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大陆剧 恋与偶像1

    恋与偶像1

    评分:
    0.0很差

    分类:大陆剧中国大陆2018

    主演:刘冬沁  崔莉雅  王梓薇  周彦辰  李昀锐  艾菲  王曼玉  王芯芯  郭家诺  陈姝  胡浩帆   

    导演:沈润谐 

    猜你喜欢

     剧照

    恋与偶像1 剧照 NO.1恋与偶像1 剧照 NO.2恋与偶像1 剧照 NO.3恋与偶像1 剧照 NO.4恋与偶像1 剧照 NO.5恋与偶像1 剧照 NO.6恋与偶像1 剧照 NO.16恋与偶像1 剧照 NO.17恋与偶像1 剧照 NO.18恋与偶像1 剧照 NO.19恋与偶像1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出生于传统裁缝世家的哈蕾从小梦想成为芭蕾舞者,可缺少天赋的她始终被周围人认定是“飞不起来的丑小鸭”。机缘巧合下哈蕾进入联涟娱乐集团成为一名练习生,与刚出道的偶像男团MY同属一家公司。完全没有街舞功底的哈蕾为了追求自己的舞蹈梦想,不停的拼命练习,被一向倔强自大的男团队长赫连荣光看在眼里,决定帮助这个“丑小鸭”。荣光有着惊人的舞蹈天赋,人人都羡慕他“天生的”才华,却不知其实他身上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脑中植入的一枚芯片每十年都需要重新唤醒一次,这会抹除他这十年间的所有记忆。明知自己会忘记,是否还要开始一份爱?

     长篇影评

     1 ) 基亚罗斯塔米的东京

    基亚罗斯塔米的东京
    图文版烦请移步http://www.douban.com/note/247188337/




    [荷兰]伊恩•布鲁玛 著
    王立秋 译


    电影导演,和小说家一样,最好的作品经常出现在它把作品设定在他们最熟悉的地方的时候。流亡可以砥砺想象,但也同样会窒息想象。因为在不熟悉的语境中很难变得亲近。

    当然,少有的通晓数国语言的世界主义者,像麦克斯•奥弗斯(Max Ophuls)那样,能够几乎在任何地方执导电影——伯林、巴黎、好莱坞,甚至阿姆斯特丹。导演迈克尔•哈内克(Michael Haneke)——并非流亡者——在法国和德国以及他的故乡澳大利亚都导出了杰作。而如果没有比利•怀尔德(Billy Wilder)的维也纳式的风趣,恩斯特•刘别谦(Ernst Lubitsch)的德国式的复杂,让•雷诺阿的法国式的精细,好莱坞又能干什么呢?

    但文化迁移的失败——其中一些是有趣的失败——也同样常见。在艺术家不得不以他们不懂的语言工作的时候特别如此。大岛渚(Nagisa Oshima)是个好导演,但他执导的,由夏洛特•兰普林(Charlotte Rampling)和一头大猩猩(她的爱慕对象)主演的法语电影《马克斯,我的爱》(Max, mon amour)却糟透了。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执导的美国片,《扎布里斯基角》(Zabriskie Point),也一定是他最糟糕的电影之一。

    一些西方导演试图在日本导演电影。大多很糟糕。德国的“登山片”专家阿诺德•弗朗克博士(Dr. Arnold Franck)就在1937年拍过一部由年轻的莱妮•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gl)主演的,日语的纳粹宣传片,讲的是一个在神道神社和冒烟的火山的布景中自我牺牲的日本英雄的故事。1953年,约瑟夫•冯•斯登堡(Joseph von Sternberg)——公认地,这在他早年杰出的才华上打上了一道苍白的阴影——也拍过《安纳塔汉传》(The Saga of Anata-han),讲的是搁浅在太平洋一个岛上的一个日本女子和十个男人的故事。片子拍得并不成功。

    更晚近的外国导演在日本导演的作品更好一些。索菲亚•科波拉(Sofia Coppola)的《迷失东京》(Lost in Translation, 2003)有趣、富有洞见,令人陶醉,但她的主要人物是美国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的杰出的战争片,《硫磺岛来信》(Letters From Iwo Jima, 2006),虽由日本演员主演,取景却不在日本。现在,我们有了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如在爱中人》(Like Someone in Love,又译如沐爱河,恋爱中人)。演员都是日本人,故事也完全发生在东京附近。

    《如在爱中人》有基亚罗斯塔米关注的一切:时间的推移,人类交往的神秘与偶然,死亡的阴影,爱的幻想,在运动的车辆中与世隔绝的亲密。但布景在日本感觉并非任意;它是有道理的。东京,极度现代的都市,和它看起来拼接了到处和无处(everywhere and nowhere)的霓虹闪烁的商业涂鸦和建筑,对基亚罗斯塔米关于陌生人之间的亲密的故事来说是完美的。对大多数外国游客来说,东京看起来惊人地熟悉却又深刻地陌生。基亚罗斯塔米是东京的陌生人,但他对这个城市的描述却又异乎寻常地细致入微。

    基亚罗斯塔米执导这部电影的想法来自一个影像。在乘出租车穿过艳俗的六本木区的时候,他拍到一个站在街角的,上了年纪的女士。她是谁,她在干什么,为什么她在那里,是一个孕育着多种可能性的谜。事实上,她是基亚罗斯塔米雇佣的一个在随机场所造型的临时演员。这就是基亚罗斯塔米筹备他的电影的方式,用摄像机拍摄的舞台生活的片段,就像为准备一副巨大的画作而作的素描一样。他着迷于钉在日本电话亭上的应召女郎的相片。

    经过一段时间后,片段开始汇集成一个关于一个来自外省,在首都以应召女郎为生的大学生的故事。街角的那个上了年纪的女人成了她的祖母,在地铁站徒然地等待她的孙女,而那个女孩正乘出租车从她身边经过。

    那个应召女郎(高梨臨)正在前往一个上了年纪的教授(奥野匡)的公寓路上。他们不曾谋面。他不想和她睡觉。他们闲谈。他铺开桌子打开一瓶香槟,仿佛要在他死前重现一幅过去很久的浪漫场景。女孩在床上睡着了。晚餐没人动。

    次日清晨教授开车载女孩去她的大学。她嫉妒的男友看着他们抵达。女孩打发他。在她在室内考试的时候,男孩走进车,把教授错当成她的祖父。稍后,在男孩发现教授的真实身份的时候,他对他的家发动了暴力的攻击。此后发生了什么我们永远不知道。教授想要什么依然是一个谜。事实上,关于主要人物的生平我们知道得也不多。过去只有暗示可循。从他们的对话、他们的习惯、他们的恐惧、他们的执念中,我们也没得到多少信息。几乎什么也不知道,然而在电影结尾的时候我们却感觉,我们认识他们。

    这就是基亚罗斯塔米独特的天才之所在。他探索人的性格,人的生活的多样性,却不解释,不把生活变成有始、有中、有末的简洁的故事。生活不是逻辑的,我们与他人的遭遇亦非逻辑。人们很少是他们看起来的那个样子——对他们自己来说如此,对他人来说亦如此。这就是为什么基亚罗斯塔米的电影,尽管经常是超然的,甚至是人为造作的,感觉却像是生活。

    他获得这一效果的方式之一,是对他的演员们——甚至在他们表演的时候——保留(影片的)故事。台词是按天给的。就像在真实生活中那样,他们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如在爱中人》中表演最出众的是奥野匡,一位专业的电影临时演员,他对他是电影的主角一无所知。他与(女孩)嫉妒的恋人在车中的遭遇,具有与一个陌生人的真实的亲密接触的一切试探性的尴尬和误导性的亲近。在某种意义上,他们不是在表演;他们,可以说,是在电影中生活。

    这是基亚罗斯塔米作品中另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多孔的(porous)的边界,本真性的虚妄本质。他最杰出的电影之一,《樱桃的滋味》(Taste of Cherry, 1997),以摄像机对基亚罗斯塔米和他的拍摄我们刚刚看完的这部电影的班子的摄影作结。《如在爱中人》以东京外一个真实的地点为电影而建造的一所公寓里的一个惊人的暴力场景作结。和基亚罗斯塔米通过出租车的车窗拍摄等待的女士的影像一样,我们观察他人,并用我们自己的想象填充他们生活的谜。通过他的艺术作品,基亚罗斯塔米给我们(呈现了)生活的一个部分,熟悉,却又深刻地陌生。

    我们时代的一个艺术悲剧,在于对伊朗电影——伟大的现代电影文化之一——的系统的破坏。一个接一个地,伊朗最好的导演们在他们的神权政府的压迫下停止在本国拍摄电影。賈法˙潘納希(Jafar Panahi)进了监狱。穆森•马克马巴夫(Mohsen Makhmalbaf)在巴黎憔悴。基亚罗斯塔米,也许是所有伊朗导演中最伟大的,可以继续在伊朗生活,却不能在那里拍摄他想拍的电影。

    然而,如果说有人能够克服在外国的环境中工作的文化障碍的话,那么,那个人就是基亚罗斯塔米。作为一个现代主义者,他在他的伊朗电影中游戏时间、道德和偶然的概念;这些电影被削减到了如此的地步,以至于他们几乎变得抽象。《樱桃的滋味》,关于一个开着汽车四处转悠,怀着说服别人帮忙掩埋自己的希望接洽随机的乘客的想要自杀的人的故事,布景在德黑兰,却几乎可以是在任何地方。然而,感觉上它又不像是在任何地方。人是伊朗人;他们在伊朗;他们说波斯语。这使得一部甚至是相当形式的电影也显得真实,植根于生活。

    基亚罗斯塔米在西方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原样复制/似是有缘人/被认可的副本》(Certified Copy, 2010),由朱丽叶•比诺什(Juliet Binoche)主演,是在托斯卡纳拍摄的。然而,对我来说,这部电影并没有无根的古怪感;场景是任意的——美丽是当然的,但却是任意的。没有什么根本的原因要求必须把一个关于一个法国古董商(比诺什)和一个英国作家(威廉•西梅尔)的神秘恋情的故事设定在托斯卡纳。他们讲英语和法语。在整部电影中也没有一个重要的意大利角色。但也许,这就是重点所在。就像对罗伯特•罗西里尼(Roberto Rosselini)以瑞典的英格丽•褒曼和英国的乔治•桑德斯为主角的的《意大利之旅》(Journey to Italy,1954)来说那样,外国的场景使这对情侣之间的疏离感戏剧化。他们在一个压迫性气泡中存在,与他们熟悉的环境隔离——也许,有点像导演自己的处境。

    《意大利之旅》和《原样复制》,以及,的确,《樱桃的滋味》的一个共同之处,是大多数行动,是在车中发生的。再一次地,在基亚罗斯塔米最近的这部电影中也如此,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比《原样复制》更令人满意。说它是外国人在日本拍的最好的电影还是低估它了。它就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如在爱中人》将在本月的斯德哥尔摩电影节上映并正在法国和日本上映。美版将于2013年发布。

    2012年11月13日,11:15a.m.


    [注]译自Ian Buruma, Kiarostami’s Tokyo, NYRblog: Roving thoughts and provocations from our writers, http://www.nybooks.com/blogs/nyblog/2012/nov/13/strangely-intimate-kiarostamis-tokyo. Trans. Liqiu Wang.©NYREV。译文仅供学习交流,转载请标明译者出处。

     2 ) 到日本也很阿巴斯

    “电影起于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好多年前,法国大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在看过这个伊朗人的《橄榄树下的情人》和《樱桃的滋味》后,不免发出其典型革命性口号式的赞美。

    曾几何时,阿巴斯以及其所代表的伊朗电影,几乎成为世界电影艺术的代名词。它们以简单的故事、朴实的形式,再现出社会生活的面貌,并让观众每每深入背后隽永的主题,独立于政治、战争等话题性内容,处处体现着艺术自律性。那么阿巴斯就是伊朗也只能是伊朗吗?

    2010年,这位大师的电影故事首次离开故土,走向意大利托斯卡纳,并首次运用明星朱丽叶.比诺什,完成了电影《合法副本》。我们发现虽然场景是意大利的,但电影风格甚至电影本身依旧是阿巴斯的。这次在戛纳的新片《如沐爱河》,一个彻彻底底说着日语、讲述东京援交文化的故事,依然是完整阿巴斯模样的。

    故事关于一个靠援助交际在东京学习生活外地女生的一天,她的专业社会学也有着某些可以延伸想象的空间。夜晚到来,她得被黑社会模样的中介安排一单新生意,去城市的另一端,找一个“肯德基爷爷”模样的老教授。她实在太累,又不敢去火车站直面突然来访的奶奶,好不容易到了教授家里,倒头大睡。第二天,教授开车带女生回学校,遭遇了姑娘的正式男友,于是,不解真相的小心翼翼试探让有趣的剧情渐渐展开。

    一个不能再简单的当代城市故事,肯地基老爷爷几乎成为了女生的心灵导师,都还没来得及和自己花钱找来的姑娘有哪怕一丁点的实际接触,故事就在高潮的到来中嘎然而止。

    “如果我在日本拍电影,人们就无法指责我在为迎合西方观众而拍片。在日本拍电影就和在伊朗一样,不管演员是说日语或是波斯语,对于西方观众来说都需要字幕才能理解。”阿巴斯解释到日本的原因。而在此片的法国制片人马林•卡密兹多年的观察中,他发现,“对阿巴斯来说,拍摄《如沐爱河》期间时刻留意的,就是提醒自己不要在故乡伊朗之外的地方忘记原来的自己。我认为所有的艺术家在本质上都是扎根于自己的故土,但同时我们却希望从他们身上看到全世界都能接受的东西。如何避免让身处夹缝中的他迷失方向?他怎样才能坚持真实的自己?阿巴斯在《合法副本》中已经交出了完美的答卷,甚至有些美国和巴西的影评人评价这部电影本质上就是一部伊朗片。”显然,这一次说着日语讲述日本文化的《如沐爱河》,依然是一部只有阿巴斯模样的伊朗电影。

    那么,什么是阿巴斯模样呢?它就是那些超长镜头下微妙发酵的人物现实关系和情绪变化。体现于《如沐爱河》中,它是援交女生在酒吧中与男友漫长的电话辩解,是出租车穿越东京中看到奶奶身影的悲凉心境,是老头在自家房间中谨慎的行为活动,是开车去学校时的嘘寒问暖。

    至于其背后是否还有没有什么隽永主题,那就全看观众自己的解读。

     3 ) 如沐爱河,到头来却是一盆凉水

    一 《如沐爱河》的叙事节奏、拍摄手法与剪辑都让人误以为它出自一位日本导演之手。但它独特的叙述视角恰是很少日本导演所具备的,而这正是阿巴斯这位伊朗裔导演的长处。 在影片中,生活的残酷在精致的酒吧、街道和楼宇间划过,整个过程被叙述地从容不迫,不经意间让人代入到人物的命运中。但当电影定格在最后一幕,随着片尾曲不失时机的响起,导演又一次提醒了想要自欺欺人的世人: 如此光鲜的世界是虚幻的,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勉力维持着那个得体的形象,却无法正视自己也是这个虚伪世界的参与者。 影片第一幕的设计颇为耐人寻味。在镜头中央,心怀鬼胎、道貌岸然的嫖客,与两位衣着光鲜、气质颇为优雅的姑娘共坐一处,抽烟谈笑,外人一眼无法看出他们间的“不正当”关系,很可能假设他们仅是工作结束后联谊的同事;而在画外音中,妒火中烧的男友与女主人公在电话中的争吵,却道破了镜头中人彼此间心照不宣的关系。而“画里话外”,男性对女性的绝对占有(婚姻或者援交)这一残酷的主题,被悄然摆到台前。可以说,这部电影想要交代的第一个主题,就呈现出来在了电影诡异的开场镜头中。当然,这也包括那个“多腿蜈蚣”的冷笑话,传统的父权下的男性对于女性的态度乃是一种全然出于“性”的态度,因此,那个梗——“公蜈蚣太累、而嫌弃母蜈蚣腿太多的”梗,投射出的乃是女性在妻子或情人的位置上,仅被视为“性伴侣”的残酷事实。 也因如此,当年近七旬的“教授”(影片的另一个主人公)将女主人公开车带回他过去工作的学校时,影片的反讽达到了顶峰。正是为了支付高昂的学费,以便探寻生活的真相(学习“社会学”这门科学)与追求独立自主的人生,女主人公反而不得不走向援交,靠着出卖灵魂与肉体换取通往真理与自由的门票;而促成这一切的,某种意义上正是教授这个“精致”阶层。但当这些“教授”们终因孤独而试图寻求慰藉时,却还想保留着体面与优雅、仿佛自己不是一个肮脏的嫖客,而是一个优雅的、体面的贵族绅士。这种反讽如此刺骨,让人感触到了阿巴斯散文化的叙事影像风格下那锋利的刀口。 对这种“儒雅体面”生活的“温柔撕裂”,乃是这部影片最让人动容的地方,也是这部电影最具女权色彩的地方。如果我们看女主男友这个角色,我们就能察觉其中的微妙。“男友”与“祖父”一般教授的谈话,按照女主的话说,“也是如同朋友一样”。如果不是他们二人因女主而有了那么令人尴尬的关系的话,男友对教授似乎也有晚辈对长辈的崇敬,而教授也有对男友质朴情感的认同,这可以善意的,也可以是伪善的。当然,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和社会地位的老教授,自然也从内心深处看轻这位年轻人,认为其观念守旧、头脑简单、愚蠢固执,继而保持着一种社会精英的傲慢的姿态,也保持着一种过来人对年轻后辈的优越感。 不过,在这位身强体壮的年轻人面前,教授也难掩内心因衰老而产生的自惭形秽之情。当他问及女主是否是因喜欢这位年轻人“强壮的体魄”并得到肯定回答后,他却加了一句非常突兀、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自问自答:“你到底看中他哪一点呀?”可见,在儒雅却文弱的教授心目中,女性对于男性在体魄上的“欲求”似乎是不可思议的,更加刻薄的说,女性的欲望在他的意识中从未被真正的尊重过,而这也是整个日本社会一贯的文化传统。 更可怕的是,他似乎也很难启齿并正视自己的情欲(这似乎与日本传统对性的态度不同),继而在对女主“性伴侣”与“女儿”错位中有意模糊了自己的真实欲望。这当然有对于身体的不自信,但也有他的教养给他的束缚与要求。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是一位“绅士”,然而这位绅士在骨子里与一心只想占有女主的愣头男友相比,他们在对待女性的态度上究竟又有怎样的不同呢?(毕竟,那车中瞌睡的镜头,不就是暗示他前一晚春宵一夜而体力透支的证据?) 当然,仅从一种非常有限的意义上说,这部电影可谓是非常“女权”,这不仅是“教授”与“男友”各自代表了“父权”的两个维度——慈爱‘父权’(祖父)与缠人的‘夫权’(男友),也体现在“邻居”大妈颇为絮叨的自白中。大妈无法释怀自己不被教授所选择,而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是“同时照顾教授,以及她残疾的弟弟”,从而达到同时掌控“夫权”与“父权”(弟弟代表着娘家意义上的父权)的人生高峰。这种志向,其实是女性在这个父权制社会下的一种典型的、“扭曲”的价值观。这样生活无疑是不幸的,只是这种不幸在不同的人那里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有不同的滋味罢了。 二 如果我们能明白女权这一层的线索,那么也就能更好地进入这部电影所建构的影像世界。“女权”这个电影价值观上的设定,在这部影片的作用,并非是为了批判现实,而是服务于对取自现实世界的电影世界的建构。《如沐爱河》所要着力呈现的是,这个华美精致的世界(二战后高福利下的日本社会)已然是废墟,而身处于其中的人们,只能在孤独中以谎言的方式来达成利用和占有他人的目的。对于这部电影而言,《如沐爱河》的内核,所包含的乃是对现实与谎言、孤独与信任这类古老主题的再度言说(如《哈姆雷特》)。毕赣导演曾经在访谈中说过:“电影是极为写实的,因此影像是颇为笨拙的东西。”可见,在电影创作时,创造世界的华美只需要写实与克制的笔调,而这并不困难,但欲求表现这个世界本身的脆弱,则必须完成“观念输出”。而这个“输出”的过程,在这部影片中乃是导演在电影视角切换上下所下的工夫。 我们还要回到电影的开头那个奇怪的主观镜头。在这个镜头中,导演用“画外音”的方式,告诉观众面前对话的男女,并不是声音的来源,继而完成一个“主观”视角的构建,这有别于一般导演习惯的以第三人称的“上帝视角”来作为电影开场的惯例,从而以一种“反套路”的方式给出一种叙事上的突兀感。这一手法看似炫技,但却足够精准,因为真正要完成上述的这种共情关系,必须诉求于主观镜头后的一系列铺垫:与上司(皮条客)对话的正反打镜头、与好友(同乡兼同事)对话中呈现的完全不同的情绪、以及与周遭环境并不相匹配的服装与打光(女主身着学生气的常服,高度打光)。这一系列的调度与服化道的设计,都旨在烘托出女主此时的处境——极致的孤独。而“祖母来访”这一事件设定,更是为女主此刻的处境做足了铺垫;于是,在出租车上,当女主一个从耳机中听取祖母的语音留言时,观众在祖母慈爱关切的语气中,彻底融入了女主本人的角色中;导演还不失时机地在语音信息里穿插来自“银行”的电话信息,不动声色地交代了我们女主之所以走向“失足”的原因,让观众很好的接受女主的人物设定。于是,当女主要求出租车绕行于火车站广场以便让她确认等候她、相信她并真正关心她的祖母时(这里暗示了女主父母的空场),观众能深刻体会到女主的辛酸与无奈;当女主看到自己原来被强行要求去赴会的“客人”乃是一个如她祖父年纪般的老者时,我们也感到了这个现实世界的恶、荒诞与无情。顺理成章的,与所有的”性工作者“一样,女主很快进入了“工作角色”,开始了自己的表演。当女主娴熟地与教授攀谈与撩拨后,她在身心俱疲的状态下,选择了一种最为彻底的方式,来打破一切预先安排的暧昧与套路。当她将脱下所有衣物,直接钻进教授被子的那一刻,仿佛宣示了一种无声的抗争——她要以一位“援交女”的“直接了当”,来回击嫖客教授的“虚情假意”,以保留自己在这一虚假世界面前仅有的自尊。 电影视角的转移,也是另一位主人公出场的过程,这也始于女主进入教授房间,“褪去衣衫”的那个魅惑瞬间。通过前一女主视角的铺垫(如出租车的后视镜、来访的电话),教授的形象被逐步树立了起来。一方面,他是一个颇受人尊重、掌控相当社会资源的大学教授,另一方面这层身份又使得他当下所为背离于世俗对他的期待。在矛盾的心理下,他似乎有意将“性交易”装扮成一次重逢、一次寻爱之旅。在精心准备与忐忑不安的心境中,他期待接受一位与自己孙女同龄、却又可能撩拨情欲的“淑女”,并在她的专业“引导”下,完成从精神到肉体的恋爱与性爱重温。这种心态当然有虚伪的一面,却也能逐步让观众感同身受。面对散落满地的年轻女子的贴身衣物,教授内心的暗流涌动,实际也是(尤其是直男)观众的内心波动,二者的同一,使得观众与教授之间完成了代换,继而从女主的视角切换到了老教授身上。而当教授帮女主盖上被子,拔出电话并关上灯的那个时刻,观众才最终接受了这个七旬的老者,不再仅仅将其视作为一个“龌龊”且“伪善”的买春客。不过,这一过程本身也是矛盾重重的,教授内心并没有放下“欲求不满”的怨念,只是一时的高尚感让他重新获得了心理上的优越,继而获得了一种高于性满足的快感。从教授自己的内心来说,他和观众一样,完成了对自我形象的确认,也不再将自己视作为一个“龌龊”的好色之徒。但显然,导演在白天车内的一个镜头揭穿了教授虚伪:当女主不得不在副驾驶座上穿上丝袜而抬起大腿的那一刻,教授脸上又重新挂起了应有的“猥琐”(这似乎暗示了他最后并未放弃这桩交易)。这些细节的设置,为之后教授“英雄救美”的动机做足了铺垫,也为迎接影片最后一幕到来埋下伏笔。 然而,电影并不打算抨击教授的道貌岸然,反而保有了一种克制的同情。这是这部电影超出“女权”题材的范畴,也是它更深的用力所在。在影片的结尾处,导演又一次故技重施,通过邻居的主观镜头,完成了又一次的视角转换。邻居大妈的自白暗嘲了教授的不自量力,挖苦他觊觎年轻女性的身体,以求欺骗自己只配与同龄老人结为生活伴侣的事实。但这段颇为絮叨自白,无疑助导演借第三方之口,讲出了整个社会安置鳏夫与独居老人的一般逻辑。此时,教授不再作为一个“男权”的形象出场,而成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老人”,他没有勇气面对世俗的流言蜚语与指指点点,也没有体力面对入侵者的暴力。在这一情境下,导演才能重新安放教授的人物设定,使之能第二次被观众同情与代入。作为一个孤寡无助、并夹在难以进退位置上的老者,是否能够去拥有和保留自己精神与生理上的“爱河”,还是听由社会的声音任其干涸呢? 三 阿巴斯的克制与隐忍,使得整部影片绵里藏针,将爱欲与孤独的主题表现的平静如水,润物无声,却又同时暗流涌动,惊心动魄。难怪中译版本的片名要叫“爱河”了。影片对人物的设计是成功的,在描述比例上也恰如其分:前半段为女主人物的塑造,以近乎白描的方式交代了其生活的困境,并借此勾勒出社会范围内的现实与荒诞的“大世界”;中段通过叙述视角的转换,通过将镜头限于教授寓所、私人汽车的空间内,构建起了一个孤独的、私人的、却也是表面温馨舒适的“小世界”。这两个世界的勾连,则交给了纸片单薄的“女主男友”。然而这一单薄的人物却也是厚重有力的,因为通过男主身上的暴力与粗蛮,突出了小世界无力对抗大世界的宿命。影片还从另一条线索暗示了这一点——对大学的态度。作为大学生的女主,和作为大学退休教师的老人,都无力面对来自底层工薪阶层的冷嘲热讽,后者身上带着反智的情绪。如男友在车里所嘲讽的那般:“大学里能学到什么,不过就是几本过了时的洋书。又有谁带她去见世面呀?”从某种角度说,教授默认了这种态度(尽管心中鄙夷),才无可奈何地用探讨人生经验的方式来与男主沟通。而这一视角在“修车厂”这一幕中得到了强化。在车库中,当教授偶遇了在警校授课时所教授的学生,并得知他不再从事警察(公务员类的)工作,而是转向了“创业”时,教授自己也颇为感慨与唏嘘。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类似韩寒式的道理:“读了那么多书,知道了那么多的道理,你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这也暗示了日本知识精英阶层在精神层面上的整体衰弱,因为他们原有东亚式的“唯有读书高”的价值体系,在当代社会已经难以承受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与商品拜物教的冲击。导演选用一个社会学教授的设定,无疑暗讽了整个知识精英阶层的迷茫与沉沦;而与此同时,女主的遭遇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女性的自我意识虽然觉醒,却并未如同西方工业社会兴起时那样,以斗争的方式获得独立与尊重,反而是在商品经济与男权等级秩序的合谋下彻底失去前进的希望,夹在了进退两难的困境中。当然,这些宏大却也容易陷入空洞的主题,被阿巴斯导演很好地内嵌于人物的私人化的心理活动与朴实的对话中,无疑是非常巧妙和高明的。

     4 ) "被中斷的窺視與無開始的終局" ——— 論影片《如沐愛河》

    我的電影沒有開始,也沒有結局。 ——— 阿巴斯.基亞魯斯塔米 作為基亞魯斯塔米生前完成的最後一部影片,《如沐愛河》並未受到它應得的關注。導演所採取的不完整敘事手法為影片的理解添置障礙,但最終傳達的卻是對影像典型的"阿巴斯式"反思。撥開情節的外殼,本片可以看為是前作《原樣複製》的延伸。就電影的敘事及影像意義而言,《如》在《原》的基礎上走得更遠。 與《原》相似,兩片都涉及到了「身份」的真偽問題。在《原》中,男女主人公因一次誤認「扮演」起夫妻的角色,進而虛構的夫妻身份替代了先前的人物設定。《原》中的矛盾源於扮演意義上的假戲真做,通過放棄原有身份的途徑達到角色內心中的真實自我,進而讓觀眾難以分辨真偽。論文電影式的情節設置通過對身份「真偽」的解構使觀眾重新對命題進行反思:藝術品的價值取決於觀看方式而並非真偽概念。進而對身份解構與重構的意義並不僅僅停留於身份自身。身份的複製因其功能而被賦予其身份,複製是功能性的複製,它的意義僅僅作用於使功能相互聯繫進而發揮其作用的關係中;相對而言,自身份延伸出的情感則是閉合的。情感根植於個體的存在而並非它的功能性,情感的真實體驗無法複製(film對現實及自身的雙重複製並不能表明電影對於觀者的意義)。"像所有故事一樣,這個故事是重複的,但每個人又都是原創。" (阿巴斯語) 於對身份的探討,使得影片直指人類的情感價值。 而在《如》中,情況則複雜得多,僅從對身份的「解構」視角出發並無法觸及本片的內核:女主角Akiko因從事援助交際而在男友及家人面前隱藏此身份,謀生手段與親密關係、家庭關係以及學業的關係體現出身份的多重性矛盾。不僅如此,原本陌生的少女通過老者對其的「觀看」方式而被賦予類似於「親人」的身份。通過老者與其男友的談話,這一身份得到了進一步的肯定。與《原》相同的是,「虛假」身份的外在起因均出於旁者的誤認。不同之處在於,《如》中的困境源於角色在影片中真實身份的展露而並非對身份虛構的扮演。在這個過程中,角色是清醒的,人物的身份是確定的,這裡並不存在著混淆現實的虛幻,而僅僅有著於對現實的隱瞞。《原》的論文式命題已成為本片不言自明的前提。 如果說《原》通過虛構揭露了真實,《如》則是透過真實揭示了謊言。片中祖母及男友在廣告上看到Akiko的照片後都選擇了不相信,情感成為了藏匿身份的幫兇。基亞魯斯塔米曾說過比起真實他更中意於謊言,因為謊言比起膚淺的真實更能反映出人物內在的真實。少女對內心情感的壓抑在影片剛開始不久便爆發了出來,而謊言被戳穿後,男友憤怒的爆發將影片推向了高潮。 這裡,玻璃作為某種象徵符號的媒介被大量地使用。影片開頭不久,酒吧內部空間於室外浩司先生的影像藉由玻璃牆重疊,進而完成同一平面上「復調性」的縱向空間構圖。此處與第一個鏡頭的呼應則暗示了Akiko的處境:第一個主觀長鏡頭的使用在將我們立刻拖入影片中日常生活現實性的同時形成了角色的主觀視角,而玻璃牆將充滿閉塞感的空間進一步暴露,少女由之前並未呈現於屏幕中的觀看主體成為屏幕下方被觀看的客體。玻璃成為一個paradox:隔離空間的同時卻將空間暴露無疑。當少女透過出租車內的搖窗玻璃望著祖母時,被窺視的祖母則並未意識到自身的處境,她無法望見Akiko,正如她的身份是她不願去相信照片所呈現的事實(諷刺的是,Akiko也並未想到自己的照片會被祖母看見,雖然她極力隱藏自己,但卻以另一種方式暴露著)。車內,雖然鏡子並未出現於畫面內,但我們從司機眼神的移動確定了他對少女的窺視。之後在公寓中,少女步入臥室,屏幕左方牆面的鏡子構出物品的雙重影像,臥室內,老者身旁的電視機屏幕反射出少女的身影(《原》中,類似的構圖是女主角通過鏡子而投射於屏幕的影像)。除此之外,鄰居通過窗戶對街道的窺看行為則使得玻璃作為一種視角媒介的意義進一步得到突出,暴露與隱藏的雙重意義合二為一,並通過影片結尾處老者相同行徑的結果賦予了它更深一層的含義 —— 窺看視角和隔離手段的脆弱性。在這個意義上,玻璃恰巧構成了鏡像的反面,透過它我們希望能夠在隱藏自己的同時去做一個窺視他者的人,隱藏最終是徒勞的。 影片中聲音的使用也暗含了這層「復調」性關係。相比鏡頭,基亞魯斯塔米借用室內外同期錄音製作出的雙軌聲效,則更明顯地強調了內外空間與人物的關係。在老者公寓所拍攝的橋段中,室外的噪音顯得異常清晰:兩人談話過程中,一輛汽車經過時的噪音將室內播放的爵士樂完全壓過,彷彿暗示了室內空間真正所處的環境 —— 一種隨時被源自外部空間的力量所干擾的危機。有趣的是,與此處的汽車噪音相對應,最終空間平衡的打破,是由身為汽車修理員的男友所造成。在此,與鏡頭的「疊像」相對應,重疊的音效將聲音獨立於畫面之外進而暗示了另一層面的平行敘事(在影片《希林公主》中,導演以近乎實驗的手法充分表現了這一主題)。 如果說《原》中敘事的顛覆來自身份文本性設置導致的觀者看法本身的轉換的話,《如》中的轉換則源於我們因視角而受到的限制。從第一個鏡頭開始,導演便將觀眾的視角凝聚於對少女的窺視中。隨著劇情的發展,我們窺視的中心從少女逐漸轉向老者,而男友波動的情緒則為影片最終視角的定格埋下了伏筆。帶著對老者動機的猜測,影片於接近結尾處出現了另一次視角的翻轉:隔壁鄰居的窺視使我們意識到二人行為所處環境的暴露。此處運用的主觀長鏡頭與影片的第一個鏡頭遙相呼應,基亞魯斯塔米僅用兩個主觀鏡頭便成功地使我們從影片內角色視角的切換直達影像所承載的窺視本性。不同於《原》中對觀眾「上帝視角」戲謔式的翻轉,本片開始便剝奪了觀眾的上帝視角並將其侷限在銀幕之上,觀眾的理解平行於影片的敘事。在這個層面上,不同視角組成了對同一事件的線型敘事,而不完整敘事則增添了影片強烈的暗示意味。 如前所說,窺視體現了在觀看過程中對自身的隱藏進而不被他者所察覺。而這種隱藏意識與影片中少女及老者對自身身份的隱瞞同出一轍。影片最後男友憤怒的一擲打破了窗口,也宣洩了謊言之後的憤怒。原先窺視窗外的老者應聲倒下,只留給我們一個被窗簾遮蓋的空鏡頭,彷彿暗示了我們同為窺視者的處境。因此,隨著一聲破碎的巨響,隔閡被打破,謊言被打破,窺視者的藏身之所被打破,更進一步的,打破的是窺視自身,影片至此嘎然而止。窗口的破碎,不僅暗示了影像虛構的本質的破碎,更進一步的,它也擊向了我們,使得我們如同電影中的角色一般,為身處的環境感到惴惴不安,進而,我們被拋出了觀者身份,成為導演視角下的被觀者。 從這點來看,《如》突破了《原》。在《原》中,矛盾過後的兩人來到'曾經'的旅店,女人依舊沈浸在對以往的'回憶'中,而男人的一句:'我九點要趕火車'遂即將觀者強制地拉回影片中的現實,使得觀者不得不去面對原先的真相。在此程度上,導演向我們揭露了影像虛構的本質。而《如》中最後的那一擊則在某種程度上扮演著與《原》中那句台詞相似的功能,但這次,被暗示的則是生活的虛構本質 —— 生活因視角的不同被敘事,而任何敘事都暗含虛構的成分。影院這一場所彷彿將人們置於暗箱之中,這裡,觀眾是與世隔絕的,銀幕的鏡像功能在對觀者自身反射的同時又滿足了人們集體的窺視欲,無論發生什麼,屏幕前的我們是安全的。《如》中最後的那一擊彷彿是導演有意針對觀眾的一次惡作劇般的驚嚇,影像的意義從屏幕中延伸至整個觀影空間,進而通過影像的虛構與生活的真實做了「倒影」式的反轉與疊加。在此過程中,對現實空間的解構最終通過「反」影像的特性提供了超越於文本及影像之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是現實的。 之後呢?影片的結束像是一個發問,老者,少女的命運我們不得而知,正如我們無從瞭解老者的動機以及少女的起因。影片像是被直接截取了一段主幹,留給觀眾的空白及思考大於情節本身的承載。誠然,敘事的中斷為影片的理解設置了障礙,而障礙本身則成為了一種符號,為必然性的矛盾預設了條件。中斷是偶然的,它並不決定事態的轉變,而未完成的敘事則是被暴力中斷的結果。《原》中,兩人的交談因男方手機的鈴響而中斷,緊接著女方與老闆娘充滿誤會的交談使影片逐漸走向了另一條路。這裡,偶然的中斷為情節的轉折提供了契機。而《如》中,老者室內的幾次鈴響在導演有趣的安排下僅僅表明了角色與外部聯繫,「中斷」並未真正為情節的走向起到作用,相比之下,更像是起到了某種「延音」的效果。 如果說《原》是一部充滿故事性的小說,那麼《如》就更像是一首音樂作品。不僅影片中的電話,語音留言,汽車,玻璃,鏡子,窗簾等元素被重複地使用,許多橋段也同樣以重複或變奏的形式出現:外婆與「外公」的角色設置、少女與畫中人的相似、同被祖母及男友看到的照片(是否暗示老者也以此方式而知道Akiko)、老者與少女的社會學教授與學生的身份以及老者曾經的學生、同為「祖父」、兩次誤認、被中斷的笑話、電話的打擾及語音留言,襲來的睏意等等。通過元素在橋段中的嵌入性手法,符號之間相互作用,令有限的素材經複製與變形的方式在不同的語境下發揮不同的意義,而導致最終對細節的「解讀」是復數的。在此意義上,同音樂相似,形式的內容依靠形式自身發揮作用,以相互的隱喻為基礎,而並非止於文學式的描述與象徵。 《Like Someone in Love》,標題中,like一詞同樣可作為雙關語去解讀。它可以作為一種針對「原樣」的「複製」而強調故事本身的重複性與原創性,也可以作為一個「命題」繼而考察片中人物對愛不同的表達方式,更可以僅僅作為一首充滿情調的爵士歌曲讓人臆想連篇。整部影片與《原》相同,陌生人之間因短暫的邂逅而相識相遇,彷彿是來自異地的基亞魯斯塔米獻給東京的情書。片中室內平緩的位移長鏡頭以舒適的節奏將鏡頭內的空間感刻入時間無息的流淌之中;攝影機對人物表情的特寫以及導演對細節留心的安排與暗示則透著某種東方的細膩與含蓄;幾處固定幾位的長鏡頭、車內正反打、乾淨的剪輯與跳接無不透出一種"日式"的直接與簡約;而在劇情短暫的時間跨度內對並不複雜的情節入微的掌控力則體現出導演對日常生活深入的觀察和重構的功力。影片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個橋段是Akiko於出租車內,聽著祖母留言的同時透過車窗向外看。攝影機從車外對準車內,車窗和後車窗映出街道兩邊的霓虹燈,五彩繽紛的疊像包圍著車內的少女,少女痛苦的表情則如實地反映出她的內心狀態;而下一個鏡頭則是將攝影機對準車窗外的街道,那裡,無關的人們按照自己的生活軌道行走或停滯。基亞魯斯塔米若干組主客觀鏡頭的切換暗示了少女眼中的東京與銀幕外的我們所感受到東京的不同 —— 一種膚淺的源於繁榮和冷漠的真實感與被這真實感包圍的少女所折射出的虛空和疏離感。之後,祖母身影的出現與繁華的都市形成巨大反差。少女望著祖母,我們觀察著少女,彷彿進入到了她的內心世界 —— 被空虛的繁華所包圍卻因此被隔離於熟悉的彼岸而無法深入觸及。也許這就是基亞魯斯塔米對當代東京的感受吧,一種真實的虛構感和深入的疏離感,一種難以捕捉的日本氣質。

    鄉下祖母進城的橋段使人非常容易聯想起小津安二郎以及那部偉大的《東京物語》(基亞魯斯塔米曾拍攝影片「Five」向其致敬)。影片中的一段,拍攝了第二日早晨,老者開著汽車,身旁坐著少女,兩人都默不作聲,立交橋與天空的圖像自車前的擋風玻璃反射並旋轉著,時而與車中人物疲憊的面無表情相疊。伴隨著汽車的行駛,圖案變化著,平淡而唯美。好的導演,縱觀一生,可能只講一個故事,如同生命一樣,故事的開頭就蘊藏著結尾,而故事的結尾則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正如基亞魯斯塔米的電影那般,從《隨風而逝》到《如沐愛河》,影片過後,人們還會期待著下一個。 本片還有一個名稱,叫做The End(終),正如影片結束放映前留在銀幕上最後的影像,而往往生活中真正的開始和結局都不為我們所知。本片做為阿巴斯.基亞魯斯塔米此生完成的最後一部作品,想必也是未曾料到的。 二零一六年八月十八日 於柏林

     5 ) 谁教会了我们撒谎?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喜欢把电影当作艺术来看,希望电影能够像诗一样。诚然,他总会给我们带来具有诗歌意味的电影,但我还是愿意把他看作是一名用镜头来描述人生,社会,世界,以及人的一位观察者。上一次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利用车窗这一道具的时候是在《樱桃的滋味》中,一心寻死的中年人,在枯焦而又满目疮痍的土地上面,寻找能够掩埋他自杀后的尸体的人。吉普车在飞扬灰尘中一圈一圈地兜转在山路上,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都在伊朗社会中扮演了相应的角色。让我们透过车窗来窥视这个受尽创伤的国家。

      《如沐爱河》的故事虽不像《樱桃》中涉及了死亡和救赎那般沉重的话题,但却让人更感到荒凉。同时,导演再次将车窗这一道具运用的淋漓尽致,来展现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人的生命被挤压改变的状态。这次,著名的伊朗诗人导演想要我们看的城市是东京。女大学生明子(高梨临饰)坐在去“客人”家里的出租车上,听着外婆给她的电话留言。从留言我们可以得知,外婆从叔叔那里打听到她的电话号码,似乎是听说了她和友人都在做援助交际,特意赶到东京来看她。外婆留了5通电话留言,希望能和她一起吃午饭。最后外婆也没能等到明子,自己在车站边的拉面馆吃了拉面。明子一条接一条地听着外婆的电话留言,窗外是东京的夜,繁华,喧嚣,哭了。东京的夜在这里失掉了神秘感。因为这次在镜头中,它离我们太近。而它倒映在车窗上的影子,又是那么扭曲。明子在唇上涂抹上大红色的唇膏,趴在后排座位上睡着了。

        女孩明子的角色在这部电影中充满了无力感。这种被剥夺和束缚的地位不仅仅来自于影片给予她的这个特殊职业,还源于这角色在影片中的动作。明子出现在镜头中的时间非常多,但是绝大多数时间,她都是坐在车里的。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以静态的样子出现。在老教授家里,她坐在沙发上;进到卧室后,她坐在床上,并且很快就睡着了。包括在出租车上,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她都在车的后排座位睡觉。毫无疑问,这是个十分疲惫且不开心的角色。不仅如此,她亦被剥削掉主动权和决定权。白天的时候,她仍旧是坐在老教授的车上。男朋友来找碴,她无力解决面对。逃到学校去考试。然后又听老教授的建议去了书店。之后谎言被戳破,老教授开车去街角接她,她背对着镜头,人还是坐着的。老教授去买药的时候,她仍旧是坐在楼梯门口的台阶上。影片中有显示老教授接工作电话的镜头,有下楼去便利店买东西的镜头,动作按照他的年纪来讲,算是十分迅速了;男朋友有较多肢体动作,也有在汽修行工作的镜头;只有明子,从影片开头在酒吧接听电话的时候,就一直处在一种凝滞的状态。没有一个符合她正常身份年龄,行走在东京街头的动作出现。如果有那样的镜头,她应该是青春的,朝气蓬勃的样子。在《如沐爱河》中,明子因为一些原因,是个彻底失掉主动性和生活动感的角色。



      我还没去过日本,但是经常听人说起日本。说那是一个有生之年值得去很多次的地方。在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如沐爱河》中,东京看起来不过就是另一个人类在此挣扎生活的城市。大家找寻自己不得,找寻爱不得,只学得了在社会中撒谎。这令人神往的国际都市,化身为一个单纯地使人与人产生关系的地方。 而在这里,女人和爱情,是可以作为一种商品来出售的。

      如果说这故事没头没尾,这评价实在算不上苛刻。我们不知道明子所演的女大学生究竟来自什么样的背景。有人评论说她援助交际的原因是为了付学费,我们也许可以进行这样的猜测。从对话中,唯一能确切得知的就是她初到东京之时,就开始援助交际了。而对于另外一个主要角色,退了休的知名社会学教授,从他的邻居“窗口阿婆”那里可以得知教授有个女儿和外孙女。但似乎是发生过什么,教授和女儿之间没有往来。这些碎片透露出的人物讯息,似乎就是导演想要描述的东京。东京的夜景,远看原本是超越人世间一切的繁华。但当明子从车窗里面看出去,这夜却是那么的丑陋,那么的孤独。东京的夜,又是如此寂寞。教授在他临街的公寓二楼,满室的书中间,摆着各式照片。有亡妻的,有外孙女的。女孩来了后进到他卧室,他只是一直叫女孩去客厅里坐。说给她煮了家乡口味的汤,配料是樱花虾。东京的白天,有个年轻男人,他是明子的男朋友。他充满着力量和莽撞,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并且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觉得只有进入到社会中才能了解社会,在学校里是学不来“社会学”的。在日语中,只有开始工作的人才被称之为“社会人”。故事里面出现了几次“社会”这个字眼;老爷爷是有名望的社会学教授,明子所学专业是社会学,男孩子是地道的“社会人”。东京的日,是整齐的街道和更多的谎言,美丽干净的城市也终在阿巴斯的视角中失去了魅力。作为社会人,便要不停地在寂寞的夜和平静的日中穿梭,直到我们习得它的规则。

      明子必须要学会的规则是社会的双面性。在白天,明子是一名大学生。在晚上,她做援助交际。但可笑的是明子根本不会撒谎。在故事的刚开头,安静的酒吧中,聚集了过夜生活的男人女人们。女人们都长相颇好,妆容精致又浓重。明子在接听男朋友的电话,她在撒谎,但她并不擅长此道。男朋友怀疑她在撒谎。不依不饶地要知道她在哪里,连一同的女伴接听了电话也没能打消他的疑虑。最后,她在男友的命令下去洗手间数了地上的瓷砖。很明显,她所在的酒吧的洗手间和她声称所在的洗手间的瓷砖数是不会一样的,在她男友高超的侦查技巧之下,她的谎言在明日会被戳穿。女孩是裸妆,没画眼影,没擦口红。满室的春色,她像是一枝野花开错了地方。女孩一脸的窘色,不知道要怎么对付她的男友。

      第二天白天,男朋友在学校门口围堵她。女孩好不容易冲进学校去考试。男孩坐进了阿公的车里,问:你是哪位?老爷爷很巧妙地回答,你觉得呢?男孩子涉世未深,说,是外公喽。老爷爷也没纠正他。因此严格意义来讲并不算说谎。明子考完试出来,坐在车后座。老爷爷娴熟地说,啊,你刚才不是说要去买书?明子十分紧张,一直问老爷爷他和男朋友说了什么。两人把男友留在汽修行后,她担心地对老爷爷说,可是我以前和他提过,我的外公是个渔夫。老爷爷说,没关系啊,你又没说是你爸爸这边还是妈妈那边的。明子一脸恍然大悟,轻松释然的表情:啊,对啊。

     于是我们就在这样的日夜交替中,学到了撒谎的必要性和便利性。人们说在恋爱中的人爱撒谎。这部电影也的确叫Like Someone in Love。讽刺地就是这三个人,没有一个“in love”。明子对男友的感情应该连喜欢都不是,只是不讨厌的同时外加对于自身生活状态的迷茫。男友不相信书本,只相信自己的社会经验。但是他的社会经验实际上少得可怜,他对爱情的理解就是把明子娶回家,因为他认为这样明子就必须尽到妻子的义务,包括向他汇报自己所有的行踪。显然,言语中他也是不支持明子读书的。而作为有声望的社会学教授,特意挑选了明子来他的家,主要原因是因为明子长得像自己的外孙女。明子将自己宽衣解带,坐在卧室的床上,邀请老教授去“温暖她”。教授只是一直坐在椅子上说,去外面坐吧。

    故事快结尾时,明子嘴角被男友打破。坐在教授家楼下的台阶上。邻居是个只能从窗口看世界的阿婆,因为她有个智障的弟弟需要照顾。阿婆问她是不是教授的外孙女,明子面带微笑,流利地撒着谎。阿婆问她,你的嘴怎么了?明子停顿了一下,说道:我牙疼。

    也许"Like Someone in Love" 是想说我们在社会中身不由己,言不由衷的样子就好比是恋爱中的人吧。

     6 ) 阿巴斯的身份游戏

      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固定的身份,那么我们可以讨论的东西,或许会更多,更深。例如,咱们可以暂时成为亲人,让我细心聆听你的内心,理解你到底有多想被爱,多想被人紧紧搂着。这或许在陌生人面前会显得举步维艰,但当感觉来临时,其实每个人都差不多有一刹那,可以扮演一个自己似曾相识的角色。而阿巴斯的电影,就是有那么几部在身份游戏的领域里让人饶有兴味。例如有早期的《close Up》;近期的《Copie conforme》;和12年的新作,《like someone in love》。我之所以不使用中文译名,是因为《如沐爱河》的翻译,似乎在字义上将原文标题进行倒置。中文的成语,像是在用一个故事,来形容一种感觉;而阿巴斯的原意,是想用一种感觉,来形容一个故事。这种似是而非的感觉,一切都集中在"like"这个词身上。也就是说,故事一开始就没有计划。一切都是临时的,不经意的。所有角色,都从感觉出发建立一段松散的关系,又从松散出发破坏之前所有的关系身份。援交女孩明子,本来计划今夜复习,准备明天社会学的考试。可偏偏临时被安排要接一位"重要的客人"。于是百般无奈下,来到了退休大学教授的家中。老人热情地招待了明子,像是孙女一样和她聊起了许多关于自己的事。早上起来还亲自驾车,送明子到大学考试。可是在校门口静候多时的明子男友,却误以为他们是爷孙关系。于是他上了车,开始和这位"似是而非"的爷爷,聊起自己想娶明子的决定。

      故事就是这么推演下去。男友称教授为伯伯,教授称明子为孙女,明子称教授为爷爷,而教授也从嫖客,升级为认真为明子着想的亲人。所有一触即发的关系,都只源于一个误会的碰撞。可问题是,这种误会最后竟然认真起来,以至于所有人都在临时的偶然下,默许了这种荒谬的身份游戏。你是他,他是我,我是任何人,只要你想谁,我就像谁。互相之间犹如俄罗斯轮盘的随机转换,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为了我想象的对象,而不是你的本身。人与人之间,真实的交流开始被虚假的感觉替代,最后就那么一刹那,你突然发现是与不是根本就不是问题,而问题反而是,什么才是真正的身份。我的意思是,你真的能知道,自己在生活中正以你的真实身份和别人交流,而不是以一个扮演的身份去维持一段"就像这样子"的关系吗?

      这是一个艰难的问题,就好比我要明确自己是谁,自己来自哪里那样一筹莫展。于是在多数情况下,大家其实都如明子他们那样,在人与人的海洋中,上演差一点就成真的身份游戏。躺在一个陌生人的怀抱里;轻吻一个谈不上恋人的朋友;爱上一个从不认识的情歌王子;相信一个从网上认识的人。逻辑上,这些都是荒谬的事情,却凭着我们兴之所至的孤独,成为了唯一能解锁寂寞的密码。犹如沐浴在自我意识的感情海洋那样,从自身想象的形而上出发,来到一切都只是仿佛的虚无世界。在这里,真实是一道没有轮廓的符号。即便是最浓情的拥抱,都只是"如"恋人般陶醉的臆想,充满着浪漫的即兴空虚。或者说,自从我们相信上帝已死,唯美的形而上游戏便是人们的唯一意义。于是阿巴斯的身份游戏,从另一方面又在摇荡着人性的风铃,似乎想在没有信仰的今天,告诉我们孤独的必然性。只是东京的街角依然沉默乏味。站在窗台的退休教授,最终只能被识破假象的男友,扔石头砸死。

      于是玻璃碎了一地,就想我们的梦那样,终究还是要醒。

     7 ) 『如沐爱河。』

    迷离的夜晚,女孩,红唇。就是这样一张海报吸引了我,看完电影再去看导演才发现是阿巴斯的作品,完全在我意料之外但细想整个电影的铺陈又确实在意料之中。这部《如沐爱河》由法国投资,伊朗人阿巴斯是导演,全班底日本演员。
    对于阿巴斯的印象:《生生长流》《何处是我朋友家》《樱桃的滋味》《白气球》…他善于从平凡的事件中揭示人类最深的情感。他的电影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简约的语言与深刻的观念并存。之前说意料之外是因为这个题材不是以往那种“乡土”气息浓厚的电影(抱歉我只看过阿巴斯早期经典作品),而说意料之中则是因为阿巴斯沉静的镜头把人深深代入人物情感与尴尬境地。
    电影在高潮中戛然而止。玻璃碎了的声响中开始上字幕,给人无限的遐想。这是个简单的故事,一个发生在24小时之内的故事,依靠援交赚钱在外地学习读书的少女,脾气暴躁小心眼爱吃醋的修车工男友,还有一位退休大学教授。三个主人公的交集就在人物的行为和角色假设上展开…代入感的角色,亦真亦幻。教授因为思念亡妻而选择了女孩子的服务;女孩在计程车上兜了一圈又一圈,只为了看看祖母,而她却不敢亲自去迎接她;男友对于朋友的爆料非常恼火,他很爱女孩却很自卑。从一开始的攀谈,女孩就说自己像教授的妻子,而教授看着熟睡的女孩,也不禁泛起长辈对孩子的爱。翌日,教授被男友误认为是女孩的祖父,教授不可置否,将错就错。直到事情败露,女孩被打,教授带她回家却被男友追打到楼下。剑拔弩张,一厢是女孩抱着头瑟瑟发抖,一厢是男友粗暴的拍门。教授在屋子里乱了阵脚,直到突然一声巨响,玻璃被砸碎,电影也就此结束。
    后来发生了什么。男友冲上楼对二人大打出手?女孩拼死求饶?教授的尴尬解释会起作用么?整部电影的矛盾归根结底是源自于现代人生活的空虚和寂寞,女孩要生活学习需要做援交来贴补,以至于疏远了家人,男友知道女孩做了这样的事情怕她背叛离开自己,教授则一直独居,老伴去世了,子女也未曾多关心他。每个人都在光怪陆离的世间艰难的向前走,有的岔路口可以让一些人狭路相逢,有的岔路口则让一些人分道扬镳。
    如沐爱河这电影名其实也挺粉刺,明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爱,明明只是人情冷暖中的一丝丝尚有的人情味,谈不上那么深的感情。无论故事背景放在哪儿,其实骨子里是一样的。

     短评

    1.计程车里向外观望姥姥的外孙女,她让司机再绕一圈,她泪眼婆娑;火车站雕像下的姥姥,周围只要有年轻人经过,她便不停环顾,寻找外孙女的身影;那5封电话留言,是一个淳朴老人发自内心热忱的期盼与等待,让我听着,内心不停的发酸难受;2.结尾处,老人慌张迷茫的步伐亦是让人心痛。两片段5星。

    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阿巴斯的《如沐爱河》一直没看,直到出了CC版,二十四小时内的故事,功力很稳健,酒吧、出租车、公寓、私家车小空间调度做足,摄影美得自然,几处镜面反射迷离而优雅,高梨临的小动作很多,也美。奥野匡老成持重。以为是个纯日本式的片子,关于沟通的,结尾一个小炸裂,不太喜,打破了欲说还休的暧昧。

    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关于孤独与爱的幻影交叠纠缠难解,演员的感情细腻、鲜活又准确。

    13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火车站广场戳中泪点。

    14分钟前
    • phenomenon
    • 推荐

    我也就是看在竞赛单元的份上,瞜两眼这片子,给个面子……

    18分钟前
    • 小A
    • 还行

    就好像有个人一直不痛不痒地摸你的痒痒肉 到最后抄砖头照你脑袋来了一下

    19分钟前
    • 给我个电话亭,我要拯救地球!
    • 推荐

    對本片我不特別迷(論深度及不上我看過的任何一部基氏前作,但結構依然無與倫比),但有話要說。很多觀眾/影評人詬病影片突如奇來,而且 un-conclusive 的結尾,因為他們忘了電影也是文學/藝術作品,不一定要講完整故事。本片之結構與手法,在小說尤其短篇小說中屢見不鮮。影片的結構,幾乎就是內容。

    21分钟前
    • makuranososhi
    • 推荐

    enfin...on vit dans l'imagination de l'amour...如沐愛河的關鍵字在于一個“如”字,“如果”,一種假象,給生活罩上一層安穩有序的輕紗,教授的“如果”是已故的妻子而汽車修理工的“如果”是安分上學的女學生,而如果一不小心一陣狂風吹落了掩蓋事實的輕紗,是嚎叫、狂怒、破碎、倒地……

    22分钟前
    • 小艾
    • 推荐

    纯真的导演 过滤掉了所有不堪

    23分钟前
    • 普普
    • 推荐

    SIFF2013最后一部。我在开场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热泪盈眶,然后中间哭着哭着睡着了(估计有二十分钟),醒来不久就遭遇了“最后那一下"。。。——无法打分,还是要重看一遍

    25分钟前
    • 4cats
    • 还行

    你不会找到一个新的国家,不会找到另一片海洋/这个城市会永远跟着你/你会走过同样的街道,在同样的/街区里徘徊,在同样的屋子里头发变白/你总是来到这同一个城市。——卡尔菲斯《城市》

    2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我想从现在开始我会一直想念阿巴斯,他在平凡的环境和极简的布局下拍出了电影的极致,复杂的声音和精准的影像,是真正的当代新电影,行车时的情感令人无比动容,整部电影又透着危险的悬疑感(看过他的一些实验短片,没有人能比他更能把最小的事拍出悬念来),人物关系又是巧得不行,真棒啊。

    31分钟前
    • TWY
    • 力荐

    最后那一下好突然啊,吓我一跳。用对话铺情节,本身故事的张力和情绪是够的。这个片子真正的空间在于电影外,那一下之后的故事以及给观众的想象空间

    3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阿嬷点好了荞麦面等她吃饭,她绕行两圈忍泪离开;教授准备了香槟虾汤请她吃饭,她钻进被窝沉沉睡去;男友约好了一点钟带她吃饭,她嘴角流血落荒而逃。刚来东京时清理过的色情广告,总有漏网之鱼,烟视媚行地面对生活,难免惹上尘埃。真正沐浴爱河的却是窗口那女人,遥望幸福延宕一生,一蔬一饭皆无憾。

    36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相比名義上致敬小津的山田洋次,阿巴斯這次才是真的致敬了小津。他拍出了小津電影中的永恆主題——孤獨。最後那一刻,電影完全用聲畫展現了老人心理的複雜性——他的憐愛,慾望,恐懼……就在他慌亂的步伐中隨着那一聲戛然而止。阿巴斯看穿了“人”,看穿了“電影”

    41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力荐

    她:像画中人-像女儿-像妻子。他:可能是祖父-可以是祖父-原来不是祖父-居然还是祖父。

    46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呃,看到援交两个字还以为是情色重口味,没想到是话唠小清新啊(不过阿巴斯么就是这样。。。)。女主角演技很生硬啊,还是加濑亮专业点儿。故事么。。意思不大。。

    49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援交少女沐爱河,电影止于阿巴斯。

    51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情节和人物关系张力型电影,首尾两长场景音画交错有意思,车、窗玻璃倒影等惯常使用方式工具重现。个人认为丰富性不如《原样复制》。描述女生的无知愚蠢有点过了。据说又是向小津致敬。资本化社会,年老有资源可享用年轻身体,年轻无资源只好出卖身体,工人阶层年轻男只好歇斯底里…

    55分钟前
    • 黄小邪
    • 还行

    浮华的城市背后,可以聊以慰藉的却是陌生人,而熟悉的人也逐渐变得陌生。阿巴斯镜下的东京,迷离暧昧令人着迷又让人迷失~

    60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