗的求助对象,红、白、蓝三色标志,工作内容涉及放血、截肢和拔牙,要考执照。

    研发医疗器械,尽量做到大血管闭合。

    安布列斯·帕雷,医疗理发师的儿子,军医。最早时,不同形状的烙铁用于止血——把血管烧凝结,同时把它周围肌肉、皮肤也烧坏,导致易感染,同时也很疼痛。《帕雷医学著作全集》,用针、线和钳子(鸦喙钳)取代烙铁。

    如今,用烧灼止血重新出现。智能止血钳,电能转换为热能,大血管瞬间被闭合,可靠性更高。手术缝线仍然需要,如今使用倒刺缝线,不再需要打结(线不会穿回)。

    二、麻醉

    英国老手术室博物馆:医学理发师转移至教堂等场所,可以演示。

    缓解疼痛:最早,使用致幻植物/灌醉,导致需要手术操作极快。

    罗伯特·李斯顿,当时号称英国伦敦最快外科医生(最快截肢手术,28秒);美国牙医威廉·莫顿,控制乙醚的吸入量——乙醚雾化器。

    麻醉药物的使用使麻醉医生出现,急救智能假人。麻醉医生实施麻醉,同时还要监测病人生命体征。

    三、消毒

    匈牙利布达佩斯的赛麦尔维斯,在维也纳总医院妇产科工作,产褥热。医生划破手指后死亡的症状与产褥热死亡的症状十分相似。赛麦尔维斯要求用漂白粉洗手,在森特罗库斯工作继续推行该方法。《产褥热的病原、症状与预防》,产妇的死亡率降至1%左右。后来,链球菌在产妇的恶露中被发现导致产褥热的发生,证实了赛麦尔维斯的理论。

    现代医院,控制感染是手术室关键。供应室,所有器械在这里严格消毒:分类、浸泡、刷洗、烘干等30多道程序,一套流程要3小时,多时每天上万件。

    第五集 打开腹部(上)

    虽有三大基石,但距离安全、有效的手术仍然很远。

    1)维尔茨堡大学物理学实验室,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X射线可以无损伤获取病人身体的内在情况。如果过量,电离辐射将严重破坏细胞组织。

    2)凶险性前置胎盘,大出血是最大隐患(超出人体血量30%就面临生命危险)——输血。卡尔·兰德斯坦纳,发现血型的分型——溶血实验。一战时,大量输血和储血设备被研发出,加入柠檬酸钠可以保持新鲜。

    自体回输血液机器

    🌟外科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的发展,是科学的综合发展的结果。

    住院医师制度培训,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下成立的协和医院。

    第六集 打开腹部(下)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住院医师制度的起源地。威廉·奥斯勒,独立行医,系统学习各学科+3~4年全职住院医师培训。

    外科医生的临床直觉——决策占75%,技巧占25%。需要十年,外科医生才能成长起来。

    医学天才库尔特·席姆,改变了大开腹的手术,席姆使用改良后可以用于手术的腹腔镜(钥匙孔大小孔洞,用前端光源和镜子探查),他有极高的机械才能。医学器械的改变也带来了进行手术操作的改变(打结方法改变:用套绳的方式,预先打好半结送人病人体内),第一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发展了一套完整的腹腔镜训练系统,腹腔镜手术之父。腹腔镜使得微创手术得到肯定,如今,50%的手术都是微创。

    出现了微创机器人,高精度,数字化的机械臂替代人手,减少手部颤动,保证动作更加灵敏准确;手术内窥镜10倍放大技术,可以高清成像。

    第七集:打开大脑(上)

    【案例】:病变左脑的三分之二被切除后,仍能正常生活

    神经生物学家研究极端杀人犯大脑,额叶、颞叶功能低下,使其缺乏共情能力和犯罪意识。

    大脑有1000亿个神经元细胞,其数量与银河系天体数目相当。

    有500种脑病,至今仍然无法治疗。

    5000年前的尸体,头骨有孔洞,有皮质形成,说明头骨破损后仍然存活了一段时间。这不是孤立。

    直到20世纪,打开病人头颅仍很冒险,80%手术会失败。难点还在于无法确认病灶,会感染、出血。

    哈维·库欣,神经外科天才。如何准确判断大脑病变位置,大脑是软组织,无法用X射线。伦纳德·伍德 脑部肿瘤;脑瘤发生的位置与肢体症状很有关系,脸和手最能体现。库欣提出了颅内肿瘤的诊断、分类和分级,使其能够找到肿瘤并且切除;他还解决了很多操作的问题。然而,库欣总觉的规律不能保证100%正确率。

    【案例】:动静脉血管畸形——血管团摘除手术

    注入血管显像的药水,通过多张X光片的组合(180度旋转)来看大脑成像。后来,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出现。如今最高端的CT,5000层张X光片,只需0.4秒;对比度低的地方是肿瘤、血管。除此以外,核磁共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多种手段,不仅仅是诊断,还可以在手术中协助医生。划时代,推动了医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

    第八集:打开大脑(下)

    额叶切除术,只需10分钟,当时被认为可以治疗某些精神疾病,美国4-5万例手术。意识到,神经外科手术的任何操作都不应以牺牲大脑功能为代价。

    【案例】:脑干胶质瘤,手术危险且复发可能性极高。神经外科界难度最大手术——颅底脑干手术,如今可以直接进入大脑最深处实施手术。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亚萨基尔,92岁神经外科,显微神经外科之父。耶拿的光学博物馆,光学加工车间,制作显微镜片;是显微镜造就了现代医学的今天;显微镜被引入了外科手术。亚萨基尔,借助显微镜的放大,医生可以通过大脑间的缝隙——脑沟深入大脑的任何部位。进行了首例显微镜下的大脑动脉瘤手术,显微神经外科正式诞生。

    如今,提前注入新型荧光染料,黄绿色荧光,开启显微镜的荧光模式,便于辨别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神经胶质瘤,外科无法根除。

    大脑中:脂肪、血液、水、电(清醒时,大脑产生电量10-23瓦);复杂电路结构,比电子线路复杂很多。仍然需要神经学的发展带动神经外科发展。

    借助电刺激,可以改变错误大脑信号。帕金森病,大脑电路放电异常,导致肢体震颤。

    【病例】:治疗帕金森:脑深部电刺激术,向大脑中紊乱部分插入两根电极。

    第九集 突破禁区(上)

    【案例】:先天性心脏病,将先天错位的血管缝合至正确位置——解剖性救治

    心脏外科是所有外科最晚发展的领域,至今只有70年。

    明尼苏达大学,第一例心脏手术发源地。利用猪心脏观察,猪心脏与人类心脏最接近。

    19世纪末,外科高速发展,但对胸腔来说则没有。当时开展外科手术的两个前提:手术刀触及的器官必须静止、手术视野清晰无血。但心脏动刀则是悖论。

    比奇洛,动物低温麻醉实验——体温下降,心脏可能短暂停跳,在最多六分钟的时间内可以动手术。如果无法给予医生足够时间,心脏外科永远将停留在初级阶段。

    【案例】:主动脉夹层瘤,主动脉壁越来越薄,在血液冲破血管前,用人工血管替换主动脉。先让心脏停跳,用机器(人工心肺机)承担心脏的功能。

    人工心肺机:

    《心脏之王》(书)介绍克拉伦斯·沃尔特·李拉海,活体交叉循环技术(患者的心脏血液输至健康者,再由健康者循环处理后回输至患者体内),使得医生有足够时间修补患者的心脏缺损。一度濒临绝境的心脏外科研究得以继续。

    1958年人工心肺机正式被研发出来,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第十集 突破禁区(下)

    心脏,一团强有力的肌肉,起搏细胞,一旦发生紊乱可以用电刺激使其恢复。Micra(世界上目前最小的心脏起搏器),电子植入装置可以释放电流刺激心脏跳动。球囊释放一氧化氮,冷冻。无需全麻,且仅为微创——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心外科第二大重要发明。沃尔纳·福斯曼,泌尿科医生读到有人在马身上插入静脉导管,决定在人身上尝试(在自己身上尝试,用导尿管顺着血管,拍摄心导管影像),心脏导管实验,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促使心外科向微创发展。

    【案例】:遗传性心脏肥厚,安装人工心脏,在电力驱动下,叶轮旋转可以代替心脏收缩将血液泵到全身。对于被安装者的身体各项指标要求严苛,且要定期进行复查。定期清理创口,并随时携带机器、每天充电。

    英雄长跑比赛——参赛者体内植入不同机械。

    第十一集 移植之路(上)

    使用冰块和灌注液后,遗体捐赠者捐献器官(只有6个小时保存时间)。

    移植手术,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奇迹之一,只过去了短短60余年。

    印度象神,排除一切艰难险阻的象征。女娲、狮身人面像、半人马…将四五种不同物种结合。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加斯帕雷·塔利亚科齐,鼻再造术(固定左手,割皮),人类最早的移植尝试。

    【案例】:严重肝病,亲属肝脏移植,不再需要人工肝。肝脏衰竭,凝血功能极差。父亲五分之一肝脏,三个月内就可以恢复到原本大小。器官移植,关键在于接血管(血供)。人体肝脏血管极细。

    一万多年前,用动物毛发缝合伤口,但体表伤口的平面缝合易造成漏血。移植的关键点——三点吻合法:将血管三点固定,再进行血管两端缝合(再吻合九针,十余年磨练)。该方法由亚历克西·卡雷尔发明,受纺织女工手法启发。

    第十二集 移植之路(下)

    【案例】:手移植者,高度匹配的供体,40人的移植团队。哈维是世界上第一例,手移植涉及多种复合组织,面临排异。淋巴细胞识别外来细胞,对其进行打击,外来移植皮肤逐渐坏死。能不能渡过急性排斥是成功的关键。

    莫瑞:世界上第一台同卵双胞胎肾移植手术,免疫系统相同,术后生存长达八年。

    有抗排异药物和X射线,但副作用很严重。当时,心脏移植手术平均生存仅28天。

    从土壤真菌中提取到环孢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引起罗伊·卡恩注意。找到了环孢素的极佳溶剂,引入动物移植手术,大大延长了经过手术的动物生存时间。在人体身上尝试,延长了生存时间并且副作用小。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越来越多的高效抗排异药物诞生。

    但是每年只有5-10%的人可以找到供体。

    【案例】:异体脸面移植,治疗团队决定另辟蹊径,依靠三维模拟技术打造一张属于病人自己的脸。选择胸口的皮肤、腿部的毛细血管网,并从脂肪里提取出干细胞。要解决血管问题。该技术使人类重组身体成为可能。

    【第13、14集关于癌症,内容与《癌症:众疾之皇》类似,这部分的记录被我自己删掉了…】略记几点:

    1)海拉细胞:宫颈癌妇女身上提取,体外培植,如今仍在无限增值。

    2)原癌基因:找到“司机”(一系列突变基因中最关键的那个)

    3)靶向治疗,会产生耐药

    4)免疫治疗:CAR- T免疫疗法类似于基因上做手术

    第十五集 无刃之刀(上)

    【案例】:晚期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和呼吸衰竭,双肺移植。

    【案例】:心脏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将病变瓣膜置换为生物瓣,60岁以上一般用生物瓣,不必吃抗凝药,血液相容性好。

    生物瓣,猪心脏的瓣膜,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才能提取。

    哈拉尔德·奥特,试图复制人类心脏——已成功复制老鼠心脏。干细胞,可以在体外大规模扩增,且可以定向诱导分化,分化成各种组织器官。干细胞在支架上成长为活体组织——组织工程学。患者可以无需长期等待供体,且免受排异困扰。

    从伦琴的X射线开始的医学影像学,如今已经可以针对复杂病例制作手术模型,3D数字模型,医生可以了解组织结构、病变情况等信息;3D打印出这颗心脏,增加手术精确性并减少风险。

    碰撞测试,汽车生产前重要环节,只要输入数据,借助计算机超级运算能力就可以模拟出。如今用于神经外科领域,虚拟大脑,模拟出大脑生理情况,可以在手术前充分模拟——减少、甚至消除手术创伤。

    腹腔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

    第十六集 无刃之刀(下)

    新型吻合器和内窥镜,吻合器可以智能组织探测厚薄、大小。

    借助基因工程、预防医学等,未来可能可以彻底消除手术创伤

    【案例】 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植入了24小时传感器,利用数据库和人工智能系统更好帮助患者控制管理血糖。

    人工智能甚至可以挑战医生权威。人工智能计算机战胜了所有参赛团队(影像学诊断)。人工神经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起源于人类神经网络。人工智能与模拟感觉、触觉相结合。

    【案例】:脊髓受伤导致瘫痪,外骨骼机器人,重新获得行走能力——人机混合智能系统,采集分析脑电波信号,辨识出运动意图,控制关节。

    第三次生命科学,即融合科学,医生、物理学家和工程学家携手。

    可以飞行的眼科医院

    外科医生仍然不可取代

    【案例】:尼泊尔,肠癌

    如今仍有超过十亿人无法享受现代医学的成果。

     4 ) 《手术两百年》总导演: 写在播出前一天

    在后期机房熬的时候,每天望着窗外树杈上的鸟巢,我想象过很多次,就像当年高考一般,如果要播出了(如果考完试),我在做什么。应该在给自己放大假吧?热浪海滩倒也不用,至少可以横躺在家里拍拍肚皮或者泡泡茶吧。三年了,这个项目应该是我做的最长的一个项目。没想到,呃,还在屁滚尿流。

    我仔细先看了各位分集导演写的手记,我担心有什么知识点、信息点错误。没错,做医学科学类节目,任何时刻,我们写稿子、修解说词,第一件事就是,别搞错。这也是这个项目的第一个难题。手术、两百年,听起来是个大片,做是个大坑……

    在拍摄前的调研阶段,我们拜访医学专家、观摩手术、开研讨会,经常被人问到的问题是:你们有医学背景吗?那担心疑虑的目光啊。两百年医学历史,这么多纷繁复杂的主干、支线,你们要怎么破题,怎么选取,怎么讲得明白?

    所谓无知无畏,年轻气盛(是的!)。那就做呗。希波克拉底、盖伦、维萨里、威廉·哈维、巴累、莫顿、塞麦尔维斯……这些名字,现在熟得像是我家隔壁老王。我能准确地分辨出,这些大胡子,小胡子,没胡子的牛人。现在想来,当我在哈尔滨第一次见到《心外传奇》作者李清晨,听见他的嘴里蹦出这些名字时,我真的是两眼发蒙,如听天书般。不过,也许这就是缘分,在最初的最初,我们很幸运地找到了彼此。

    李清晨是《手术两百年》的第一稿,文学底稿的作者。很快,我们梳理出了8集分集,分别是:第一集《理性之光》(解剖学)、第二集《手术基石》(止血、麻醉、消毒)、第三集《长驱直入》(腹腔)、第四集《攻入颅腔》(大脑)、第五集《打开心脏》、第六集《生死“器”约》(移植)、第七集《众病之王》(癌症)和第八集《手术未来》。

    这样的破题方式,在纵向上,先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手术两百年的逻辑。有了解剖学,才有了现代医学的基础。解决了止血、麻醉、消毒问题,我们才能打开腹部,攻入人体的第一个禁区。然后是大脑、是心脏,是充满异想天开的移植挑战。但手术刀不是万能的,接下来,我们用癌症来探讨手术的边界,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生死。最后是总结、致敬、展望。

    观摩手术的一个瞬间

    破题之后,舒心没多久,难题又来。老李的东西,是抽象文字,可以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而我们是做电视传播,得拍到哪里,才能写到哪里。他出的稿子,对我们而言,更像是一个医学科普稿。还是得重新做剧构,重新建立我们片子的逻辑和气质。

    撰稿陈瑶,是个冷静果敢的选手。我们聊起选题来,一拍即合。我们都不太喜欢黏黏糊糊的东西。当然,不是说纪录片不可以表现、表达人情。只是因为经费和周期有限,大多数我们的人文、人物纪录片,其实更像是一个包装过的伪纪录片,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真的去观察和记录人,更多时候,是快速地“掠夺”、消费。

    我们希望片子呈现的气质是理性、克制的。以医学历史发展作为主线,在历史脉络中,找寻3—4个硬核、关键点,以现实故事作为反观,用“历史+现实”的回环结构,构建片子的叙述逻辑。这是我们想要的剧构方式。按照这个思路,很快,一集样稿出来了。向上级汇报阐述完,似乎心里有底了。也正是靠着这个比较清晰的框架结构,我们和医院、专家、乃至各方合作者,都开始有了良好的互动。别人知道,你大概想要什么了。

    某一稿的思维导图,最后,都改了

    某一稿剪辑后的时间轴

    接下来,是一边继续充实剧本,一边开始漫长的前期外联、外拍。前阵子,有一个深圳的科学论坛,我们带了一些片段过去,有人提问,请问,你们是请了国外制片团队和国外拍摄团队吗,我们看到的影像很BBC。姑且认为是一种褒奖吧。实际的拍摄过程,只有当过导演的人才能明白吧。

    在正片中,各位将看到来自全球十二国的影像呈现,不只是风景空镜,更有许多扎扎实实的人物故事,包括亲历者、受益者、见证者、书写者。还有许多珍贵的第一次被中国团队拍摄的博物馆、档案馆等等,我们尽可能地找寻相关专家,以主持式样的生动讲解让历史内容鲜活起来。

    历史难拍,科学难做,影像呈现更难。全本纪实拍摄,对这样一个我们自己定义为“中国第一部全景展现人类与疾病抗争的科学纪录片”,是难上加难。加入了“舞台表演式情景”、三维动画、科学实验,是我们除了剧构外,在影像表达上的创新。在这里我忍不住要cue一下我们的主创团队:柯敏、沈华、石岚、刘稳、褚金萍、陈东,王澍、晓华。还有我们能干的思捷、潘玥等,大家辛苦了。

    19世纪英国老手术室,舞台表演式情景

    素材在一点点采入,框架在一点点建立。采样结束,后期开始,我们又陷入了新的漩涡。其实,因为我们的剧本准确,拍摄周期是相对可控的。由剧情点,反推现实拍摄点,所有的故事、场景、基本都是带着结构指向在拍摄。但是真到了后期,还是得再来一遍。故事的精彩度、前后故事的画面气质能不能搭调,我们把房子拆了盖,盖了拆,一遍一遍地拉结构表,数心里观看的节奏点。

    我们希望我们的片子不是传统历史纪录片的调性,而是更加明快、现代、甚至是时尚的。后期导演庞其钧、陈东、王文君就这样,在一遍遍推翻重来中,从美好的中壮年,熬成半残……尤记得2018年初,第一次看粗编样片时的心情。那就好像自己的孩子,不只是有了胎音,还有了最初的模样。那个东西是对的。但是我们还需要再打磨、修饰、让它漂亮。

    音乐和调色是成片之后,我最喜欢也看重的部分。都是显性因素,做好了加分,做不好了大大减分。作曲陈颖是第一次合作。我们在考虑给片子写主题音乐。我说,我要前进中带着曲折,回望中带着希望,快乐中带着忧伤、遗憾。这是我们片子的气质,也是人类探索真理、推动医学前进的总的调性。我相信当时的他,心里白了有一百个眼吧——什么都想要!

    但是我觉得他做到了。主题音乐的录制,请了中国爱乐乐团,在现场,我拿着《手术两百年》的五线谱,听着棚那头传来的管弦乐队的声音,心里有无法言说的波动。小时候那点学钢琴的回忆,全部幻化成对音乐充满抽象意味的感动。同时接力的调色师张杰,是一个木讷、稳重的有审美的选手。清冷、灰蓝色的调子,正是片子的气质。理性、克制,当然,希望你还能从中看到一点点我们隐藏的温柔。

    三年,不长,也真的不短。我经常和组里人说,也许我们在痛苦煎熬的时候,还应该感谢。不是所有选题都值得这样来付出,也不是所有选题都有这样几乎无条件的支持。真的给予我们很大的创作空间,还有鼓舞。谢谢制片人池建新老师,艺术总监张力老师。

    我相信今天,我们还要发出很多短信,谢谢很多人,那些帮助过我们、支持我们拍摄的医生、患者、以及各种你想得到,想不到的人。正是他们的共同努力,才有了这部我们自称的国际大片。我们采访到全球顶级专家有五十余位,医院、医学院、博物馆七十余个。片中涉及人物更是众多。

    接下里,麻烦,希望,各位能抽出时间,关注这部片子。导演手记都是写给自己看的,感动也好,鸣谢也罢。最终都得拿片子说话。

    终于,要结束了

     5 ) 《手术两百年》(二)文案整理版

    中国 南京

    南京鼓楼医院,14岁的陆燕琳正在接受脊柱三维重建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她被诊断患有47度中度脊柱弯曲,如果不及时治疗,弯曲的脊柱将挤压心、肺等内脏,最终危及生命。消毒级别最高的百级手术室中,陆燕琳的脊柱矫正手术即将开始。全麻药物静脉注射,很快让她进入了沉睡状态。脊柱侧弯矫正是骨科手术中难度最大、最复杂的手术之一。通过长达40厘米的切口,医生将病人弯曲变形的脊椎重新排列,用20多根金属钉固定每一个椎体,每一根金属钉跟脊髓的距离只有1.5毫米。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邱勇:出血不少,得给她输血。

    止血成功,一切在医生的掌控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尽管创口巨大,植入物众多,但严密的消毒已将可能的感染隔绝在外。今天,外科医生可以在人体的任何部位做手术,除了医生高超的技术,现代化的医疗设备更需要依赖手术的三大基石——止血、麻醉、消毒的安全保障。正是从逐一攻克这三个基本难关开始,外科的故事逐渐变得精彩起来。


    英国 伦敦

    在英国伦敦一些老派的理发店,理发师还在沿用传统的方法,为男性顾客修整面容,他们的工作是让顾客的面容保持整洁和美观。但对于他们五百年前的同行来说,这仅仅是工作内容的一部分。中世纪,人们往往向神职人员寻求医疗上的帮助,但按照教廷的规定,神职人员不可见血,且做手术有失身份。理发师身份低微,给人刮脸时时常出血,会随身携带绷带和止血带,于是他们便成为人们外科治疗的求助对象。

    英国伦敦惠康图书馆研究员理查德·阿斯宾:那时伦敦的理发店门口会有木柱,木柱上有红白条纹相间的广告牌,据说红色代表血,白色代表用来擦血的手帕或者白布。

    放血、拔牙、截肢等等,这些都是中世纪医疗理发师的基本工作,想成为一名医疗理发师必须通过资格考试。即便如此,除非万不得已人们并不乐意去登门求救,因为大家都知道,做手术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冒险。

    理查德·巴奈特在剑桥大学教授医学史,同时也是一名作家,他出版过一本关于早期野蛮手术史的著作。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很多古怪而残忍的手术和解剖图片,其中一些甚至可能会引发读者的生理不适。

    英国医学史专家理查德·巴奈特:除了手术的技巧细节以外,这些图像向我们展示了对于没有麻醉的病人来说这种手术有多么令人痛苦。你能看到皮肤血肉之间的粘连,看到骨头上的锯痕,即时截肢手术只持续两三分钟对病人来说都是极其痛苦的。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常常呈现于文本、书籍和文字,但我认为历史逐渐开始探索图像这种可能性,你怎么看待作为历史学资源的图像?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尤其是这本书上的插图,展现了当时遭受手术痛苦的人们。

    早期的手术是巴奈特研究的主要对象,从理发师的时代到19世纪,手术度过了漫长的荒蛮期。流血、疼痛与死亡一直都伴随着接受手术的病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当时有人很形象地说,要做这个手术是三无:无麻醉,那也就是说痛的半死;无杀菌药,就是不能抗感染;无止血,你一截肢它就要出血。

    匈牙利国家博物馆馆长贝内德克·瓦尔加:在19世纪中后期之前,医院没有充足的条件让外科医生深入病人身体进行手术,病人随时可能因为疼痛、病菌感染或者失血过多等原因而死。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普通急诊外科主任约瑟夫·萨克兰:那时的手术死亡率有50%左右,所以存活与否和抛硬币猜正反面的概率一样,一半一半。

    这种种危险,让大众对外科望而却步,但这痛苦和绝望背后改变人类命运的伟大变革却在逐步到来。


    中国 上海

    中国上海,一场与手术相关的头脑风暴会议即将开始。这是一台肿瘤切除手术,录像中医生的每一个动作都被反复观摩。这些津津有味的观众并不是外科医生,而是专门研发手术器械的技术人员。

    李元勋是研发团队的负责人,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止血钳的研发工作。在半年的时间里,他们完整录制下由不同的医生完成的数十台手术,然后将手术进行拆分,通过分析医生切割组织的方式,准备进一步改良自己的产品。一种新型智能止血钳,使其在手术中面对大血管出血能有更好的止血表现。

    智能止血钳研发团队负责人李元勋:我们有信心能做到大血管闭合,因为像(直径)7毫米的血管一断,很快就会危及到这个病人生命的,尤其是动脉,你不能很快地把它重新结扎好。

    防止病人失血过多而死,在手术中是外科医生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今天的止血工具与方式渐渐趋于多样和完美,而这一切改变的开端,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欧洲战场。


    法国 巴黎

    法兰西军事博物馆,世界三大军事历史博物馆之一,每天都会有上万名游客来此参观,馆内收藏的50多万件战争藏品中,最吸引人的正是早期的火枪火炮。它们的出现是军事历史的巨大革命,却让外科医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法兰西军事博物馆馆长奥利维耶·雷诺多:这是最原始的枪,当你拿住这个武器,用肩抵住固定好它,扣动扳机的时候,钩子会松开,在这里并点燃火线,那些创伤都是很严重的,因为子弹可以到达身体的深处。所以必须仔细全面地清理好伤口深处以避免感染,然后止住出血。

    在哀鸿遍野的战场上,一位名叫安布列斯·帕雷的年轻法国军医首次目睹了战争的恐怖。

    帕雷出生在法国南部一个叫做拉瓦勒的小城,作为一名医疗理发师的儿子,他从15岁起就开始给父亲做学徒。1536年,26岁的帕雷在取得医疗理发师资格后,被招募进了军队,成为一名军医。今天的巴黎医药历史博物馆,还保留着当时的军医在战场上使用的手术器具。截肢在当时的战场上是最常见的手术治疗,这些形状各异的烙铁,正是军医用来止血的常用工具。

    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烙就是说把一块铁或者一块什么东西石头烧红,然后按在那个伤口上,而且是在一个完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去按在上面。这样子它实际上呢把这个血管烧凝结了,同时把它周围的肌肉、皮肤也都烧坏了。你想这样一个伤口怎么愈合,怎么会不感染?

    公元2世纪,罗马人就开始采用烧灼的方式来处理伤口,这是痛感最剧烈的手术之一,士兵们经常会疼得晕厥过去,在手术过程中因疼痛过度而死亡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士兵们痛苦的哀号震惊了帕雷,他开始思索一种更好的止血方法。1552年,帕雷所在的法国军队遭到了炮火的袭击,一名士兵面临截肢,帕雷在日记中记录了这次载入史册的手术。

    《帕雷医学著作合集》:血液以充足的量流动着,必须及时地把静脉血管和动脉牢固地连接起来,以确保血液不再流出。我必须为他截肢,这一次我没有使用烙铁,取代烙铁的是针线和一把人们从未见过的钳子。

    巴黎医药历史博物馆馆长玛丽·维罗妮可·科林:这个工具的名字来源于鸟,它的形状像鸟喙,我们用它来深入伤口,寻找动脉的位置,用上面的齿状物抓住并拉出动脉。

    这就是帕雷发明的鸦喙钳,通过拉出伤员的动脉,用缝线扎住血管末端就可以彻底封死血管。此后,钳子配合针线的钳夹止血法被不断改良用沿用至今。

    除了让士兵们告别了烙铁外,帕雷还有很多医学创新。他用温和的药膏代替了沸油为枪伤伤口清创,设计了许多外科及整形器械,甚至还发明了给伤残军人使用的义肢、义眼和带齿轮的关节。这些行为的背后,充满着医生对病人的关怀和怜悯,而帕雷也因此被后人尊为“外科学之父”。

    手术,曾经是野蛮的代名词,被打开的身体与死亡如影随形。怀抱着悲悯之心执着前行,经过无数惊心动魄的尝试,在止血、麻醉、消毒的保障下,柳叶刀成为真正的救命之刀。这就是手术两百年之手术基石。

    帕雷绝不会想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曾被他摒弃的烧灼止血,重新出现在今天的手术中。经过一年多的反复研究,李元勋团队的新款智能止血钳成功产出了样品,开始了动物实验。今天实验的目的就是测试在闭合直径7毫米左右的大血管时,智能止血钳的可靠性如何。实验进行的很顺利,通过将电能迅速转化为热能,智能止血钳对出血点进行了可控而精准的灼烧,大血管瞬间被安全地切割与闭合。

    智能止血钳研发团队负责人李元勋:今天你看到的就是用电外科的方式去止血,就像扎袋子一样,我把袋子给扎个口扎住,通过电外科的方式。所以说这种闭合就是可靠性更高、更能够保证它的永久闭合。

    良好的安全性和便利性让电能操控的工具成为外科医生新的止血武器,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手术缝线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美国 康涅狄格州

    美国康涅狄格州一家缝线生产车间,研究人员正在对一根手术缝合线进行测试。

    手术缝合线研发工程师迈克尔·贝特鲁克:你看到的这是一个常规的没有倒刺的缝线,我可以将它穿过猪肉,但是我也能把它拉回来。所以如果不打结的话,就没有力量固定。然而如果我们拿一个倒刺缝线,我将它以同样的方式穿过同样的组织,我又能穿过,但是不能把它拉回来;我又能再把它拉过去,现在我就不必打结了,因为有倒刺帮忙。

    在这根直径为0.1毫米的缝线上,细密地分布着许多肉眼可见的倒刺。手术中,这些倒刺可以轻松地穿过组织,然后牢固地固定它们,让组织无法滑动。使用倒刺缝线的医生不再需要打结,既大大节省了时间,也更好地保障了手术的安全性。

    止血钳与手术缝合线终结了病人对手术中失血过多而死的恐惧,却并没能切断手术与死亡的紧密联系。事实上,因为无法解决疼痛和感染,直到19世纪中期,医生还无法做一台安全的手术。


    英国泰晤士河南岸,伦敦桥附近的圣托马斯教堂是重口味游客的观光胜地,在教堂的阁楼上有着全伦敦最诡异的博物馆。馆长凯伦·豪厄尔女士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三十多年,每天下午4点,她都要为来此参观的游客进行一场特殊的表演。

    英国老手术室博物馆馆长凯伦·豪厄尔:欢迎来到老手术室博物馆。这里有一幅画你可以看一下,你能看到外科医生像这样单膝跪下。在1798年的西方世界,如果你说我摔断了腿,这会是非常悲伤的一句话,这和自称我已是死人了没有太大区别,并且意味着你会遭受到极大的痛苦。我需要使用这样一把短刀,等一会当需要处理更大的肢体时,那刀就更大了。你需要保证病人不会站起来跑掉,因为这很疼,我们没有麻醉剂,这是关键。

    这场表演复现了没有麻醉的时代人们做手术的场景,那时做手术是一件稀罕事,地位提升的外科医生逐渐将自己的手术场所从理发店迁移到这样的环形剧场,教学的同时,还卖票给好奇的人来盈利。一次次令众人惊恐的手术中,不乏病人因疼痛而死亡的案例。

    疼痛是每个人一生中体验最早和最多的主观感受,当皮肤受到刺激,表层的神经末梢就会产生疼痛信号,之后迅速传递到大脑,大脑经过分析,开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促使人做出行动,避开伤害。疼痛会使肌肉收缩,心率和血压上升,呼吸加快,并且出汗,严重时会导致休克、死亡。实际上,古代医生一直在想方设法解决手术疼痛的问题。一些医生会用具有致幻作用的植物来缓解疼痛,还有一些医生干脆将病人灌醉或者敲晕,但这些病人通常会在手术过程中尖叫着醒来,剧痛甚至会让一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死亡。对于19世纪中期以前的医生来说,手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速度,快是唯一的要求。


    英国的外科博物馆收藏着一套由三把手术刀组成的手术工具,它们的使用者罗伯特·李斯顿曾被公认为“伦敦第一快刀医生”,他最快的一次截肢手术仅仅用时28秒。

    英国医学史专家理查德·巴奈特:最有名的就是一次他给病人截肢,他切得太快,把助手的两根手指切断了,导致助手失血而死;其次他把病人的生殖器官切掉了一部分,导致病人术后感染死亡;据说观看手术的一位观众被吓到心脏病犯了。

    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学院理事会成员詹姆斯·戈登:那次手术非常出名的原因是一位病人的手术,最终却死了三个人,这也是唯一一次死亡率为百分之三百的手术。

    缩短手术时间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无法解决止痛的问题,外科手术自然无法向精细和复杂继续发展。直到19世纪中期,这令人痛苦的局面终于出现了转机。

    美国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麻醉科主任沃伦·扎伯:欢迎来到麻省总医院的乙醚厅,它是1815年由布尔芬奇修建的,如果观察这些门和墙壁,你会发现它们大约有六英尺厚,为什么呢?为的是不让病人听到其他手术室正在手术的病人的尖叫声。

    作为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的麻醉科主任,沃伦扎伯对医院的历史相当熟悉,尤其是这幅油画。它生动地再现了1846年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瞬间,改变历史的正是画中这位手持玻璃瓶的美国牙医威廉·莫顿。

    1842年从哈佛大学医学院毕业后,莫顿来到波士顿的一家牙科诊所工作,那时的他并不知道推动外科手术重大发展的机遇竟然落在了自己这个刚出道的小医生身上。

    美国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麻醉科主任沃伦·扎伯:那些前来就诊的女士,拔牙时发出的尖叫声让他很苦恼,也正常对吧,她们内心恐惧。无法忍受尖叫声的莫顿在听说一种叫乙醚的化学物质可能具有麻醉效果后立刻投入了试验,他先后在妻子养的小狗以及自己身上尝试这种化学物质,所有的发明者都会以身试法,他们是自我试验者。因此莫顿将乙醚倒在手帕上,吸入体内。

    莫顿很快昏死过去,若不是手帕自动从脸上掉下来,他可能会因为吸入过量的乙醚而一命呜呼。醒来后的莫顿明白了问题的关键,必须有效控制乙醚的吸入量。

    美国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麻醉科主任沃伦·扎伯:这就是乙醚雾化器,这里是个衔嘴,这里是一个阀和另一个阀,气体从这里进来,经过乙醚液体,液体雾化吸入人体,吐出的气体则从旁边的阀排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

    1846年10月16日,莫顿来到哈佛大学,准备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在众人的围观中,莫顿手持乙醚雾化器,走到手术台,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阀门,将乙醚雾化器送到病人嘴边。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的无痛手术,整个过程持续了25分钟,现场一片静默。

    美国哈佛大学全球健康和社会医学教授斯科特·波多尔斯基:对于见证这一事件的人来说,这似乎是一场真正的革命。人们在手术后询问吉尔伯特·艾伯特,你是否感到疼痛?他回答道:“没有,我什么也感觉不到,整个过程都睡着了”。

    消息传出,医界哗然,从波士顿起航的货轮迅速把发现乙醚麻醉剂的消息传遍全球。之后的十年间,麻醉几乎被应用到了所有当时的外科治疗中。

    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黄宇光:麻醉师至关重要的,没有麻醉的进展,现代外科学要想发展的话,那几乎是不可能。1846年10月16日,大家回过头来看,那是多么简单,但是对他(威廉·莫顿)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勇气,也就是一种历史的突破。

    波士顿城市公园一座12米高的纪念塔为莫顿而立,塔身上刻着医学界给他的墓志铭——在他以前,手术是一种极大的痛苦;因为他,手术的疼痛被攻克;从他以后,科学战胜了疼痛。

    手术,曾经是野蛮的代名词,被打开的身体与死亡如影随形。怀抱着悲悯之心执着前行,经过无数惊心动魄的尝试,在止血、麻醉、消毒的保障下,柳叶刀成为真正的救命之刀。这就是手术两百年之手术基石。


    随着麻醉药物的出现,一种特殊的医生也从医生的群体中脱颖而出。

    呼吸道阻塞、心率急速下降,这是小儿术后极易发生的喉痉挛病情,如果不能及时抢救,病人随时会窒息而亡。所幸躺在病床上的并非病人,而是急救智能假人,这个假人能根据事先设定的电脑程序做出和人体一样的反应。

    陈怡绮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一名资深麻醉医生,她希望通过这种极端的病例培训锻炼年轻的麻醉医生,让他们能够积累足够的实战经验,以熟练应对生死一线的突发事件。

    ——在不深不浅的麻醉下面,如果这个病人声带完全关闭了,高血钾我怎么处理?

    ——首先控制来源,然后限制输血,增加去路、利尿,然后可以通过钙钾交换或者是净化液来降低血钾浓度。

    和普通人对麻醉医生的印象不同,今天的麻醉医生除了要在手术中对病人实施麻醉外,还要在术中担起监测生命体征、随时抢救病人、保证手术后病人苏醒的职责,是当之无愧的生命守护神。麻醉的进步解除了术中疼痛的威胁,人们不再会因为对疼痛的惧怕而抗拒手术,但是在通往安全手术的道路上,仍有一个隐形杀手横亘其间。

    这些绘制于19世纪的油画,展现了当时医生做手术的场景,画里的外科医生穿着时兴的黑色燕尾服,但在着装的斯文体面下,隐藏着人们对感染威胁的无知。

    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那个时候开刀没有手术衣,没有口罩,地面也是很脏的,没有空气消毒,没有地面的消毒,没有皮肤的消毒。

    在这样的环境中,本该治病救人的手术室成为藏污纳垢的好地方。

    英国医学史专家理查德·巴奈特:在刚使用麻醉的几年间,死亡率还是在上升,这是当时手术面临的另一难题——伤口感染。因为外科医生可以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在手术上,当医生开始给病人拆解绷带时,病菌会进入胸腔等身体内部器官,这会导致病人更有可能死于感染。

    今天的人们已经知道是病菌的传播导致了术后感染和死亡,但是一百多年前的医生并不了解这一点。那时整个欧洲的术后死亡率都高的惊人,其中包括那些医学最发达的地区,巴黎60%,苏黎世46%,柏林34%。当所有人对术后死亡事件束手无策时,一个无名小卒站了出来。

    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有一座环绕着妇女与孩子的纪念雕像,这是为了纪念匈牙利妇产科医生赛麦尔维斯,他曾经以一己之力开启了人类与病菌感染对抗的先河,拯救了千千万万妇女的生命。

    1845年,27岁的塞麦尔维斯来到奥地利维也纳总医院的妇产科工作,作为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医院之一——维也纳总医院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产科门诊,感染所带来的的死亡威胁同样笼罩着这里,一种叫产褥热的疾病在产后妇女间横行肆虐。

    匈牙利国家博物馆馆长贝内德克·瓦尔加:最开始医生们认为,这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比如行星的实际位置、孕妇的饮食习惯、天气因素、女性的性生活以及她们的教育背景。

    当人们对产褥热的治疗束手无策时,年轻的塞麦尔维斯注意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维也纳总医院的产科被分为两个病区,由医生负责的一病区死亡率为16%,远远高于由助产师负责的二病区2%的死亡率。他怀疑产妇的高死亡率或许与医生的工作习惯有关,一次意外事件让他确认了这样的想法。赛麦尔维斯的同事在解剖尸体时,被手术刀划破了手指不幸去世,这位医生死前的症状与死于产褥热的产妇惊人地相似。塞麦尔维斯立刻意识到产褥热的罪魁祸首可能就是医生的双手。

    意大利罗马大学科学技术实践哲学研究所医学史教授卢卡·博尔吉:医学生在检查完病房中的病人或者在检查病房里的妇女之前会去解剖室进行解剖,于是塞麦尔维斯有了这样一个想法,可能是他们在进行完尸体解剖后不怎么洗手,或者仅仅用清水快速洗手。医学生可能会把某些物质传递给妇女,但他那时候还不知道是什么。

    塞麦尔维斯立即要求自己所在病区的所有医生在接生前必须用漂白粉反复洗手,但此举却遭到了反对。

    匈牙利塞麦尔维斯大学医学史教授尤迪特·弗尔莱:那时的保守派医生们嘲笑塞麦尔维斯简单的理论:哈哈哈,只要洗手就能解决问题了,这是什么废话。

    1850年,饱受非议的塞麦尔维斯被迫离开维也纳总医院,回到匈牙利,开始在现在的森特罗库斯医院工作,继续推行自己的洗手原则。在这里,产褥热的死亡率很快降到了1%左右。虽然塞麦尔维斯的方法在匈牙利卓见成效,但当时在欧洲,每年仍有成千上万的妇女因为感染而死亡。1861年,塞麦尔维斯出版了《产褥热的病原、症状和预防》一书,将它们寄给了欧洲最知名的产科教授,但少有回音。

    匈牙利塞麦尔维斯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里格·亚诺什:如果每一个医生以及在医院工作的看护人员能够遵循并实践他这一理论,那么不只是奥地利的产妇,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的许多产妇都能免于感染的折磨。

    在自己的著作中,他这样写道:即使我无法活着亲眼看到征服产褥热的那一天,我也坚信那一幸运时刻即将到来,为此我死而无憾。1865年,47岁的塞麦尔维斯在维也纳一家疯人院中孤独死去,而他的希望并没有落空。1881年,一种串珠状的细菌在产妇的恶露中被首次发现,这种细菌被命名为链球菌,正是这些大量存在于尸体与自然界的病菌进入产妇的身体导致了产褥热发生。直到此时,终其一生都在呼吁洗手和消毒的塞麦尔维斯才重新赢得了瞩目。

    今天,全世界任何一家医院都在严格执行塞麦尔维斯的提议,洗手已经成为医生手术前最重要的消毒步骤。但与病菌的战斗远不止这些,控制感染也成了新世纪医院管理的重要功课。


    中国 上海 瑞金医院

    这是瑞金医院手术室每周四都要举行的晨会提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手术室总护士长钱蒨健:星期四我们要进行一些专业的提问。第一题:外科手消毒的目的……今天的交班就到这里,还是最后一句老话,当我们散会的时候进入手术室,一定要记住医疗安全。

    作为中国华东地区最知名的医院之一,瑞金医院的手术量惊人,平均每天会有300多台手术在这里的50个手术室完成。从手术环境到手术器械,从流程设置到实际操作,今天,消毒灭菌已经贯彻到与手术相关的方方面面,极尽细致。为了确保手术室无菌,手术室都有严格的工作制。度和无菌要求。因为一旦病人术后发生感染,就意味着所有医护人员的努力将功亏一篑。

    供应室是每家医院管理最为森严的地方,手术结束后所有器械都被送到这里,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这是一把普通的手术钳,从手术台下来它需要经过分类、浸泡、刷洗、烘干、上油、包装、灭菌、存储、发放等30多道程序的消毒处理才能再次使用,其中还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类检测,每一步都有严格而详细的记录。尽管大部分操作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但每天这里仍需要十多位工作人员手工完成部分器械的清洁、分类和打包工作。为了保证手术器械循环使用,最多的时候,他们一天要清洗一万多件,而每件器械进行一次完整的清洗、消毒、灭菌需要3个小时左右。正是这一切,造就了外科的奇迹,使得接受手术的病人,从此不再担心致命的感染。

    随着止血、消毒和麻醉被一一攻克,外科学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质疑声中,医学先驱以非凡的勇气、大胆尝试的智慧、必胜的决心将外科学从黑暗带进光明。随着柳叶刀开始在人体内攻城略地,手术也终于从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成为治疗领域里最炙手可热的新生力量。

     6 ) 《手术两百年》(六)文案整理版

    “200焦,(不加人为任何干扰)五分钟,病人心电图依然是直线,宣告临床死亡,可以开始手术。”

    “今天是他捐献器官,奉献爱心,让生命延续,一个有意义的日子,现在默哀致敬。”

    一位车祸去世的男子无偿捐献了自己的肺脏,冰块和灌注液的低温保护,仅能为他们争取六至七个小时的转运时间,一场生命的接力开始了。时值春节返程高峰,获取肺脏的转运医生终于赶上最后一班高铁。

    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医生刘东:我现在就在进站口西,我现在绕过来这边是C2(大门),那我绕来绕去,这个就是C3(大门)C2(大门)了。

    此时距离肺脏摘除已经过去了五个多小时。无锡市人民医院,全球第二大肺移植中心,一台肺移植手术已经为供体的到来开始准备。手术台上,随着健康的脏器开始在体内工作,重度肺衰竭的病人重获新生。

    移植手术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奇迹之一,今天,外科医生已经可以突破极限,实现对器官的再利用,这是人类互助的巅峰,无数人因此受益。尽管距离世界上第一台成功的器官移植手术只过去了短短的六十余年,但是在现实世界之外,对移植的憧憬早已根植于远古人类的想象当中。

    9月,印度的雨季接近尾声,一年一度的象神节即将来临。

    “我的父亲伽内什神(象神)!!”

    卡维特卡父子是专门制作神像的工匠,装饰象神的头颅是他们工作的重要部分。

    印度神像工匠蒂伽斯·卡维特卡:在印度教的诸神里,象神是非常受欢迎的神祇之一,尤其因为面容讨喜,很受孩子们喜欢。

    相传,在一次误会中,印度教毁灭之神湿婆的儿子伽内什失去了自己的头颅,借由大象的头颅才得以重获新生。兼具象头和人身,象神,拥有了铲除一切困难险阻的庞大力量。

    印度神像工匠蒂伽斯·卡维特卡:我们希望人们通过把神像带回家敬拜,象神也会赐福给这些人,因此我们觉得非常自豪。

    事实上,类似的神话传说比比皆是。

    拉斯克医学奖得主、英国剑桥大学外科学教授罗伊·卡恩:在很多不同文明里,都有着移植器官的想法,在古希腊文化中叫作嵌合体,它由四到五种不同的生物结合在一起,而且还会因为文化而改变。

    如果说对庞大力量的崇拜是人类对于移植的最初渴望,那么真正让移植走进现实的却是医者对于病患的悲悯和救赎。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始建于1088年,是西方最古老的大学,这里拥有世界上第一个人体解剖教室,环绕教室四周的全身塑像是古代著名的医生。其中,一尊左手拿着鼻子的雕塑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以精妙的鼻再造术而闻名于世的加斯帕雷·塔利亚科齐。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医学史教授毛里奇奥·利帕博纳蒂:有一些疾病比如梅毒和麻风病会腐蚀人的面部,致人脸变成狮子脸状;再比如说接触凶猛动物,常见的是当狗袭击人的颈部时,人为了保护颈部会低头,此时狗就容易咬伤人的脸部,还有一些鼻子被冻坏的情况。

    塔利亚科齐对这些病人深表同情,他不顾教廷的反对,决定帮助他们缓解痛苦。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人体解剖室讲解员:塔利亚科齐会在病人的左胳膊划出一个长方形,左胳膊被抬起来挨着鼻子,那一块被切下来的皮肤会被抬起来放到鼻子上,并被恰当地缝合起来。

    这种古怪的固定姿势可以让胳膊的血液循环维持皮肤的生存,几周后,创面位置建立了新的供血,医生就会将皮肤与胳膊的血供切断,进行下一步的形态修复。这个看似笨拙实则精妙的设计就是人类最早的移植尝试之一。

    但是,这种堪称先驱的行为,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一部分宗教人士笃信,鼻子的缺失是来自上帝的惩罚,而医生的救治冒犯了上帝的旨意。塔利亚科齐在死后遭到了弃尸荒野的惩罚,幸运的是,宗教的压力并没有让医学止步,人们对此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胆尝试。但当他们开始试图进行异体间的组织和器官移植时,困境纷至沓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国顶尖的肝移植中心之一,刘波夫妇正在经历有生以来最为煎熬的时期,他们仅11个月大的女儿妞妞被诊断患有一种先天性的肝病。蜡黄的脸色表明她的肝脏已经严重衰竭,任其发展,妞妞很可能在一岁内死去。

    妞妞父亲刘波:当时那种情景我是到现在都忘不了,我跟我媳妇在手术室外抱头大哭,真的,感觉天塌了。

    为了能让妞妞活下去,刘波同妻子商量后,决定将自己的一部分肝脏移植给女儿。

    您现在这个肝脏啊,有点轻度脂肪肝。您给孩子捐的是左肝,基本上对手术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妞妞父亲刘波:但凡是有一点希望,做父母的都会拼一下、赌一下,如果我不做,我这辈子,这个坎我过不去。

    尽管如此,妞妞的手术依然面临着极大的风险。作为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肝脏内的血运极其丰富,妞妞的肝脏严重衰竭,凝血功能极差,一旦手术出现任何纰漏,很可能导致她血流不止。

    “对这个孩子来说,我们最大的风险是在这块。”

    扭转刘波一家命运的重要日子到了。

    “焦虑、恐惧、害怕、担忧,一大一小全进了手术室,我将要在手术室外等待他们两个人,就感觉受不了。”

    两间相邻的手术室中,父女两人的肝脏切除手术同时开始了。

    医生细致地切下了刘波五分之一的肝脏,肝脏的再生能力很强,三个月内它就能恢复到原本的大小;妞妞几近衰竭的肝脏也被切下,医生为两人的创面都留出了足够长的血管,为下一步的肝脏移植做准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脏移植中心主任医师朱志军:所谓器官移植实际上说到根上它就是要接血管,因为你只有把血供给它打通了以后,这个器官才能够正常地工作。

    事实上,血管连接得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肝移植手术的成败,也是所有移植手术的基础。而这样一个打开生门的技法,从诞生至今,仅有一百多年。

    在一万多年前,人类就学会了用动物毛发缝合身体表面的伤口。到了19世纪末,体表伤口的平面缝合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但是在面对体内那些柔软且形状立体的血管时,平面缝合的方法很容易造成血管狭窄或漏血的情况,最终导致病人死亡。

    中国上海,世界顶尖的全仿真高级临床培训中心内,一场移植手术的基础培训正在进行。

    “这个是一根猪的主动脉,那我们用这根猪的主动脉作为我们今天练习的一个材料,然后呢,我们进行一个经典的三点吻合的方法。好,我们先剪断,然后再进行重新吻合。”

    与体表的平面吻合不同,医生先要在两段血管的端口处等距离缝上三针,接下来只要保持这三点之间的两两紧绷,医生就可以在相对固定的位置内进行缝合了。

    “我们通过三点固定以后,我们可以把这个血管分成三等份,你就不会在缝这个面的时候会缝到后面的另外两个面上去,它可以相对来说每一个缝针的针距和边距都可以缝得比较准确一些,整个血管缝合之后不容易狭窄。”

    这种连接血管的方法被称为三点吻合法,由法国外科医生亚力克西·卡雷尔发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移植中心主任医师夏强:他差不多是在上个世纪(20世纪)的初期,偶然的机会,因为看了纺织女工去做三点的固定的刺绣,他受到了启发,通过三点固定以后就成功地把血管进行了缝合。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学附属布列根和妇女医院移植外科主任斯特凡·图利乌斯:这是血管吻合术成功的必要条件,你知道那是移植的关键部分,如果没有成功地将一个器官重新连接到血管中,移植就不行了。

    妞妞的肝移植手术已经持续了四个多小时,医生即将把爸爸的肝脏移接进妞妞的体内。为了便于吻合,医生阻断了出入肝脏的血流,这是个极度危险的时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脏移植中心主任医师朱志军:血管它是人体的生命线,它给你的操作的时限是有限的,尤其要遇到一些小的血管,又那么细的情况下,你既要熟练准,还得要快,所以这方面要求就要高很多。

    跟教学展示不同,人体肝脏的血管极细,几乎是主动脉的十分之一。沿用一百多年前的三点吻合法,医生迅速准确地缝上了最为关键的三针,将两根对接的血管固定,在此基础上继续均匀地吻合九针。即便在今天,一个外科医生要熟练地进行这项操作也需要十余年的磨练。

    ——我开门脉了啊

    ——好的

    ——你看红了,已经红了

    妞妞的新肝脏由暗红变成鲜红,这次血管的吻合没有出现任何纰漏,妞妞终于拥有了健康的肝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脏移植中心主任医师朱志军:一个小孩,奄奄一息,甚至带着呼吸机,甚至需要人工肝,需要血液净化治疗来支持。但是你做完手术后,她醒了,她下地活动了,她满地跑了,我想这种成就感,那是非常非常让人满足的。

    妞妞父亲刘波:走的万里长征第一部,康复的过程(也许会有)很多问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坚强地跟宝宝一起面对就好了,没有什么其他的可想的,坚强面对。

    受益于三点吻合法,无数生命得到了重生的机会,然而,高超的血管吻合技术没能扫清阻碍器官移植的全部障碍,更加难以逾越的问题出现了。

    20世纪医学伟大的奇迹,人类生命最为特殊的延续,从神话到现实,在技术与伦理的重压下曲折前行,移植器官更是移植爱与希望,这就是手术两百年之生死“器”约。


    美国

    手移植接受者锡安·哈维:我两岁的时候,因为生病失去了双手,我不知道小朋友的手是什么样子的,是这种颜色还是这种颜色的,我不知道。

    由于生病引发的严重感染,锡安·哈维两岁时失去了自己的四肢,如今哈维已经学会了用假肢行走,残缺的双臂也能暂时代替双手灵活地完成许多任务。但哈维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双真正的手,这样他就可以跟小朋友们一起打棒球了。

    手移植接受者锡安·哈维:所以当我得到这双手后,我将会为自己得到的双手感到骄傲。

    锡安·哈维的母亲帕蒂:我将会见证你得到这双新的手,知道你很兴奋。

    手移植接受者锡安·哈维:如果进展得不顺利,我也无所谓,因为我还有我的家人。

    经过两年的等待,哈维终于等到了各方面都跟他高度匹配的供体,40人组成的庞大移植团队全部就位。

    “我们已经演习过,我们知道我们的步骤,我们知道彼此,我们知道今天要做什么,让我们开始吧。”

    手术正式开始,这是史无前例的尝试,在显微镜下,医生将供体的血管、骨骼、神经、肌肉和皮肤等与哈维的残肢一一连接,所用的缝合线细的几乎不能被肉眼看到。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整形外科主任斯科特·莱文:这往往是神奇的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见到了新生,血液涌入其中,手拥有了血色和温度,手被接活了,别忘了这是来自一个已故的捐献者。

    10个小时后,双手移植顺利完成,哈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双手移植的孩子。但主治医生非常清楚,这10个小时的付出仅仅只是开始,手移植涉及多种复合组织,除了手术技术上的难度,他们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那就是排异。

    北京市移植耐受与器官保护重点实验室里,一只小黑鼠的身上被移植上了一块不属于它的皮肤。显微镜下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正在进行,黑鼠的免疫系统识别出了不属于自己的皮肤细胞,它立即拉响防御警报,接到通知后,具有杀伤力的淋巴细胞迅速赶到现场,识别外来细胞,对它们进行摧毁打击。在持续的攻击下,半个月后,小黑鼠身上的外来皮肤逐渐坏死,最终被彻底排斥掉,这样的过程每时每刻都在人体内发生。正是拥有了如此强大的免疫系统,人类才能在百万年的进化史中与各种致病因素顽强对抗,得以健康强大地存活。然而,也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能力,一度成为困扰移植的最大阻碍。

    国际器官捐献与获取协会主席马蒂·曼亚里奇:在近来的两三个世纪里,手术在不断发展,在技术上实现了血管和身体各部位器官的连接,医生现在可以将动脉和动脉、静脉和静脉连接起来,但排斥反应依然是个很大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器官移植关键就是说它要产生排异,因为尽管我们是同种、同一个人类,但是它是异体,它面临着一个排异的问题。

    唐孝达,中国最早开展肾移植手术的医生之一,时至今日,这位已经耄耋之年的老教授依然对自己的第一台肾移植手术记忆犹新。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教授唐孝达:在手术台上发生了超急性排斥反应,完全接好了,尿都已经来了,正准备要关了,关腹了,要把伤口缝合了,突然一下看这个肾脏,移植肾脏怎么颜色暗下来了,变软了,那基本上是没有办法了,只能把肾脏取掉,否则人的性命要丢掉的,我们最怕的就是排斥反应。能不能度过急性排斥反应,就是来决定这个人能不能够有一定的存活的时间。

    此时,距离三点吻合术的发明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同样的失败却在世界各地不断上演。1954年,美国医生默瑞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同卵双胞胎之间的肾移植手术。由于免疫系统相同,接受肾脏的弟弟没有出现排异,术后生存长达八年。这是罕见的成功案例,不是所有病人都有一个免疫系统相同的孪生兄弟。为了抑制免疫系统的攻击力,一些抗排异的药物和X射线被用在了移植病人身上,但副作用十分强烈。世界上第一例心脏移植的病人在术后仅仅存活了18天,他并非死于排异,而是死于抗排异药物的副作用。

    “他死了,他知道自己即将迎接美好的生活,因为在术后10天内一切都正常,我很感谢竭尽全力救治他的医生们,同时感谢全世界祝福他的人和给与他的帮助。”

    此后的一年内,全世界共完成了102例心脏移植手术,但术后八天的死亡率高达60%,平均生存期仅有29天。整个器官移植领域被一片悲观的气氛笼罩,很多医生甚至提议暂停器官移植的临床应用。

    拉斯克医学奖得主、英国剑桥大学外科学教授罗伊·卡恩:我们需要一种更好的药物,更有效但同时能减少毒性的药,我们开始对其他一些化合物进行研究,以为可以找到更有效的药物,但是没有一个是真正意义上更加有效的,直到我们开始在动物实验上探索,这就是环孢素。

    年近90的罗伊·卡恩曾是剑桥大学的外科学教授,他经历了移植外科最为艰辛的时代。卡恩没有想到,就是在这里,他从一个时代的见证者成为另一个时代的推动者。

    “这是挪威,他们在那里发现了环孢素。”

    1969年,瑞士一家药厂的研究人员从一些源自挪威高原的土壤真菌菌株中提炼出了一种化合物,这就是卡恩提到的环孢素。它在免疫抑制试验中显示出了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在当时这个结果并没有得到药厂的重视,却引起了远在英国的卡恩的注意。

    拉斯克医学奖得主、英国剑桥大学外科学教授罗伊·卡恩:当时我联系了药厂,问他们要更多的环孢素来对大型动物做器官移植实验,但他们说我们已经不再研究这个成分了,现在已经停止研究了,但是你可以把我们剩下的试验样品带走。

    卡恩和团队开始了针对环孢素的研究,试验中,他们为环孢素找到了极佳的溶剂,使它们可以更彻底地被机体吸收。当溶解的环孢素被引入动物移植实验时,奇迹出现了。

    拉斯克医学奖得主、英国剑桥大学外科学教授罗伊·卡恩:当年大概有60个人在这里开会,有些是美国人,有些德国人,还有法国人,一定还有瑞士人,因为药是在那里被发现的。我们呈现了实验结果,接着讨论是否值得继续在病人身上研究。

    实验结果显示,环孢素可以将动物移植术后的生存时间大大延长。

    “如果不是因为罗伊·卡恩教授的研究成果,世界上数以百计的人可能已经不在人世。其中一些是卡恩教授的病人,接受过他的手术……”

    很快,环孢素被引入卡恩的临床试验,经过反复调配比例,它在移植病人身上同样展现出了超强的抗排异能力和较小的副作用。

    拉斯克医学奖得主、英国剑桥大学外科学教授罗伊·卡恩:让我记忆最深刻的病人是一个20岁左右的姑娘,她46年前做的肾脏移植手术,至今肾脏工作得还非常好。她的经历不光让我记忆犹新,而且也是一个非常显著的案例,说明移植手术的结果可以是非常好的。

    卡恩的慧眼识珠使移植的术后存活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仅肾移植的术后存活率就从50%提高到了80%,器官移植终于走出了漫长的黑暗期,无数器官衰竭病人的命运因此改变。环孢素的发现让抗排异药物的研发打开了新的局面,越来越多的高效抗排异药陆续诞生。

    尽管手移植涉及多种复合组织,将面临更为复杂的排异现象,医生们依然对哈维的未来保持乐观。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整形外科主任斯科特·莱文:不出所料的是,哈维出现了一些排异反应,我们观察到了皮肤的异样,他出现了皮疹、肿胀或者红疹,我们通过药物成功进行了治疗,包括提高免疫抑制水平等措施,排异反应最终得到了缓解。

    一年后,酷爱棒球的哈维成为棒球赛的开球手,手移植给了他梦想成真的机会。如果足够幸运,在未来的漫长人生中,这双手将随着哈维的成长一起长大。

    ——你想要做什么?

    ——我就是想写一封信给(捐献者的)父母,感谢他们捐给我这双手,因为他们本来不必这么做。


    在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刻,选择让逝去的生命用另一种方式留存在这个世界上是移植的最伟大之处。如果没有愿意捐献器官的人,器官移植将难以实现。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病人他每天都在等待新的生命的机会,等待生活质量的改善,他不是一个单纯的生和死,有时死了,一死百了,但是还有个活着的话,活着的痛苦,更加需要我们帮助。

    国际移植协会主席南希·阿舍尔:我们目前只能满足全世界5%到10%的病人的移植手术需求,这个状况无疑是需要我们积极改进的,无论是器官寻找方面还是捐献者方面,抑或建造心的肝脏、肾脏和心脏。

    器官资源的短缺迫使外科医生们进行全新的尝试,一个看似天方夜谭的计划开始实施。在这间上海老弄堂的出租屋里,金琪已经独自度过了两个月。

    “我一直觉得如果不是因为脸的问题,我可能会去当一个摄影师。”

    由于一次严重的细菌感染,金琪在一岁时失去了自己完整的脸和一部分肢体。

    “可能它对我的影响最大的就是让你生活在一种就是对未知的恐惧里面,很多事情你就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去做,根本完成不了。”

    为了直面生活,最终这个坚强的女孩只身来到上海,希望现代医学能够给她一张完整的脸。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国顶尖的整复外科所在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任医师李青峰:她是非常严重,常规方法没法解决,可能要做异体的移植才能解决。

    异体脸面移植——当今移植领域的技术巅峰,2005年,法国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异体脸面移植,但尖端的技术背后却有着难以弥合的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任医师李青峰:大家有一个担忧,就是到底我们异体脸面移植后,你给她的免疫治疗是不是安全。

    不仅如此,人脸具有特殊的社会属性,很难找到合适供体。李青峰团队决定另辟蹊径,依靠三维模拟技术,他们按照金琪的骨骼和面部比例为她打造出了这张脸面模型,以此为基础,医生们将让金琪的身上长出一张完全属于她自己的脸,这个当今世界整形外科的精尖技术被誉为“中国式换脸”。2017年4月,金琪的第一次手术开始了,经过反复筛选,医生选中了胸口这块皮肤作为金琪未来脸面的基础。金琪的腿部,一片手掌大小的血管网被取出,它将移植到胸口为那里的皮肤输送血液,提供营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任医师李青峰:我们这一张脸皮是由至少八套以上的血管在滋养它,而你造出来这张脸皮要移植上来最多只有一套或者两套血管来滋养它,所以还要解决血管化,确保它移植存活。

    随着水囊的置入,金琪前胸的皮肤被撑大,未来,医生还将为她植入从脂肪里提取出的干细胞,它能使皮肤保持活性,继续生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任医师李青峰:首先你要有一张这么大的脸皮,这个脸皮它还要很薄,它能够让你的表情呈现,让你的精细结构表达出来。

    在最精尖的血管化治疗双重保驾护航下,一年后,金琪的皮肤将扩张到理想的大小。在这张皮肤上,医生们将用金琪自身的软骨为她构建出缺损的鼻子和嘴唇,并在彻底成形后将它们完整移植到金琪的面部。为此,金琪还将至少接受大大小小七次手术。

    “对我自己来说的话可能做手术它更多的是一种人生的执念吧,现代医学的进步是很让人惊讶的,可能就是说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一些事情,现在就变成了事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任医师李青峰:这个技术平台,它不只是可以去预构脸,它也可以预购人体的其他部位,使人类重建人体或者人体的体表器官组织的手段和方法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今天,干细胞技术等前沿科技为突破器官供体短缺的瓶颈提供了新的可能。实验室里,科学家们正在尝试用干细胞培育各种组织和器官,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们也许将替换衰竭的器官,给等待移植的病人们以新的生机。

    国际移植协会主席南希·阿舍尔:移植手术使得受器官衰竭疾病威胁濒临死亡的病人命运得以改写,把这些病人从死亡边缘拉回来,重获健康,这是当之无愧的奇迹。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20世纪的器官移植是我们整个人类的发展史上一种神奇、一种魅力、一种伟大的工程,拯救了人类的生命是立竿见影,是没有任何可以替代的,是一场非常了不起的工程。

    国际移植协会弗朗西斯·德尔莫尼科:生而为人,我们知善恶,我们懂得行善举帮助他人,这是人性隐藏在心中的天性,移植手术挖掘了人们隐藏的天性,使得这份真善得以展现,人们会为他人捐献器官,为他人开启人生的新篇章,这是非常美丽的。

    2015年1月1日起,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已经为我国器官移植供体的唯一合法来源。

    中国北京,第六届中国器官移植运动会隆重开幕。

    “您的决定让这些鲜活的生命重新绽放生命之光,您的礼物如此珍贵,仿佛漫天闪烁的繁星。感谢您,送出这生命的礼物。”

    这些曾经的垂危病人在移植的帮助下拥有了健康的生活,重新焕发了活力。

    从神话到现实,从觊觎力量到共享生命,移植是20世纪医学界最伟大的突破之一,也是人类相互救助的巅峰。它连接生死,由死而生,外科医生用缜密的思维与超群的想象力成为跨越生死的连接中不可缺少的桥梁。随着更多研究的突破,一切不可思议或许都将在不远的未来发生。

     短评

    谁能想到我是在学习强国无意中看到然后爱上了……

    6分钟前
    • Prayer(黑化版
    • 力荐

    医学生!看了一集,先给个五星!(央视爸爸是真敢拍呀,那个大体老师的直接给镜头,感觉非专业人看了会觉得怕)

    7分钟前
    • BetterJack
    • 力荐

    我说语感怎么这么熟悉,原来文学底本是李清晨。真正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普性医疗纪录片。医学虽然不是全知全能的,但它正站在正确的路径上,手提提灯,不断求索。

    12分钟前
    • m89
    • 推荐

    “医学的第一原则是不可伤害,用无辜人的血来换取技艺的精进,这与医学的初衷背道而驰”特别喜欢这句话

    14分钟前
    • 但风偏偏
    • 力荐

    一集弃

    15分钟前
    • Oceanus
    • 较差

    还以为是外国人拍的。虽然没有说中医,但说到手术,而且是两百年,说西医又怎样?现代手术不就是西医发展来的吗。

    20分钟前
    • 达达里奥门徒
    • 力荐

    很棒的片子,完整概述人类外科医学发展史,get到很多知识点,解剖、止痛和消毒,x光、显微镜、内窥镜、体外循环机,癌症病理的探寻,移植术、介入治疗、靶向药…一个个医疗先驱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冒险精神,带给生命一次次救赎。看完会发现中国对外科医学事业里程碑式的贡献极少且大多集中在最近,想想中国困于水深火热的年代国外医生却投入济世救人的热情当中,不禁唏嘘。最神奇的是终于知道发廊三色圆柱的来源。印象最深的是接受双手移植术的男孩,他的乐观坚强和对生命的理解与爱,真打动人,你对他不是同情而是尊敬。另外就是对遗体、器官捐献的思考,爷奶十多年前就签署了遗体捐献,我自己其实不能接受。但现在我想我会捐献器官,这大概是最直接最有意义的生命延续。希望多出这类片,让更多的人对生命自我的认知和生命之间的互助有更深刻的思考和理解

    23分钟前
    • Anita
    • 力荐

    当我看到医学生严肃的向着大体老师致敬时,瞬间泪目,这些人就是医学不断向前进步的基石啊。

    25分钟前
    • 冰糖葫芦娃哈哈
    • 力荐

    真棒,期待有一天能把中医也拍个这么厉害的纪录片

    27分钟前
    • ∑×pe℃t.
    • 力荐

    阻碍人类进步的关键,除了傲慢,无他。

    32分钟前
    • Louise
    • 力荐

    第一集作为铺垫有点无聊了……

    35分钟前
    • 咪达顺阿当水喝
    • 力荐

    真没想到这是我国独立制作的纪录片,堪称国际水准。无论从题材的选择、拍摄手法、艺术指导和后期制作都好的没话说,绝对的良心之作,必须强推!从医学角度直观感受科技大刀阔斧的进步,着实令人叹为观止。另外片中大体解剖部分的拍摄尺度也是震得我一愣一愣。不得不说在现代医学方面真的要感谢西方文明,尤其要对手术历史的奠基人维萨里和哈维致敬。前者在古罗马最著名的医学大师盖伦从动物解剖中推理人体结构的1500年后真正建立了精确的人体解剖学,后者则建立了人体循环学。第一集看下来,觉得这个名字取得实在精妙——《理性之光》,好!

    37分钟前
    • 豆瓣用户
    • 力荐

    其实我很讨厌所以中医西医的区别,那不是西医,那是现代医学!那是建立在科学思维上的一整套工业科研体系!中医能解决天花?能解决鼠疫?更不要说傻屌一样的“朋友圈中医”、“公众号中医”,你们除了卖保健品,会瞎扯点寒了热了上火了发了还会个来子?!古代倒是天天吃有机蔬菜呼吸新鲜空气了,人均寿命有超过50?

    42分钟前
    • WALL•E
    • 力荐

    正在中央9台追剧,看到第4集,推荐给了家人一起看。 本片外景优美有意境,内景清晰有温度,专家采访深入浅出,3D动画通俗易懂,配乐更是优雅大气,随着解说员的娓娓道来,近代外科学史的一颗颗明珠被巧妙的串联了起来,浩瀚的科学理论中包含着浓浓的人文关怀,实在是医学纪录片中的不可多得的佳作。 要是实在鸡蛋里挑骨头的话,那就是国外医院的病房和手术镜头基本没有,观众对现代外科学发展的认知只能从国内医院的镜头中才能得到。

    44分钟前
    • 調音師
    • 力荐

    难得国内纪录片如此具有国际视野。在制作上向欧美优秀纪录片看齐的同时,也尽可能兼顾本土元素,案例以国内为主,技术讲国外。当然根本原因也在于现代医学里程碑式的成就几乎都与中国无关。这种组合显然是一种妥协,但至少看到国内纪录片在题材选择上的进步,不再局限于国内一亩三分地。据说是以《心外传奇》这本书为蓝本拍的,我居然看过书。缺点也有,第一集过半才进入正题,导入太慢,前面全都是在讲远古人类最朴素的“医疗”,但那些根本不能称之为科学,跟本片主题偏离太远,没必要花那么多时间。其次片中讲历史上那些天才医生大胆创新造就了医学史上一个个里程碑,但是成功之前的无数失败着墨不多。看过《心外传奇》就知道,成功之前的黑暗有多么绝望。这部分的故事多介绍一些我想更能让观众深刻理解我们今天所享受到的一切都是前人的血肉铸成的。

    49分钟前
    • 南国之风
    • 推荐

    医务人员的自我提升课程。

    53分钟前
    • SHUEI.
    • 力荐

    始终没提到中医哈哈哈哈哈

    58分钟前
    • Teddy 熊
    • 力荐

    今晚在男朋友家看电视,看了第二集,觉得很有意思。正好男朋友的父亲是医生,赶紧补下知识。配乐和剪辑都很好,而且从国内拍到国外,先给五星。会继续看下去!

    1小时前
    • 小鸭爱吃薯条
    • 力荐

    片头、摄影、旁白、配乐、文案都很精致,良心了。

    1小时前
    • 方枪枪
    • 推荐

    第一集讲到威廉·哈维发现血液循环规律,那是十七世纪啊,从蒙昧和黑暗到触碰科学和生命的光芒,现代医学的起始和发展曾挑战旧时观念,顶住社会压力和不解,到今日着实走过了漫长的路。纪录片中也有出现当今先进的医学研究和技术,配乐非常出彩,悲悯中又有对生命的希望和热忱,给人的触动很深。会继续看下去。

    1小时前
    • 爽风ING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