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大陆剧 新世界2020

    新世界2020

    评分:
    0.0很差

    分类:大陆剧大陆2020

    主演:孙红雷,张鲁一,尹昉,万茜,李纯,胡静,秦汉,赵峥,张瑶,张晔子,刘奕,周冬雨,王劲松,孙筱钧,黄澄澄,雷佳,黄品沅,周一围,宋丹丹,李力,杨东,邓莎,李诚儒,洪剑涛,徐兵,洪洋,王兵,戚云鹏,姜宝成,梁天,刘飞,雨点,马德林,刘运娥,宛东顺,王浩丞 

    导演:徐兵 

    猜你喜欢

    • 第06集

      珠玉在侧

    • 第10集

      度华年

    • 第38集

      但愿人长久

    • 更新第09集

      我的盲盒恋人

    • 更新第16集

      与君相刃

    • 更新第23集

      烈焰新娘

    • 更新第19集

      晓朝夕

    • 更新第23集

      玉奴娇

     剧照

    新世界2020 剧照 NO.1新世界2020 剧照 NO.2新世界2020 剧照 NO.3新世界2020 剧照 NO.4新世界2020 剧照 NO.5新世界2020 剧照 NO.6新世界2020 剧照 NO.16新世界2020 剧照 NO.17新世界2020 剧照 NO.18新世界2020 剧照 NO.19新世界202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新中国解放前夕,白纸坊警署小警察徐天在追查未婚妻贾小朵被害案件过程中,意外参与到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北平的事业当中。面对动荡的时局,金海、铁林和徐天三兄弟所处不同的位置,在亲情、爱情,国家利益、个人信仰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候,情同手足的三兄弟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徐天和共产党员田丹在绝境中相识,使命感让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徐天选择在动乱中协助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北平的和平解放,迎来了新世界。

     长篇影评

     1 ) 无神之地的天国梦境: 女性文学叙事、拓荒者的想象及地图之外的新世界

    香格里拉,廷巴克图,异域的发音勾勒出超越任何习得经验的他者的地界。加德满都,乌兰巴托,语言的陌生和距离的广远构建现实中不存在却在想象中滋长萌芽的永恒乐土,那些属于东方的意象,漫溢到美国地图遥似天边的边界之外,已是一个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美国农夫语言的想象力所能探触到的世界尽头。

    当Finney倾注满怀的恶意,以他所知的虚构东方来讥诮Taille潜在的外遇时,他只是想一贯地通过言语与肉体的暴力来折磨并驯服他的所有物,他的雌兽,他圈养的妻子。事实上他不幸言中了,但他自己永无可能察觉到充当皮鞭的反问中暗含的真相:他的女人的确肆意漫游在远方的世界流连忘返,而那个天国般的新世界比西方人臆想中投射女性特质的东方更为遥远。这个世界没有男人能涉足,像他这样想象力早被扼杀的男人更永远无从窥得通往此处的门径。这是只属于你和我,在我们身前无名无姓的流浪逃亡的祖母们,和在我们消逝之后仍存有勇气与希望去建造方舟追逐太阳的女儿们,只在想象中存在的女人的新世界。

    在你到来之前,文字构筑了我的世界。整部影像的基调与底色都是Abigail流淌的旁白叙述。散文诗般的日记体将属于个人私密的口述史在克制却哀婉的语调下奔涌成史诗。短暂的不到一年的光阴,等不及酷寒的冬季在轮回中沉默地登门拜访,你却已经不辞而别,每一次我试图把融进夕阳光晕的背影在记忆中用文字风干成标本,风中鼓动的裙裾却如同海上风帆预示了命运悲剧性的航向。从冬到秋,封冻、升温、炽烈、死寂,自然的景观与心境的变迁无痕地实现了异轨同操的表达,非语言的氛围情景承托了单一文本的筑基,让回溯文字而得以复现的影像能再一次被赋予生者的温度。

    作为庸碌农妇的Abigail在望不到尽头的苦难中日复一日消磨着本就所剩无几的灵魂。希望渺远,永无满足的莽荒之境中连温饱的最低生存需求都难以为继,更遑论精神、梦想与爱,一切情感的波动与心绪的震荡都要让位于活着的苦役。麻木黯淡之下她却藏着耀眼的珍宝——文字是她的巫术,在这个宣称上帝治下的男性世界她唯一能为自己所有的权力,手握的利刃——文学的天赋令她在茫茫的模糊女性群像中拥有隐秘的特权,以书写来催眠悲痛的浪潮,以文字的感知来尝试深渊中的自救。言说的权力一砖一瓦建造起属于她自己的精神游憩之所,在那里万物栩栩可爱,在那里她还能切身感到灵魂尚未消亡于心死的可能性。

    静谧而广漠的文字世界中又充满了不可琢磨的虚伪性。情绪的片段一经大脑过度便失真,一旦涉及语言的再度组织便染上了无可抗拒的矫饰性,连带着不能被文字束缚概括的想象都必须削足适履,裁剪后嵌入语言的边框。等到落笔时分,日记早已酝酿成一坛自我满足的苦酒,所谓的真实性,只是我同自己撒的一个莫大的谎。虽然文字名义上扮演着剪下的一片昨日的阴影,一面与自我对话和解的镜子,实则却是善于辞令之人用以掩饰和自洽,合理化伤痛与伪装自我的天然手段,与金属组建构成的机械装置别无二致。Abigail优美又精确的比喻句随着空境赐予观者极致的视听体验,然而巧言的修辞,譬喻的长句捕捉一幕幕景观赋予形状的习惯暗示出的是,对文字有意识的训练已经形成大脑想象机制的反射条件,比喻越是细腻妥帖,离心里直观的感情越遥不可及。

    呼啸着喧腾着的神弃之地处处显示着文学的无用。既连饱餐饭都成奢望,又怎敢妄议审美的价值。不仅文学在靠天吃饭的穷山恶水是无效的,一个富有诗书的妻子对于丈夫而言与其说是添色更像是累赘:给一户穷民一只歌喉婉转的夜莺并不能使他们以存续性衡量的幸福感有任何提升,但会下蛋的肥母鸡却能给他们无与伦比的曙光。

    美在贫瘠的土地上没有容身之所。Taille的出现却令迄今为止只能附着在文学想象的美获得了托生之所还过魂来。她是兀自燃烧而不计后果的一丛野火,恍若她不加捆缚的红发,蓬蓬然生长蔓延扩张为吞噬理性思考的海水与火焰,少女时代不加修剪的任性妄为中自有一种挑衅的姿态。美好地过了头,又昭示着与这片男性气质土壤的格格不入。天成的浪漫,碰上野蛮的神话是没有退路也没有出路的,只会在迎头痛击的暴力下化作一具冰冷却乖顺的尸体。有些悲剧在序章就埋下了伏笔,然而幻梦如真,蒙住了看清蠢动威胁的慧眼,假装在幕天席地的野合中,一瞬可以抵达天长地久的时间维度。

    典型的孤岛设置并没有太多可以生出新意的空间。无非是两个外在毫无半点相似之处内心却合契无比的孤独之人在偶然的际遇中摩擦出爱的火光并彼此救赎,进而一个主动试探,一个被动畏缩,这些情爱节奏都是老生常谈的经书。但陈词可以重弹,有限的音符也能编排出无尽乐章。之于这个故事,它的独特性在诗性笔调建立的女性主义文学叙事。随着日记的时间线一天天铺陈开来,叙事的张弛缓急也跟着展开。影像化的改编看似打破了原著纯然的文学叙事而以视觉语言强行介入,事实上影片的完成度与结构都已经为文学与电影的共生语言找到了一条曲径通幽的道路。此外,声音元素作为表演的另一重延伸又为失语的文字增添了情感的演绎。视与听的语言共同引人迷失在文本的场域之中。

    回忆中的角色一一亮相,女主角Abigail的名字揭晓却姗姗来迟,在一个羞怯的她无法拒绝的社交场合被迫吐露,似乎由她文字游走的世界里,她的出场须得由自己控制,而不是旁人一句称呼或漫不经心地介绍下就将名字代表的叙述自主性拱手让人。而Taille,她的名字像是那位无情上帝的嘲弄,恰好与Abigail失去的女儿Nellie押韵。命运夺走了她生命中的火光,便又送了一束更明亮更热烈的来,有时候巧合无法不使人做这种联想。

    无子的隐痛顺理成章构成将两人心的距离拉近的第一条线索。十九世纪美国东北部清教徒的观念中对妻子的位置与义务有神圣而严苛的定义,但执行的力度在远离文明中心的乡野上全看个人,也即丈夫的头脑中那颗毒瘤种得有多深。城市文明辐射半径之外的“法外之地”,上帝是最微不足道却又最举重若轻的存在。若上帝真有仁慈,他就不必化作不仁的天地,夺走在土地上耕种的人们生存的希望,更不必毫无缘由地熄灭一个稚嫩灵魂的生命之火。上帝和他人间代理人的虚伪之处正在于,既呼吁人在不幸中坚信神的救世,又要在不幸降临时原谅上帝偶发的疏忽。如此,人只能寄虚无的希望于来世。那里或有数座庇护之城,可以大庇天下不幸之人。

    但女人的落脚处又在上帝眼中的哪里呢?《旧约》教导世人,服从你的丈夫如同侍奉你的主。当神只为男人的意志而撰写教义,我又怎能信奉这样一位主,他的福音中不会有我的一席之地。宗教的压迫神圣化了妇职的意义,将女性编织进层层束缚的道德与责任之下,为妻要为丈夫操持好家室,默默忍受丈夫的泄欲,成为厅堂中一件漂亮的摆设,为母要以永动的繁衍义务填满每一寸本属于自我的空间,直至任何曾有的想象与梦境都在养儿育女的连轴转中丧失意义。

    即使从母亲的人生中屡次反思女性的处境,Abigail还是斩断不了父权的捆绑。丧女之痛像一根刺反复扎疼她对自己失职的认识,隐痛又在见到母与子的场景下不断复现提醒着她育儿的责任。对Taille而言,无子是她丈夫眼中横亘在夫妻关系里最不和谐的一桩罪,这罪只会单方面降在女性头上。如一片寸草不生的地,一只下不了蛋的母鸡,你无用的子宫注定你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共享的悲痛与无能为力淹没了她们的心,然而这种情绪在与丈夫朝夕相处面面相觑的日子中是无人可诉说的,唯有关停情感的感知才能继续麻木地生活。女性互助的价值就在炉火前的交心片刻被勾连起来。

    父权制婚姻的阴影像萦绕不去的乡愁一样盘桓在她们的头上,愁云惨雾阻断了前路。Abigail形容与丈夫的性行为是“他夜间的愉悦”,言下之意是床笫间的亲密对于她没有任何的性快感,只是被动承受着男性的性欲发泄与传宗接代的任务。Taille拒绝丈夫性要求后受到的威胁则令人毛骨悚然。在独属于她们两人的性爱中却让人看到寂灭的希望复生的可能性。

    第一个吻,于两人都是全然陌生的经验。在同性恋文化还没有被主流社会道德明确斥作禁忌的当时,这反而不是一种明知禁忌的反叛,而是跟从情感的召唤探索未知又神秘的域外之地。手中只有一张残缺的地图,却要按图找到逃离的去处。彼此试谈又退却,胆怯的心思终在一个吻中道尽了心意相通。狂喜的感受流遍四肢百骸,超越了语言的经验,令一切字词的堆叠都黯然失色。Astonishment and joy,复诵三次的迷狂恍若祷文给全新的神话注入了信仰的力量,同样复诵三次的"Abigail"则是无边绝望中唯一可以点亮心灵余温的咒语。吟诵你的名字,我的生命就能透过想象延续下去。

    关于两个丈夫的形象,影片难能可贵的一点是没有把对他们的塑造扁平化成标签意味的“同夫”。在女性叙事的领域之外,虽然着墨分量不一,却各自完成了立体的描写。穷困与悲伤给Dyer打造了一张铁铸的面具,他笨拙又不善言辞,将与妻子等量的痛苦全部埋藏在男性性别建构下的沉默强硬之中。时间流逝,他学会共情妻子的感受并最终呈现了一段在时代局限中稍为健康的夫妻关系图景。而Finney作为反面形象也有颇多值得玩味的细节铺设,从他对牲畜毫无怜悯的杀戮,对疑似侵入边界陌生人的仇视都可以看出他是在用暴力法则驯服自己的所有物。讽刺的是,口中最为虔信上帝旨意之人却也是最残暴的刽子手。

    只有在平等自由的性中,我才感到被爱与真实,才真正体会何谓活着。福克纳笔下艾米丽毒死赫默的情节变身成有毒的男子气概冷血而有预告的谋杀。“那战胜了爱情的煎熬的永恒长眠已经使他驯服了”,野性难驯的她终于臣服在毒药发作的一支舞中。Abigail面对死去爱人的尸体以日记中性爱场面集锦式地涌现来压制死亡的具象,文字串联的回忆画面瞬间摄取了观者所有的感官,仿佛逝去的爱人可以起死回生。而这种想象支配回忆的生命力确实能抗衡死亡,直至阴阳两隔也不可能将你带离我的身边。

    美国是一个由无畏的拓荒者在马背上建立的国家。我们的祖先向着未知的新世界索取征服与冒险,所到之处汇聚成了如今地图册上指尖触摸的一道道疆土的边界。女人的命运也正如天父凝视下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在拓荒中逐渐找回自我。世上没有为女人预留的国度,女人作为天父的奴隶,世世代代奔徙流浪从未放弃过对应许之地的追寻,去梦想、去期待与用想象创造新世界,也是在完成一套独属于女性的神话与语言。

    (先写到这里,未完)

     2 ) 就这。。。打开心世界

    这部片9分都不为过吧,编剧,导演(才35碎)),演员,台词,节奏,对那么晦涩文艺的原著短篇小说的改编,,,还有等等都不止8.1分吧,比卡罗尔落地,比菊石文艺,比烧女紧凑,觉得应该是姬片中的扛把子了,怎么会只有8.1分呢?还有哪个姬片里的两女主能如此般配到无与伦比天造地合,沃特斯特那么深情敏感,科比的层次感和性张力。还有哪个姬片里有同夫表达的那么真切的?一个包容传统一个暴虐自私,没有吧。。。剧情惨到极致的清教徒世界的女子怎么能盼到新世界的来临呢?苦逼到爆的片子,惨到不能刷两遍的片子,怎么能不炸裂整个姬圈?那么用的太多了,因为实在对8.1分看不下去了。致敬影片的所有工作者。

     3 )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两位女主非常好,化学作用气贯长虹,抵御暴风雪。 我不反对画外音,从头到尾画外音直接搬字过纸是偷懒,想想编剧之一是短篇小说的原作者先生,肯定是舍不得改。导演摄影两位主演都尽力了,原料如此,巧妇难为。令人扼腕的是,说一千道一万的绝世之恋,还是落到那只“我无能为力”的杯具中,想象代替不了一切,只留下酸涩的反高潮。其实她只需要一本9毛钱的地图册,一匹马。一支来福枪。

    片中拍出了近年最好的初吻之一,农场荒原暴风雪,摄影剪辑一流......但我总觉欠缺点什么。单纯再现伤痕沉湎痛苦,难免陷入sentimentalism的坑。我无所谓HE或BE,但是电影需要一个觉醒时刻/cathartic relief,以对抗这压迫和无力,不然,再美的叙事,也终结于虚空。

    友邻分享了网友的一段话,我十分赞同。在我看来TWTC的败笔就是剧本的走向,也反映了直男的思维定式和局限。无论文字多么好,美则美矣,灵魂缺氧,或曰,灵魂仍是隐约的警告和训诫。 即便他写出情感之绚丽,感叹女人的不幸,仍是那种苦难抒情的调子,单向的抚今追昔,只是赞叹追抚,囿于既定叙事中。牺牲不可避免,等一等,牺牲的不可避免?真的没另外的选择了吗?在漫长的不被看见的历史里,有没有不认命的人,做出不认命的事,被尘埃湮没在男性主导的主流叙事外?想想华老师的《房客》和其它女性们?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朝辞戴尔去,暮宿丛林边。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

    再次说,导演三人组非常棒。但是我愿意跳出剧本“铺陈美丽与哀伤”的逻辑,在“伤”的情绪之外,想一想别的。

    网友“Tallie是具有叛逆性格的,她用很‘放’来形容自己,她告诉Abigail小时常不听父亲的话。我们不要忘记,编剧和原著是直男。在创作女同角色时会有成见。他们可以写她逃,跑路;Tallie可以崩了Finney,在那鸟不拉屎的地方没人会发现。但编剧写她放弃,听天由命,殒亡。这是他们的选择。”

    开始也有写叛逆的性格,写着写着觉得不对,惯性上来,就把她写成美丽与哀愁了。这是他们的选择。

    Abigail平素沉默寡言,但静水流深,谁能预料当人的至爱一个又一个被剥夺时,能产生的爆发力?他们写她陷入巨大痛苦,在想象中复仇和自洽,这是他们的选择。

    父权的压迫和暴力,偏远边陲的生活艰辛,对女性生存的挤压;困境下有情人终究不成眷属,确实非常动人。这样的书写带来的感动是审美上的满足。这种抒情仍然是循守陈规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确实是好句,也是诗人的情绪,不是花鸟的,究竟诗人不是花也不是鸟,花鸟只是情绪的寄托。正如在主要是男性书写的历史中,女性是弱者,被欣赏被惋惜者,默认了一怒为红颜的是男人,没想过红颜一怒为红颜。说到这我又要说华老师,她的好处是拥有另一种想象力,从缝隙中开花发芽,从边缘写出了颠覆,transgression from the margin。

    电影瑕瑜互见。编剧三星。Mona Fastvold作为导演发挥的余地不多,虽然加入了一些很好的细节,但对剧本没有大改,把大部分创作空间用在调度和视觉语言上了,四星半。配乐略过火,三星半。毫无疑问,Katherine Waterston和Vanessa Kirby五星, 如蜜如电。


    PS:我很喜欢这部电影,也有issue。我的issue不在电影,在原著和编剧,在从女性角度看世界和想象力。

    从源头上说,原著作者虚构了一位生活于1850年代新英格兰的边远农场女性的家庭,感情和生活。她和丈夫的关系,她的爱人与丈夫的关系,在故事中不可移除,她们夫妻关系的negotiations,是情节转折的动力。作者无法或不愿想象男性的缺席。

    在视觉化之后,就会有人谈好男人、坏男人、OK男人,也会重复那个固有误解:女人因为没有遇到好男人或婚姻不幸,才去同性那里抱团取暖。

    避开热门对比,就说短篇,也是历史小说,虚构的,日记体的,英国作家萨拉·华特斯的《灵契》,没男人什么事,是BE,是完全的女性角度,想象力很大胆。大小姐是受了哪个男朋友/丈夫的冷遇转而做姬吗?不存在。说到历史想象力,维多利亚三部曲的另两部长篇更是想象力丰富。成王败寇,历史大部分是强者记录,但它有A面和B面,我们何不多去想象没有人写下来的B面。

    说一个久远一点的电影,1985年的Desert Hearts,美国,小地方,乡下,银幕之内不见男主。电影不讨论好男人坏男人。电影的对焦点,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两位女主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对待感情和未来。

    这也许才是被期许的world to come。

     4 ) 粗活:全片时间线整理(多图)

    前言:旁白式的电影很容易让人错过剧情的发展脉络,写不了优美的评论,鄙人只能干点粗活,整理了一遍本片的时间线,电影节奏清晰可见,是一篇引人入胜的散文诗。(截图使用的是弯弯字幕组的版本)

    1856年1月1日

    电影开始的时间,地点:纽约

    当年世界其他的地方处于什么状态?

    英法在美俄支持下准备发动第二次YPZZ

    QC正值咸丰帝在位

    英国著名拉拉安妮李斯特已经走了16年

    夏洛蒂勃朗特去年逝世

    美国人均GDP17美元,买一本地图册需要花费2美元

    此时距离爆发南北战争还有5年

    距离爱迪生发明电灯还有23年

    距离女性获得选举权还有64年

    2月3日

    周日阿盖看到塔利和她的丈夫架着马车离开,初见,像丈夫打听马车上那位红发人妇是谁?阿盖说她想要买一本地图册。

    2月4日

    阿盖再次表达想要买地图册,遭到拒绝。

    2月X日

    塔利第一次上门拜访阿盖,一聊半宿。

    (原著中是1月15日)

    2月14日

    晚上照顾生病的戴亚时,阿盖回忆起她们下午聊天的内容。

    2月X日(14日-19日之间)

    似乎塔里找阿盖一起做家务已经成为日常,塔利喜欢在话题中进攻阿盖的感情生活,非要她讲出内心对婚姻的感受。

    单手插袋?????

    2月19日

    阿盖拒绝房事,因为还没有准备好再要一个孩子

    2月X日

    阿盖和丈夫去塔里家拜访

    四人晚餐,两位男士试图主导话题,但塔盖沉浸在属于她们自己的快乐中。

    2月25日

    阿盖挤奶的时候一直在回想那天晚餐时塔利夫妇的表情,又发现自己因此心神不宁而烦上加烦。

    下午,戴亚出去干活,塔利如约而至,给她带来了一直想要花费昂贵的地图册(拾取极其重要的道具!)得到的回报是阿盖亲自捏脚。

    塔利讲述自己的婚姻生活,表达出其中的不幸福,询问对方是否要第二个孩子来打探阿盖的性生活。每一次对话都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暴风雪来临,如厉鬼催命,塔利和马在路上。

    3月17日

    塔利冻伤,数日未见阿盖,甚是想念,而阿盖被老公批评,你又对一切失去了兴趣。

    4月10日,春意盎然

    正在做针线活的阿盖,一抬头便从窗户里看到远处塔利和她的狗。 距离上一次见面,已经一月有余。

    4月12日 阴天

    好像又恢复了见面的频率,塔利说你的鼻子好可爱

    4月14日 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春天

    塔利说芬尼在考虑搬去西部的事,阿盖着急的上前一步问要搬去西部?

    塔利说也许吧,明天见

    4月17日(数日)这一天的BGM特别好听

    看夕阳

    晒衣服

    仿佛一对和谐美满的老夫老妻

    4月22日

    散步,聊童年,说好下周二见

    阿盖目送塔利离开,像大海中反方向的船

    4月25日

    突如其来的告白,互相试探到热吻,蕴藏多日的情绪一触即发,但时间到了

    塔利慌张的走出房门,差点走错方向,而阿盖张开双臂,仰躺在画面中央的姿势,是导演给我们观众继续激情的想象,也是阿盖自己的想象,荷尔蒙溢出,空气里满是湿漉漉的温度。

    当她的双手用力挤奶的时候,在想什么?(再一次出现挤奶的细节)

    而塔利回到家中,看着镜子里自己的身体在想什么?

    4月26日 4月28日 4月29日 4月30日 5月1日 5月2日 5月14日 5月16日 5月19日

    以上闪回,9天亲密的睡觉

    5月30日 私奔路线

    丈夫注意到了阿盖开门时脸上一闪而过的失望,只有塔利和笑容一起出现。

    两人热吻,阿盖先腿软。

    6月3日

    闪回-亲密的睡觉

    6月4日

    树林里,倒挂靠在树上,奇怪的姿势,爱让人迷失。关于牢笼和自由的分歧用一个吻结束,回去亲密的睡觉(闪回)

    6月5日

    闪回-亲密的睡觉


    6月8日 故事到这里急转直下,危险正在酝酿。

    阿盖的丈夫射杀了一只黑鸟,在阿盖面前给它开膛破肚说用来警告它的同类,这很难说不是一种警告。

    3天没有塔利的消息,阿盖竟然去他们家屋外用望远镜偷窥。

    6月9日

    瓢泼大雨,阿盖仍旧深陷道德与感情的旋涡中

    6月11日

    塔利和丈夫架着马车经过,阿盖追上去问几天没见,是否安好,塔利没有说话,丈夫替她回答生病了,但脸上的伤戳破了谎言的泡沫。

    6月14日

    四人晚餐,这一次两位男士完全掌控了餐桌上的话题,两位女士战战兢兢几乎没有交流,只有一句:还有你很多不知道的事。

    6月21日

    又是一次长时间的见不上面,阿盖心神不宁,坐立难安之下终于决定主动去找她,却发现人去楼空,剩下一块血手帕。

    6月23日

    阿盖得到消息,有人看到塔利和丈夫搬迁去了西部的方向

    6月29日

    阿盖向当地警长报案,无人理会

    6月30日

    盖,崩溃

    7月6日

    盖,持续崩溃

    7月9日

    盖,戒迷幻药

    7月22日

    时隔一个月,收到塔利的来信,信的开头是这样的,你好 阿盖,血色将至。

    8月X日(推算的)

    再收到塔利诀别一样的信件后,阿盖执意要赶去北部见塔利。

    尾声

    对结尾的处理,是导演一步一个伏笔埋到最后的王炸。当所有人以为塔利就这么死了,她们连活着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而抱憾终身时,突然闪回的床戏让此时下坠的氛围得到升华。

    “缠绵像海里每一个无垠的浪花”

    “ 像水面泡沫的短暂光亮”

    “是我的一生”

    8月31日 最后一篇日记

    塔利死后,阿盖身体里的某一部分也随着去了,树林里塔利再一次回眸,是对观众的凌迟,也是她对爱人的恋恋不舍,此时影片把情绪推到最高处又戛然而止。

    THE END

     5 ) The world is yet to come.

    与好电影的相遇,大多数时候是翘首期盼已久。而这部电影则并不在计划之内,所以被打动之外更多了惊喜。因为没有看过任何前期宣传或者预告片,对于这部电影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期待。于是就这样没有准备地被拉进了1856年的新年伊始,一个女人的声音沉静地描述着洗完的土豆上立刻结起了薄冰,在近乎毫无期待中开始了新的一年,不知命运将至。

    这部电影令我念念不忘,超越了心中所有过往的佳作。它是爱情又不仅仅只是爱情故事,在短短不到两小时的时间里试图传达出如此复杂的信息。看完电影后我又相继在YouTube上看完了2020年9月威尼斯电影节的媒体见面会,以及一系列电影上映后的线上采访。我想试着结合演员们的谈话内容,来简单地探讨自己的感受。


    这是一部文学性极强的电影,旁白和台词的遣词造句都如此优美动人,更像是一部戏剧。依托这些文字将舞台构建在了罗马尼亚森林中离群索居的农场里。Katherine Waterston说画外音是这个剧本最初就吸引她的部分。这种形式对把握度要求很高,一方面它能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去补充情节进而推动剧情,而又要注意不能去过度展现。她们一边拍摄一边录画外音,尽最大努力保证每一段画外音都是深深嵌入每一帧画面中。

    Abigail和Tallie非常不同。Abigail像她的画外音,静水深流,包容一切。不管是Dyer还是Tallie,她都尽己所能去提供自己所能给的。Abigail和Dyer的矛盾在于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间隙也永远存在,无法在精神上相互连接,就像Dyer永远不会给Abigail买她想要(却不实用又不切实际)的地图。Tallie则是光和热,她的到来为Abigail注入了生命,那些感情和精神上的需求从此不再蜷缩在狭小的空间里小心翼翼地生长。世界上还有比这更令人激动吗?

    像Katherine说的:你在一个人身上感受到了那些之前从未感受过的,而对方也对你怀有同样的感受。

    她们初吻的那段戏怎么夸也不为过,那些细节能拿出来永远分析下去。Tallie一进门就直接坐在主人的椅子上,像极了在宣布自己的主权(其实是因为Vanessa在片场崴到了脚没法长时间站或走动)。Tallie在试探的最后关头退却,却由Abigail变被动为主动。Katherine让Abigail成为一个体贴的人,亲吻的时候会弯下身子,到可以直视对方眼睛的高度。Abigail说Tallie闻起来像小饼干,饼干是什么味道呢?是香甜温热的黄油、牛奶和糖。是妻子的味道,是家。


    Katherine Waterston绝对是最适合饰演Abigail的演员,没有之一。显然制作方也这么认为。她将能将破碎又坚韧演绎得如此绝美。Katherine在多个访谈中提到,剧本是在她怀孕期间拿到的,她很感谢他们给了她时间等她生完小孩。她说好的剧本和导演是每一个演员都想要的,而这个剧本是不会给人时间去犹豫的。她当时读到了第一段画外音,就决定要出演。那段画外音没有被剪入正片,Katherine采访里多次背诵道:At night I often wonder if those who have been my intimates have found me to be a steep hill whose view does not repay the ascent. (夜里我经常会想,那些与我亲密的人是不是会发现我是一座风光不值得去冒险攀爬的陡峭山峰。)Katherine想到的是,这个女人在夜里思索的不是“我从生活中得到了什么”,而是“我为别人提供了什么”。从拿到剧本到开拍大概有两年时间,她说其实对于演员来说这是很难得的机会,能够花这么长的时间去与一个角色共存。我想,她那时候怀着孕,要准备一个刚经历丧女之痛的角色,这些感情都不是常人能够体会、更不用说去演绎的。不难看出Katherine是真的喜爱这个故事,不仅经常在采访中引用电影里的台词,她还在采访中提到这是第一部她拍完之后还会经常去重温剧本。

    Vanessa Kirby是Katherine心中Tallie的第一人选,她说,我们甚至不知道如果Vanessa拒绝了我们还能去找谁,感谢她接下了这个角色。制作团队让Tallie以红发的形象出现,我觉得真的非常符合角色,因为红发比金发更耀眼,它像火焰,既可以冬日中的温暖,又能够焚烧一切束缚。

    这部电影的另外一个可贵之处在于男配角们都很优秀,尤其是Casey 不愧是Affleck家更好的那个演员!


    这里放一个访谈片段,只一小段却足以表明Katherine将什么样的感情倾注在了这个角色中。

    Katherine为了准备角色读过Anne Lister的日记(没错,是《绅士杰克》的历史原型人物)。她还讲起读过一本十九世纪早期两位女性之间的通信集,说,她们把第一次亲密的那个晚上,定为她们的结婚之夜。

    Katherine说:她们那时候显然生活在一个不可能让她们真正结婚的世界里,但那个想法在拍摄电影时始终在我的脑海中。我不断想起那些读过的故事,它们帮助我塑造了角色。(对Vanessa说)I don’t think I ever told you, but I would like, when I’m feeling like the surge of love in a scene, I would think I marry you, I marry you. This idea that like, I can’t do it, but I can feel it, I can choose it inside. (我觉得我没跟你说过,但我想的是,当我在一段剧情中感受到无法抑制的爱意时,我会想,我和你结婚,我和你结婚。那种感觉是,我不能那么做,但是我可以那样去感受,我可以在心中那样去选择。)

    (视频戳这里

    众所周知,化学反应不是能强求的,要么有,要么没有。Katherine和Vanessa之间的化学反应还用多说吗?

    #威尼斯电影节媒体见面会

    Vanessa: She’s easy to love.

    Katherine: You too baby.

    #访谈

    Katherine:我是个比较old fashioned的人,会经常手写信和明信片。

    Vanessa:上周你才给我写了信。


    电影所处的十九世纪,女性是男性的附属物,身体还未完全长成就早早被嫁出去,不能接受教育,只是日复一日做一个照料者,唯有在为自己买裙子的时候才会在丈夫的日志中有存在感。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所幸的是不管在哪个时代,总有一些人不循规蹈矩,而试图打破这局限性。于是一步一步地,女性不再是附属,开始接受教育,可以爱人,可以拥有并且实现自己的梦想。所有今日拥有的这些众多选择,都是在不远的过去中,有女性对着灰色的选项说,不。

    就像Abigail说的:I often wonder at the courage and the resourcefulness of those women. Imagine faring forth into a wildness, hoping to build the foundations of a home. (我经常思索那些女性的勇气和智慧。想象着深入荒原之中,期望建立起一个家。)

    最后,说回到The World to Come这个标题,它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呼应着Abigail在电影末尾部分的日记中所描述的想象中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中,她与Tallie和女儿Nellie一起生活在别处,Nellie会梳着Tallie在灼灼燃烧的红发,在那个世界里她们拥有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选择,不需要被困在笼子里歌唱,也不会再被时间、距离和死亡分离。

    我也很期待这个将至世界的到来。Until then.

     6 ) “阿比盖尔,阿比盖尔,阿比盖尔”

    今天有机会在圣丹斯电影节线上观看了去年在威尼斯影展获得酷儿狮奖的《打开心世界》,导演是指导了《梦游者》的 莫娜·法斯特欧德,摄影师是 André Chemetoff, 16mm胶片拍摄。有趣的一点是,在近些年在各大电影节,较年轻的导演开始青睐胶片拍摄,很多独立电影也开始重回35毫米、16毫米胶片,是让人感到惊喜的地方。

    看完《打开心世界》,发现有很多可以延伸探讨的地方。可能最直观的就是摄影了。虽然故事是发生在19世纪的纽约州北部,但是实际拍摄却是在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完成,严寒的背景和16毫米胶片浑然天成般完美地契合在一起,使得影幕上的胶片颗粒(Film Grain)、背景中的暴风雪如此美丽、赏心悦目。剧组对于光的把控也恰到好处,以至于屏幕上影像如此美轮美奂。

    剧本的角度说,电影《打开心世界》是改编自美国作家 Jim Shepard 的同名短篇小说 《打开心世界》(收录于短篇小说集《打开心世界》),他自己本人也参与了电影的改编编剧。在此基础上,《打开心世界》的文本性很强,全片几乎都是由主角阿比盖尔写的日记的旁白来推动时间和剧情发展,整体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强文本性和故事以及故事背景结合得恰到好处。Jim Shepard 的短篇小说中喜欢承载历史以及历史上发生过的不幸的事 -- 比如本片中多次提及的疾病白喉就曾在19世纪末在欧洲和美国爆发过。

    从结构来讲,由主角的日记旁白来串联时间点,整体的立意在我看来并不侧重于女性之间的恋情,而重点刻画在那个时间背景(19世纪末)下,女人受到来自婚姻、家庭、丈夫,以及社会的压迫,还有道德上的压力。其实纵观全片,可以发现很多导演“埋”下的细节和伏笔:比如当阿比盖尔和塔莉第一场亲热戏,突然门口的一个小动静就能让阿比盖尔吓一大跳 -- 因为她害怕是她的丈夫回家了;在树林里时,远处一个响声吓坏了两人。这些埋下的细节无不体现出19世纪末下女人深深受制于丈夫(男权)以及很难选择过自己真正向往的生活。

    其实近些年出现许多优秀的女同题材影片,很多也在三大电影节大放异彩:《卡罗尔》《燃烧女子的肖像》《菊石》等等。《打开心世界》打动我的,并不在于它如何描绘两人在严寒荒凉的平原摩擦出爱情的火花,而是创作者如何让19世纪背景下的角色“亲口”发出女权般的提问,两人如何在如此稀薄的缝隙下相互扶持以忍受不幸福但却无法改变的婚姻。

    《打开心世界》剧照。

    当然,《打开心世界》不是一部完美的影片。如果说后半段节奏过于缓慢并不是缺点的话,那么主角阿比盖尔和塔莉之间的感情线还可以再进一步描绘和渲染,除了婚姻的压迫,其实将感情线略微着重突出也是不错的选择。两位女主角 凯瑟琳·沃特斯顿 和 凡妮莎·柯比 的表演都很出色,尤其是凯瑟琳·沃特斯顿 (因为承接了更重的戏份),凡妮莎·柯比 在去年的威尼斯影展凭借另一部电影《女人的碎片》荣获影后。导演莫娜·法斯特欧德今年只有35岁,未来可期。

    如果你期待观看一部用胶片拍摄的女性电影,那么《打开心世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02/02/21

    写于芝加哥

    如果喜欢我写的影评,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Andysspace, 谢谢!

     短评

    为什么导演们这么热爱拍上世纪/上上世纪的艺术家气质ntxl悲情爱情故事,求求你们搞点21世纪普通ntxl为晚餐吃大白菜还是小白菜吵架分手然后大雨中追车呼喊最后抱头痛哭的烂俗现实剧情吧,每次大时代逼人做鬼在现实的阻挠下有情人不成眷属甚至阴阳相隔这种剧情我真的很难再承受了🤧塔莉,我的塔莉😭我也想拿刀把芬尼杀了,可美丽、聪明、外向的塔莉和她的爱怎样都回不来了

    8分钟前
    • 楞次
    • 推荐

    “在我看来,有的人不善于表达自己,不代表她感受不到。”

    13分钟前
    • momo
    • 推荐

    太伤了,真的太伤了,万能的蕾丝边之神,信女愿一生吃素,只求这世上再也没有苦情女同性恋电影,Vanessa Kirby好美,美到难以用言语形容,她知道自己这么美吗?我要代表全人类感谢她,salute

    18分钟前
    • 杏仁斯嘉丽
    • 力荐

    女主之一太可爱了 遇到爱情之后 就无心干活 啥也不干了 就在那儿发呆 发花痴 😂

    22分钟前
    • 大漠朗月
    • 推荐

    续命之作。片名应该译成来世,本来就是基督教里来世的意思,不是美丽新世界。塔利的一头红发就是诗,来了又走,点亮我黑暗无尽的冬夜,从今以后只能活在想象里。

    27分钟前
    • 洛丹伦刀客
    • 力荐

    <燃烧女子的肖像>之后女同恋电影被局限在这样的框架里面,男权之下女性的精神自由,两个孤独灵魂的相拥,时代困境下的女性遭遇,对男权社会的控诉。希望今年能有一部只关乎于爱情的,继my angel flung out of space之后,ntxl表白话术多了一句 my City of joy。

    28分钟前
    • 王扁扁
    • 还行

    #StockholmFF2020 前半段一直在铺文学调调挺好,就是比较催眠,直到凡妮莎出来,睡意全无,她全程都在勾引我就是了。低沉有磁性的嗓音,听她念台词,舒服得就像浑身湿透的人坐在壁炉边,影院又没办法鸡叫,好憋。好几个绝美画面和女主一样希望时间静止。还有就是太考验英语,几乎没听懂,所以也没办法说剧情,但在听不懂的情况下让我打起精神看完了也是很厉害了,摄影,剪辑,配乐都有功劳。

    32分钟前
    • comeasure
    • 推荐

    去年威尼斯断背狮得主,文学性独树一帜。跟“菊石”有点像,但对男权的控诉更加有力。16毫米胶片见证了美国清教徒时代的凄美爱情,她和她的新世界要到21世纪才能梦想成真。“阿比盖尔,阿比盖尔,阿比盖尔”,“你带给了我快乐之城”。

    3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Astonishment and joy”

    37分钟前
    • 自由的幻影
    • 推荐

    最好的台词最好的表演!我等粗人实在不配评价这部电影,看完只会默默流泪,挠心挠肺了半天形容不出一分她的美好,就像那些只会喂猪,不解风情的沙雕。

    41分钟前
    • 量子纠缠
    • 力荐

    想到狄金森的一首诗:Had I not seen the sun,Could have borne the shade;But light a newer wilderness,My wilderness has made.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Abigail,Abigail,Abigail.You are my city of joy. 原著台词赋予其散文诗般的美,而演员则让这首诗有了灵魂与张力🔥

    43分钟前
    • 咸鱼少放盐
    • 力荐

    不知是不是从《烧女图》开始,女性爱情题材的电影热衷于这种文学性强的文本,并营造一种封闭、与世隔绝、寒冷的环境。《菊石》《烧女图》如此,此片亦是如此。只是和前者比起来,似乎后者并没有刻意隐去男性的存在,而是自主构建了一个只属于女性的囚笼,男性无法理解,也未曾涉足。细腻的日记旁白弥补了戏剧冲突的缺乏,也弥补了阿比盖尔产生情愫的动机性。其实,我更愿意理解为塔利是阿比盖尔想象中的角色 ,填补她在寒夜中将熄的爱情火种,最终大雪和寒夜过去,她也随之飘落远方。

    44分钟前
    • narcissism
    • 还行

    去哪找阿比盖尔老公这样的好兄弟

    45分钟前
    • Imogen
    • 还行

    第一次接吻那里的戏太棒了,还有Abigail微蹲看着tally,萌到我了

    49分钟前
    • Boš
    • 力荐

    -我担心你会得感冒。-你闻起来像小饼干。

    51分钟前
    • 咯咯精
    • 推荐

    给我伤到了,家人们。为了缓解悲伤去搜手摇削皮机并准备下单了。

    54分钟前
    • 衣柜摇摆客
    • 推荐

    选角绝配。Vanessa Kirby红发暴击,低沉嗓音细语double kill,呼吸竟比眼神还勾魂。“It's been my experience that it's not always those who show the least who actually feel the least." 这该死的性张力直接把我送走。

    55分钟前
    • Otta🐏
    • 推荐

    希望女同性恋的世界少一些苦谢谢

    60分钟前
    • 粉红松鼠猜火车
    • 还行

    【圣丹斯2021】当我回忆起你时,只记得我们缠绵悱恻的时刻——这么多年终于出了一部姬版《断背山》,太美了,真的太美了,这样的美人美景,只能想到凄美哀婉这一个词来形容。女演员化学反应超足,浑身都散发着荷尔蒙气息,两个人完全融为了一体,果然姬片要女导演拍才有味道。

    1小时前
    • 天马星
    • 推荐

    当Tallie到来的时候,Abigail的心像一片被急速流动的水流冲到岩石上的叶子;当Kirby出现的时候,整部电影便明亮了起来。Astonishment and joy. Astonishment and joy. Astonishment and joy.

    1小时前
    • Lanita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