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龙马精神

    龙马精神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大陆2023

    主演:庞健民,路景琪 

    导演:石一夫,常耕民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花木兰2020

    • 女儿谷

    • HD中字

      疯狂的代价

    • HD中字

      画皮

    • 更新HD

      灭绝:基因改造编年史

    • 更新HD

      对门儿

    • 更新HD

      江边旅馆

    • HD中字

      笑八仙粤语

     剧照

    龙马精神 剧照 NO.1龙马精神 剧照 NO.2龙马精神 剧照 NO.3龙马精神 剧照 NO.4龙马精神 剧照 NO.5龙马精神 剧照 NO.6龙马精神 剧照 NO.16龙马精神 剧照 NO.17龙马精神 剧照 NO.18龙马精神 剧照 NO.19龙马精神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河南农村某公社的柿子沟生产队,因为缺水,缺大牲畜,给发展生产带来很大的困难。贫农出身的生产队委员韩芒种和副队长李十三,在物资交流会上遇到了一匹价钱便宜的瘦马。芒种认为,只要下功夫喂,这马准能喂好。经他再三坚持,说服了怕担责任的李十三,终于以120元的便宜价钱买下了这匹瘦马。队里的饲养员梁斗,是个自私自利思想严重的上中农。他本想自己买下瘦马,养肥了好倒卖赚钱。现在看芒种给队里买回来了就百般挑剔,故意刁难,拒绝承担喂养瘦马的任务。这时候,生产队长长水从公社开会回来,带来了会议提倡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他积极支持芒种喂养瘦马的要求,并提出了修渠引水,改造60亩旱地的建议。梁斗没有把马弄到手,不死心,他怂恿妻子刘翠香去挑唆芒种的妻子蔡秀真,叫她拉芒种的后腿。确实“买马容易,养马难”,芒种白天修水渠,夜里服侍瘦马,遭到秀真反对,加上芒种用了家里的香油和荞麦皮给马治病,秀真更是生气,和丈夫吵了一架回娘家去了。梁斗百般刁难,秀真吵架出走,使芒种的工作增加了很大阻力,但芒种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仍然不辞辛苦地喂养瘦马。他认为喂好这匹马不仅仅是为了队里增加畜力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代表队里的一个志气,一个干劲,一个希望,一个精神”。他的行动得到长水和社员们的支持和鼓励。梁斗趁队里修水渠资金困难和李十三对喂养瘦马思想产生动摇的时机,又阴谋套购瘦马。芒种揭穿了他的诡计,并积极向长水建议,自己烧石灰,换修渠用的瓦管子,自力更生地克服困难。秀真从娘家回来以后,看见马已养肥,夫妻和好,但在刘翠香的唆使下,又自作主张地把马送到饲养室交给梁斗喂去了。芒种发现后,压制着内心的激愤和痛苦,对秀真进行耐心的启发教育,终于使其觉悟过来。为查清饲养室的问题,树立贫下中农在生产中的优势,芒种被队里派到饲养室。在长水等人的帮助下,终于揭露了梁斗偷饲料和其他损公利己的行为。在队领导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水渠修成了,湍急的清流灌溉着干旱的土地,给柿子沟带来了丰收。芒种的瘦马也喂得膘肥体壮,拉着载满粮食的大车奔驰在通往公社的大道上。

     长篇影评

     1 ) 致敬那个拳拳到肉的年代

    成龙饰演的龙虎武师老罗看到小宝翻出自己当年在片场拼命的那些旧视频看,有从高楼跳下来的,有从华丽灯具一路火花带闪电掉下来的,有从疾行的车子上落下来的……最后几乎无一例外都重重摔到地上,有些时候受伤了,有些时候忍痛也就挺了过去,有些时候流了血……

    老罗起先的表情还能绷住,后来也忍不住落了男儿泪。这一刻,你知道老罗这个角色只能是成龙来演,只有他来演才具有说服力。因为那些视频中就是年轻时候的成龙啊!如果是资深影迷,一定能凭借这些动作戏说出影片的名字:《警察故事》《A计划》《红番区》《重案组》《醉拳》……

    成龙的电影史,就是一个他的动作特效史,也是一个他的受伤史。

    拍《龙兄虎弟》时,他从15米高的树上摔下来,现场休克,之后脑袋穿了口,要做开颅手术;《警察故事3》被直升机撞出血;《A计划》鼻骨断裂,手指翻折……

    电影《龙马精神》中有句台词,“什么叫龙虎武师?就是action,jump,hospital.”——这其实就是成龙当年参加一档国外综艺时,斯皮尔伯格问自己是怎么从一栋楼跳到另一栋楼后的回答。

    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也没有捷径可走,就是豁上命去努力完成。哪怕受伤,哪怕再次受伤。

    《龙马精神》致敬的就是像成龙这样亲身上阵演动作戏的龙虎武师,他们当年为了让电影中的动作戏更好看,或者说更有创意,于是不惜以肉身相搏,跳窗、跳崖、跳楼、徒手拉汽车,徒手扒飞机……危险重重,受伤不断。然而,敬业精神让他们一部一部拍下去,搏下去。成龙说:“有一次在加拿大拍戏,摔断腿后他们说至少要休息三个月,我说这不行,马上要开工,他们很惊讶:你们难道没有工会吗?我说有,我就是工会会长,但我们必须要完成它。”

    电影致敬的是那个拳拳到肉的年代。

    因为确实如果没有这些拼命的龙虎武师,没有那些精彩的武术特效桥段,令我们紧张,让我们感觉刺激,很多电影就是没有那么好看。

    成龙当年能够从一众香港打星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的顶流——香港票房最厉害的“双周一成(周润发、周星驰、成龙)”,就因为他擅长硬桥硬马的功夫,但同时又很机灵聪明,每一部电影都挑战自己。

    我对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打戏不同于别人,不但拳拳到肉的真实,而且非常擅长用就手的道具。所以就会让人感觉到新鲜、意外又好看。这次《龙马精神》中也是,他几场和安志杰等人的对打戏,灵活地运用饭桌、摇椅、梯子等家具。在成龙手中,这些家具不但不会是羁绊,甚至都成了趁手的武器。于是哪怕每次都是这些人对打,但因为场地不同、道具不同,于是就有了不一样的精彩。

    我猜想,每次面对不同的剧情、不同场景、不同道具,然后设计出不同的动作特效,并且完成了,一次比一次更加挑战自己,这就是像老罗这样的龙虎武师们在血汗中坚持至今的动力吧。

    不过这一次,成龙不仅致敬了龙虎武师,也致敬了陪同龙虎武师在片场出生入死的动物,比如马。马作为很多动作戏中亮眼的存在,在片场经常和龙虎武师一起拼命。《龙马精神》中的老罗,能够多年之后在片场重新站起来,有戏拍,靠的就是他养的马“赤兔”。可以说,是他们彼此默契的配合,一起出生入死,才真正成就了一段又一段精彩的动作特效镜头。

    现实中,成龙也是非常爱马的,2005年他还在新疆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那里认养了两匹普氏野马。分别以其主演的影片《神话》中的战马“黑风”、《飞龙再生》中的“飞龙”命名。这次合作的“赤兔”,在《龙马精神》杀青后,成龙也特意联系了一家专业的马术俱乐部接收,为“赤兔”找到了新归宿。

    《龙马精神》中,很多动作戏都是老罗和“赤兔”一起完成的,“赤兔”总是载着他一骑绝尘,高高跃起,完成很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我觉得电影更好的地方却是在致敬之外,也讲到了放弃,放弃了危险的动作,放弃了和“赤兔”的那一跃。

    这才是“赤兔”马存在于这部电影的真正意义啊!因为老罗之前都是站在自己龙虎武师的身份去思考问题的,片场那么多人等着自己开工,电影还要继续往下拍,跳还是不跳?当然要跳!再危险的动作也要去做。而因为从小驯养“赤兔”马,在“赤兔”这里,他一下就转换成了家人的身份。于是他就懂得了家人一直以来对自己的担忧。那句话虽然很俗气,但却也真实,就是别人只关心你打得帅不帅,家人却关心你摔得疼不疼?伤得重不重?

    于是终于在片场,不需要别人逼老罗,他自己放弃了和“赤兔”做危险动作。

    这里,其实也融合了成龙这些年心境的变化,就是要打得漂亮和真实,也要接受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观念在转变。拍电影的方法也在不停更迭。

    曾经拼过命的那些辉煌时光是值得致敬的,不过电影工业也在不断前进,很多动作特效已经可以用其他方式完成,来更保障龙虎武师和动物们的安全,保障电影的顺利拍摄。

    当然,龙虎武师的精神永存。

     2 ) 台词是尴尬的,感情是生硬的,故事是混乱的,电影是不值得看的

    《龙马精神》,尬,很尬。本来是冲着龙叔好几年没有新片上映去的,没想到成了韭菜。 本片的最大问题来自于它的故事。《龙马精神》故事线分为三条,一是人马情深,二是父女和解,三是致敬龙虎武师精神。但三条线哪条都没有讲清楚,反而是夹杂了很多乱七八糟的情节,拼凑感很强烈。
    就以动作戏来说,虽然我觉得动作戏是本片里为数不多的亮点,龙叔的动作戏也依然很有特点,很好看,但加的太过刻意,不是为了剧情服务,而是为了展现动作而打,讨债打架,调戏女儿,偷马都是莫名其妙,缺乏动机,到了第三段打戏,角色自己都说“我们为什么要打呢”? 另外,三个主演之间也有很强的割裂感,三个人的表演风格大相径庭,成龙是香港传统电影对白风格,刘浩存是青春偶像风格,郭麒麟算是带着喜感的曲艺风格,表演风格没有高下之分,但强行把他们捏合在一起,就只能像水和油一样,界限分明,三个人只能各演各的。
    在父女和解这条线上,剧本的创作堪称灾难级。两个人的感情就如同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前一秒还全世界第一好,后一秒就不共戴天,再下一秒就又言归于好,态度转变不仅频率高,速度快,而且毫无理由,全凭一时喜恶。 所以,父女之间这条亲情线,非但没有让人感到父女和解,一家团圆的温情,反而因为两人对待彼此的感情太过随意,在分分合合之间消磨掉了耐心。
    关于对龙虎武师精神的致敬,我也没太看出来,全片就是龙叔和赤兔完成了一些危险镜头的拍摄,就算致敬了。而吴京饰演的元威说要拍一部致敬龙虎武师精神的电影,结果整了一部古装剧,而且用特效合成危险动作,我不明白这有什么致敬可言?如果真论致敬,还是要看魏君子导演拍摄的纪录片《龙虎武师》。 台词方面,很多桥段都设计的很尬,很多演员的台词,表演的痕迹太过严重,是端着架子念出来的。比如赤兔第一次拍戏时害怕,刘浩存对着马一顿鸡汤输出,这段不论是台词还是剧情设计,都戳在我的尬点上,再加上刘浩存依旧毫无进步的台词功力,我愿意称这段戏为整部片子里的尬中之尬。
    此外,还存在剧情上的一些bug,第一场戏拍完,全剧组都围着赤兔和龙叔鼓掌欢呼,可龙叔只是一个替身演员啊,这段设计的好像龙叔才是主角。还有龙叔去拍吴京的电影时,连彩排都不用就直接上了,这里是该夸他鲁莽呢,还是应该夸他对自己和赤兔不负责呢? 还有最后一段审判和还赤兔的情节,看剧情,是于荣光一伙伪造了证据,结果龙叔就莫名其妙的撤诉了,而更扯的是,过了几天于荣光又被感动了,看了盘录像就主动送回了赤兔,一会黑心且狠心,一会又做慈善,这性格如此割裂吗?多说一句,这里刘浩存拿着光盘去找于荣光,也是很尬的一个点。
    看了整部电影,能明显感觉到龙叔老了,不仅是人老了,打不动了,心也老了,开始恋旧和致敬自己。但是说实话,看到片子里小屏幕上播放的《警察故事》,《A计划》,《新警察故事》等等等等,看到那些经典的镜头一闪而过,还是不由得心生感慨,成龙能有如今的成就,确实离不开自己和龙虎武师的拼命和奋斗,他也确实成为了中国电影的一块招牌。 看看成龙未来两年的拍摄和上映计划,起码还有10部作品,其中不乏《尖峰时刻4》,《新警察故事2》这样让人期待的作品。作为一个年近古稀之人,参与拍摄、制作了三百多部影视作品,荣誉,代表作,声望一样不少,还能保持这样的创作热情,很令人尊敬。 但话又说回来,这不能改变《龙马精神》是部烂片的事实,虽然成龙的片子是看一部少一部了,但是《龙马精神》就算了吧。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叫我魏小黑。欢迎来公众号找我玩。

     3 ) 龙的往事:龙虎武师背后的龙马精神!

    恰好赶上电影在上海路演,现场见到了多年偶像成龙大哥。

    作为从小看成龙电影长大的影迷,这部电影让我全程看得感动又感慨。

    龙虎武师是香港功夫电影能够风靡世界的幕后功臣,也是成龙电影生涯的起点。

    如今已经快七十岁的成龙用一部致敬龙虎武师的电影,以最擅长的动作喜剧类型展现香港电影人的拼搏精神,令电影《龙马精神》无论对于主演成龙本人还是成龙影迷而言,都显得意义非凡。

    动作片、功夫片是香港电影的重要类型,因此香港电影圈有一个特殊工种——龙虎武师。他们在电影中做演员替身、表演特技以及跑龙套等,极为辛苦,工作又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主人公是一位生活落魄的武行老罗(成龙 饰),年轻时曾经是香港影坛最有名的龙虎武师,曾经在银幕上完成过无数危险动作。

    然而英雄迟暮,如今的老罗更像是一位困守在旧时代的失意者。

    尽管他仍旧坚持着“敢打敢拼、亲身上阵”的龙虎武师职业精神,却因时代的变化和电影技术的发展,他的那套“拿命去拼”的拍电影方法已经无人认同,就连他自己也沦为了被淘汰和遗忘的一群人。

    《龙马精神》的整体基调虽然是温情喜剧,但全片的底色却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与伤怀。

    电影讲的是动作电影特技人的传承与坚守、信念与付出,同时借主角罗师傅的人生浮沉,折射出成龙那一代电影人对港片的热爱与理想——戏中罗师傅的窘境其实也是那些曾经辉煌如今只剩一身伤病的老一辈龙虎武师的集体境遇。

    落魄失意的老罗收养了一匹爱马“赤兔”,老罗将他视作“关门弟子”,对爱马精心喂养训练,一心想要让“赤兔”完成自己的梦想,将它培养成片场的动作明星。

    影片的故事围绕老罗与爱马“赤兔”在片场追梦的经历,展现了动作演员和武行、武替们的艰辛与不易。整部电影既是成龙对于六十多年电影传奇人生的阶段性回顾与总结,也是对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怀念与致敬。

    “龙虎武师”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代替摄影机前的主角完成各种危险动作,挨打、爆破、骑马、跳楼,对他们来说都习以为常。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受伤是家常便饭,甚至有时还伴随着死亡的阴影。

    戏外的成龙是香港动作演员中受伤最多的一位,最严重的一次是在1985年拍摄《龙兄虎弟》时摔伤头部导致险些丧命;戏中成龙扮演的罗师傅每次从片场回来都伤痕累累,他的徒弟女武师“樱子”更是因为片场的意外事故导致重伤。

    可以说,戏中的老罗在许多方面很像现实中的成龙本人,一拼就是一辈子,身体力行坚守着龙虎武师的精神。老罗的女儿因为担心父亲的安全,不愿再让父亲从事如此危险的工作,老罗却回答说——“这就是龙虎武师的命”。

    “用生命拍电影,用热爱过一生”,是主人公罗师傅的片场准则,更是主演成龙的人生写照。也因此,这部电影带有一定“半自传性质”,从影片开场的第一幕起,有关成龙电影的彩蛋就比比皆是,很多场景都致敬了成龙过去经典电影中的名场面,足以让熟悉成龙电影的影迷会心一笑。

    成龙电影的标志性诙谐武打风格也在影片中得到了继承,但和以往成龙电影不同之处在于,这次成龙的身边多了一匹调皮捣蛋、极通人性的爱马“赤兔”。故事一开场就是熟悉的成龙式喜剧风格,从罗师傅与爱马“赤兔”的调皮逗趣日常开始,一人一马的“互动”充满了喜感和幽默。

    紧接着罗师傅在片场遭遇追债,被迫与对方发生交手,人马训练多年配合默契,飞檐走壁闪转腾挪间将对方打倒在地,同时又点到为止留有底线。在不过分渲染暴力的情况下突出动作的惊险感和武打设计的节奏感,一直是成龙动作电影最成功的地方。

    坦率地讲,如今的成龙在电影中的动作可能不及年轻时那么流畅迅猛,却仍旧老当益壮,一招一式打得非常精彩扎实。而更让影迷感动的地方在于,当看到已经快70岁的成龙仍旧在银幕上挥洒自如,会让观众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

    关于电影的文戏部分,《龙马精神》作为一部温情喜剧,编导将故事的重心放置在主角罗师傅和身边人的内心情感转变的刻画上。

    罗师傅与小宝从陌生到谅解并最终接受彼此,罗师傅与爱马赤兔之间的相依为命、一起闯荡片场、彼此成就对方的“人马羁绊”,还有罗师傅与徒弟樱子、虾毛等人的师徒情等等,多条故事线穿插并行,但对角色之间的情感勾勒却很细腻动人。

    尤其以罗师傅和小宝之间的情感刻画最为动人,过去电影中“英雄流血不流泪”的成龙在本片颠覆以往的形象,不仅把三年前的“意气风发”与之后的“失意落魄”两种状态表现得很到位,更贡献了几场相当催泪的表演,将一位渴望得到家人谅解和支持的失意形象,演绎得入木三分。

    同时,电影作为一部成龙式喜剧,没有刻意煽情也不强行拔高价值,喜剧元素的加入恰到好处的平衡了电影的叙事节奏,让整部电影在笑中带泪的氛围中完成对故事主题的升华。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戏是老罗最后的转变,可以说是全片最重要的主题传递。

    老罗的妻子曾向女儿如此形容他们那一辈的龙虎武师——“他们很简单,Action(开机)、Jump(跳)、Hospital(送医院)”,老罗即便不再年轻也依旧强调“龙虎武师,never say no”。

    用近乎偏执且无畏的态度来拍电影,这对于老罗来说,是奉行了一辈子的职业信条和毕生追求。戏中的老罗如同一个被困在旧时代的沙场将军一样,即使英雄迟暮也不肯低头认输。

    但在影片的最后,一生骄傲的老罗却选择卸下内心的骄傲与自尊,承认已经无法再完成危险的动作。这场戏让“老罗”这个角色变得更加丰满接地气。

    年轻时,他可以为了热爱与理想不畏所有艰难险阻,可如今的老罗更是可以为了家人与亲情,毅然卸下枷锁急流勇退。

    戏中的老罗告诉吴京饰演的年轻一代动作影星元威说:“跳下来容易,走下来难”,这句台词不仅是说给许多打拼多年的龙虎武师同行们的,也是历经六十多年电影生涯后的成龙的人生自省。

    站在这个角度来看,《龙马精神》无疑是成龙献给影迷与观众的一次“真情实感”抒发。

    这个故事里有太多值得纪念和感动的部分,关乎于成龙个人的生命体验,关乎于香港动作电影,关乎于缔造港片辉煌的一代幕后工作者,更关乎于无数看着香港电影长大的观众们。

    某种意义上说,成龙用这部电影纪录的是一个时代,它的背后是以成龙电影为代表的港片时至今日仍旧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而这正是《龙马精神》所代表的真正“精神”。

     4 ) 致敬龙马精神

    首先,非常感谢破浪观影团!让我有机会看到了电影首映!也见到了主创成员们!

    《龙马精神》将镜头聚焦于龙虎武师这个行当,讲述他们的坚强、敬业、吃苦耐劳,可以说这部剧就是龙叔在向自己武打演艺生涯致敬了。

    电影中的打斗场景真的是行云流水酣畅淋漓,又带有成龙特色的幽默风趣,让人大呼过瘾!小时候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就是成龙历险记了,今天又在大荧幕上看到龙叔!喜欢成龙的观众朋友一定不要错过这部电影呀!

     5 ) 龙马精神是龙虎武师的一种执着

    1974年,身为武行替身的成龙出道三年后,事业上仍一无所获,他去澳洲探望父母。有一天夕阳快要落山时,做厨师的父亲对在厨房里闷闷不乐的成龙说,“我做饭谋生可以做到60岁,你60岁的时候还能打吗?”听了父亲的话,成龙深受刺激,发誓一定要做成武术指导,只不过他运气实在太好,一打就打成了国际巨星。

    2023年4月7日成龙69岁生日当天《龙马精神》上映,入行60年的成龙在整部电影里依然贡献了不少精彩的打戏,是的,他69岁了,仍旧在打。

    然而,成龙只有一个。

    成龙这么好的星运,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站在一个成龙身后的是无数受伤、病痛、默默无闻的武行小替身。当年的香港动作电影之所以能够征服全世界、影响好莱坞,靠的就是龙虎武师们用肉身去表演各种高难度的危险动作,他们为了心中的热爱去冒险,为之蛮干,为之拼命。

    因为也曾是从默默无闻的小替身起步,所以成龙对龙虎武师有着一种执着的情愫,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去讲述站在他背后的武行。1999年在拍摄《我是谁》时有纪录片《成龙的特技》,2018年成家班成立40周年的庆典上也有成家班的纪录片,最后还斥资在天津建立了占地6万7千平方米超大的成家班动作训练基地。2018年纪录片《龙虎武师》里关于成家班的内容不多,大概就是因为成龙一直在准备这部致敬电影拍摄中的龙虎武师、幕后特技人的影片《龙马精神》。

    Stuntman never say No,搏命的辛苦

    在本片中,成龙饰演的老罗,是从香港北上搵食在横店扎根的龙虎武师。因为他早年是搏命的工作狂,没有花时间经营家庭,离婚的妻子过世后,他跟女儿的关系也很疏远,陪在身边的只有一匹赤兔马。虽然早年挣得多但因为不善理财,而在年老时陷入债务了危机,债权人纷纷看上他的赤兔马,要拿马抵债,偏偏老罗不肯舍弃陪伴自己的赤兔,于是一场拯救赤兔的亲情故事上演了。

    为了还债,老罗和赤兔马相依为命,人和马配合默契,挑战了一个又一个的高难度动作,成为龙虎武师的行业标杆。

    为什么要拼命,为什么做这么危险的动作,一开始是因为香港不像好莱坞那么有钱可以做特效,因为经费问题只能自己亲身上阵,努力拼搏。虽然现在香港的特效也能做到,但是他还是喜欢自己亲自上演危险动作,在1999年纪录片《成龙的特技》里他对此进行解释,并说因为第一有一种优越感,第二有一种成功感,第三可以刺激,真的很好玩。外人可能对此很难理解,但是龙虎武师的拼命其实有点像玩极限运动,危险的动作做到了有一种外人无法理解的成就感,这是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就是人可以为了自豪,为了成就感,可以拼到什么样的程度。

    当影片把成龙大哥以前年轻时候拼命过的片段放出来的时候,演员和角色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起来,所以这部片子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成龙的半个自传,是他们那一个时代,那一代人努力的缩影。

    老罗的人生轨迹在细节上也与香港龙虎武师的发展有很多或明或暗的关联。

    龙虎武师和香港电影

    龙虎武师,香港功夫电影造就的一个特殊工种。

    龙虎武师专门练习武打,参加电影拍摄,在电影中扮演打手,喽啰之类的角色,辛苦又搏命,没有什么大的前途。最早一批初入行的武师大多是学京剧的穷人家孩子,因为京戏没落,电影兴起,于是全都改行去做了武师。武师是一种高危工种,没有保险没有工会,几乎没有什么保护措施,只有大哥的一句话“你受伤了,我管你”。因为他们没什么文化,除了拍打戏没别的出路,只能用肉身去搏那些高风险动作,即使伤残累累,还拼抢激烈,因为你不做就有其他人去做。你今天想出一个高难度动作,明天就有人想出一个更难更危险的,不然哪来的行业竞争力——说好听是跑酷的极限运动,其实就跟斗兽场差不多,全是血淋淋的竞争,全是拿命搏。

    李小龙凭着1971年《唐山大兄》、1972年《精武门》等电影火到了好莱坞,香港电影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东方好莱坞。香港功夫电影最鼎盛的时候,邵氏和嘉禾每天都有大量电影拍摄,于是有大量的寒门子弟投身武师行当,当起了替身、特技、龙套。这行虽然辛苦搏命,但其所得也颇为可观。程小东在《龙虎武师》里说他们那个时候一个月赚两三千块钱,而普通人工资不过是一百块钱一个月,他们一个月的工资可以买一辆车。徐小明也说当时龙虎武师个个都有私家车。但龙虎武师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不会存钱,有钱就大吃大喝,很快就花光了。

    然而很不幸,1973年夏天李小龙骤然离世,香港电影陷入了低潮,1974年-76年,很多龙虎武师都没法开工,为了维生程小东说自己开过黑车,而没工开的成龙只能去澳洲找父亲,在餐厅做侍应生在工地干苦力。1976年罗维导演要拍一部《新精武门》,找成龙当主角,成龙立刻就飞回香港。然而,接连三部电影都失败,让成龙知道自己没办法成为李小龙第二。李小龙演得都是大英雄,于是他另辟蹊径,扮演普通人,通过自己动作的笨拙创作出一种喜剧的效果,并有一种乐天知命的精神,总是为他人着想,都是迫不得已才出手的,动作悦目并不残忍,自有一种让人忍俊不禁的视觉效果。

    1979年《蛇形刁手》大获成功之后,香港功夫喜剧电影开始流行起来。香港喜剧功夫电影里有一种泼皮无赖的处事态度,饱含一种犬儒主义色彩的人生哲学,迎合了香港市民的草根心态,于是也得到了票房的强烈回应。在这些电影里,成龙扮演的大多都是初出茅庐、顽皮成性的功夫小子,因为顽皮所以不像传统功夫电影那么严肃,反而多了一份谐趣。经过《A计划》、《醉拳》系列的大爆,以及《警察故事》系列的大红大紫,到后来的《尖峰时刻》系列,成龙凭借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在好莱坞红极一时。

    千禧年后,大量热钱涌入香港电影工业,导致极度内卷以致最后港片垮掉。当时,香港电影被批评成一种奇观电影,而非叙事电影,不懂剧情只懂打闹,通过电影所建立的香港形象只有动作和歇斯底里,没有连贯的感情也没有凝聚性的价值。于此同时,内地影视崛起,香港的影视创作系统陆续迁移北上,武行的主战场于是也相应地转移到了内地。但是内地武行“价廉物美”,还有大量武术体校的毕业生大量涌入竞争,没有香港那么高的薪水,武行的工作薪酬低,也只能任劳任怨。

    这就是为什么在以前老罗会很有钱,可以借钱给马场老板,而马场老板只能用赤兔来抵债给老罗。然而时光荏苒,到了故事开始的时候,因为整个行业的北迁和竞争激烈,再加上年纪日渐增大,老罗因为没有工开,还有一身伤病,在影视城又开始变得穷困潦倒。

    老罗个人的事业运是与整个龙虎武师行业的起伏息息相关的。

    赤兔马演得真好

    李安在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曾说过动物和孩子非常难拍,所以看到电影里赤兔非常精彩的表演时,觉得这匹马演得真的太好了,太不容易了,只可惜动物没办法拿表演奖项,否则赤兔当仁不让。

    赤兔真的很可爱,从一开始出场时,在早上用很可爱的特别方式叫醒老罗去上班,让人觉得这老罗与赤兔这“一人一马”的新鲜组合充满了温馨。人和马之间的日常相处有趣,也很有爱。赤兔是出生时就腿有残疾的病马,因为老罗的慧眼识珠,经过几年不辞辛苦的一对一针对性训练,赤兔终于成为一匹颇通人性的灵马,其成长的过程中人与马相处既自然又亲近,非常温馨感人。不得不说,在电影拍摄过程中,训练这匹马能做这么多动作和配合参与演戏应该不容易,赤兔的表现真的很有灵性,各种危险的神奇动作都会,常常让人不禁为它捏一把汗。

    当老罗深陷债务危机,穷困潦倒到人与马只能搏命卖艺救生时,彼此互相依靠的人和马就有一种互相救赎的味道。老罗给了赤兔第二次生命,赤兔也成了老罗的半条命,虽然因为赤兔的表现过于优异,导致有很多人看上了这匹灵性十足的赤兔,想拿赤兔来抵债,老罗都死活不肯出手,因为赤兔从来都不是老罗的宠物,它早已是老罗的家人。

    电影后面,在不得不要送走赤兔,分别前老罗还教赤兔怎么被人打要躲要跑时,赤兔特别通人性,灵气地还自己甩头来撞一下老罗手上的拳击手套,让人难过;最后人和马抱头一起哭的情景,还蛮感人的。

    “跳下来容易,走下去难”。

    努力拼搏敬业固然可嘉,但珍惜生命更让人动容。

    电影后面老罗出乎意料地真的没有跳,而是牵着马走下来宫殿的时候,我松了一口气。有时候放下比坚持更难。拼搏了半辈子,自己的命,凭什么不爱惜。前半辈子是拼事业的工作狂,该拼的都拼过了不留遗憾,后半辈子老了也该为家人想一想了,老罗心态的改变既是年龄使然,也是时势使然。新时代拍电影大部分都有CGI特效,可以不用拼命也可以拍出来好看的特技,更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特技演员不再受伤,更安全。老罗也终于放下曾经的执着,不再固执。

    曾经搏命的龙虎武师,最后对时代服软,对自己的年龄服软,放弃了搏命,放弃了说教,放弃了对曾经辉煌的坚持,放弃了那可能致命的一跃。曾经的香港功夫电影确实辉煌,曾经的逝去的时代也确实美好,肉身上阵搏命去拍动作戏也曾经是那个时代武师们所一直奉行的一种执着,用一腔热血拼搏在动作戏上的日子无疑是他们灿烂的青春,但时光终究还是会无可挽回的逝去了。新时代浪潮打过来,让人不得不思考武师行业在这个时代的定位,当现有科技已经发展到足以拍摄高难度的动作戏,而同时能够避免演员受伤时,那么“走下来”无疑是龙虎武师们一个更优的选择。

    无论时代如何变幻,曾经那一代龙虎武师用命去拼的龙马精神都是值得尊敬的,没有他们,可能也无法成就香港功夫电影的辉煌,观众们也无法看到那么多优秀的动作片。

    时光会逝去,龙虎武师会变老,电影工业依然蓬勃向前发展,但是龙虎武师们秉承的拼搏精神依旧代代相传,在电影工业的时光洪流里熠熠生辉。

    致敬那一个逝去的功夫时代。

     6 ) 龙马精神:一部用典型的成龙元素堆砌的非典型成龙电影

    上世纪90年代末,曾经有一种播放VCD光盘的新潮家电红遍大江南北,俗称“影碟机”。凭借优秀的画质表现,该机器很快取代录像机,走进了无数个家庭和录像厅。很多孩子也是在一张张VCD中初次邂逅成龙电影的,为此成龙大哥迅速成为影碟机厂商的宠儿。每一个经历过这个时代的孩子,都没法忘记他在一部影碟机广告中飞越雪山的帅气画面(来自电影《简单任务》),伴随着一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词:

    “我演的都是真功夫,要看真功夫,得选好的影碟机……爱多VCD,好功夫!”

    时光荏苒,如今已是21世纪的20年代,影视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观影方式亦然。曾经爆红的武打动作片过时了,DVD取代了VCD,但除了少数人还在坚持看碟外,大部分人都通过在线或下载的方式观看电影了。但曾经人们在VCD里看到的成龙,如今还是那个能打能拼的大哥。

    台下站着的是即将跨入70岁的成龙,和一匹叫做赤兔的马儿,他们要为同样过时了的“龙虎武师”正名,尚能饭否?

    打开维基百科,键入“龙虎武师”,你会得到这样的一段释义:

    “龙虎武师,专指粤剧和电影行业中负责武打动作的动作特技演员,简称武师。他们除了负责武打演出外,也担当特技演员,例如做演员替身、吊钢丝等。”

    其实不用这么麻烦,还是影片中成龙前妻总结的形象,“龙虎武师就是Action——Jump——Hospital”。

    听上去有几分悲壮,甚至恐怖是不是?现代人肯定无法想象,这种“以命相搏”的表演方式,就是每一个龙虎武师在片场的宿命。他们总是早早的写好遗书,也经常在医院里一躺几个月,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临。别人问起来做什么工作,回答说拍电影的。可等到电影上映了,却连一个正面的镜头都捞不着。

    可是成龙偏不,他要用一部电影,去致敬一个过时了的行当,一群过时了的人。不是要让世人顶礼膜拜,而是要让世人记住这个行当,记住这群人的存在。谁都看得明白,尽管《龙马精神》的导演和编剧是杨子,但其实就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成龙电影。谁说武打片过时了?把片场搬到影视城不就OK了。看看廉颇老矣的成龙,照样在一部现代题材的电影中上天入地,以一个龙虎武师的身份,去捍卫功夫戏最后的尊严。

    那是一个逝去的热血年代。热血这个词,如今听起来有些中二,似乎永远和少年时代挂上了等号。就像成龙扮演的龙虎武师,固执,老派,为了拍戏不惜一切代价,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但有的时候,一个人和时代是相互成就的。我们今天再也看不到“燃烧吧,我的小宇宙”和“教练,我想打篮球”了,但在那个曾经的年代,这样傻乎乎的热血比比皆是。

    这同样解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龙虎武师”会缔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毫无疑问,这是因为动作片在电影市场上曾经是刚需,是万众期待的。在那个年代,电影拍摄的技术层面还比较落后,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就只能拜托龙虎武师们出生入死了。

    但如今时代变了,一部电影不但从技术层面不再需要龙虎武师了,从人文关怀角度也不需要这种以命相搏的拍摄方式了。这不仅仅针对人,针对动物也是。这就是片中成龙饰演的老罗和家人一直有矛盾冲突的根源,因为家人对龙虎武师和训练赤兔这种方式从根本上是质疑和排斥的,相比较于精彩的动作,家人更关心老罗的身体和安全,而直到电影最后,老罗也终于明白了如何“走下去”,与家人达成和解。

    牺牲并不是龙虎武师的真正精神,至少无谓的牺牲不是。很多时候,无谓的牺牲只是一种自我感动罢了。一个男人和他的女儿,还有一匹马,最终成为了真正的一家人。在这个并不需要牺牲的时代,他们也学会了如何保护对方:如果打架不行的话,那就打官司吧!如果官司也打不赢,那就给对方一张过去的光盘,里面全都是“真功夫”时代的精彩剪辑。如果“天堂电影院”式的煽情依然无法感动对方,那就只有让赤兔发动终极奥义——绝食了。

    总之这是一部成龙标签非常浓厚的电影,同时它也是相比以往最不一样的成龙电影,因为在这里你可以更多地看到成龙的真情流露,对于从小看大哥电影长大的我们,看到如此真心真情的大哥,除了敬重,更有心疼和动容。

     7 ) 这个时代已经不再需要下一个成龙,但我们有这个成龙就够了

    “我们过去不是这样的。”

    这是《龙马精神》接近结尾时说的话,成龙饰演的龙虎武师老罗终于得到了一个机会,和他的爱马赤兔一起出演一部向龙虎武师致敬的影片,他做了一辈子的武打替身,在大银幕上出现的永远都是别人的脸,只有从高处跳下去时的那个背影,是属于他的。

    这一次,他终于可以在电影中留下自己的脸。

    但是一切,都和他们当年不一样了。

    吴京扮演的元威和唐季礼扮演的唐导演给他说戏,老罗扮演一位将军,要从宫殿的螭陛上纵马高高跃下,唐导演用CGI技术给他模拟了镜头的呈现效果,旁边有武行师傅骑着假马的模型在走位,元威张罗着给他和赤兔穿上威亚衣……

    老罗看得目瞪口呆,他说:“这不是假的吗?我和赤兔来真的。”

    而唐导演和元威忙摇手拒绝,“真的?不用不用,太危险了。”

    在那一刻,我和片中的老罗从未如此清晰的意识到,这个时代,已经不再需要用命去拼一个危险动作的龙虎武师了。

    在我们热议会不会被chatgpt取代工作的时候,龙虎武师们的工作,早就被CGI取代了。

    这个时代,也不会再出现下一个成龙了。

    很多人看了《龙马精神》都感觉,这是成龙的半自传作品,因为片中很多次出现了成龙过去几十年作品中的经典镜头,剧情中也埋伏了不少成龙影迷都能get到的彩蛋。

    比如,他送给小宝的一顶毛茸茸的小海豹帽子,很明显,是他在《警察故事4:简单任务》中戴过的那顶,别说当年年幼的我看到这顶帽子的时候是真的很想要……

    还有他第一次和乃华的父母见面,说自己是在片场工作的,对方问他具体是做什么的,他说:“就是跳高楼、钻玻璃、摔火坑,拿雨伞挂在公交车后面甩来甩去那样的……”

    每一个,都是他电影中曾经惊艳过无数观众的高危镜头。

    跳高楼,那跳的太多了,就算是63岁的时候,他也依然在《机器之血》里挑战了悉尼的几大标志性建筑:

    钻玻璃也非常多,最经典的莫过于《警察故事》中商场的打斗戏,打碎了相当多的玻璃,由于商场段落损坏的玻璃非常多,剧组当时将本片戏称为“玻璃故事”。

    还有这一跳,足足有20多米高,用危险的市电,装玻璃,装灯饰,装爆炸,准备了2个星期,拍了12个镜头,留下了影史中的经典。

    摔火坑则是《醉拳2》,成龙是在铺满了燃烧的炭火的坑里反复拍摄,手都被烫掉了一层皮还在坚持拍摄:

    这都是真炭,真火,真烧啊,我光看看就已经觉得肉被烧焦了:

    至于用伞挂在公交车后面甩来甩去,则依然是《警察故事》中的精彩镜头:

    当然,过了二三十年再看这些镜头,和当年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当年只觉得好威风,好厉害,而经过这么多年,看了很多幕后的花絮,包括纪录片《龙虎武师》,再加上这次《龙马精神》中对龙虎武师们镜头下的人生B面的展现,再看这些镜头,就觉得多了几分心酸和惆怅。

    这大概就是《龙马精神》能打动人,让人全程笑中带泪的原因吧。

    我觉得《龙马精神》其实并不完全是一部成龙的半自传电影,更像是一部送给全部龙虎武师的电影,是成龙写给依然还在怀念那个真打、真跳、真拼命时代观众的一封情书。

    片中的老罗,与其说是成龙,不如说是平行世界里的成龙,在那个平行世界里,他做了一辈子的龙虎武师没有熬出头,他做了一辈子的替身,做了无数个危险动作,受了重伤险些丧命,因为重义气帮助兄弟,晚年欠债,妻离子散,孑然一身,为了活下去,还得在影视城里熬着,靠跑龙套做替身混口饭吃。

    这是没有成名的成龙可能会拥有的人生下半场,更是这个行业里大多数默默无闻的武行们肉眼可见的人生下半场。

    他们这一生,得到的掌声很少,因为搏命拍摄引发的问题却是一点不少。

    在看《龙马精神》之前,我以为这又是一部带有强烈成龙个人风格的合家欢式影片,在过去成龙电影的世界里,其实是非常理想主义和美好到不真实的,在那个世界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个世界里付出就有回报,敢拼就会成功。

    但这一次,成龙直面了现实,他用老罗一生的经历告诉观众,人生,并没有那么多理所当然的事情。

    他告诉观众,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成龙,而绝大多数的武行的结局是老罗和他的女弟子那样,在无数次“Action,Jump,Hospital”的轮回中,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甚至是危及生命,无法很好地走完人生的下半场。

    当然,成龙在片中的反思并不是要否定龙虎武师们过去所做的一切,恰恰相反,他对活在那个时代的、坚守真功夫原则的老罗们,保持着至高的敬意。

    龙虎武师们,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那个无论是资金还是特技都完全无法和好莱坞抗衡的时代,香港电影,完全是靠着龙虎武师们的真打真跳真摔的搏命精神,在世界影坛赢得了一席之地。

    成龙、洪金宝等接受采访的时候都提到,那个年代,他们是互相竞争,就比谁的动作更危险,你今天跳了三楼,我明天就挑战五楼,都是直接往下跳,地上就铺着几个纸壳箱。

    以电影《龙的心》为例,洪金宝设计的“建筑工地爆破之后八人跳楼”戏份,八位武师从七楼无防护跳下,实拍现场直接出现了人压人的惨状,拍完之后,洪金宝喊的不是“收工”,而是“救人”。

    他们对曾经香港影坛的贡献,不能被抹杀。

    片中的老罗,暮年依然有培养下一代龙虎武师的壮志,对应在现实中,即便我们已经能像好莱坞一样出神入化地用特效拍摄出大场面的电影,但是无论是好莱坞还是华语影坛,依然有那么一拨“老家伙们”,在不服输地用自己的“老一套”去讲述自己想要讲述的故事。

    比如史泰龙的敢死队系列,比如阿汤哥的碟中谍系列和《壮志凌云2》,比如成龙在不断地和年轻导演们合作挑战不一样的电影类型……

    你可以说他们是过时了,不过愿意为他们买单的观众依然大有人在,我们这批看着成龙电影长大的观众只是老了,又不是死了,我们能接受最新的特效影片,但我们也时常怀念那个功夫片蓬勃发展的时代。

    也许新一代演员里再也不能出现下一个成龙,但是我们有这个成龙,就够了。

     短评

    别的不说,什么样的家庭实习生和大三生就开上了路虎,不能因为赞助商是路虎就全片都是路虎吧。母亲不在了,女儿也不和父亲来往,那请问她的经济来源是什么,电影也不交代,很多桥段都太过儿戏。

    9分钟前
    • 申报记者何书桓
    • 较差

    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这是听到这三如后,第一次在电影院感受。幸亏是没花钱,我谢谢你,淘票票三百积分。

    12分钟前
    • 小彬彬
    • 很差

    成龙的印第安造型秒回《我是谁》,在片场大哥看的是《新警察故事》剧本、还有拍摄《龙兄虎弟》时最严重的一次受伤,以及蒙太奇闪回的不用替身动作画面…这部就像刘德华的歌曲”十七岁“一样,属于成龙对自己演员生涯的一次回顾与情怀致敬。“不真摔,观众看什么…致敬就要像以前一模一样:来真的!” 做这件事是择一世、终一生的选择,他们的时代永远没有过去。

    17分钟前
    • 奥特曼
    • 推荐

    存子就是接了太多沙文主义导演的沙文主义故事里基于沙文主义叙事目的而存在的功能性女性角色,才导致她永远困在「假」的藩篱之中,因为这些角色本来就不真啊。要是真想达成父女的双向治愈,有什么理由不把女儿设置成律师,而是要让女婿来完成这个任务?让父亲认可了女婿、让女儿认可了父亲,女儿自身呢?女儿只会承认自己年少叛逆,甜甜地说一句爸爸你好厉害,我第一次知道有爸爸保护是什么感觉。吴京客串的角色对成龙说“兄弟们你都罩着,有苦你从来不说”,真的吗?不是都花一整部电影来说了吗?

    18分钟前
    • 春風的異邦人
    • 较差

    3.5,成龙ip大联欢,其实有很多可玩的点,但剧本有点拉……考虑到大哥一把岁数还在打值一个4分但是该死啊眼泪为什么停不住……为什么把真实的武师故事插到这么怪的剧本……

    21分钟前
    • 健忘的煤柱
    • 还行

    又名《忠马赤兔物语》,这片子主打的就是感情牌、煽情戏,父女的感情戏、人马的感情戏…如果能在龙虎武师的精神上、对龙叔实拍动作戏的敬业的致敬上多下功夫,会提高不止一个档次。

    26分钟前
    • 玩儿少
    • 还行

    刚看完出来,和想象中一样好难看,真的早就不欠成龙电影票了,也求你别再忽悠观众了。

    29分钟前
    • 奥特曼
    • 很差

    如果,只有一龙一马的故事,会更有精神吧

    31分钟前
    • 得嘞
    • 还行

    成龙现实对女儿那么绝情,电影里又一往情深。致敬自己的同时还不忘洗白和小龙女的"父女情",刘浩存知道自己演的谁吗!

    33分钟前
    • 大上海红牡丹
    • 较差

    今天是成龙69岁的生日,有这样一部致敬香港龙虎武师的电影上映确实意义非凡。想来,成龙算是我观影生涯里看过作品最多的电影人了,也是我学生时代最喜欢的动作武打明星。看到片中很多大哥过去的影像作品混剪,确实很感慨,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第一次去影院看电影好像就是我父亲抱着我看《我是谁》,票价只有5块钱,是礼堂式的电影院,一转眼都二十多年了,更不可思议的是,我竟然就在2天前《龙马精神》点映亲眼见到了大哥,站在大哥身后完成大合影。这部电影可以说浓缩了成龙的大半生,如果从小就看成龙电影长大的影迷估计都会很触动吧,最近昆汀和伊斯特伍德都公布了自己生涯的最后一部电影计划,但是我希望成龙可以一直拍下去,甚至可以重新为动作喜剧找到新的表达方式。

    36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推荐

    从小学看大哥的电影一直到成为社畜,竟然一直都在打也是相当不容易了,喜欢片中穿插的成龙过往作品镜头,让人回味起以前抱着碟片不撒手的时候了,是爽的

    37分钟前
    • 初商月
    • 力荐

    龙虎武师管马什么事儿?最后的片长我还以为龙叔要跳下去致敬,谁承想,自己成了自己之前讨厌的样子,什么致敬?什么精神?没钱的时候谈致敬,没钱的时候谈精神,太可惜了。我说完心里也有些隐隐作痛的呢。🐶

    41分钟前
    • 正在输入···
    • 较差

    女儿对父亲这么多年怨念这么深,一笔带过就和解了,恰恰说明他对小龙女的感情空白,太想当然太假了!

    42分钟前
    • 南开区演员黄渤
    • 很差

    一时之间分辨不出,剧情、成龙演父女情还是存子的演技,哪个更尴尬。

    45分钟前
    • 青岛啤酒
    • 较差

    看的是超前点映 都说戏如人生 看电影的时候 数次被成龙于马儿于女儿的情感感动到落泪 but戏外成龙是如何处理小龙女事件的大众都知道 对照现实又觉得有些许讽刺 刘浩存怎么哪儿都有你 厌恶至极!最后还是要向那些曾经为电影事业一直默默付出的人们致敬。

    47分钟前
    • 似越
    • 还行

    我的天啊‼️郎月婷都演刘浩存的妈了,为啥俩人只要在一块儿,刘浩存的头就小了一圈儿,缩头术笑死我了。

    48分钟前
    • 凯文·史派东
    • 较差

    奥斯卡终身成就奖除了表彰大哥以前的辛苦和贡献,也是让他别再拍了,想打就打给自己看,咱就行行好,别让观众买单了。

    49分钟前
    • 淡蛋蛋淡
    • 很差

    不可否认成龙大哥的敬业精神,只是看到他装模作样演着父女情深的桥段,怎么演怎么跳戏。不知现实中被大哥不闻不问的「小龙女」看到影片中父亲与刘浩存「感人至深」的羁绊时会作何感想?反正我挺想吐的。。(电影想靠各路喜剧咖的堆叠与卖弄「龙虎武师」的回忆杀吸引眼球,结果不仅笑点全崩,连情怀都毫无共情,假的一批。。)(杨子+成龙+少班主的组合本来也是个烂片标配,有期待是我的错!)

    50分钟前
    • 周宇勋
    • 较差

    赤兔和成龙的打戏好评,如果仅仅只是一个功夫喜剧片我绝对五星,偏偏导演想不开要加什么乱七八糟、自认为煽情的亲情戏,搞得不伦不类。最想骂的就是含存量过高,咱就是直接一个快跑!!!抛去其他的不说,究竟是谁教lhc这么做作的演戏和讲话的?还说像章子怡,人章子怡演戏的时候身上那种孤傲与坚韧劲哪有这么装?

    55分钟前
    • 磕学家🥺
    • 较差

    成龙的粉丝电影,也就结尾煽情了一把,前边都是瞎胡闹,根本就不像电影,大哥真的有认真反思自己为啥从最好变最烂吗?

    58分钟前
    • 银敏悲
    • 较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