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战争片 杀戮战场1984

    杀戮战场1984

    评分:
    0.0很差

    分类:战争片英国1984

    主演:萨姆·沃特森  吴汉润  约翰·马尔科维奇  朱利安·山德斯  格雷格·T·尼尔森   

    导演:罗兰·约菲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中字

      三毛从军记

    • HD中字

      切·格瓦拉传:游击队

    • HD中字

      猎鹿人

    • HD

      英烈千秋

    • HD

      浴血广昌

    • HD

      啊!海军

    • 正片

      战争命运

    • HD

      德维塔耶夫

     剧照

    杀戮战场1984 剧照 NO.1杀戮战场1984 剧照 NO.2杀戮战场1984 剧照 NO.3杀戮战场1984 剧照 NO.4杀戮战场1984 剧照 NO.5杀戮战场1984 剧照 NO.6杀戮战场1984 剧照 NO.16杀戮战场1984 剧照 NO.17杀戮战场1984 剧照 NO.18杀戮战场1984 剧照 NO.19杀戮战场1984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1972年,美军在越南溃败撤离柬埔寨之后,纽约时报驻柬埔寨的战地记者辛尼(萨姆·沃特森 Sam Waterston饰)仍留在当地继续采访。柬埔寨人潘迪(吴汉润 Haing S. Ngor饰)是辛尼的当地翻译兼助手。辛尼在潘迪的帮助下,多次化险为夷逃过鬼门关。两人在战火纷飞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75年,红色高棉占领金边。辛尼得以全身而退,然而潘迪却因为没有护照而被捕,开始了生不如死的地狱生活。在柬共的劳动改造中,潘迪目睹了红色高棉政权的残暴血腥,受到了非人的待遇。1978年,越共入侵柬埔寨,潘迪趁机逃亡到泰国边境,与一直在寻找他的老朋友辛尼重逢。  本片荣获1985年第5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和最佳电影剪辑三项大奖。

     长篇影评

     1 ) 杀戮之地

    片子讲述一个柬埔寨医生因为他的美国记者朋友的失误陷落入红色高棉执政后的柬埔寨,九死一生逃亡而出的故事。
    这片子看的人心里太堵,更兼毛骨悚然。
    是84年拍乞的,饰医生的柬人吴汉,本身经历过这场浩劫,以非正式演员的身份出演,但演得却非常朴实自然,因之当年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事实上,他在这片子里应该是主角的说啊。)
    这片子好在一点都不煽情,而吴汉本人更在片中少有展现笑容,大约拍这种片子是很难心情愉快的。
    特别是万人坑的镜头。虽然不多,但长镜头的铺设仍极为震撼。
    此片成后,金边专门建一博物馆,取此片名,即在当年的刑场原址上。
    看网上有人撰文写到彼地的游记和图片,不忍足睹。当年赤柬执政4年间,在柬的越南裔全被杀光,华裔40多万被杀了一半,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族人,僧侣以及内部大清洗等,真是以七八百万之众,而绝户100多万。何其惊人也!

    手上有一本战争图片集,选自各国非常年代,内有红色高棉时期的照片若干,其中一张乃一女反剪双手背缚而跪,几士兵于其后将取其脑髓,而此女尚不知也。此图片是摄于正面,快门按下了这个即将被知味食髓的女人面目茫然的特写.........

    全片结束,字幕升起,同时奏幽婉的柬乐,殷殷然如哽噎。
    令观者相依无言。

     
     
     
     

     2 ) 适度的悬疑,大胆的创新

    早就知道此片获奖无数,曾徘徊游走于imdb#250边缘、并位列英国人自己评选的百大名片之中(虽然是最后一名),但始终没有看的冲动。一方面是由于片子有些长,另外更重要的就是对于所涉及的故事题材多少有些抵触情绪:西方人拍摄的关于柬埔寨的红色高棉的电影能有公正的视角和立场吗?但月前看过之后才后悔自己的当初的武断。导演罗兰·约菲根本无意于将重点放在政治或意识形态之上,而仅以此做为叙事背景去刻画不同种族和肤色的两个男人间的真诚而深厚的友谊。

    但仅仅是主题的人性化倾向尚不足以体现影片的品质和特色。给人印象最为突出的还是影片对于传统类型电影表现模式的大胆突破,以及导演在叙事上所表现残酷写实与适度的悬疑的完美融合。

    本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写了两位记者所经历的红色高棉攻克首都前后的相互救助。第二部分则令人惊奇地完全以Pran的逃亡经历作为主线。为什么要惊奇?因为记忆中的西方,特别是英美电影,在表现本国人士参与到异域文化和历史事件中时,很少给予该国的本土演员以更多的关注。《黑水仙》中对英国嬷嬷们的心理产生影响的男人并不是静坐于古松下的印度智者而是她们的同胞;《永远的园丁》中,虽然故事是揭露西方对于非洲的掠夺但是核心角色依然是一对白人夫妇。即使在表现社会批判和民族和解的主题时,西方人也很难克制骨子里的优越感。但本片有了重大突破。一个柬埔寨演员扮演的柬埔寨人,在这部长达140多分钟影片整个后半部中成为了绝对的主角。仅因这一点就值得为导演拍两下巴掌。

    很多传统的优秀的英国电影的特色之一就是,无论故事如何宏大主题如何深刻,总是力求借助相对轻松幽默或者惊悚悬疑的故事情节抓住观众,避免过于沉重的主题思想使其产生敬畏感。例如表现追求人性升华和神圣传统的鲍威尔的《坎特伯雷的故事》的中引子是往女孩头上泼胶的连环案件;而表现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的《绿色奇案》更是直接以侦破一起杀人命案贯穿始终。本片的英国导演罗兰·约菲很好的继承了前辈们的传统。各种悬疑手法在整部影片中俯拾即是,而且表现的适时适度,很少喧宾夺主地破坏残酷写实的叙事主体。一开始,纽约时代记者Schanberg为他的柬埔寨同事Dith Pran联系美国军方飞机转移其家属。结果眼看飞机要起飞,Pran一家人却还不见踪迹。后面,当将西方记者被红色高棉武装扣押情况下并危在旦夕时,是Pran冒着风险在武装头目前替他们说清。不得不说,这段情节给本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原因就在于,一般来说,涉及非英语国家题材的英语电影,在语言上都会遇到相当的难题。如果让外国人说英语,故事失去了真实感,而说原声下打字幕又破坏的观众(美国观众一般比较懒)的观影兴致。但在此处,导演却巧妙的利用了柬埔寨语这个叙事上的大“包袱”制造了极为强烈的悬疑效果:镜头中Pran始终焦虑的同游击队头子说情。但是没有字幕,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也就无从判断情况向哪个方向上发展。而穿插着高棉战士枪杀俘虏的情节,更是增加茫然无知的观众对于Schanberg等人命运的担忧。之后众人受困于法国大使馆。当红色高棉要求法国人交出馆内所有柬埔寨人时,Pran的西方同事们开始忙着为Pran伪造护照。这段情节也出色调动了观众紧张情绪:先是Pran行李被没收没有照片,然后寻找到设备却又屡次曝光失败。最终好不容易做成了护照,可就在包括观众在内的所有人都以为大功告时,照片被撕下,Pran还得被交出去。

    相对而言,后半段Pran的逃亡过程戏剧性更强一些。虽然导演有意的加入了河畔万骨枯的震撼画面,以及搭救Pran的父子二人相继丧命的情节加以平衡,却总感觉多少还是参杂一些人为的操纵感。缺少前半部分那种悬疑与叙事的水乳交融的和谐。不过,就像上面说的,由于导演大胆的让一个柬埔寨人成为故事的绝对核心,所以对上述这些缺憾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哈哈。而另一个有趣的细节是,脱险的西方记者都回到了美国,所以孤身一人Pran 逃亡段落中所涉及到语言对白的部分再一次成为导演要克服的叙事难点。但这次,他似乎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而只能照搬“外国人独处的时候反而说英语”的俗套。同样俗套的还有结尾前,凭借对柬埔寨的战地新闻报道而领取普利策奖的Schanberg和同事在洗手间的争吵。对白听上去都很发人深思,但只是此类西方式的反战、反思电影所惯用的类型化手法而已。好在这些东西并不是此片要表现的重点。

    此片主人公原型战地摄影师Dith Pran与2008年3月31日在美国新泽西去世。享年65岁。谨以此文聊表对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亚洲同胞的哀思。

    http://www.mtime.com/my/hitchitsch/blog/1061309/

     3 ) 实验破灭

    这个电影资源不太好找,没想到豆瓣里的讨论和评论还不少,看来冷门电影并不冷。柬埔寨算是一个悲催的国家,被所谓主义选中成了一个乌托邦的暴力实验品,700万人口4年间被红色高棉屠杀150万以上,柬埔寨有吴哥窟,金边也是佛教寺庙林立,怎么就成了一个大屠宰场,杀了自己国家这么多百姓,这哪里是政党和主义,明明是魔鬼在地狱。电影其实拍的很含蓄,以几名记着的旁观和经历记录红色高棉的疯狂屠戮,不了解历史的人其实很难理解,这个电影拍的不是简单的战争残暴,他记录的是主义的邪恶和天国梦的幻灭。45年过去了,这段历史应该浓墨重笔的新拍一部记录片,深刻的完整的把荒诞疯狂残酷的历史记录下来,希望未来1000年内人类都不要再犯这么低级愚蠢的错误。人类的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不一定是向上向前向好的,但是实验和纠错的成本太高了,不止是这700万,还有十几亿甚至几十亿。

     4 ) 一部让人震惊又回味的佳作

    看完才知道是1984年的作品,吴汉第一次演电影就把潘恩的谦虚、忠诚、勇敢、机智和善良刻画的这么好,相信他是有表演天份的。早听说金边有S-21监狱专事虐杀异己和反对派,也听说柬埔寨在红色高棉时期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为其暴虐政策所杀害,这也是可以永载史册的人类灾难之一了。小的时候看人民日报上面有歌颂红色高棉英勇抗击越南的文章,真以为D所宣传赞扬的都跟毛主席一样红,等信息开放了、眼界开阔了才知道D所支持的不少都是流氓和暴徒政权(比如现在的北朝鲜)。与这样的国家结盟为伍虽是国家利益所需,但也必为文明社会所不耻。总之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这部片子,能理解为所谓的信仰和政治去迫害、屠杀自己的亲人、邻居、朋友和同胞是多么的荒谬,就如电影里集中营给孩子洗脑要他们忘掉父母,只爱“安卡”一样,这是反人性、反人类的罪行,真心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5 ) 这是一部好电影

    1984年上映由罗兰·约菲执导的电影《杀戮战场》无疑是今年观影体验最大的惊喜。

    影片以越战为背景,讲述了两位新闻工作者并肩作战、失散然后又重聚的故事。其中许多充满血腥和震慑力的镜头也在试图向观众控诉关于红色高棉的滔天罪行。值得注意的是,剧本是以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

    整部影片,主要围绕着“兄弟情谊”、“新闻职业操守”和“生的顽强”主题铺展开来。

    关于“兄弟情谊”,柬埔寨人潘迪作为战地记者辛尼的当地翻译和助手,他多次在辛尼等记者生死危机关头,凭借着他的勇气和智慧,化险为夷。后来,红色高棉占领金边后,各国记者顺利归国,而潘迪却因为没有护照只能留下。潘迪亲身经历了红色高棉残酷政权下的劳动改造,也亲眼目睹了极权下的暴力统治。与此同时,辛尼在国内(美国),虽屡获大奖,但一直想尽办法去寻找潘迪。最后,潘迪又凭借其智慧和坚毅品格,虎口中脱险,两人终于重逢。

    如果说故事本身就具有惊心动魄的魅力,那么叙事结构的安排和演员的表演则又是本片得以增分的点。大使馆中,几位同甘患难的记者都在为伪造潘迪的护照所需的人像照焦头烂额和苦恼,最后照片成功洗出来后,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喜悦和激动。但是,等到照片褪色、护照被退回后,所有人都充满沮丧,气氛一下子就低落了。而辛尼,也满是懊悔、担忧、自责。在这紧张和轻松、喜悦和低沉中,观众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他们之间的亲密无比、生死之交的友谊。

    同样,在影片后半部分,辛尼的故事和潘迪的故事交叉呈现着,这种对比,展示了二人天壤之别的生活状态,但因为辛尼的牵挂,又使这样的两个故事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促进了叙事的紧张。最重要的,它一直在给与观众期待,即为观众目睹双方重逢铺垫好情绪。结果,他们重逢、拥抱时,那种期待被满足,情绪达到最饱满状态。

    关于演员的表演,吴汉润(潘迪)的演技自然是没得说,但令我最印象深刻的还是萨姆·沃特森(辛尼)的表演,潘迪的角色需要的是更多是沉静,因此这也注定了其情绪方面的压制。而辛尼,他回到国内可以在很轻松、毫无压力的情况下释放情绪,因此他的表演也更具有感染力,譬如他在家中向他的妻子忏悔、自责时,我们轻易可以从他的表情中读出其中的复杂情绪,同时也被感动到。情绪由演员转移到观众。

    关于“新闻职业操守”,影片也通过许多的镜头进行了表现。影片开始时,潘迪看到警察和救护车路过,他瞬间就凭着新闻敏感性,发觉事件不对劲,然后跟踪调查。同样,辛尼和他的同事卡菲·森托拉鲁正准备餐馆进餐,突然炮火就发生在他们旁边,卡菲迅速反应,拿起相机对第一现场进行拍摄,而在此之前,他生病在床,还在向服务员拿一些阿司匹林。

    新闻记者发现真相、报道真相,又因为其特殊的地位,即独立性以及对权力的监督,一直备受人们尊敬。辛尼面对军官时,不卑不亢,不畏惧,甚至发出诘问,令人肃然起敬。去往案发第一现场,这是他的新闻职业所要求的,为此,他将一切乃至生死抛在脑后。同样,潘迪虽作为辛尼的助手,但他的敬业精神更是值得敬佩,辛尼要去第一现场,他最后联系了一艘船,至于其中联系的艰辛影片中没有详细展开来。导演在这里的意图应该是更想要突出其做事麻利,完美助手的特征。影片中还特意为潘迪设置了一场冲突,即家庭与职业,当然,最后潘迪选择了职业。

    关于“生的顽强”,这完全是在潘迪身上表现了出来。潘迪在极权统治下,小心翼翼苟活着,遵守着沉默的生存之道。他保持理智和沉静,并一直在寻找逃生的机会。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一点儿麻烦也没惹下,相反,他差点就没命了。在去偷饮牛血时,他被抓了,然后被拖去砍头。不过,幸好是一位之前相识的少年拯救了他。再后来,他便开启了逃生之旅。

    这个故事,堪比《肖申克的救赎》,而且更使人惊心动魄。在逃生时,他路过一片湖泊,湖中是死去的枯木。他踩着泥泞的地面,突然不小心失足,掉进了泥坑。那泥坑中满是死人的骸骨以及破旧的衣衫,他不禁打了个寒碜。与此同时,影片中最令人震撼的场景展开了,湖中满是人的骸骨,这是对红色高棉极权统治的有力控诉。

    当然,仅仅有主题上的表现,没有好的叙事能力,影片的观感也会打折的。这部影片荣获第5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和最佳电影剪辑,可谓是名副其实。摄影方面,镜头内元素多,且大都是运动的,但我们并不会感到混乱,这足以证明其高超之处了。而配合剪辑以及配乐,影片的叙事节奏也恰到好处,丝毫不会使人产生枯燥、沉闷乃至瞌睡感。

    最后,它还记录了一段历史,以及对历史的反思。作为后来人、且有直接关系的我们,更应该要去了解、去反思。对不对?

     6 ) 从柬埔寨旅游回来后看的,唉,别人的历史

    去柬埔寨旅游一圈回来后特意看了看这部电影,别人的历史,却让人颇为唏嘘,感触颇深。
    今天的柬埔寨挺容易让人产生幸福感的,经过海关时,游客需要备上一块美元去贿赂海关的官员,这份买路钱是海关工作人员收入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很坦然。景点的门口是一大堆穿着草鞋的孩子对着你喊中英文混杂的“Give me 糖果”,“姐姐漂亮、哥哥帅哥”——帅哥在这里是当形容词用的。有人认为,售卖旅游纪念品和乞讨,算是小朋友们的一种合法的兼职工作,不过,小册子上提醒游人,不要随便施舍小朋友,这可能会培养他们对“不劳而获”的渴望,而且不安全。
    其实电影里大概只算拍了红色高棉控制的场面,而真正的屠杀,真的血腥,里面仍然是没有镜头的。
    旅游大巴上,一口广东话的当地华裔导游问我们,知道红色高棉吗?大部分人只能摇头,我们对别人的历史知道得向来不是很多。
    然后导游跟我们讲:那是一个叫波尔布特的坏人做的事情。场景与电影中类似,用美军空袭的谎言把百姓骗出城市。他们说:国家需要有知识的人,医生、教师还有其他的读书人,你们都站出来为国家服务吧,然后,站出来的人都不见了。
    再然后,导游指着路边的一种有锯齿状叶子的棕糖树说:波尔布特杀死读书人就是用棕糖树的叶子去剧他们的脖子,最快的情况下,这个人被杀死也需要15分钟,还有些会被活生生地剧一下午……然后,那哥们推销起了棕糖树熬出来的天然棕糖,纯净健康,再然后,很多人买了那种棕糖。

    当地人对于红色高棉的故事里,不会有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较力,也没有对各种主义的分析、批判,他们就是说:波尔布特是个坏东西。
    这场红色高棉是什么原因呢?那个导游小伙子说:波尔布特嫉妒并且害怕,怕别人比他强,于是就把所有有知识的人都杀死了。
    而西哈努克亲王,小伙子还是很尊重他,不过他说:也有人认为,西哈努克对波尔布特太姑息了。
    红色高棉执政的三年零八个月,柬埔寨的人口由700万降到了400万。更重要的是,这个国家失去了几乎所有的,有知识的成员,这对它后来的发展很不利。
    在柬埔寨的最后一天,我们坐突突去了吴哥的市区,途经一个地方...开突突的导游告诉我们,那是为红色高棉时期去世的人立的纪念柱。不过,他没有停下让我们缅怀,而是继续走,继续说,纪念柱旁边是一家儿童医院,那是一个瑞士籍的柬埔寨人捐资开办的。穷苦孩子可以免费在那里看病,那里的医生们收入很高,最重要的是,因为这份300-500美金一个月的“高薪”,那里的医生不收受贿赂,真诚地只为了孩子们的健康,在这个把收受贿赂像收小费一样当作收入一部分的国家里,这一点尤其难能可贵。

     7 ) 据真实事件改编

    对于我而言,决定这部剧的评价,是优秀还是杰作,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故事,还是一个真实的事迹。如果只是一个故事,我无疑会嘲笑导演的幼稚和异想天开,因为在常人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当我知道这是真人事件,一切全然不同了——虽然仍然知道这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但他毕竟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让人肃然起敬。大屠杀,是人类永远值得反思的,但是悲哀的是,这件事永远无法彻底解决,但人是健忘的,特别是对这些不开心的事,而现代战争又可以通过遥控大幅减少直面杀戮带来的负罪感。

    对大屠杀的表现,其实很难取得平衡。多了,容易倾向猎奇和卖惨——无论导演是多么努力,真诚地表现出事实上的罪行,这些更多是纪录片的使命;少了,则更不能容忍,很容易就被指责为掩盖和遗忘。但是这部电影取得了一个比较好的平衡,没有太多的着力渲染,就是这样真实地发生,但因为真实,所以有力:掉进万人坑,虽然很惊恐,但是根本没有时间去悼念,赶紧起来继续走;踩了地雷,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马上就爆炸了,马上就死了,一句遗言都不会有。这部电影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将两方的杀戮都表现出来——也许未必很公平,但至少点明了一切错误的来源。

    人也许要先成为一个人,才能谈其他的。

     短评

    在我的印象里,一个人的死亡尽管不等于所有人的死亡,而至少是那些和他相关联的人的死亡。昨天你还看见他,今天没了,你心中的一部分也就死了。所以,战争大于一切恐怖,让死亡成为数字。看完此片,想起我还未出生的那些昨天,原来,死亡深埋在数字的后面,需要大量的挖掘、求证,才能完整呈现一个暴虐时代的全貌来。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被消失、被湮没在历史的深处。并且,有时还选择性失忆。莫名地想起《阿房宫赋》,悄悄改了一个字:国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0分钟前
    • 刀叢中的小詩
    • 推荐

    从Imagine响起开始手发抖,被这个奇迹般的幸存者故事仁慈化的金色地狱依然让人感觉噩梦近在眼前。Pran在听到Vous avez une cigarette时转瞬即逝的一丝犹豫完美演绎出冷汗的感觉。所有可怖之处,都是它伟大的地方。

    15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观影前,先去知乎搜了把赤柬。以前去过金边的杀人场,已经对赤柬的罪行有所了解,意外的是知乎里点赞最多的是一篇质疑赤柬罪行的回复。由于在柬看过不少故事,不能接受给赤柬的洗白,但死亡人数偏差大的确可疑。难得的是本片并未一味谴责赤柬,阐述了美国的错误轰炸才是根源。影片的历史意义大于其质量

    19分钟前
    • Reynard
    • 推荐

    关于红色高棉,约翰·马尔科维奇真年轻啊。

    2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我们该庆幸还是该警醒

    25分钟前
    • Jason Bourne
    • 推荐

    我原本以为两位男主是编导用以反映历史惨剧的虚构人物,没想到是真人

    29分钟前
    • Chambord
    • 力荐

    参演的吴汉就是柬埔寨幸存者。他因出演此片,12年后被波尔布特的刺客暗杀了。这说明千万别得罪领导啊,他下台了照样有办法搞死你。

    32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力荐

    最后响起Imagine。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It isn't hard to doNothing to kill or die forAnd no religion too

    36分钟前
    • lenina
    • 推荐

    John Malkovich原来是有头发的;吴汉完全是主角无争议;imagine和band on the run各一首,导演很会找平衡啊~~~~~

    41分钟前
    • RIC
    • 推荐

    万里绵延的人骨

    43分钟前
    • 不如的我的
    • 推荐

    波尔布特这孙子,屠杀所有戴眼镜儿的,丫自己就带眼镜儿!

    48分钟前
    • 老刘儿
    • 力荐

    被imagine煽到了!原来红色高棉军里竟是12、3岁的孩子,怪不得06年纪录片里面他们还是那么年轻,我觉得几乎整整一代的柬埔寨人都被战争毁了

    52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1973-1979,在柬埔寨,美国战地记者视角。几个历史时间点:70年美国扶植的朗诺政府上台,75年4月红色高棉占领金边统治全国、逆城市化,79年越南入侵柬埔寨。影片也是选取这几个重要节点推动剧情,以更为个人化角度,展示几方势力角逐更替的影响。厚重的历史感,还原的社会场景惨状宛如纪录片一般使人如身临其境,残酷、危机和难以想象的杀戮,通过一部影片铭记一段历史。

    55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力荐

    反映柬埔寨红色高棉大屠杀事件,但影片并没有片面渲染屠杀本身,也花了相当多的篇幅刻画人物情感、还有对西方政府的谴责(注:本片由英美出品),在我看来,合格的大屠杀电影就是这样的,视野广阔,不避讳加害者以外人士的负面,而不是用虚伪的英雄主义,去掩盖战争更丑陋的一面。

    57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对于冷战后出生的人来说,和平似乎真的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那些曾经为和平牺牲、呐喊、欢呼的人,都将和恐怖的罪行一起,被遗忘在历史的灰尘里。I love Cambodia.【アゲ】

    1小时前
    • 扬酱和祀夜
    • 推荐

    只有替米国人干活的柬埔寨人才配逃出生天

    1小时前
    • The 星星
    • 推荐

    那时候的美国真厉害,一边在柬埔寨的土地上打仗,还一边拍了一部宣传柬美友谊万岁的宣传片。

    1小时前
    • jianxiong
    • 很差

    如此题材的影片中植入广告异常显眼,战场中时隐时现的可乐广告牌,柬埔寨小兵拿着微型奔驰车牌问“美国人都开什么车啊”,令人无语。

    1小时前
    • Nowaysis
    • 推荐

    意识形态之下的小国家无疑只是牺牲品。回头想想,或许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干了些什么。冷战之下的杀戮稀松平常。红色高棉的丑恶和反人性不应该因为它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而得到原谅。

    1小时前
    • daangel
    • 力荐

    近景空空的时候对白不断,电音和美声多过东方元素,这种间离让杀戮的恐惧渗透得更深更广,男主与周围人频繁的肢体接触尤其让人动容。这才是真正的大片,有血有肉有魂。 top

    1小时前
    • Nightwing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