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

    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中国大陆2020

    主演:内详 

    导演:范士广 

    猜你喜欢

     剧照

    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 剧照 NO.1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 剧照 NO.2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 剧照 NO.3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 剧照 NO.4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 剧照 NO.5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 剧照 NO.6

    剧情介绍

    《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摄制组,深入红区,拍摄武汉与上海两地病区医护与患者们的鲜活故事和危难之中激发的人性光辉,力求细腻呈现疫情下的动人故事。

     长篇影评

     1 ) 人民抗疫

    抗战是人民战争,扑灭疫情也是人民战争,人民群众才是战胜强敌、灾荒、瘟疫、贫穷的决定性力量,但如何发动群众、带领群众,赢得胜利,就是一门学问了。

    尽管我国境内疫情的本土传播已经基本被阻断,但散发病例、无症状感染病例依然存在,境内疫情仍存在“死灰复燃”的风险。特别是当下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加剧蔓延的势头,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大幅增加。国内外都有一些科学家提出,在疫苗研发出来并彻底战胜疫情前,不排除新冠肺炎病毒与人类长期共存的可能。因此,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我国的疫情防控将会成为一种常态。而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就必须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把我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实际效能。

     2 ) 武汉的生死故事,再怎么记录都不为过

    关于武汉的纪录片和报道,我基本都看了。可以肯定,这是一部主题和大部分抗疫纪录片雷同、没有太多精心设计的镜头、甚至出现了“糖尿病毒”失误的普通纪录片。

    但那又怎么样呢?

    这次疫情中,最值得记录的不就是这些被卷入灾难中的无名生命吗?不就是这些拿命救命的无名医护吗?就像美国《纽约时报》在头版刊登的逝者姓名,这些人,被怎么强调记录,都不为过。

    事实上,对于媒体圈,写稿的、拍纪录片的这些人来说,疫情进行到3月,选题操作起来十分尴尬,尤其是感人的医护故事主题,大家都在有意规避,因为说得太多,太同质化,读者也审美疲劳。

    一支援鄂医疗队的队长,谈到团队第一天工作有三个队员尿裤子,哭了。很感人,很真实,但不是足够有亮点的报道——医护的故事讲太多了。

    一位重症老年病人,从生命岌岌可危,到好转,再到几次转阳,最后得可以出院。能够讲述这段经历时,他说自己曾在住院那天梦见姚贝娜,那是他老乡,他觉得这意味着他要没命。但最后他挺过来了,他感谢医护,对生命充满希望。这样的故事里,有生命的脆弱、生命的坚韧,足够真实动人,但不是足够有亮点的报道——一个案例很单薄,而且这些事都过去了,他都出院了,提这些有什么意义呢。

    可这些内容真的就应该这样被忘记吗?在我们感叹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候,武汉和武汉人经历的这些惊心动魄,这么快就要成为陈年往事吗?片中那位截肢的爷爷,他就是这次疫情中闯过生死关头的那些人中的一个,尽管他八十多岁,这依然是改变他人生的一件事。他醒来后,需要知道这些事。

    我十分敬佩这片子里面的摄影师。非医护专业要频频接触这些危险的场合,拿着镜头怼在手术台上拍,这种强大真的值得敬佩。因此我们不能说这些镜头是重复。是,同样的故事在每一个医院都发生过,这些医护都已经撤离,片子失去了时效性。但在手术的那一刻,摄影师是拿着命在记录这件事,这就是价值。防护服真的很难穿,要求也很高,一次次穿脱很难保证没有不密闭的时候,这对非医护工作者是个难题。频繁进入病区拍摄,是次次艰险,不是轻车熟路。

    包括操作截肢手术的几位医生,他们进行到后程是脱掉外侧防护的,这也是拿命在拼。虽然对于这次疫情来说,这场手术是太小的一件事,但它牵扯了这么多人命,它就是值得被记录下来的。

    我有一个学新闻的学长,在已经离开行业很多年后,在春节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主动到武汉同济光谷院区拍摄。看他镜头里的画面,我能感受到他内心的震撼与坚定。

    所以我觉得,这些纪录片不仅在记录医护、病人,也在记录这些勇敢走进红区拍摄的人。总说媒体报负面报道才显风骨,但其实,扛着镜头走进红区,本身就是一种风骨。

     3 ) 眼泪不值钱,这片得9.3分我还是嫌低

    很多人已经在想了,在新冠疫情这样的历史性事件之后,会有怎样的影视作品来呈现它?

    最好的答案或许是:纪录片。

    因为,与其让明星大腕深情演绎疫情中的“逆行者们”,不如让这些战“疫”第一线的医生护士在影像中真实出现,纪实镜头带来的冲击力无疑会更大。

    《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便是这样一部作品。它用冷静却不冷酷的镜头为我们记录下2020年年初,那些医护人员的崇高,以及崇高背后的辛酸。

    本文有剧透。

    1

    第一集《红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的主任医师陈澍,即将要面临一个两难抉择。

    12床病人的新冠肺炎虽然已经好转,但是糖尿病毒却让他的右腿迅速坏疽。如果不尽快截肢,接下来的脓毒血症会让他万劫不复,他根本等不到出院的那天。

    但是隔离病房又完全不具备手术条件。

    也就是说,要想对这位病人进行手术,势必得拔管,运到其他具备条件的医院中。然而一旦拔管,病人能不能在没有呼吸机的情况下活下去,又是一个未知数。

    另一方面,这位病人已经81岁了。医生们是穷尽一切手段,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来保证他这根残烛上的火苗不灭,还是将精力机会留给其他更年轻的病人。这无疑又是一个两难选择。

    有时能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这句话是片中对这些医护人员最准确的描述。它让我们知道,疫情中心的逆行者们每天都在与死神做博弈,可无奈之举得习以为常。

    陈澍没有放弃这位81岁的老人。他联合多方医护人员和机构,极力促成截肢手术。

    当天,隔离区小心翼翼地拔管转移。

    路上麻醉师一丝不苟。

    截肢手术中,主刀医生冒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坚持手术。

    最终,这位老人坏疽的右腿被整个截下,闯过了鬼门关。

    如果说陈澍面对的,是一位病人的两种生命危险,那么第三集《雷神山纪事》讲述的,则是以王维俊所在的ECMO团队,如何在两个病人之间抉择生命的故事。

    ICU病房的5床和15床,是病情最严重的两个病人。他们都需要用ECMO这种体外呼吸机维持生命,但现实情况是,王维俊的团队中只有一台ECMO,到底先给谁用,让团队成员们讨论了整整80分钟。

    两人的病情险象环生,医生们最终决定,先给15床用上ECMO。

    因为,5床的病情虽然更为紧急,但即使给他用上ECMO,也很难挽回生命;而15床的病情较为稳定,此时如果不给他上ECMO,很可能错过最佳时期,此后即使再用上ECMO,也难以起死回生。

    拯救濒死之人,还是挽救可救之人,让王维俊陷入了这两人的死亡漩涡,但他又不得不扮演上帝,做出抉择。

    之后,虽然王维俊等到了第二台ECMO,并且在万分危急的情形下,抢救回5床病人的生命,但最终,生命在展现它神迹的时候,同时显示了它无情残酷的一面。

    15床病人康复出院,和王维俊相约去爬珞珈山。

    而5床的病人,则在插入ECMO的51个小时之后,不幸离世。

    不管是如陈澍这种面临一位病人的两种困境,还是王维俊这种面对两位病人的同一困境,都是《人间世》向我们讲述的更深一层的困境:这些逆行者,在与死神逆行相悖时,也在内心时刻处于伦理困境。

    2

    除了这些生死之间的转瞬即逝,医护人员们最常面临的,是绕不开的闷热防护服、长期与外界隔离、突发状况、以及患者不配合等困难。

    手术服。

    护目镜。

    N95口罩。

    外科口罩。

    隔离服。

    鞋套。

    手套。

    面屏。

    所有防护装备全部穿戴齐全之后,医护人员们臃肿不堪,且闷热无比,极易出现不适症状。

    有些护士在这样的装备下,开始呕吐,行动不畅,但她们还是坚持一个人走出隔离区,不让其他队友搀扶。就是为了省下一套防护装备。

    对于为新冠患者动手术的外科医生来说,更为艰难。他不但得在极度闷热的情况下坚持手术,还得克服防护服中的水气导致的视线模糊。

    闷热之外,是病患们时而出现的不配合治疗,尤其是老年患者。

    人到暮年,遭此大疫,老人们一方面以为长期的治疗费用会拖累子女,另一方面也忍受不了隔离病房中的心理煎熬。

    这让照顾他们的护士想尽办法,激发这些老年人的求生意志。

    和他们道明医药费完全由国家承担,让亲人时常打视频电话给他们,都是护士们的日常宽慰工作。

    由于新冠疫情爆发迅猛,即使各地的医疗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输进来,可还是力有不逮。

    比如王维俊医生在组装ECMO机器时,就遇到各种零部件不齐全,耗材不够的情况,也正因如此,他才会面临5床和15床的抉择困境。

    又比如医疗口罩问题,由于疫情区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口罩,致使管理口罩的医生时常遇到不能均衡分配的情况。

    当然,对于医疗人员来说,他们面临最大的隐患,还是病毒传染的风险。

    既然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而且每天都与患者密切接触,那这些每天都在悬壶济世的医护人员,就难以避免“生命危险”这四个字。

    片中,一位武汉护士小姐姐,就瞒着家里人,从上海来到家乡抗击疫情。在奋斗一个多月,即将离开武汉重返上海的时候,她才怀着忐忑之心拨通了母亲的电话,告知实情。

    环境的,物资的,伦理的,心理的,《人间世》在时而悲怆时而激昂的配乐下,让医护人员所有的压力和困境尽皆展现。

    3

    作为国内医疗题材纪录片的精品,《人间世》系列从2016年第一季播出之后,就收获过无数人的感动和泪水。

    前两季9.6的高分评价,同样延续到了这次的《抗疫特别节目》,这从它高水准的制作和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便能看出。

    其实,系列纪录片想要拍好,绝非易事,尤其是对新冠疫情这种宏大的时代事件来说,更为复杂。复杂在于,如何在纷繁的医疗事件中摘取核心和主线,以及如何在这种生死攸关的环境中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

    对此,《人间世》从疫情中多个角度来组织整部纪录片。

    第一集的“红区”,是为让我们一开始便了解疫情区严阵以待和生死攸关的形势。

    第二集的“相逢”,是为展现这一宏大的历史事件中,不同人之间的相识和相守。

    第三集的“雷神山”,则以新冠疫情中最为标志性的隔离治疗区,来辐射整个第一线治疗团队的生死百态,为民奔波。

    第四集的“面孔”,以采访的模式作为总结,记录下这些勇敢可爱的逆行者们。

    这种大开大合的结构,总是会落到影像中医者仁心的细微动作,而这些动作在沉稳有力的旁白中,被不失温度地讲述。让我们为此而哭,也为这些时代逆行者们默默祝福。

    “看这部纪录片时,眼泪是不值钱的”。这大概是弹幕中奉献出最诙谐,却最有力的称赞。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4 ) 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 Human World·Anti-epidemic Special Program

    l 简介

    《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摄制组,深入红区,拍摄武汉与上海两地病区医护与患者们的鲜活故事和危难之中激发的人性光辉,力求细腻呈现疫情下的动人故事。

    3月31日,摄制组随上海援鄂医疗队返沪后,立即开始进行后期制作。历时两个多月,拍摄的逾三万分钟的素材,最终剪辑成6集共240分钟的纪录片《人间世·抗击疫情特别节目》。纪录片秉承沉浸式记录,大主题、小切入,分为《红区》《相逢》《脸庞》《雷神山往事》《我要找到你》《我会陪着你》六个主题,用鲜活的叙事语言和画面,展现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人类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力量。

    该片从多个角度呈现了上海援鄂医务人员在武汉抗疫的经历:《红区》揭开ICU病房中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相逢》展现援鄂医务人员在武汉的种种珍贵相遇,《雷神山纪事》讲述上海ECMO分队利用高超技术帮助患者挺过艰难时刻,《脸庞》记录一百位医务人员在武汉的经历和感受。《武汉来信》与《防线》则是呈现疫情爆发后,上海公共卫生系统的疫情防控狙击战,记录上海各大医院中医护工作者与患者之间的动人故事。

    《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以真实致敬生命,以纪录致敬医者,用鲜活的叙事语言和画面讲述一个个具体而又细微的动人故事,直面最沉重的痛苦,记录最深刻的情感,展现生死面前震撼人心的世间百态。节目用摄像机忠实地记录着一段段残酷的故事,也悄悄捕捉着口罩背后隐藏的柔软。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未知的病毒和永恒的人性,在此汇入史诗。该片通过大主题、小切入,用鲜活的叙事语言和画面,展现了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人类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力量。

    l 笔记

    第1集「红区」

    主要讲述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上海华山医院整建制接管的ICU里,上海和武汉的医护人员,是如何协力将新冠肺炎患者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的故事。

    第2集「相逢」

    这一集的故事大部分发生在医院之外,讲述援鄂医务人员在武汉的种种相遇。呈现出疫情之下,人与人之间最为纯粹的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第3集「雷神山纪事」

    在上海第八批援鄂医疗队接管的雷神山医院ICU病房,摄制组跟踪拍摄上海的ECMO分队如何利用高超的技术帮助新冠肺炎患者挺过一个个艰难的时刻,重获新生。

    第4集「脸庞」

    上海援鄂医疗队有一千六百多名队员,一定有一千六百多个故事。摄制组在武汉进行了一个“百人采访计划”,实实在在地记录了一百位医务人员在武汉的经历和感受,为他们留下了珍贵的影像与记忆。

    第5集「武汉来信」

    在中国的地图上,上海与武汉,被一条长江串联了起来。850公里,是两座城市之间的距离,也是在武汉抗疫的小丽护士和她的母亲杨妈妈之间的距离。杨妈妈在春节前夕和丈夫一起来上海看望姐姐和姐夫,一家四口却不幸都感染上了新冠肺炎。身在武汉的护士小丽,在本院救治武汉的新冠病人,而杨妈妈则在上海开始了与病魔漫长的抗争。

    第6集「防线」

    疫情面前,上海的发热门诊、疾控中心、入境检查,一个个机构建成了抵御病毒最坚固的防线;社区工作者、学生志愿者等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个人,成为了联结上海抗疫防线不可或缺的螺丝钉。

    l 短评

    人世间的悲欢并不相通,一切浓烈炽热亦或是寡淡青涩的感情,都抵不过生与死的距离。

    2020年,庚子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我国到现在,累积确诊病例八万一千多例,治愈六万七千多例,死亡三千二百多例,这一组令人痛心的数字的背后,我们看到了病毒的猖狂的同时,更让我们看到了人与人间的温情光辉,祖国的伟大!大到政府,小到个体,人人时刻关注着疫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关键时刻,我们国人的爱国激情体现的淋漓尽致。此次疫情中,有许许多多的身影,活跃在抗疫前线,无数为这场疫情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团结一心的群众们,他们在设卡点劝导,在医院做服务,在社区做宣传,用自己所能及的力量为人们提供便利与帮助。他们和我们一样,肉胎凡体,没有神通广大的本领,只是在平凡中做着不平凡的事!

    春天,樱花悄然盛开,好像在向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们致敬。只要春天不死,生命不灭,花儿便年年开放。历此坎坷后,于樱花烂漫处盛开,那些历经岁月的战士们向着万家灯火走来,那时,应是春风十里,山河无恙。

     5 ) 它很感人,但还不够

    多年以后,当我们和孩子们提起2020年,绕不过去的一个关键词,一定是:新冠肺炎疫情。

    如果孩子们问你:为什么这次疫情这么难忘呢?

    你或许可以给他们看这部纪录片。

    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之后,《人间世》拍摄团队,和援助的医护工作者一起,进入了武汉,拍摄下了最珍贵的素材,制作了这4集纪录片。

    在国内疫情逐渐平缓的今天,重新回头看这些视频,对很多人来说,或许有点残忍。

    但如果我们要在这场疫情中,记住一些什么的话,这部纪录片,提供了很好的选择。

    记住什么?

    我们必须记住,在遭遇这场疫情时,我们曾面临的困境

    以及面对困境,我们所展示出的勇气无私的互助精神

    面对未知的病毒,开始时,一切都显得措手不及。

    对医生来说,每天都在和死神抢时间,抢人。

    想象一下,你是一辈子都在治病救人的医生,但你突然面对的情况是:

    病人在你面前一个个死去,而你束手无策。

    这是一种怎样的惨烈?

    这边心跳停了在抢救 那边又在叫着第二个病人心跳停了 第三个病人心跳又停了做到后来都怕了刹不住车的一个个看着他们(走掉)

    这种灾难电影里的情节,就真实地发生在抗疫最前线。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这句关于医生职责的名言,在这场疫情面前,成为了现实的写照。

    很多时候只能是安慰

    但是真正要解决很大的问题

    这真不是太容易的事情

    在新闻通报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数字。

    但在这些医护人员面前,却是一个又一个真实的生命的逝去。

    一个护士说:

    那天有位病人去世了

    但他锁在柜子里的手机却响个不停

    她没办法去接那个电话

    另一个护士哭着对镜头说:

    每一次有病人离开的时候

    我们都觉得我们做的不够

    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的去把他们给抢回来

    从死神手里抢回来

    这些医生、护士在经历了疫情之后,很多都需要进行心理疏导,才能从绝望的情绪中走出来。

    连见惯了生死的医护工作者,都觉得无力。

    更别说,那些被感染的重症病人,他们心里遭受的打击,有多大了。

    他们中有很多人,拒绝配合治疗:不吃饭、也不吃药。

    尤其是在老人中,这种现象就更为普遍。

    为什么?

    想象一下,你突然得了一种来源不明的病,不知道自己活下来的机会能有多高。

    刚刚从昏迷中醒来,身边围绕着一群穿着厚厚防护服的医护工作者。

    更不用说,在这之前,你已经听说了自己的邻居、朋友,甚至亲人,还有同病房的病人,一个又一个地离世。

    对一个老人来说,要有多强的求生的意志,才能稳定情绪,不精神崩溃,才能在大难不死之后,继续积极地配合治疗?

    在这场灾难中,病人们面临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折磨,更是精神上的绝望。

    在重症病房里他看到很多失败的病人

    这些病人对他求生的欲望

    或者说内心的打击很大

    甚至于出现严重的精神症状

    对于这些被求生欲望薄弱的病人,护士们能做的,是安慰、鼓励。

    以及让他们和家人取得联系,获得更多情感的支持。

    这位老奶奶,在和儿子视频通话后,终于恢复了信心,开始吃东西,配合治疗。

    挂断电话,她说:我对不起你们。

    我们知道,她不是故意为难护士,她只是在可怕的病毒面前,不相信自己还能活下去,只想早点离去,不给别人添麻烦。

    还有很多时候,连医生们都会开始动摇:自己究竟该不该救他们。

    比如说,有一个81岁的老爷爷,重症,医生好不容易把他从鬼门关前拉回来。

    但因为并发症,他原有的糖尿病导致右腿坏死。

    如果不尽快进行截肢,那么他存活的机会,将会越来越低。

    但因为医疗资源紧张,在这个医院,没有条件进行手术。

    并且因为高龄,手术成功的概率很低,不到50%,没有医生敢接。

    这时候,负责他的医生该怎么办?

    让他继续在镇定剂下昏睡,痛苦会减轻,但存活的几率越来越小。

    让他苏醒过来,可以尽全力争取一个手术机会,但存活的概率,也非常小。

    面临这样两难的选择,连医生都开始动摇:

    「我觉得让他醒过来好残忍,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做了一件好事,还是做了一件坏事。

    另一个医生安慰:「你做了该做的事。」

    结果如何,医生也没有把握。

    但只要有一线生机,就尽百倍努力,这是医生们的态度。

    幸运的是,最后这位老人,转移到另一家医院,得到国内顶尖专家的治疗。

    手术成功,他活下来了。

    还有一些时候,医生们面对的是更难的选择:两个危重病人,救哪一个?

    在雷神山医院,有两个危重病人,都需要用一种叫ECMO的机器来进行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生命,为治疗赢取时间。

    但因为疫情开始时,物资分配的混乱,雷神山有两台ECMO机器,却只有一件配套设施。

    并且因为这种机器十分昂贵,凑到另一件配套设施,还需要一段时间。

    也就是说:两个病人,只能选择救其中一个:

    一个病人,情况更好一点,生存几率更大,给他用,活下来的机会更大。

    另一个病人,情况更危急,除了新冠肺炎,还患有恶性肿瘤,即使用了ECMO,存活几率也不高。

    但不给他用,则他的生命,危在旦夕。

    先给第一个人用,活下来的可能性更高。但第二个病人,很可能「抢」不回来了。

    先给第二个用,能延缓他的病情,但两个人都有可能救不活。

    怎么办?这种伦理学的困境,几乎是医生们每一天都要面临的难题。

    没有时间再犹豫了,最后,十几个专家讨论之后决定:救希望更大的那个。

    而第二个病人,虽然过几天后,也用上了ECMO机器。

    但抢救时机已经错过,最后,遗憾地离开了。

    这样艰难的选择,相信还只是这场疫情中的冰山一角。

    这也是这部纪录片,最让我们震撼的部分。

    它让我们看到了,面临这场灾难时,我们面对的最真实的困境

    以及在困境之中,人所表现出的挣扎与勇气

    很多人说,这部纪录片提前透支了自己一年的眼泪。

    你确实很难看这部纪录片时不流泪。

    如果一部纪录片,仅仅停留在感人,仍然是不够的。

    纪录片最重要的特质,是真实。

    这个纪录片的slogan也是:以真实致敬生命。

    但在这个纪录片中,我们能看到的仍然只是局部的真实。

    这一方面是由于,疫情开始初期,摄制组还不能进入武汉,所以更早之前,武汉是什么情况,这部纪录片无法呈现。

    另一方面,《人间世》拍出了我们面对的困境,以及面对困境所做出的努力。

    但这场困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在疫情初期,是否有哪些不当的应对措施,加重了疫情的严重程度?

    我们在这部纪录片中看不到。

    也就是说,它缺少对这场疫情的反思

    不得不说,只有感动,没有反思和追问,这是《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的局限。

    但或许我们也无法苛责太多,能在如此短时间内,这么危险的情况下,拍出一档这么高水平的纪录片,已属不易。

    没有一个纪录片可以做到完全的、百分之百的真实。

    但作为一个观众,我们能做的,是在给这样的纪录片鼓掌的同时,仍然在心里保留,对更完整的真实的追问,对现实教训的反思。

     6 ) 真的太好哭了

    今天无意间点开,和父母亲一起看了两集,在这个团圆的日子,总能想到在冬天和春天的那个武汉,不知道在这个节日,受伤的人和这座城市是否已经回到正规。

    通过这样一个个具体而又细微的故事,我们希望用现实主义的笔触,展示中国人面对疾病时的态度,展示中国医生在面临重重困难时,内心做出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展示在疾病之外,那些人性之光和社会进步的力量,展示那些还不够完美,需要社会凝聚共识,再一起努力改变的地方。 生活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想象的那么糟。

    护理人员,医生,出租车司机等等,这些人平凡却伟大。纪录片记下的不仅仅是真实的场景,还有默默无闻的那些逆行者。

     7 ) 自由呼吸的感觉,真好~

    整个国家倾覆全力在抗疫,全民基本信息数字化,透过网上信息共享能够查询到各种想要知道的情况,电视和微博都能了解到武汉的实时。 全国最优质的医生护士都奔赴那边,政府相关人员把好每一个关卡,志愿者们出自己的一份力。

    而普通老百姓能做到的就是自觉在家,少出门,不给添麻烦就是最好的帮忙。

    年头的这场疫情,是全民参与的。

    回首当初,病毒一波波袭击,来势汹涌,恍惚回到03年非典时候,但又比那个时候好的不止一点。

    恐慌的人,每天都能接收到外界的新增人数,即使待在家也总感觉这不舒服那不顺畅,一个小小的咳嗽都能吓自己一身冷汗。

    可就是这样的中国人,居然也能从其中找到一些苦中作乐的活法,让自己每天不太难过,既快活了自己也娱乐了他人,何乐而不为呢~

    本来想把中国人逼疯的新冠没有看到它想要的画面,而是看到众人发动脑筋,在乏味的日子里造作呀。

    我们笑着,感动着,也咬着牙坚持着,此刻大家众志成城,尽管身处不同地方,身体无法连接一起,但我们的精神是一致的。

    战胜它,摘掉口罩,站在太阳底下,自由呼吸。

    “有时能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里面说的一句话,我觉得不仅仅是代表着医护人员,更是每个在当时没有退缩的中国人。

    我很庆幸,我是中国人。

    我很开心,我们阶段性胜利了。

    我很期待,不远将来一切都能变好。

     短评

    生命的本身就是奇迹

    4分钟前
    • W.dong
    • 力荐

    8.1看得出仓促,时间少制作短,没有第一二部那么的精细和深度,不过也好没丢最具特色的细腻绵长。

    6分钟前
    • 索多玛的旅人
    • 推荐

    总觉得缺少些对整个疫情的梳理,但是看到那个医生闷到呕吐哭着觉得自己浪费了一套防护服,这些星都是给他们这些普通人的。

    9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推荐

    刚看了已上线的两集,我要吹爆这个系列。其实最打动我的是第一集一群医生围着开会讨论截不截肢的那个片段。气氛冷静得出奇,“怪话”“丑话”“所谓不吉利的话”一个个说在前头,是活是死是左是右,真正拿主意的时候,该砍就砍,哪又有什么伤春悲秋和“圣母的眼泪”呢。使命和决定交给他们,本就是让他们用来劈波斩棘的呀。优秀的作品总能让人看见真实的惨烈之后带给人们同样真实的希望,厉害的作品在于,这个希望的来源不是画蛇添足的旁白,而是人物正在斗争的本身。是他们自身的蓬勃,而非解说的概括。当然,等这240分钟完全上线的那天,依然有人会说,guo家又来洗脑啦,镜头下的医生们“假装尽力”的样子好厉害。跟废物对线只会降低智商,真实自有千钧之力,历史的原本面貌应该由他们写就,而非像公鸡一样聒噪的文人。

    13分钟前
    • 章北海
    • 力荐

    有时是治愈 常常是帮助 总是去安慰!每一季的人间世都看得我眼泪在眼里打转,感慨颇多。这次抗疫特别节目,让我了解到深处红区的医务工作者是多么多么多么的不容易,致敬伟大的人们!

    18分钟前
    • swags
    • 力荐

    以前看这种纪录片觉得造作煽情。自从经历过方方日记之后,我终于清醒了。你的历史自己不记录,就会有别的人道听途说,歪曲事实,写成日记,占据历史浪潮的制高点。所以我们一定要自己拍纪录片,而且越煽情越好!危机面前,让那些吃人血馒头的方方们,在历史的浪潮中接受未来所有人类的批判吧!

    23分钟前
    • Surweek
    • 力荐

    真的感谢所有的医务工作者,志愿者,基层工作人员。旁白文案不矫情也依然很感人,几次不由自主地流泪。【9.3】

    25分钟前
    • 奶油小方
    • 推荐

    “有的人不敢做,总有医生敢接的。”第一集有心了,都是医护人员想尽办法拯救老年患者的真实案例。疫情不分国界,有的国家决定全民免疫、放弃老人,而在这片土地上,每一位长 者却都得到了全力以赴的救治。病人不分年龄、性别、职业……一视同仁,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作百分百努力——什么是人权?尊重生命,这才是最大的人权

    26分钟前
    • Una
    • 力荐

    哭得停不下来,人间都是这些普通事,普通却那么生动动人。活着,让人活下去是那么让人感动的事

    31分钟前
    • 氢氧化钙
    • 力荐

    人间世真的是我看的最好的医疗纪录片了。

    33分钟前
    • 喜极而泣
    • 力荐

    大概能预想到是什么内容,但还是时常泪目。主流节目肯定是宣传为主,不过弹幕评论里各种骂方方的也没必要吧。的确,我们不能否认,在这次疫情中前线医生护士的付出,国家和人民的付出。我相信,即使没有这部纪录片,我们是如何挺过这场危机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但是这也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否认在很多人进不去医院最后死在家中的事实,疫情初期防护物资非常紧缺的事实,还有那个不可说的车牌号,热搜被撤的事实,等等等等。还有人记录下来给大家看,其实也是一种警醒。我们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也不是我们看不到就没发生过。

    37分钟前
    • 等下吃什么
    • 推荐

    这里没有happy ending,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只有一个个能串联起过去一整年回忆的片段,就像它的名字,人在世间走一趟,看到的也不过是这人世间的一场戏。

    39分钟前
    • galiluo
    • 推荐

    这部是以细节为重,有很具体的案例来体现疫情。依旧很好哭。虽然但是,还是那句话,天佑中华。

    43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

    48分钟前
    • 高老官
    • 力荐

    真的特别感人……能够好好活着,就是最大的奇迹。

    51分钟前
    • 国王KING
    • 推荐

    人间世真的太好哭了。在立意上,还是难逃主旋律的框架。不过,在此基础上,已经做得足够好了。第二集《相逢》很棒。结构清晰:人到武汉去—在红区对抗病毒—疫区人感恩援鄂医护人员;细节戳心:信、乡音、皮卡丘、集满医护人员名字的本子。对一个病愈的老太太印象最深,出了院,四下奔走,寻找太阳。

    52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虽然《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是我目前看过的与“新冠疫情”有关的纪录片里豆瓣评分最高的一部,但给我的感触还是不及位列个人No.1的《金银潭实拍80天》。相较于《人间世》前两季,感觉除《防线》之外的前五集影像呈现的故事内容有些散。—— 第1集《红区》,第2集《相逢》,第3集《雷神山纪事》,第4集《脸庞》,第5集《武汉来信》,第6集《防线》: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上海的新冠疫情防控情况。

    56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做了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做了该做的事”

    57分钟前
    • kt
    • 推荐

    還是給5星吧。給援鄂醫護人員和在不可抗力下拍攝後半程疫情的拍攝團隊。窺見一個尾巴也是窺。

    1小时前
    • Anasa
    • 力荐

    感谢所有的医务工作者志愿者基层工作人员,感谢我兔,感谢每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人渣不配称为中国人)。

    1小时前
    • 橙紫酱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