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莫里斯1987 剧照 NO.1莫里斯1987 剧照 NO.2莫里斯1987 剧照 NO.3莫里斯1987 剧照 NO.4莫里斯1987 剧照 NO.5莫里斯1987 剧照 NO.6莫里斯1987 剧照 NO.16莫里斯1987 剧照 NO.17莫里斯1987 剧照 NO.18莫里斯1987 剧照 NO.19莫里斯1987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少年莫里斯·霍尔(奥兰多·威尔斯 饰)在海滩接受了性教育之后,却宣称自己不会结婚。1909年,在剑桥读大二的霍尔(詹姆斯·威尔比 饰)结识了大三的克莱夫·达勒姆(休·格兰特 饰)。1910年,两人的感情突飞猛进,而霍尔也因此被康沃利斯院长(巴里·福斯特 饰)赶出了学院。1911年,眼看着朋友里斯利(马克·坦迪 饰)子爵被判刑,达勒姆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1912年,经过一个半月的深思熟虑,达勒姆结束了与霍尔的恋情。1913年,达勒姆邀请霍尔作为傧相参加自己的婚礼,但他没有想到,他的猎场看守亚历克·斯卡德尔(鲁伯特·格雷夫斯 饰)将会与霍尔相爱……

     长篇影评

     1 ) 浅谈《莫里斯》小说中克莱夫突如其来的转变缘由

    E·M·福斯特( 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英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和批评家,著名的人道主义者。他曾十三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并有五部小说作品被改编为电影;他不但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同时又是拥有最大读者群的作家之一。 最先有幸接触到福斯特的作品是因为詹姆斯·伊沃里导演的福斯特的一系列电影——《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莫里斯》《霍华德庄园》这三部经典影片,而后去看了改编作者的一系列原著作品。 在福斯特的其他五部小说中,无不体现出了他纯熟的笔法与叙事技巧以及逻辑的完整性,然而在阅读《莫瑞斯》一书中,其中的一处逻辑的漏洞引起了争议,克莱夫仅仅因发烧后去希腊旅行后,回来便转变了自己的性向,与莫瑞斯提出了分手。在小说中,福斯特对克莱夫这一突兀的转变含糊其辞, 既将其描述成“生命本质的无端变化”,又多次暗示这种转变背后所隐藏的自我欺骗和刻意伪装。这一解释,使许多读者困惑不已,觉得说服力不足,对此,一些将该问题视为创作过失的批评家直接把矛头指向了福斯特本人,认为应当将克莱夫形象的断裂 性和前后矛盾性归咎于福斯特在写作过程中的随心所欲和缺乏距离感。 在阅读了相关书籍与了解一些知识背景后,我对此做出来了一些浅薄的见解。小说中的克莱夫代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剑桥大学等英国文化圈里普遍存在的一种知识分子同性恋类型。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并非个人追求与社会规约之间的矛盾,而是个人思想与古典哲学和柏拉图美学之间的信奉和实践关系。 莫瑞斯与克莱夫同作为剑桥大学的高材生,相较于莫瑞斯,克莱夫总是对各种哲学,宗教侃侃而谈,信奉古典主义与柏拉图美学,与剑桥与莫瑞斯的相处的时光中,一度认为两者为“同路中人”,反而,相对迟钝的莫瑞斯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在暑期读了克莱夫向他推荐的柏拉图《会饮篇》后,也懵懂不知,以致于在克莱夫在期望两人心有灵犀后向他表白,他震惊之余脱口而出:“胡说八道!”在两人打破之前内心的桎梏在一起时,每每莫瑞斯想要与克莱夫亲密时,克莱夫总是用他的柏拉图式的恋爱观念来表示拒绝。 事实上,需要指出的是,柏拉图思想在为克莱夫的同性恋倾向提供当时唯一可循的道德辩护的同时,也使他将精神和理性得高于物质和欲望,并为无法在同性恋 关系中实现精神与肉体的分离而感到痛苦。在柏拉图哲学里,“不会惹恼神或人的方式”是将精神与物质分离开来,并把由物质形态美所引发的爱上升为对精神的爱。因此,在柏拉图思想的引导下, 克莱夫学会了如何“充分克制自己 ……并用友善的关系来融洽地接替禁欲”。 这一段,克莱夫与莫瑞斯的对话也发人深思: “……你起初看上了我的哪一点 ?” …… “喏 ,看上了你的美 。” “我的什么?” “美 ……我曾经最爱慕书架上方的那个男人。” “一幅画嘛, 我是可以理解的”莫瑞斯瞥了一眼墙上的米开朗基罗说。“克莱夫,你是个可笑的小傻瓜。你既然提出来了,我也认为你美。你是我迄今见过的惟一长得美的人我爱你的嗓音,爱与你有关的一切,直到你的衣服 ,或是你坐在里面的屋子。我崇拜你。” 显然,虽然克莱夫和莫瑞斯都谈到了对方的美, 但他们所指对象的概念却是截然不同的。在莫瑞斯眼里,美是外在的、物质的、属于具体事物的一种特性 ;而对克莱夫来说,美则是抽象的、精神的 、是由具体形态所引发但最终脱离具体形态的一种理想状态。面对莫瑞斯对美的“误解”,“克莱夫的脸变得绯红” , 并提议换个话题。“但他不曾换话题,却把它发展到新近感兴趣的另一个主题上去了:欲望对我们的审美能力究竟产生多大的影响。”细察克莱夫对 他与莫瑞斯的同性恋关系的主导过程可以 发现,这俨然是一次严格遵照《会饮篇》关于美的追求的论述来进行定位和操控的实践行为。但与克莱夫的理想事与愿违的是,随着他和莫瑞斯恋爱关系的逐渐发展,他们各自所崇尚的精神美和物质美也愈加 不可避免地交织在一起 。后来,当克莱夫“分辨不出什么是物质,什么是精神”时 ,他便忽然“恶心地昏了过去”。 此后,他便去了希腊,这一古典主义萌芽之地,他做出了调整,经过调整,克莱夫改变了先前认为“女人甚 至理会不到有肉与灵协调一致”的看法, 并 在异性恋关系中看到了更契合柏拉图思想关于“爱的本质”和“美的追求” 的地方。克莱夫认为,“女性也许会见怪或忸怩作态,但她们是大度的,并欢迎他进入彼此在精神上美妙地交流的世界。”而后来克莱夫的婚姻生活中的妻子便是如此克莱夫的妻子安妮“虽然受过良好的教育,却没有人教过她何谓性……他从未看见过她的裸体,她也没有瞧见过他的,他们无视人的生殖机能与消化机能……他们在与日常生活不相干的世界中结合”。显然,对克莱夫来说 ,妻子这种无知的“教养”恰好满足了他对“有节制而优雅的理想婚姻”的追求 。

    因此倘若说克莱夫与莫瑞斯的恋爱过程是一次追求“绝对美”和“理想爱”的失败尝试,那么克莱夫的异性婚姻就是柏拉图爱情模式在维多利亚式婚姻关系中的变相实现。后来,当莫瑞斯告诉克莱夫他与阿列克之间的肉体关系时,克莱夫仍然坚称“毫无疑问———把男人之间的关系正当化的唯一理由,是它终属于纯粹的精 神恋爱”。 这一初恋的悲剧,深究而来,或许便是一场精神恋爱的失败吧!

    最后问个小问题,在二十世纪的欧洲,为何男子抽烟前会将烟头在烟盒上敲几下呢?难道是因为手卷烟时代,这样敲击可以将烟草更集中于烟头吗?(这是我的一个奇怪的观察点,因为莫里斯也是这样抽烟的,在其他电影中我也有这个发现。)

     2 ) 《莫里斯》:一部可以载入电影史的爱情片

    (注:此片感谢网友 Alec 的推荐)

    五四之际,谨以此片献给所有追求人性的中国青年。

    这部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英国片《莫里斯》,在我看来,是一部再具“英伦气质”不过的电影了。要知道,它的英伦气质并不只是体现在古老的“剑桥大学”里,也不仅在英国贵族的豪华庄园以及华丽服饰上(尽管这些东西足够饱我们眼福了的)……

    ▲二十世纪初的“剑桥大学”

    ▲英国贵族庄园

    ▲英国贵族生活一角

    相对于这些外在的英国标志,电影在故事交代上所用的开放式设置(大部分人物背景通过琐碎的聊天台词带出),以及人物心理矛盾刻画上的超细腻的表现手法成为了其具备“英伦气质”的决定性因素。

    正是因为这个“英伦气质”,让这部同志版“灰姑娘式”的爱情故事显得不落俗套,也正是电影主人公“莫里斯”那些凡人都有过的矛盾与痛苦成就了这个爱情故事的伟大。

    要知道,现实中的大部分人在矛盾面前选择的是妥协,而他,却选择了服从“人性”。

    只可惜,同样是由于这部电影表现手法太过现实与细腻(不像那些商业电影那么戏剧化的大喜大悲),其上映以来,似乎早已被大众遗忘或是忽略了。

    于是便有了本人以下的文字——带着对英国电影的崇敬,我们来细看这部《莫里斯》爱情的伟大之处吧。

    「缘起:童年导师的性启蒙」

    “你的身体未来将会经历不同的生理变化…正如亚伯拉罕跟你说的:上帝创造了男人女人,然后地球上有了丰富的人类……我跟你说的正是那个神圣而神秘的’性‘……”

    开端这6分钟戏精彩至极——电影非但演绎了亚伯拉罕学院老师向少年莫里斯进行性教育的过程,还通过两人的聊天向观众交代了“莫里斯”的身世家庭背景——他出身贵族,单亲(父亲早逝),基督教家庭,有两个姐姐,要知道,所有这一切便是未来成年莫里斯矛盾的根源…… 整整六分钟的序幕音乐用管弦乐铺就了一幅壮丽而恢宏的场面,像是天使的视角,又像是命运的视角,一气呵成,感人至深。同时也为莫里斯主宰自己的命运打下了基础。(请点击文首音频进行试听)

    导师:哦,天哪,恶魔般的企图 莫里斯:先生,别担心,海潮会把它淹没的

    好精妙的比喻:“恶魔”代表即将发生在莫里斯身上的困难险阻吗?海潮代表“人性”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往后看。

    「表白:剑桥的浪漫与言论自由」

    莫里斯:我认为一个男人如果有那种(激进)的想法,他应该有礼貌地保存在自己心里! 克莱夫:不,不,不。相反,一个人必须说话,说话,说话!只有用说的方式我们才会越到顶峰,否则那些山脉就会把我们遮蔽起来。

    镜头一晃便是十年后的“剑桥大学”啦。导演上来便布下了一场局:激进者、保守者、夹在中间的犹疑者齐聚一堂。 自然,青年莫里斯属于那个犹疑者。幸运的是,那时的他是纯洁而健康的,学校的老师们也都是善良的。就是在这种惬意的氛围下,莫里斯遇到了他的挚爱,也正是在这种言论自由的校园中,那个莫里斯的情人向他表白了。

    要说当时的莫里斯面对突如其来的爱情什么反应:他当然有所顾忌和压抑,毕竟那在20世纪初的英国人来说不太正常。只是,他没有想太多,他选择了随性。

    他甚至肆无忌惮地从窗户爬进了克里夫的房间,吻了他,他们会为某个事情进行纯粹的学术辩论;他们会彼此欢笑、嬉闹、争吵、失眠,像是所有陷入爱情的人那样……

    这里有一场戏要注意:莫里斯、威利斯二人骑在偏斗摩托上从外返回学校的路上,莫里斯戴着帽子、防风镜,而威利斯却什么都没戴。显然,此时的莫里斯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同性爱情处于一种防御、保守的态势。为什么这么说,下文自有对照。

    ▲注意两人的装束,下文自有对照

    好景不长,校园时光永远是短暂的。失去了那个剑桥的保护伞,这种不正常的爱情又会怎样呢?

    「在站台分别,在蓝房间重逢」

    莫里斯与克莱夫的第一次分别预示着校园生涯的结束。

    两人家庭往来的戏,与其说是他们踏入社会的过度,不如说是其进入现实的预热铺垫。在火车站分别那场戏里,我们能看到两人的状态是乐观积极的,处境是安全的。

    然而,当莫里斯再次在普德斯雷庄园,克莱夫家与其重逢,一切便和校园中的那些情形完全不同了:你会看到世俗的讲就门当户对、男婚女配的威利斯的母亲;看到大谈特谈政治交易的姐姐;当然,还有对莫里斯克莱夫两人亲昵关系表现异样与鄙视的仆人...

    所有这一切给电影气氛蒙上了一层危机感,而这种危机预示着两人即将发生的转变。当然,这里面还有莫里斯的一丝忧郁,就像他在普德斯雷庄园住的那个“蓝房间”。

    「在现实中煎熬的恋人」

    镜头再一晃,那个稚气十足充满朝气的莫里斯已经续上了小胡子,成了城市中的一名投资经纪人,克莱夫则成了一名见习律师。

    ▲城市,1911

    两人母亲互通信件谈开了联姻。没错,谈婚论家的时候到了。 相爱着的同性恋人的痛苦也真正开始。当克里夫姐姐跟母亲说道“也许克里夫现在还不想结婚”的时候,你能感受到那种苦楚。

    注意,正是在这个时候,另一个男人“斯考特”出现了,之所以这个男人能引起大家注意,是因为他在接受主人送信任务的时候顺手拿起了野餐桌上的东西吃,没错,他是克莱夫家的一个下人。

    此时的两人自然在外人面前还保持着贵族间的友谊,而一切伪装压抑都在一个社会案件发生后被彻底打破了——

    雷斯利被逮捕了,罪名便是因为他在公共场合实施了自己的同性恋行为。而这个雷斯利,正是当年在剑桥那个说话咄咄逼人,思想激进影响莫里斯、克莱夫至深的人。

    我们无法想象两人在得知雷斯利被捕后以及参加雷斯利听证审判时的复杂心情,你知道吗,那种怒不敢言,委曲求全,同时又心疼朋友,痛恨自己的矛盾。

    终于,克莱夫撑不住了,晕倒在餐桌下,自此,两人开始转变了。

    「在矛盾、痛苦中转变的两人」

    “我在进行一种严格的自律训练:每周三在最黑暗的地方同码头的工人们共事。这是种远离城市的快乐哭泣。我被派教他们文雅的拳击艺术。许多次的,我被连续的击打,还是你在维格摩尔给我的一击最好,哈哈。”(莫里斯给克莱夫的信)

    雷斯利事件后克莱夫短暂地去了希腊,莫里斯则开始与底层人交往。似乎两人的转变背道相持—— 克莱夫返回国内再次与莫里斯家中相见那场戏很有意思:他没有病,却被莫里斯的两姐妹包扎的像个伤员。

    到底两人有什么转变呢?

    克莱夫开始尝试喜欢女人了,开始计划组建自己的家庭了;而莫里斯呢,却似乎在爱中陷得更深了!在克莱夫的冷漠与世俗妥协下,跟所有人经历的那种痛苦一样,他失恋了...

    当莫里斯再次从这种痛苦中走出来时,他剃去了那撇小胡子,于是我们似乎又看到了当初那个朝气蓬勃的“剑桥少年”。

    他似乎已经适应了被击打,他甚至能从击打中获得乐趣,然而,那种天性所带来的疑惑还停留在他脸上。

    「“我有种幻觉,他恋爱了”」

    克莱夫结婚了,邀请莫里斯去参加自己婚礼,于是两人再次相见了。我们不敢说被社会掰直了的克莱夫的那种快乐是否是真的,但无疑,他认为如果莫里斯能像自己一样找个女人结婚的话会得到幸福。

    然而,此时的莫里斯,真的开始怀疑起了自己。他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有病开始寻求医生的帮助,妄想医生能够治愈自己的“性取向”。

    “我难以启齿,如同奥斯卡王尔德那种苦闷……我有病吗?如果这是病的话,我想治疗……

    而就在这时,那个淳朴而低下的男孩儿走进了莫里斯的世界。我们开篇标题所说的那个“伟大爱情”便由此而生。 没错,莫里斯在命运面前没有低头,面对那个跟自己不在一个阶层的仆人,他没有逃避,更没有意志消沉,而是选择积极地面对与尊崇自己的天性。

    再次注意那个细节,在打完板球克莱夫送莫里斯回去的路上,两人的装束与之前的如此形同,唯一不同的是,那个留胡子戴防风镜把自己彻底伪装起来的人变成了“克莱夫”。

    看到此,我久久陷入沉思:到底是什么给了莫里斯如此大的力量,让他能够去打破传统、打破社会阶层隔膜,去追求真理。是童年教育?是家庭?还是天性……

    我想答案绝不是个别因素,而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原因。自此,我对这个莫里斯产生了由衷的钦佩,当然,还有那个没受过教育,但却天性直爽的“斯科特”。

    「一场男男版“灰姑娘”的故事」

    这个爱情故事导演处理的酣畅淋漓:从斯科特在雨中默默痴情地送走莫里斯,到他雨中窥视莫里斯,再到他爬进莫里斯的卧房,两人亲吻、做爱、倾谈、板球传情……

    注:斯科特爬窗表达自己的爱,与当年莫里斯在剑桥“爬窗”向克莱夫示爱是如此对称。在西方文学传统里,“爬窗示爱”可以说一个古老的意象。

    知道,作为一个下等人,斯科特并没有那么些顾虑,他只是一味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而对于莫里斯,我们可以说是斯科特打动了他,也可以说是斯科特鼓励了他勇于打破了传统和阶层的束缚,逾越了自己内心的鸿沟。

    注:当莫里斯与斯科特在博物馆中再次遇到童年的那个亚伯拉罕学院的老师时,那一刻,或者说那一幕场景,似乎神启般地让在痛苦中纠缠的恋人得到了顿悟。

    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两人的爱情戏始于电影开始后一个半小时,用了仅仅不到一个小时便让观众感受到了一对恋人从相识到热恋,从怀疑到破镜重圆的全过程。

    可以说,这是一场发生在故事中的故事,手法高明:整段”灰姑娘“的戏在整部电影《莫里斯》中并没有占据全部,而是作为莫里斯人生的一个阶段出现的,什么阶段——正是莫里斯成熟起来,冲破枷锁,重塑信心的阶段。

    这种反故事中的套类型故事的结构,在电影中真的是很罕见的!

    「结局:一个为爱留下,一个为爱打破,再一个把爱关在了窗外」

    我们无法定义《莫里斯》到底算是喜剧、悲剧还是其他什么类型。它的结局让人五味杂全,感触无法形容。

    自然,斯科特最终放弃了跟家人出国经商之路,甚至背负上了牧师对其“滥交”的骂名,决定为爱留下;而莫里斯也终于突破了自己,有情人终成眷属;至于莫里斯与克莱夫的爱情却永远地被时代所淹没。

    镜头结尾那一幕,带着忧伤的克莱夫默默地望着窗外,镜头反打:那个剑桥的朝气蓬勃的莫里斯重现,他笑着呼唤着克莱夫...

    克莱夫的妻子打断了他的美梦,最终,他选择了将那美好的一瞬间永远关在了窗外。

    纵观这部长达 140 分钟的《莫里斯》,你会发现其人物结构设置是如此的对称与平衡(以剧中三位男主角为主):

    1、莫里斯、克莱夫在全剧中的性格、人生观价值观的对比与对称; 2、后入场的斯科特与之前剑桥中淳朴莫里斯的互补与对照; 3、那个激进的被逮捕的雷斯利与三人命运的反衬与对比; 4、所有其他家庭社会角色围绕三人轴线而布下的局……

    所有这些对称结构让这部《莫里斯》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与戏剧张力

    另外,导演那种让演员只顾角色不顾观众的忘我表演着实让很多人看了走神儿,然而,你一旦入了戏,便会得到一种窥视英国百年前真实生活的感受,而这种感受离我们又是如此之亲近——

    那就像我们在生活中碰到的种种困难一样,电影中的主人公“莫里斯”也一一经历了:从爱情的迷惘,到社会道德与人性之间的矛盾,再到被人孤立边缘化的痛苦……没错,这就是现实。而在现实中,人们往往选择的是妥协、将就、退缩,而作为一个凡人的“莫里斯”,则给出了我们另一种可能性:打破传统,追随感觉和人性。

    这部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同性题材电影《莫里斯》,虽然没有之后的《断背山》那么唯美浪漫,没有《阿黛尔的生活》那般前卫火热,更没有《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那般虐心,然而,他却是如此真实,如此接近我们,他为后来那些优秀的同性题材电影打下了不可估量的基础。

    综上一切便成就了《莫里斯》爱情的伟大!

    ▼▼▼往期相关文章,你可能会喜欢: 2017评分最高的爱情片《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那些让人回味的细节 对于这部同志片,我们只有嫉妒的份了!

    「推荐」经典“同性"电影 top 10


    一个认真看电影的自媒体

    更多优秀电影、经典电影请关注我们

     3 ) 爱如春梦了无痕

    有多少爱情到最后只忍心回忆它的开始。
    “你若丢下我,我将度过半梦半醒的余生。”Clive说出了全片最动情的情话,谁会料想他是最先离开的那个人,这句话终究随着那负心与背叛化作旧梦中的一缕青烟飘过,了无痕迹。
    对于Clive的转变,原著与影片给出的原因各不相同。原著中是其性向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影片则采用了更为大众化、通俗化的解释(可能导演也觉得像原著那样拍很扯),是其迫于世俗压力,当然无论哪一种,他对Maurice都有所亏欠。电影中的他选择了仕途,选择了荣誉、地位和财产,只能说可以理解,但并不能掩盖他是一个可耻的背叛者的事实。从众总是抵挡批判的最好方式。他和Scudder一个伪善,一个伪恶,伪善者总是比伪恶者更可爱,但伪善者一旦被揭穿老底也总比伪恶者更可恨。让人最心寒的并非是他的退出,他有权利选择不爱,让人心寒的是他退出之后的冷漠与决绝,Maurice的痛不欲生他不曾给予一丝的怜悯。
    如果厌恶,就放了他,如果还有情,结婚也并不影响对好朋友的关心。他偏偏选择了最坏的方式,既置之不管,又不允许其脱离自己的掌控范围。“我爱你超过任何男人”,是任何男人而不是任何人,对于他来说Maurice只是一个弃之可惜的绝世好友。影片中的Maurice在他离去之后精神崩溃,几近自杀。在接受催眠时,医生问他为什么喜欢短发的人,他哭的好伤心,呜咽着无法说出心中的理由。原著中的一幕则更为悲情,Clive离开他时是二十四岁,他天真地以为此事与年龄有关系,他期盼着自己的二十四岁,因为那时就可以像Clive一样的正常,可怜啊,Maurice,是Maurice的可怜映衬出了Clive的自私与残忍。
    贵族家庭养尊处优的生活、才貌双全的自负让Clive像是一个被惯坏的孩子,他有着极强的控制欲和进攻性。他爱Maurice,所以要对Maurice的思想进行改造。康河泛舟时,Clive就试图篡改Maurice的思想。就希腊文化和柏拉图的问题Clive滔滔雄辩并直斥Maurice所有的是“二流思想”,后来还曾让Maurice尴尬地从礼拜中走出来陪他出去。在费斯坦霍的宿舍里他指点其阅读精髓,而费斯坦霍对此反应很冷淡,接下来他又去指点Maurice弹琴了。甚至于对Maurice的密友查普曼他也过分敏感。他向往柏拉图,所以Maurice要陪着他一起清心寡欲。起初他表达爱意,Maurice拒绝不可以,他感觉这是对他的羞辱,他转过神来就立刻划清界限,并用更深的冷酷反击,最后还是Maurice披星戴月赶来献上深情一吻才算是前嫌尽释。他选择不爱,Maurice仍然爱不可以,这会影响声誉让其很难堪。就算Maurice最后不爱了,去爱别人了也不可以,因为他爱上的是一个男人,而Clive只能允许他爱一个女人。这是一个在感情世界中说一不二的独裁者,一个不可一世的暴君。毫不怀疑,他曾经爱过,而且很真诚,假期一别便分外想念,酒宴间也眉目传情。只是最后他选择不爱了。这是一场未完成的乌托邦,一次年少轻狂的精神实验。象牙塔是这虚无缥缈的爱最后的伊甸园,一触碰到现实的土壤便难堪风雨。甚至于他的关于柏拉图的理想也带有一定的虚伪性。坚持柏拉图的人应该是排斥肉欲的吧,否则对于最爱自己同时也是自己最爱的人为什么要拒绝亲昵呢。而在影片的删节片段中Maurice曾对他说过“你并不在乎与Ann的关系是否是柏拉图”,讽刺性就在这儿,为什么异性之间可以灵肉合一,而同性只配精神爱慕?说到底不过是世俗的偏见罢了,异性结合才是天经地义,同性只能发乎情,止乎礼,越轨会成就犯罪的事实。有时候爱是纵欲的借口,不爱是逃避责任的理由,世俗压力只是懦弱和自私的遮羞布。这爱情不是败给时间,败给时代,而是败给自己。
    Clive本身并不是一个光彩的角色,在观众道德的天平上已经失了砝码,但他偏偏是最受关注的角色,这恐怕要归功于角色的扮演者。话说当年休叔那我见犹怜的模样直捣观众内心如同摧枯拉朽,那眼波流转,含情一笑,简直人见人爱,花见花败。而他后期出色的喜剧才华在某种程度上遮掩了他原本具有的古典美和严肃气质,有点浪费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那一口正宗的牛津腔。
    更加推波助澜的是,影片的很多情节暧昧不明,在很大程度上对Clive这个角色起到了柔化作用,使其并没有原著中那么可恨。由于对Clive退出的原因解释为其选择了仕途,那么其性向就变得有些模糊不清,更衣的那一段对于没看过原著的观众来说这夫妻关系实属诡异。其实原著里面Clive很爱Ann,甚至做什么事情都是为了她。分手之后,他不仅不再爱Maurice,甚至故意地折磨他。但是影片似乎力图表现Clive还是爱Maurice的,这种爱是默默的,隐忍的。他听到Maurice恋爱的消息之后那个很长时间的停顿除了因为爱不知该作何解释。之后他的行为也确实很反常。最耐人寻味的是他与Maurice谈话的段落。他并没有像惯例那样在门外敲门,待主人同意再进门,而是直接开门走了进来已经看到Maurice在做什么了又象征性地在门上敲了两下。之后还未说明来意就开始“总结性陈词”, Maurice都不明白他在说什么。后来谈到“女人” Maurice才恍然大悟顺着Clive说了下去。Clive主动吻了Maurice的手,又索要回吻。他有情地说自己并没有忘记过去,又无情地说永远不想再提起。这过程中他暧昧地踢了踢Maurice的凳子,临走时还抓了抓Maurice的头发。让人怀疑他是真的为终结而高兴吗,看起来更像是深藏不露地挑逗,这感觉像是说“我同意你结婚了,但不许你忘了我”。而这番谈话确实在Maurice的心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Clive走后他只能用冷雨浇心中之块垒。之后Clive与妻子的交谈中,也并没有表现出多高兴,甚至还躺在床上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空洞眼神。在板球赛上Maurice与Scudder互送秋波的镜头后恰巧接的是Clive冷眼斜视的镜头,母亲表扬了Scudder几句,他便气鼓鼓地上场了,像是吃醋的老毛病又犯了。
    那么Maurice最后还爱Clive吗,影片中也没有太明确的答案,观众的理解见仁见智,所以会有Clive属于精神,Scudder属于肉体,Maurice只是屈从于现实找了一个爱的替身的说法。当然如果参照原著来说,这种说法不甚妥当。Maurice与Clive之间只能说止步于精神恋爱,而Maurice与Scudder之间是以身体的交流作为开始而已,前者不因没有情欲就比后者更纯洁,后者也不因有了情欲就比前者更龌龊。Maurice与Clive本来就不是所谓的灵魂伴侣。这一点从影片中也可看得出来。Maurice是从小很乖的孩子,Clive也曾说过他“一向很正派”,“从不会惹母亲生气”。若不是Clive的引诱或许他即便是心中萌动也会在社会道德下按部就班地生活。他信仰基督教,对古希腊和柏拉图根本没有兴趣。原著里甚至说Clive的那些高谈阔论对他来说是一篇篇“冗长的演讲”。从中可以看出Maurice比较务实,而Clive多少有些不切实际。不过不得不说Clive的学识渊博与独特的思想见解和个性让Maurice很欣赏,原著中Maurice曾经很幸福地对Clive说“我崇拜你”。当然他并不关心这种思想具体是什么,他爱的是Clive本人。他后来的改变完全是因为Clive。Maurice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爱情主义者,他的心永远追随着爱人的方向。甚至Clive离开之后,Maurice依然从一而终,从未主动寻欢,Scudder趁虚而入送来的爱抚他只是被动地接受。对情对爱他从来不曾亏欠Clive。若是没有Scudder的出现,Maurice将过着怎样孤苦伶仃的生活。上帝垂怜,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共度此生的人。Scudder能够不畏权贵,大胆示爱,而被对方的付出感动后,Maurice也终于放下了曾有的阶级观念,“屈尊”接受来自一个下人的爱。原来爱是需要平等的啊!真爱既然可以跨越生死,为什么不能跨越阶级。Maurice与Scudder之间并非仅仅是肉体关系,其实作者在原著中非常赞赏Scudder,将Maurice与Scudder塑造成灵肉合一的典范。“灵”指的只是精神上的两情相悦而已,并不意味着双方必须门当户对,志趣相投。相貌、阶级、文化修养、兴趣爱好等等只能说在爱情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肯定不是绝对的影响。金童玉女的爱也未必长久。所谓的般配也只是旁观者的世俗观念而已。爱是一种感觉,一种荷尔蒙,一种缘分。Maurice对Scudder是早有感觉的,当Scudder走进来准备抬钢琴的时候,他表现的有些不自在,而后当所有上流社会的人都走了以后,他还愿意留下来帮忙。而伪恶的Scudder一开始表现出来的狡猾让人担心Maurice会成为下一个王尔德。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这个人物的形象越发明朗,原来只是因为爱啊。他停在门口并不是索要小费,只是想多看Maurice一眼,他到伦敦找Maurice,不想要一分钱,不想伤害Maurice一个手指头,只想在离开之前共享一次温存。若不是Maurice的挽留,他会远赴阿根廷而不再与Maurice有任何瓜葛,而最后他居然真的抛家舍业在船屋静静等着他的Sir。一个在旁人眼中粗鄙卑贱之人用行动完成了爱的意义,兑现了一个贵族公子不曾兑现的海誓山盟。在此面前上流社会的浮夸显得多么矫揉造作,不堪一击。“你是我唯一的快乐”,这句话Scudder对Maurice说过,Maurice也对Clive说过,但Clive从未说过什么是自己的唯一。在爱情中,他的索取比奉献更多。爱上Scudder的Maurice终于长大了,他勇于面对自己与众人的不同,从Clive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去全力拥抱别的情感。希腊太古老,柏拉图太虚幻,上帝太遥远,人是有血有肉的人,在最空虚寂寞的时候,哲学与宗教的救赎比不过爱人的一个薄吻。这一路走来满心血泪,但所幸迎来的是一个幸福的结局。有人指责这个结局太理想化,并不现实。但我想Maurice与Scudder之后的路是否好走并不是影片所要探讨的问题,影片恰好停留在了爱情最美的时候。这是一种离经叛道的勇气,一种蔑视世俗的凛然傲骨,是对同性爱情最好的鼓舞与支持。现实已经够残酷了,这造梦和避世主义是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最大意义,幸福的结局是很必要的啊,一如简奥斯汀。
    在Maurice与Clive告别的段落中,Maurice冷冷地说自己并不是为Clive和Ann而来。他诉说自己与Scudder的共享以及Scudder为他付出的一切,带着一个有爱的人的自豪。最后他决绝地说“此刻以前,我所有事情都告诉你,此刻以后,我什么都不会说”。以前Clive给的种种委屈在这一夜他悉数奉还。影片删节片段中的Maurice是更决绝的,其实更加贴近原著的意思。Maurice直截了当地说“You won’t see me and you don’t love me.”两人此前的种种就此了结了。原著中的Clive听到这个消息后相当恼怒,爱上男人已经是有背礼教了,爱上一个下等男人简直是奇耻大辱,这一刻的Clive完全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一个封建的卫道士。而影片中休叔演的比较温和,更准确的说是震惊,而不是恼怒。
    那片尾催泪的一幕相信连最苛刻的观影者也会动容,Clive推开窗,看到的是遗落在剑桥的梦。第一次他目送Maurice从窗口离开,这只是短暂的分别,彼此即将共赴一场浪漫的幽会;最后一次他目送Maurice从窗口离开,剑桥天空下的那个可人儿依旧笑得很无邪,但这一次他挥一挥衣袖,转过身再也不会回来。
    回忆多么伤人,这生离比死别更让人眷恋,此情此景,便是不抛眼泪也无由。

     4 ) 会饮篇等等

    Maurice的精神分析师说,England has always been disinclined to accept human nature。human nature,虽然已经成为电影题材的大俗,却正是我看这个电影从始至终的感觉。几乎所有人都在或多或少地拒绝某种人性,从而服从于社会压力这另外的人性。而人性的自相矛盾,比起抗争命运失败的经典悲剧,能产生更压抑的悲剧感。

    就像Maurice在划船那场戏里讲的,腐国人民总要有个一致的信仰体系来维护社会秩序,好比the Redemption和the Trinity(纵使他自己并不比Durahm更相信这些东西)。只要避免思考和质疑,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甚至自我洗脑,从而顺应社会的信仰,来逃离孤独甚至流放。从小总是中规中矩的Maurice在遇到Durahm之前是这样,遭遇Risley入狱打击之后的Durahm更是这样;但Maurice在Alec的启发下选择了诚实,而Durahm亲手在自己眼前放一个钟摆来催眠自己。最后诚实的人找到了真爱,自欺欺人的人抱憾终生,倒是浪漫主义的观众喜闻乐见的结果。

    本人不学无术,以至于总是在听说“柏拉图式的”某某时一副鄙夷的样子甩过去,从没有仔细想过柏拉图怎么会关心这样虚伪的问题。看了Maurice之后才恍然大悟,古希腊的先哲跟我们的老祖宗一样重男轻女,“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怎么会就交配这种工具性的东西喋喋不休呢?人家明明主要是在讨论男人之间的爱究竟怎样才崇高而道德嘛!

    于是今天去翻了翻《会饮篇》(备受争议的敝校教师王晓朝的译本),苏格拉底的清谈开始于将爱与善恶和美丑剥离开来,也就是我们颂扬爱,并不因为它是善的或美的,而因为爱本身值得颂扬,好比
    “节制确实被定义为控制我们的快乐和情欲的力量,而世上没有一种快乐和欲望能比爱情更强大……控制我们情欲和快乐的爱神就可以视为节制本身。“如果说我们推崇善是因为它让人类社会的其他成员受益、推崇美是因为它让人产生独立于功用的愉悦感,那么推崇爱大概就是因为它的真实感和力量感。而既然爱的道德在于追求心灵的美与和谐,女性又不能从生儿育女中抽身出来修养学识,没有任何精神可言,那终极的问题就必然是由精神相通而相爱的两个男子要不要分享彼此的身体。柏拉图的答案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柏拉图式的“。这本来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但我们长期的误用和不假思索已经曲解了platonic这个词的意思。

    Durahm带着很多同样饱读诗书的人都有的对古希腊精神的神往,把自己的爱严格地按照柏拉图描述的样子雕琢,游历年久失修的希腊而产生的幻灭最终让他连这柏拉图式的基情也放弃了。幻灭的罪魁祸首,其实还是起初的幻觉,Durahm贴切代表了我等自欺欺人的伪善者面对的窘境。但我们仍然可以被爱神眷顾的Maurice所感动,因为爱的真实和力量(好恶俗啊),而真和力量、尤其是力量也是人类自古以来就莫名崇拜的。我不知道其他观众的感觉,但当听到那句台词从Maurice口中说出来的时候,我literally浑身都颤抖了——"I am flesh and blood"。

    ——————————————————————————————
    忍不住再推荐一下,此片值得长久收藏,因为
    一,证明了英国人穿秋衣,还穿秋裤
    二,记录了探长年轻时正面全裸的美貌

     5 ) “我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纤长的手指,爱怜地在他的鬓角耳际轻抚着,轻抚着……
       似是一种无意识的倾诉…
       他侧过脸,精致的面容掠过一丝渴望。
       随着画面的拉开,一种暧昧的情愫缓缓弥漫……
       一个金发男人俯下身来,那英俊的脸庞贴紧他深棕色的发卷,纤长的手指充满了力量,依然在他的鬓角耳际流连……
       这力量给予他鼓励。
       他的手,抚向浓密金发覆盖的颈间……
       暧昧推向极致,有那么一种情绪在蠢蠢欲动,一触即发。
       深棕色发卷晃动了,决意冲破这重重迷雾……
       他的拥抱热切而又小心翼翼,生怕惊吓了对方,也惊吓了自己。
       他伏在他金色浓发的颈间深吻……
       某种沉睡的意识被这吻唤醒……喘息逐渐粗重……
       眼看彼此那饥渴的双唇就要犯忌……
       差了那么一点点,就是那么一点点。
       他只来得及在人群涌入房间的前一秒离开他的怀抱。

       1987年,《莫瑞斯》,英国经典男同性爱电影。
       讲述了20世纪初的男同性爱故事。
       以上是这部电影中的一组镜头。
       詹姆斯•维尔拜与休•格兰特精湛的演技使这组镜头成为世界同志电影中的典范。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完全是为了欣赏休•格兰特那无与伦比的英伦气质,他饰演克莱夫——莫瑞斯的剑桥同学,那位离开了莫瑞斯而和一名女子结婚的初恋爱人。
       果然,27岁的他那绝美容颜即刻让我惊为天人。

       二年后,出于偶然,我阅读了E.M.福斯特的同名原著。
       不得不说,这部小说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
       灵与肉的纠葛,彻底背叛的爱人,不同阶级的禁忌关系,孤注一掷的感情……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将莫瑞斯复杂的心理历程层层铺陈,他在各种苦不堪言的矛盾中挣扎,终于到了进退两难、举步维艰的高潮时分。
       恐惧、逃避?
       面对、接受?
       结局来临的时刻,自然性与社会性各自抗拒,不肯妥协。
       同性的情人最终听从了自然的召唤,宣布了与社会的对立。
     

       重看电影的渴望让我欲罢不能。
       这一次,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并非是要分清小说与电影孰优孰劣,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小说使 电影更丰满,电影使小说更形象。
        正是这种相互的作用,两者共同具有了非凡的艺术魅力。
        男主角莫瑞斯,一位年轻的金融家与猎场看守阿列克之间的禁忌之爱成为我心之所系。
        不得不承认,英国电影,对于营造情感情欲的暧昧气氛,真是得心应手,更胜一筹。
        由于这种气氛的成功营造,情节向高潮的推进愈加扣人心弦,直至爆发的那一瞬就更为惊心动魄,而爆发之后的余韵就越发令人回味无穷。
        莫瑞斯与阿列克之间的发展正是这个过程的最佳诠释。
        庄园里貌似偶然的相遇;
        黑夜里窗外风雨不改的守候;
        还有那轻轻的一声:“先生,很高兴你这么快就回来了。”
        阿列克也许没有料到,他竟然真的有勇气冒着风险,在万籁俱寂的深夜,钻进落地长窗,扑进莫瑞斯的怀抱……
        正如阿列克后来向莫瑞斯倾诉时所说的那样:“先生,我第一次见到你,就有了个念头:‘但愿我能和这位先生……我和他能不能……’”
        相遇之初,他已为他着迷。
    而那时,正是莫瑞斯最脆弱的时候,因为他曾经的爱人克莱夫已经与一名女子结婚。
          阿列克在大雨滂沱的夜晚,仰望莫瑞斯的卧室窗口。
          他渴望能看见他的身影。
          他看见了。
         他看见他的“先生”将身躯探出窗外,大声嘶喊着,雨水狠狠地浇在他朝思暮想的男人发上、脸上、身上……
         那是莫瑞斯近乎崩溃的宣泄——愤懑、失落、彷徨、屈辱、自卑……
          或许阿列克并不真正明白莫瑞斯内心遭受的百般折磨。
          但是他却听到了莫瑞斯灵魂深处最原始的呼唤。
          第二天深夜,烦躁失眠的莫瑞斯眼睁睁地看着猎场看守爬上木梯的顶端,钻进他的卧室长窗……
          闯入者只在窗台前犹豫了一刻,便义无反顾地扑上去抱住了莫瑞斯。
          火热的唇在莫瑞斯的颈肩探索:“先生……你在呼唤我吗……先生……我明白……我明白的……先生……”
          带着野性的吻愈加猛烈。
         喘息声此起彼伏,已分不清是由于突如其来的惊恐还是迅速高涨的激情……
         欲望在燃烧,已接近爆发的临界点。
         莫瑞斯的睡衣被一把扯掉。
        “来吧,躺下。”阿列克的这声低喊如同咒语……
        落在赤裸胸膛上的吻几近疯狂。
        这不顾一切的疯狂彻底让莫瑞斯万劫不复……
     

        电影的这段情节完全是按照原著的叙述拍摄的。
        这正是整部小说的精华所在。
        詹姆斯•维尔拜与鲁伯特•格雷夫斯,这两位优秀的演员以高超的演技和深厚的功力将这段情节演绎得火花四射、激情澎湃。
        时年29岁身高1.88米的詹姆斯•维尔拜,金发碧眼,红唇白肤,颀长的身段,高贵的气质,据说曾有人戏称他是英国最极品的礼服架子。他那浓厚茂密的金发,令我深深沉醉。
        毫无疑问的,詹姆斯•维尔拜让“莫瑞斯”活生生地出现在观众面前,他赋予了“莫瑞斯”生命。
        我相信,如果1987年E.M.福斯特依然在人世,他也一定会为詹姆斯•维尔拜的表演含泪鼓掌。
        鲁伯特•格雷夫斯,这位无法令人忘怀的“阿列克”,最摄人魂魄的是他那双眼睛,欲望、激情,全自一双美目而来。
        清秀稚嫩的气质令人误会他只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其实不然,当年鲁伯特•格雷夫斯已经二十四岁啦。

        1987年的英国,出演同性爱题材的电影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想来两位演员必是承受了不可名状的压力吧,社会的压力还是其次,自身的压力才是关键——毕竟是两个明明白白异性恋的男人啊!
        特别是影片中后来在伦敦小旅馆内二人的正面全裸出镜,更是大胆。
        2004年,中年的詹姆斯•维尔拜与鲁伯特•格雷夫斯在《莫瑞斯》的演员访谈中,曾谈论二人的那些激情镜头,少许沧桑的脸上都不约而同地掠过一丝尴尬。
        时过17年,那时的感觉还记忆犹新,二个角色的成功实属不易。
        出色的詹姆斯•维尔拜与鲁伯特•格雷夫斯终于使这部电影焕发出独特的光彩,为“莫瑞斯”与“阿列克”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相信不少人都认为如果他们在现实中真的是一对情侣的话,那确是令全世界的男人和女人都惊叹和艳羡的啊。


        一夜缠绵过后,莫瑞斯与阿列克在板球比赛上相遇。
        心领神会的一抹微笑;
        饱含情意的一个回眸;
        心照不宣的一刻凝视;
        貌似不经意间的每一个眼神都在诉说着不可抑制的迷恋。
        众目睽睽下的他们分享这只属于二人的柔情蜜意。
        如果说昨夜是一场肉体的情欲狂欢,那么今天就是一幕情感的激烈碰撞。
        绿茵场上的二人白衣白裤,一个潇洒俊朗,一个年少风流。
        一直都认为只有金发白肤的欧洲男人才适合一身白色装束。
        白衣白裤的詹姆斯•维尔拜简直让我惊艳!
        阳光灿烂的上午,绿草如茵的赛场,他款款而来,犹如神话中的王子,圣洁的白色与高挑的身材完美融合,出众的优雅韵味表露无遗。

         据说E.M.福斯特为这部小说设想了三个结局,一是莫瑞斯或阿列克死亡,二是阿列克与家人远赴阿根廷,第三就是现在这个结局——二人共同背叛了社会,放弃了前途,决定在一起生活。
    噢,感谢上帝!
        老好福斯特作出的选择是多么正确!
        否则的话该会有多少人为这部优秀的作品扼腕叹息!

        在阿列克即将远赴阿根廷三天前的一个夜晚,缠绵过后的莫瑞斯劝说阿列克放弃阿根廷的前途留在英国和他一起生活,为此他甘愿背叛他高贵的社会地位和身份。
        阿列克觉得不可思议,他根本不相信。
       “先生,想想看,我们还不如不见面的好。”
       一段如此不易的感情,难道就是这样一个令人唏嘘的结局?
        无奈的莫瑞斯去船上为阿列克送行,他发现阿列克竟然没有登船。
        他明白了阿列克的选择。
        满心幸福的莫瑞斯找到了心爱的情人。
        狂喜的拥抱和热吻让人为之落泪。

        这组高潮镜头堪称完美。
        从莫瑞斯的进入,到二人的对话,随之而来的拥抱热吻,每一个镜头都充满了表现力,每一个画面都有其各自的意义。
        灯光、布景与角度都恰到好处。
        演员的表演更是令人拍案叫绝。
        在燃烧的壁炉火光中,阿列克那温柔性感的眼神,莫瑞斯那喜悦兴奋的表情,他们确信已得到了此生至爱。
        莫瑞斯一把拉起阿列克在怀中深吻,这一动作可以说是这组镜头的精魄,灵魂与肉体交融的最高体现。
        莫瑞斯的初恋爱人,那位认为“男人之间关系正当化的唯一理由终属纯粹的精神恋爱”的克莱夫,对莫瑞斯的坦白无比震惊。
        “我和阿列克共享了。”
        “共享什么?”
        “所有的一切,包括我的肉体。”
         这无异于给了推崇“男性精神恋爱”的克莱夫狠狠一击。
         也许可以这样理解,这是莫瑞斯对克莱夫曾经给他的伤害进行的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报复。
         “我是个有血有肉的人。”莫瑞斯如是说。

     6 ) 有人睡去,有人醒来

    最后一幕,当Clive走上前,欲关上最后一扇窗,映上心头的却是几年前在剑桥读书时的情景,不曾动身一同前往,于是挥手告别。而此刻眼睛所流露出的不止是怅然,因为自此心间有了一道永久的缺失。

    反观片头,也曾让我看得津津有味,或许你可以说它交代了Maurice的家庭背景,甚至解释这样一个Maurice的成因。站在全片的角度来看,即使有意与后面构成反差或呼应,也终究觉得这片头是那么无关轻重。电影的前半部分清新隽永但隐忍克制,后半部分似乎粘稠紧张却让人心中有快意。

    电影结束后,我的思绪也还停留在前半部那段青涩美好时光里,看着这些骄傲,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穿梭在古老的校园里。周身的气息里是友谊,或者不知所起却一往而深的爱情,令相似的灵魂不能自已。

    他们两人都曾半睡半醒,但终究是Clive更先知先觉一些。相遇之后,就对两人的关系处于一种引导的地位。你看他悠然弹奏着钢琴,Maurice却在一旁兴奋的不能自已,待到他自己弹奏时,那急促的琴声里,分明有着情欲的张力。Clive每每主动出现在Maurice的房间里,说话时常有种漫不经心的腔调,一旦认真起来便是王尔德式的惊人语。这些都对Maurice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的确,Clive 是危险的。在这里,我不得不说,年轻的Hugh Grant 将Clive的迷人不羁,羞涩笑意,飘忽闪躲的眼神,欲迎还拒的心思,演绎的丝丝入扣。

    在许多的故事里,都能觉察到,短暂的分离是感情最有效的催化剂。第二次假期,两人都尝到了想念的滋味,重聚时不自觉的抚摸或者深深相拥这些,都远远不够,于是Clive一吐衷肠,这却让Maurice乱了一时分寸。直到夜里,我们后知后觉的Maurice越窗而入,送上一吻来回应Clive,然后匆匆离去。你才觉得心里有了一思笑意。此时便能猜到,这之后,爱得更勇敢,更猛烈的必会是Maurice。

    两人郊外玩耍时Clive不时的拒绝,或者说对柏拉图之恋的维护,及至后来,Risley被捕后Clive心中顿升的悔意与行为上的远离,再然后娶妻,走上仕途,那个年代这些在多问发生似乎都合情合理,旁人也只得叹息。而Maurice还在缓慢地认识自己,迟疑地不知道该睡去或者醒来。

    可面对着英伦乡间这般清新的精致,怎么也不愿相信两个俊朗年轻人间的爱情只能发于此止于此了。

    婚后的Clive蓄起了胡须,收起了一些不羁,笑容里也不再是羞涩,俨然已是位更迷人的绅士。依然克制地爱着Maurice,渴望着每年为数不多的相见,却也忍受着灵与肉的分离。我并不觉得怨恨他,只是惋惜,特别惋惜。此时的Clive,每每让我想起《断背山》里的Jack,他婚后的形象倒是与这时的Clive极为相似,不说那胡子与笑意,连那种故意表现出优越感的语调都如出一辙,或许Jake在演绎Jack的时候,有意参考了前辈Hugh Grant。

    不曾想到,会有那样一位侍者Alec,能够全然知道自己想要,勇敢地爱上主人的朋友。在他纠结苦楚的夜里,越窗而入,共一夜缠绵。即便这只是一夜缠绵,对于Maurice的真正自我认识都是极关键的,更何况这是两人灵肉合一的爱情序幕呢。

    Clive不是什么小人,Maurice也不是圣人,Alec这个角色的讨喜和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员。

    回想起乡间,青葱草地上,Clive曾对Maurice说,“要是你丢下我的话,我将半睡半醒地度过余生。”可竟是他主动丢下他,待知道永远失去他后,已是连半睡半醒都不能。半睡半醒是人之混沌空白时,佯装睡去或者睡去或许意味着能逃避着许多,却也终归失去了许多。醒来,终究要面对,面对最真实的自己,面对真正的人生,没错,这正是生之意义吧。而他们终于都有了自己的选择,有人睡去,有人醒来。
     
     
     

     7 ) Maurice

    很奇怪,最初小说看罢只是留下个比较好的印象罢了,以个人的性格,最常不齿的就是勉强铺设美好结局的故事。然这部作品就像因经费不足而修改结局的Crying Game一样,第一次只是觉得美好罢了,未给人心底留下太多烙印,却给自己有想看第二遍的冲动。于是很快我又看了一遍,不觉被其吸引,还忍不住找了电影版来看,由此对它又有了更加立体的概念。

    其实我还是比较喜欢读福斯特的书。他的文笔个人看得是很神怡的,也会挖掘出福斯特那英国人的一点点含蓄讽刺,不多不少,正好使读者看得舒服。他的很多作品名字都喜采用诗人的句子,文人气息也相当浓重。然James Ivory,他的改编每次都相当尊重Foster原著,只是削弱了一些角色的多重性。或许是出于电影篇幅的限制,一些复杂的性格并不能完整地展现,使得电影相对原著更加单薄,也更加容易取悦观者。本身Foster作品往往都是上层社会的故事,又喜团圆结局,这两点很容易被一些尖刻的伦敦文学评论家抓到把柄,对他作品的深度进行质疑。如今一经电影化,把原著的气质和故事完整保留,只是不能成为太经典的东西,顶多是赏心悦目而已。

    然就是那份取悦,让它成为我看得最舒服的同志电影了。

    我觉得可能存在的最大误读在于Clive这个人物身上。或许Foster本身讨厌这个人物,但不至于要毁掉这个人物身上所有的品质。Foster虽直言他并不喜欢Clive,在文末Maurice对他的一番间接讽刺即体现出了这一点,但相比电影中的那个Clive,原著的那一个还稍微讨人爱些。电影削化了他因追求希腊那种古典精神和柏拉图主义的反思,而把它直接作为一个Clive拒绝Maurice的借口之一,又把他顾虑社会影响和前途而放弃这段恋情的概念给扩大化了,使得角色更容易阅读,却让他轻易成为一个自私小人,省略了他结婚的另一个因素:他本身对Maurice也的的确确有了新的看法和认识。而片中Grant须起了胡子这显得更加道貌岸然,那种优越家庭的音调和Wildy的沉郁相比也更显得令人厌恶了。

    原著隐晦(这也是Foster行文的特点之一,私以为是他比较明显的优点)地体现出他对待两个情人的感觉。对于Clive,更多是停留在精神上,而Scudder则更能满足他的肉体欲望。在电影中,他们两人的爱情显得更加真诚了,或许也得益于Graves的表演。他的英俊使人眼前一亮,他的质朴和执着显得可爱,在Clive的角色反衬下和剧情的运作下(他出来得恰到好处)成为一个非常招人喜欢的角色。同Clive,原作的描写要更加细腻和饱满一些,然在Scudder和Maurice相会的几场戏里,都有很协调的同志的默契感,尤其在Scudder一些出于平民的没有陈府的口气,倒是和绅士味十足的Maurice相得益彰。

    再谈Maurice,Wildy绝对是我见过的最有英国绅士味道的演员。他虽然相貌不是太出众,身形倒是很符合一个西装革履的绅士贵族。再加上他的保守固执和敏感,以及彬彬有礼的行为,都颇有英伦感觉。而他那一举一动,都非常符合影片需要的气质,不愧是外交官家庭出来的。Maurice身上的隐痛和矜持很让我欣赏。作者以他的角度来叙述整个故事,因此Maurice的个性并无上面两人那么突出,然毕竟是围绕他展开的故事,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对泛化的角色,也容易拿去比较的角色。最终他和Scudder打破社会阶级限制,在船库相拥之时,他们也终于冲破了社会的层层阻隔和本身内心的纠葛和矛盾。

    故事在这里算给Maurice的爱情划了个句号。想说Foster很聪明地把矛盾都推给了未来他不用去描绘的东西当中。也是这样一个句号,忽略Maurice对两次爱情的思考,反倒是片末Clive不禁望着窗外忆起旧日时光,怅然若失起来。

    整个故事相当成熟,Maurice从最初和Clive的轻涩情愫,到后来的他被抛弃而陷入疯狂之时遇到侍人Scudder并相爱,最终突破等级界限和所爱之人相聚相依或许相伴终老,在当时的社会,有这样的结尾依旧是超前而难得的。而无论是小说原作还是电影,古典雅致的英伦风情体现得淋漓尽致,剑桥风光抑或乡间景色清丽平和,这都给故事增色不少。

    说了许多,其实是把角色的矛盾性尽量压缩后的看法。许多人看完全片后依然眷顾开头那年轻时飞扬的恋情,可私以为,无论是对于读者(尤其是同志读者)抑或是Foster本人,都会更加为片末的美好结局而宽慰,若不是这样一个完满的结局,再美好的青春只会成为苦痛的回忆。

    ps:Graves实在太帅拉><...

     短评

    哦哦哦,男演员就应该在风华正茂的时刻去拍部gay片作为人生的纪念啊啊啊!

    5分钟前
    • we are
    • 推荐

    现在应该已经很难看见这样的电影了吧,莫里斯这种从小接受传统教育、偶然认识到真正的自己、最终能勇敢并幸运地忠于自己的故事,该被拍得多么轰轰烈烈,但这部电影就像那缕初夏的阳光,温暖但不刺眼,哪怕很短暂,曾温柔地存在过,就不必把它视作遗憾了。#4K修复 美如画...

    8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首先,休格兰特居然是男三号(被他曾经的美貌shock到了)。其次,从头到尾都很优美。最后,阿根廷情人魅力略显不足。

    12分钟前
    • 阿烟
    • 推荐

    不觉得Clive就是该被谴责的那个人,好友残例在前他的害怕是正常,同时他可以退缩可以懦弱,他也需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整部影片的主线可能是莫里斯的成长转变,从出口伤人不知收敛的小年轻到成熟稳重冷静自信的帅大叔,从码头下来势在必得的笑太迷人了,敢爱敢恨才能拥抱爱情。

    17分钟前
    • CS
    • 推荐

    一蓄鬍子就道貌岸然了,鬍子代表偽道德,這個象徵蠻有趣的。

    21分钟前
    • 有未始有始也者
    • 还行

    如果你丢下我,我将在半梦半醒中度过余生。最高段的告白,最甜蜜的威胁,最难料的一语成谶。

    25分钟前
    • 芝麻糊
    • 力荐

    细致平缓,忧伤弥漫。权欲和感情是一对永不可调和的矛盾,一种选择一种命运。最终,Maurice和Alex突破阶层在一起,clive永失所爱。 英伦风情古典雅致

    27分钟前
    • 海棠一生
    • 力荐

    “1885年英国颁布了完全禁止男同性恋的法令,同性恋情被指亵渎行为。1897年E·M·福斯特进入剑桥大学读书,莫里斯故事雏形由此孕育,直至1971年才得以发表,1987年电影《莫里斯》被搬上银幕…百年情仇,英伦风雨路” 只是剧情太慢、太不跌宕、太不抓人。文学化的故事讲述,很难静心看完。

    31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我发誓,我从没想过同性恋题材的电影能够拍得这么纯洁美好,让人一咏三叹,唏嘘不已。年轻的Hugh Grant青春俊美,在剑桥草坪上与莫里斯的一吻,胜过多少日后的风流。

    36分钟前
    • 云外清都
    • 力荐

    电影在处处保留福斯特原著风貌的同时将细节改编得精致惟美;精神恋爱到灵肉合一的转变过程更加自然动人。每个分镜都流淌着美,百转千回的爱情如饮醇酒。不谦虚的说:我不认为有人能在这片字幕的翻译上比我更加的——接近完美

    3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勇敢的人得到了他前途未卜的爱情,懦弱的人得到了他安逸虚弱的人生

    40分钟前
    • Allen Li
    • 力荐

    我最爱的电影之一!喜欢英国人处理感情的含蓄。

    4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打开他的心房却抛弃而去,还好他的心房有人进去了,而你,只能忧郁地看着那扇关不上的心窗。

    50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最后谁得到了,谁失去了。PS:剑桥和牛津已经成为各种英国文艺片里的搅基圣地了有没有!!!PPS:那时候的Hugh Grant美到你伤不起啊!!!

    51分钟前
    • 鸭梨
    • 力荐

    不觉得克里夫是gay,只是嘴上说说吧,没看出来他有多喜欢莫里斯。演亚力克的演员没演出来他是gay。相比下莫里斯太可怜了,感觉就像他被俩直男耍了……

    53分钟前
    • balabomb
    • 推荐

    1987年怎么拍得出这么高级的同志片,不容易啊,要加一星。男主角演得好棒哦。细节丰富,镜头和台词暗含好多信息。最后一组镜头,休格兰特进屋,管家问话,关门,休格兰特回房亲吻妻子,妻子眼神的变化,休格兰特逐扇关窗,每个镜头都是隐喻。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58分钟前
    • 🐷🐷
    • 力荐

    有没有10颗星?我要打10颗星!James Wilby细腻而又大胆,高雅而又热烈,完美!Rupert Graves就像一只等爱渴望爱的漂亮小兽,被他当时的boyish good-looking杀到了。板球眉目传情和船屋热吻情定终生看得我太基动了。

    59分钟前
    • jagpumpkin
    • 力荐

    我就说嘛,有钱人恋爱起来磨磨唧唧虚头八脑没劲透了,穷人的爱情才比较动人,因为豁得出去,而且更需要爱。

    1小时前
    • 肖浑
    • 推荐

    看到最后一部分时我好怕好怕是个悲剧...以至于我直接跳到结局确保没有苦逼戏才倒回去继续看。在爱情之外更有趣的是90年代初英国社会的缩影,算是同志片中的神作了吧,剧本表演以及各项技术环节都趋近完美。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那时候,休格兰特年轻羞涩地滴水啊。。。

    1小时前
    • shu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